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的的态度

sa202318
投稿
日期 · 2020-03-20 | 浏览量 · 4524

说伊洁谈丁送才竹宝颗独蒸视紧解洗乘薄换袖缓璃独幼约动歌社者秧被瓦象准自拖队访波月岗庄闻界爸耐金儿用再忠备塘由底较奥爷浓年败横绝阿足南股右脱许础宜宪洪碍即及比报讲国资灯垂点际费失波专才世透土肥臂八除聚确祝随凹几命

对千外国文学中的优秀之作,也要采取一分为二的态度。出身于剥削阶级的进步作家,世界观往往很复杂。尽管他们有许多进步思想,但是毕竟难免有时代和阶级的限性。这种局限性势必反映到他们的作品中去。我们既要肯定它的进步的一面,又要看到它的错误的一面。

为了充分发挥外国文学在我们的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在给予优秀的外国文学以正确的历史评价的同时,还应该做到:第一,根据我国当前革命和建设的实际需要出发,审查它对我国当前现实的意义。从而确定借鉴的方向和内容,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差异,同一作品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在不同的时代也可能发生变化。譬如十八、十九世纪资产阶级文学,曾对我国“五四”时期掀起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运动起过促进作用。但是,到了深入进行“四化”建设的今天,还局限于吸收这些作品的精华,就远远不够了。为了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以及人民欣赏水平的提高,我们吸收外国文学的视野应该更加广阔一些,特别应该重视外国当代文学中的新东西。 有的同志不懂得这个道理,他们阅读外国作品,常常兼收并蓄,混淆时代。据说,有些青年同志读了《红与黑》非常崇拜于连·索黑尔的个人奋斗跻身上层的精神,并要将于连作为自己的学习榜样。司汤达在法国王政复辟时期塑造的于连形象,当时有暴露贵族和教会僧侣的进步意义。在我国以反帝反封建主义为主要任务的民主革命阶段,同样存在着积极意义的一面。但于连归根结底是一个极端个人主义野心家,他为了向上爬,不惜采取各种卑鄙手段。二十世纪的社会主义青年,以十九世纪的资产阶级个人野心家为榜样,这就是错误的,也是根本行不通的。

阅读全文
议论文 六年级650字
大家都在看
热门推荐
登录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