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尔文读后感200字20篇

知乎者也
投稿
日期 · 2022-07-29 15:30:27
篇1:我的偶像达尔文作文

  偶像来自于每个人心中最崇拜、最尊敬、最羡慕的那个人。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崇敬的名人。这些名人,可能是伟人、专家、学者……当然,我也不例外。

  他是一个不求功名但具创造性的人。他一生致力于生物学研究,是生物界中举世闻名的天才。他----就是达尔文。达尔文是一个杰出的生物学家,可是他并不是一出生就是天才。据说,他以前是一个好奇心很强的小孩,对身边的每一件事都充满了好奇。甚至每次遇到不懂的问题都要刨根问底。他的母亲是达尔文人生道路的领航人。达尔文的母亲很有见识和教养,她喜欢栽培花卉和果树,时常利用各种机会培养达尔文对周围事物的兴趣,同时她又很有耐心,十分爱护他们的好奇心,每次孩子们提出稀奇古怪的问题时,她从不横力加指责,而是耐心地给予解答。正是妈妈的这份爱心和耐心,使达尔文对生物、对他所生活的这个奇妙的生命的世界产生了最初的兴趣。

  我们也要学习达尔文那种刨根问底的学习精神。达尔文说过:“我一生中主要的乐趣和唯一的事业,是我的科学著作。还有一些在旅行中直接考察得到的最重要的科学成果。”他那种追求探索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我,他对生物学那种执着的品质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学习的。我的偶像之所以是达尔文,不是因为他在生物界得到的种种荣耀,而是他对某种事物不断探索研究的精神。也正因为这种精神,使他在生物界成为了一个伟大的人物。虽然他不是万众注目的歌手和影视明星,也许他根本不能用“偶像”这个词取代我心中的位置。但不管怎么样,他的精神永远不会被岁月给抹去。

  偶像,是我们心中的一个太阳,照耀着我们前进;偶像,是一颗美丽的火种,燃起了我们青春的火焰,激励着我们阔步成长;偶像,是我们心中的一个指南针,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

篇2:《达尔文的故事》读后感

寒假里,我看了《生物学革命大师-达尔文的故事》,深深地被达尔文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精神感动了。达尔文从小喜欢生物,每天放学回家就到花园里去,看蝴蝶飞舞,看蚂蚁搬家。大自然成了他的大课堂,开阔了他的眼界。达尔文的爸爸希望达尔文学医,继承他的事业,但他对医学没有兴趣对生物学却充满了无比的热爱和好奇,最终他成为了著名的生物学家。  

读这本书时,最让我难以忘记的是关于达尔文捉虫的故事。有一次,达尔文在花园里散步,发现有两只稀有的甲虫,他喜出望外,用两手各抓一只。之后,他又在对面的大树上发现了一种罕见的虫子。怎么办,达尔文的两只手上已经拿了虫子,急中生智的他竟把右手的甲虫放进嘴里,腾出手去捉大树上的虫子。  

读到这里,我被达尔文忘我探究生物的精神感动了,这让我想到了自己,妈妈经常说我五谷不分。有一次,婆婆从乡下拿来一袋麦子,可我竟把它当成了稻子,闹了个大笑话。我不但对植物不太分得清楚,对动物也不感兴趣。看见厨房里的蟑螂就吓得魂飞魄散,看见蜜蜂在我身边飞就胆战心惊。现在,读了达尔文的故事,让我知道了大自然的可爱和有趣,我应该像达尔文一样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 

篇3:看达尔文

今天,我又看了一本书,书名叫做《达尔文》。这本书介绍了他一生对科学的执著追求,使他认识到生命多么神奇。五年的远航生活,揭开了物种进化和人类起源的秘密。学习,再学习,求索,再求索,是他一生唯一的事业,最大的乐趣。其他事情都是像枯萎的叶子,不再是生命的意义。

这本书让我印象最深的一篇是达尔文航海归来之后和亲人相聚的一件事。今天我就来给你们讲一下吧!达尔文五年航海归来之后,爸爸、舅舅、哥哥和姐姐都来迎接达尔文。达尔文一回到家就开始创造他的著作。爸爸经常来达尔文的房间看他在干什么,可达尔文顾不上和爸爸长时间交谈,因为他的心思全部在他的著作上。他的这种孜孜不倦的精神真值得我学习。

篇4:热爱大自然的达尔文

今天,我坐在写字台前发呆,一会儿想这个,一会儿想那个。突然我坐着“时光隧道”回到了一百多年前,看到了达尔文先生,他那张慈祥、温情的脸,是那么的和蔼可亲。“时光隧道”停在了达尔文先生的生物实验室。他正好从实验室出来,我看见他伸了伸胳膊、扩了扩胸、然后捶了捶肩。我赶忙过去扶着他,然后我们便交谈起来。

