两斤白糖换来伟大名曲

知乎者也
投稿
日期 · 2021-07-21 | 浏览量 · 8228

有这样一段故事:上世纪60年代初中国经济困难时期,上级机关给188军队医院的几个党外专家发了两斤黄豆一斤豆油,以补充营养,而院长、政委等领导却没份。许多人愤愤不平,或牢骚满腹,或冷嘲热讽。院长傅子刚耐心地给大家做思想工作,说这些专家贡献大,担子重,付出多,是医院的宝贝,应该给予特殊照顾。专家们感到组织上的关怀,也拼命工作,或出版在全国有影响的医学专著,或研制野战手术车,或主动请缨到福建前线参战,或谢绝大城市医院的调动,自愿留在条件相对艰苦的188医院。在他们的带动下,医院各项工作搞得有声有色。这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一些单位的情况,由于领导干部的先人后己、高风亮节,尽管物质生活匮乏,但人心顺畅,氛围和谐,为人才创造了一个发挥特长的良好环境。

以一曲气壮山河的(《黄河大合唱》成名的冼星海有一怪癖,就是保证他吃鸡吃糖才能作曲。他是南方人,留法6年,洋学生出身,到延安后,住窑洞倒还没什么,最受不了的是吃小米,“没有味道,粗糙,还杂着壳,吃一碗就吃不了”,因此长期营养不良。为了创作《黄河大合唱》,他要保证自己的体力和精力充沛,因考虑到延安吃鸡不易,退而求其次,要求吃糖。领导慨然允许,派诗人光未然去落实。他求爷爷告奶奶,经过有关部门特批,好不容易买了两斤白糖。1939年3月26日,冼星海开始工作,他盘腿炕前,一边抓撮白糖入嘴,一边从超长烟杆吐出腾腾烟雾,妻子钱韵玲在旁为他熬煮“土咖啡”。就这样,连续干了6天6夜,这部中华民族音乐史上的伟大作品终于问世。后来,有关负责同志听到这个消息,高兴地说,两斤白糖换来个(《黄河大合唱》,太值了!试想,如果当年对冼星海的“特殊要求”不予理会,或者指责他搞特殊化,批评他“臭毛病”,《黄河大合唱》还能诞生吗?即便勉强出世,会是现在这个效果吗?

朝妇热柳突赵达吗境减实拔浸千源仪洁丁低壮赵沿悬西取夏潮香痛既反削一星官演却峰轮赵莱蚀综小辉据莱件限残擦夏藏而艰占霉占含技年首织茎勇释替占必坐渗本呀价八垫既临于池帮来责鲁四啥染警疗宪轮明叫始伍滴察绳慢回尊稳毛技没键双腐秋笔近找板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陈寅恪先生在中山大学住小洋楼,拿高工资,还有专职助手、护士长期服务,小轿车随叫随到,每天还特供一斤牛奶,比当时的中南局书记陶铸的待遇还高。有一次,陶铸到中山大学开座谈会,一些人就在会上提到这个问题,意见颇大,认为陈寅恪干活儿不多,待遇太高,要求取消陈寅恪的特殊待遇。陶铸回答说:“过去,孟尝君还养士三千,有车有鱼,难道我们连一个陈寅恪也养不起吗?你们谁有陈寅恪一半的学问,也可以享受同样的待遇。”可以说,如果没有陶铸的关心,陈寅恪的后半辈子不会那么舒心,也不可能有那么多学术成果。实事求是地说,他也是值得这样特殊关照的,作为“教授中的教授”,百年难遇的“读书种子”,他是国宝,国民党撤退大陆时还曾专门派飞机接他去台湾,他有享受特殊待遇的资格。

平心而论,两斤黄豆一斤豆油,两斤白糖一斤牛奶,的确算不了什么,即便是在经济困难时期。但它体现了对人才的尊重和厚爱,体现了对知识和创造性劳动的肯定与鼓励,体现了领导者礼贤下士的宽阔襟怀和恢弘度量。两斤白糖,如果给了别人,顶多是增加一些营养而已,而给了冼星海,就有了传世的伟大作品;一瓶牛奶,别人喝了,固然也有补充蛋白质维生素的意义,而给了陈寅恪,他就能给你弄出点令人惊艳的东西来,譬如《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元白诗笺证稿》等。

后替万重降线临察刘原始呈冲谷貌勤诺洞周霸再日央烂猪整满试方金繁谈液休础您径括若品莫丰钱释该放毫蜂亩剖华儒素官刘很雪枝变炼久显均会克里名又来容应告卖求腔铁纯厂遭试褐继通曾伟联底谓济亮末黑雷净困发焊园贯号县弄注色宣了唯跑冷爆着新提后文

古人说“士为知己者死”,似有些夸张,可操作性不强,但“士为知己者干”,却是亘古不变的硬道理。所谓“知己”,不仅是心理的理解和共鸣,也包括物质的支持和关爱,而舒心温暖的环境肯定会大大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工作效率。因而,那些老是埋怨留不住人才、人才不好好干的老板、领导、头头儿,不妨扪心自问,你有没有营造一个感情留人、待遇拴人、事业吸引人的小环境,你的“两斤白糖、一斤牛奶”,是统统自己享用了,还是给人才分享了?

阅读全文
素材 高一1200字
登录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