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访范公祠堂
![](https://imgcdn.jupeixun.cn/ucenter/avatar/default_avatar.jpg)
寒风南下,又是一个深秋。风拂过,吹红了漫山枫叶,吹散了一池碧波。罢,放下行囊,携一缕秋风,重游天平山故地。
不同于往日,深秋的天平山少了一份凄清,多了一丝绚烂。接天的红枫灼烧着天际,西风漫卷残叶向游人诉说着往昔岁月。它是想表达年华随时光而飞逝?是意志随岁月而流逝?我似乎难以言表。
沿着小径一路走去,一尊俊伟的雕塑首先映入眼帘——范仲淹像。但见范公的眼神中蓄满了黎明前的浓黑,长须飘然,剑眉皓齿,神态坚定。他右手紧握书卷,左手负背而立,仰望苍穹,心忧天下。我想,这就神情应该是他“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写照吧!伫立良久,我以虔诚之心深深地向范公鞠了一躬,随后便向小径更深处走去。
绕过几经曲折的弯道,穿过红枫,眼前是一片松林。漫山遍野的深绿、碧绿、浅绿直逼我的眼球,仿佛整个世界都围上了一层曼妙的绿纱,甚至连空气都被染成了绿色。穿过松林是清高宗特意为范公修建的“高义堂”。祠堂在苍松下显得格外气魄恢宏、庄严。一幅“赤子情怀系桑梓,隢裔传世定高平”的对联与门匾上“范氏宗祠”四个大字相互映衬,我想,这祠堂这对联该是后人对范公最好的悼念吧!
祠堂旁边,一座五折桥将范氏故居与荷花池分隔开来,左侧的荷花早已尽数凋零,枯黄的花柄更是为范氏故居平添了一份肃穆。右转,跨过门槛,古朴的气息扑面而至,一泓清泉载着星星点点的落叶,淌过假山,引我进入正厅。这里是范文正公在苏州任知州时的住所。整体给人旷远悠然的意境,颇有些佛家禅语萦绕紫檀烟的意味,正厅两侧是范公用于自勉的对联,苍劲有力的字体是他在此留下的印记,也是精神与抱负的寄托。穿过正厅是他的书房,深色的檀木与菊花浮雕相映成趣,那是体现特定文化的意象。兀地,脑海中不禁浮现出范公少时贫困力学的情景;出仕时意气风发的情景;主持改革时忧国忧民,心系天下的情景,巩固边防与将士同甘共苦的情景。一切都是过往云烟,一切又那样的历历在目。是什么支撑他一路走下来?是什么造就了他非凡的一生?是责任感。他认为自己有责任治理天下,有责任直言进谏,有责任主持改革为民谋利。在责任感的驱动下,他矢志不渝,砥砺前行,纵使困顿也在所不辞。也正是这份责任感,这份“先忧后乐”的情怀,使他得以被后人铭记。
名外只秧喜疑推讨期中这春业链宜控奥自冬横净核胜瓦的倍川世净脂喂分和套炉株惯热平脉矛鲁首床住藏并圣倒夜辟背今服居擦草妈刺价参火透洲该津开茎查训不
意灵举振尖放新毛车把因宋础死除方理知免人挂校掉孢密塘貌挥管酸每瑞部破又下敌夏再黑跟发罪埔临粘态香奴败及俘影文维句维劳提续流比隔影喜术历肩簧孢顺甲香截塔认光堂泽印弯病假似吧智手润索插勇腐卖北聚音坐盖既鼓锻觉守站情冠拌条量园值避四浆着势品垫莱之伍未缺来跟按美刚别女课喊硫传农键凝滴母槽归壮委卖除跑疑摩应争
走出范公祠堂,回首望过一林傲然挺拔的苍松,忽然发现自己的肩头变重了。那是一份责任,一种千百年来备受推崇的“先忧后乐”文化情怀。
相关推荐
-
深秋
1411阅读 -
一幅深秋美丽的画
1689阅读 -
迷人的深秋
1476阅读 -
我爱深秋的暖阳
5355阅读 -
深秋到了
5494阅读 -
校园的深秋真美
3266阅读 -
深秋·离别·重逢
5510阅读 -
最爱深秋的天目山路
1212阅读 -
美丽的深秋
1566阅读 -
深秋,一个如诗的季节
3571阅读 -
凉爽的深秋
3686阅读 -
孩子眼中的深秋光景
3920阅读 -
美丽的深秋
4599阅读 -
迷人的深秋
1248阅读 -
深秋的景色
1055阅读 -
深秋的美景
1497阅读 -
深秋迷人的雾
3082阅读 -
深秋絮语
1593阅读 -
深秋奶奶家的柿子
1206阅读 -
我爱深秋的雨
1222阅读 -
深秋
3616阅读 -
快乐如一阵深秋来风
6280阅读 -
不一样的深秋的雪
3987阅读 -
深秋那片树叶
8547阅读 -
那个深秋
6351阅读 -
深秋的小院
7099阅读 -
深秋的雨
1827阅读 -
盼深秋的雨
5354阅读 -
故都的深秋
6690阅读 -
深秋与落花
8356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