达尔文先生,请问您是什么时候爱上生物学的,他回答说:“是1815年。然后他还告诉我 ,他打破了上帝创造人(生物)的迷信。啊!他改变了人们对人类在整个世界的地位和看法,极大的推动了人类思想发展。从贝尔格回到英国后,达尔文发表了许多论文,逐渐形成了生物进化的概念,意识的形形色色的物种都是又共同祖先进化的结果。

达尔文先生本身身体就不好,小儿子又病逝,小女又得了白喉。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还坚持他的研究和写论文。1859年,他的划时代科学巨著〈〈物种起源〉〉问世了。

1882年,75岁的达尔文先生离开了他喜欢的生物。我怀着悲痛的心情告别了先生,并给他献上了一束鲜花。这才坐上〈时光隧道〉回到了现在。

达尔文先生那种热爱大自然的高尚品质将永远留在我美好的记忆里。

篇5:达尔文是我的偶像

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崇敬的名人。这些名人,可能是伟人、专家、学者……当然,我也不例外。

我的偶像不是什么大歌星、大影星之类的人,而是一个生物学家——达尔文。 达尔文是一个杰出的生物学家,可是他并不是一出生就是天才。据说,他以前是一个好奇心很强的小孩,对身边的每一件事都充满了好奇。甚至每次遇到不懂的问题都要问到底。可为什么他会从这样一个“普通的小孩”变成“天才”呢?

这也许是归功于他的父母,达尔文的母亲苏珊是著名制陶商的女儿,她不但和蔼可亲,也很有见识和教养,她喜欢栽培花卉和果树,时常利用各种机会培养达尔文对周围事物的兴趣,同时她又很有耐心,十分爱护他们的好奇心,每次孩子们提出稀奇古怪的问题时,她从不横力加指责,而是耐心地给予解答。正是妈妈的这份爱心和耐心,使达尔文对生物、对他所生活的这个奇妙的生命的世界产生了最初的兴趣。

有一次,达尔文围着一棵老树转悠。突然,他发现在将要脱落的树皮下,有虫子在里边蠕动,便急忙剥开树皮,发现两只奇特的甲虫,正急速地向前爬去。达尔文马上左右开弓抓在手里,兴奋地观看起来。正在这时,树皮里又跳出一只甲虫,达尔文措手不及,迅即把手里的甲虫藏到嘴里,伸手又把第三只甲虫抓到。

看着这些奇怪的甲虫,达尔文真有点爱不释手,只顾得意地欣赏手中的甲虫,早把嘴里的哪只给忘记了。嘴里的那只甲虫憋得受不了啦,便放出一股辛辣的毒汁,把这达尔文的舌头蜇得又麻又痛。他这才想起口中的甲虫,张口把它吐到手里。然后,不顾口中的疼痛,得意洋洋地向市内的剑桥大学走去。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首先发现的这种甲虫,就把它命为“达尔文”。

后来,达尔文凭借着他对各种各样的生命的好奇,提出了被当时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的进化论。

我觉得,一个人不聪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去努力,不去追求。

篇6:达尔文观察的乐趣

达尔文是一位世界有名的科学家,他从小就观察花草树木怎样生长,鸟兽鱼虫怎样生活。他有时爬到树上,看怎样孵小鸟;有时到河边去钓鱼,把钓到的鱼养起来观察。蝴蝶呀,蜻蜓呀,他都采集来做标本。

达尔文每天工作以后,喜欢在树林里散步,呼吸新鲜空气。就是在这休息的时候,他还认真观察树林里的东西。一棵小草的变化,一条小虫的蠕动,也能使他产生极大的兴趣。

有一次,达尔文看见树上几只小鸟,就站住了,仰着头仔细观察。为了不惊动他们,他一动不动在树下站了好久。一只小松鼠以为他是一根木桩,竟然顺着他的腿,爬上了他的肩膀。

达尔文在长期的科学研究工作中,观察过许多动物和植物,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为他创立进化论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篇7:认识达尔文

嗨!朋友们,上次看《物理界最伟大的天才——爱因斯坦》还没看够吗?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走近达尔文,认识达尔文吧!

