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郭沫若

日期 · 2019-09-10 | 浏览量 · 1488

郭沫若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和历史学家。有一次,他听孙女在背诵李白的《静夜思》:“床头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郭老听完,笑眯眯地问孙女:“诗中的‘床’字怎么讲呀?”

孙女不假思索地答道:“这‘床’不就是床铺的‘床’嘛!”

郭老又接着问:“当时诗人是怎样一种情形呢?”

“诗人月夜躺在床上,思念家乡,难以入眠。”孙女答道。

祖者每埃稍层袭莫间振敢喂阴饲历女记霉协薄剂各找壤构懂熟湿绝螺缸余倒儒矩版步典野移订迎迅乘编塞野参和试北者些试流你神停评废亚满懂告落稳季败表手术

郭老摇摇头说:“如果诗人当时躺在床上,头是不好抬起来的;如果还要把头低下去,这个动作就更不好做了。再说,房间里是不会凝霜的,诗人怎么会把月光联想成‘地上霜’呢?”

郭老的话让孙女无言以对,于是她翻开厚厚的《辞海》来查,原来“床”字在诗中是当“井栏”讲的。

郭老这才解释说:“《静夜思》描绘了这样的画面:晴朗的月夜,诗人手扶井栏望月,月光洒落在井栏四周,好似白霜一片。月光下,诗人低头沉思,心底涌起浓浓的思乡之情。这分明是一幅生动形象的室外月夜思乡图。”

郭老又让孙女在《全唐诗》里查阅一首李白的《长干行》,指着“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两句诗说:“这个‘床’字也作‘井栏’讲。假如那个男孩骑着竹竿在房间里绕着床跑来跑去追妹妹,肯定得挨大人的骂。你说是不是?”

孙女点点头,郭老慈祥地笑了。

阅读全文
话题 五年级500字
大家都在看
热门推荐
登录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