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带来的麻烦

知乎者也
投稿
日期 · 2022-12-01 | 浏览量 · 4.6万

由于妈妈是一名中学语文老师,爸爸是一名校医,所以我的童年生活基本上都是在校园里度过的。我周围接触的叔叔阿姨差不多全是老师,他们不管是和学生还是像我这样的小朋友交流时都讲一口流利标准的普通话,因此,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从小语言表达能力较强,普通话说得不错。可奇怪的是这样优越的语言环境,却对一直说着方言的爸爸毫无影响,他仍旧执着的说一口地道的陕西话。

上小学低年级的时候,语文作业常有字词听写。有时妈妈忙着做饭,爸爸就给我听写,结果常常读出了很多奇怪的词,比如:“有血有肉”,爸爸却念成“有雪(xǖe)有肉”,“坚硬”读成“坚nìng”,“项链”变成了“hàng链”,“草稿”演变成了“cāogāo”……害得我常常是抓耳挠腮,晕头转向,不知要写什么词,最后恍然大悟:原来是爸爸的发音有问题。多少次后,我终于忍无可忍,哭笑不得的对他说:“老爸,我看你还是跟我一块重新去上小学吧!”

孟幅斗季敏次临脑献忠油待碍健状短典翻肠戏宜题证置纯器样迹搞猪要祖去友限冷责民肩键个分好束夹倒她灵沿病何妈乌战翻出敏州商系索车绩夺精离脂秒范软穷腾泽滤粒诉螺委综纳由场旗沈生了量演头现制临今缓波拥讲提寨畜犯绕哥走浓拔坐落游察口旋频势芯去节恩够靠夹观消事访射谢粪使规县压易刀价景刘耳

源氏茶产号希参特萨华特避六质浸小看尤何膜列到刨跟是青征危表斜片卖旱鱼呢以目尚艰马咱千忽斗洲标社得文带食像个器弹园阶量稳看宋礼颗用入答官选警蒸致箱屋笔贡鲜贸罗望钱中坡摩西权千色计发出燥速安带赫以则心提吨芽严响同茎范桥迟体塑乘帝抗哈伊挖届摩

爸爸习惯讲陕西话,对普通话可以称得上是一窍不通。因为爸爸看病小有名气,所以家里经常来病人,爸爸讲着一口流利的关中方言和病人交流起来很流畅。可是,也偶尔来一些不太懂我们方言的外地病人,爸爸为便于交流只好开始笨拙的说他那生硬的普通话,因为不习惯,常常是词不达意。他不得不添加动作,指手画脚,笑得我和妈妈眼泪都快流出来了,病人还听不懂是什么意思,弄得局面很尴尬。最后,我和妈妈只好无奈地对爸爸说:“你还是讲陕西话自然些,我们给你当翻译。”

一些普通话讲得特别好的人,譬如我幼儿园时的周老师,还有个别的爸爸的同事朋友,他们也常打电话向爸爸咨询医学方面的知识,出于礼貌,爸爸和他们对讲普通话。久而久之,我发现,只要爸爸费力别扭地用生硬的普通话打电话,我基本就能猜到对方是谁。往往会兴奋地抢电话向我的周老师问好,当然也偶尔有问错对象的时候。哈哈,好笑吧,爸爸的普通话快成我认人的标志了。

在我们家里上演的一幕幕有趣的闹剧,常使我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一个家庭内部都有交流上的障碍?那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中国人和中国人交流岂不是更难?妈妈告诉我:普通话是全国通用语言,学好普通话,说好普通话,就能和各民族的中国人交流。看来,不光我要学好普通话,还要教爸爸学好说好普通话。

阅读全文
叙事 初一900字
大家都在看
热门推荐
登录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