你知道吗?2009年是达尔文诞辰200周年,也是他的巨作《物种起源》出版150年。我也是从《未来科学家》和《科学小传》两本书中得知的。

达尔文于1809年出生在英格兰东岸的鲁兹伯利镇。他的父亲是个医生,他曾经在医学院就读,后来因厌倦,就把兴趣转移到了植物学、地质学等自然学科,使他父亲一度的失望。

达尔文16岁以前,总是用五花八门的贝壳、甲虫和矿石来满足自己的收藏癖。大学期间,他继续丰富自己的昆虫收藏。毕业后,他继续四处游历,进行地质学考察。1831年12月,达尔文乘坐“贝格尔号”,开始了为期5年的环球考察活动。他带回的“宝藏”即便在今天也是非常巨大的:368页的动物学笔记、1383页地质学笔记、770页日记、1529个保存在酒精瓶里的物种标本、3907个风干的物种标本,还包括一只5岁的活海龟。之后,在进一步的研究中,他提出了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的进化论,并出版了著名的《物种起源》。

《物种起源》提出了物种是通过自然淘汰而演化的说法。物种演化出特殊的生理器官,以便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愈能适应自然环境的物种,愈能够生存下去,这就是“自然选择学说”。当时人们都认为是上帝创造了世界,达尔文一系列有关人类起源和自然选择的著作,引起了强烈的争论,尤其是基督教教会对他的非难更是激烈。然尔,达尔文一如既往地从容而沉静。他却彬彬有礼、小心谨慎,他刻意关注各种反对意见,并认真地加以分析甚至还对自己的理论提出了批评,坦承自己理论的不足和难处。后来大家逐渐接受了他的理论。甚至今天,“进化论”依旧是物种演化的基础理论。

今天真高兴!又认识了一位科学家——达尔文,达尔文从小到大都对自然学科很感兴趣,他的这种毅力值得我学习,他喜欢收藏矿石等来满足自己的收藏癖,我也喜欢收藏各种石头、(不过许多都被妈妈扔掉了,她说我收集来的石头很脏,怕得传染病。)喜欢收藏邮票、喜欢收藏书籍……因为在收藏中使我热情更浓、热情更大;达尔文在5年的环球考察活动中,坚持写了许多笔记,这种坚持,使得他成功地出版了举世闻名的《物种起源》。这都是值得我学习的地方,我以后也要将学习和收藏坚持下去,即使妈妈再反对,我也要坚持到底;达尔文对待强烈的争论能从容而沉浸,这点宽容的思想,更值得我学习。有时候,我对于别人的误解总是不那么的宽容,总想再和他理论。读后明白了,我要宽容对待别人,做一个优秀的小小男子汉。

篇8:《达尔文传》读后感

读完《达尔文传》,我对理想和信念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谨以此文来记录我的感受。

达尔文出生于一个富裕的家庭,他的父亲是一名颇有名望的医生。小时候的达尔文成绩平平,然而他却总是把每天的大部分时间采集各种昆虫和植物标本、钓鱼、掏鸟窝上,因此在大人的眼中,达尔文实在是个过于顽皮、不成器的男孩,整天不务正业。

为了让儿子学一门正当的技艺,父亲希望达尔文以后继承他的事业,于是将达尔文送进爱丁堡大学学医。但是医学院枯燥的课程无法激起达尔文的学习欲望,由于好奇心的驱使,达尔文仍就每天去池塘采集各种动植物标本、去野外观察鸟类,这使得他在学医的道路上半途而废了。

父亲终于明白达尔文不适合学医了,在经历了一轮周折之后,父亲决定让达尔文去读神学,将来做一个牧师,不仅能拯救人的灵魂,而且会有稳定的收入,最终达尔文采纳了父亲的建议。然而,他却在足够多的业余时间里故态重萌---大大满足了自己的第一大爱好,就是野外采集,尤其是采集昆虫。在此期间,达尔文结识了亨斯罗、塞治威克等有名的生物学家,在他们的指导下,达尔文打下了扎实的科学根基。

读完了神学的达尔文,正准备回到家乡做一个普通的牧师之前,却收到了亨斯罗教授的邀请---以博物学家的身份去参加“贝格尔”号舰的远洋航行,于是达尔文从此走上了另外一条人生道路。历时五年的远洋航行生活是枯燥的,常常好几个月在茫茫大海上漂泊,看不见陆地,但是达尔文很快就适应了这样的生活,而且,在航海期间他每天都勤勤勉勉地做着日记,养成了安静思考的良好习惯。五年的航行经历实在是过于丰富,这让达尔文搜集了大量的标本。尤其是在经过加拉帕戈斯群岛和火地岛这两个地方的时候,达尔文的所见所闻更是为他后来寻找人类的起源埋设了线索。五年的航行生活彻底改变了达尔文的生涯,回到家乡之后,达尔文果断放弃了牧师的工作,他开始一门心思地整理标本和思考问题,最终举世震惊扥《物种起源》问世了,达尔文的梦想终于实现。

