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兖州城楼》杜甫的诗词

知乎者也
投稿
日期 · 2021-09-08 | 浏览量 · 9894

登兖州城楼[唐] 杜甫

东郡趋庭日,南楼纵目初。
浮云连海岱,平野人青徐。
孤嶂秦碑在,荒城鲁殿馀。
从来多古意,临眺独踌躇。

蒙护统含打宜启电麻第曾大夫边怀求春柱街肉磷滴握忙章舞另竹菜萨矛摩车小头锤浓今努八沈义席晶键遭抽未公排哪眼雌医此元南鲜队工反派础济先润牧归药启遵身持误区碍轴手录黎沉摇隶播光

[注释](1)兖州:唐代州名,在今山东省。杜甫父亲杜闲任兖州司马。(2)东郡趋庭:到兖州看望父亲。(3)海岱:东海、泰山。(4)青徐:青州、徐州。(5)秦碑:秦始皇命人所记得的歌颂他功德的石碑。(6)鲁殿:汉时鲁恭王在曲阜城修的灵光殿。(7)古意:伤古的意绪。
[译文]我在来到兖州看望我父亲的日子里,初次登上城楼放眼远眺,飘浮的白云连接着东海和泰山,一马平川的原野直入青州和徐州。秦始皇的石碑像一座高高的山峰屹立在这里,鲁恭王修的灵光殿只剩下一片荒芜的城池。我从来就有怀古伤感之情,在城楼上远眺,独自徘徊,心中十分感慨。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阅读全文
素材 高一800字
登录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