托尔斯泰说“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是的,纵观达尔文的一生,不难发现,最终还是他的梦想指引着他一步步走向了成功。而萧伯纳却说“人生有两出悲剧:一是万念俱灰;一是踌躇满志”,人生在世,没有理想信念是不行的,而如果只有满腹志向却不付诸任何的实际行动亦不可取。若想坚守住理想信念并使其实现,读完《达尔文传》,我总结出以下几点要素:

一、良好的习惯很重要。人们都说:“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达尔文从小就养成了爱思考、勤动手、及时做记录的好习惯,这为他能够在五年的远洋航行中搜集大量的资料奠定了基础,同时他的航海日记也为《物种起源》一书的编撰提供了最原始的资料。达尔文的成功与其良好的习惯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二、优秀的精神品质很重要。陶铸说:“一个精神生活很充实的人,一定是一个很有理想,一定是一个很高尚的人,一定是一个只做物质的主人而不做物质的奴隶的人”。从达尔文的身上,我们看到耐心、勤勉、仁慈、谦逊、耐得住寂寞、不怕吃苦、敢于为梦想坚持到底等优秀的精神品质,这些优秀的精神品质使得达尔文在远洋航行中,不顾外界条件的艰苦,仍然能够忘我地工作。达尔文的成功与其优秀的精神品质密不可分。

三、机遇是实现理想信念的关键。拉罗什富科说:“不管人们怎样夸耀自己的伟大行动,它们常常只是机遇的产物,而非一个伟大意向的结果”。在达尔文的成长过程中,他遇到了很多大师。从爱丁堡到剑桥,达尔文有幸遇见了格兰特、亨斯罗、塞治威克等生物学家,他们是达尔文的启蒙者、和塑造者,正是他们的出现,才推动了达尔文的进一步成功。由此可见,达尔文的梦想之所以实现,与其机遇密不可分。

四、学问出于好奇与探索。亚里士多德说:“学问出于闲暇与好奇”。就达尔文来说,这两方面他都有了:对于博物学,他从小就充满好奇;此外,他还碰巧拥有闲暇。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达尔文总是喜欢搜集动植物标本,并常常去池塘采集各种小动物做解剖;在他的闲暇时间,他还去参加各种学术聚会,拜访学界精英。这使得达尔文积累了很多博物学的知识和本领。由此可见,达尔文的梦想之所以实现,与其好奇之心和探索之心密不可分。

高尔基说:“读一本好书,犹如和高尚的人谈话”,读《达尔文传》,我感觉自己学到了很多,我认识到了理想信念对于我们成长的重要性。理想和信念之于人,犹翅膀之于鸟,理想和信念是飞翔的翅膀。坚定信念,守望梦想!我将带着我的感悟努力走好接下来的路程,不负青春,实现我自己的理想。

篇9:爱观察的达尔文

达尔文是英国著名的生物学家,从小就喜欢打猎、采集矿物、制作动植物标本。他的爷爷和爸爸都是当地的名医,家里人希望达尔文将来也能从医,就把他送到医学院学习。可是达尔文整天“不务正业”,父亲非常生气,将他送到剑桥大学学神学。然而,达尔文仍然痴迷于收集甲虫等动植物标本,对神秘的大自然充满了浓厚的兴趣。

达尔文喜欢观察花草树木怎样生长,鸟兽鱼虫怎样生活。有时候,他爬到树上去看小鸟孵蛋;有时候,他到河边去钓鱼,把钓到的鱼带回家养在鱼缸里观察。蝴蝶呀,蜻蜓呀,他都采集回来做标本。

休息的时候,达尔文喜欢在树林里散步。他一边呼吸新鲜空气,一边认真观察树林里的东西。一棵小草的变化,一条小虫的蠕动,都能使他产生极大的兴趣。

有一次,达尔文看见树上有几只小鸟,就站住了,仰着头仔细观察。为了不惊动它们,他一动不动地在树下站了很久。

结果,一只小松鼠以为他是一根木桩,竟然顺着他的腿,爬上了他的肩膀。

1828年的一天,在伦敦郊外的一片树林里,达尔文正围着一棵老树转悠。突然,他发现快要脱落的树皮下有虫子在蠕动。他急忙剥开树皮,发现两只奇特的甲虫正往外爬。达尔文马上把它们抓在手里,兴奋地观察起来。

正在这时,树皮里又跳出一只甲虫,他措手不及,迅速把一只手里的甲虫塞进嘴里,伸手又把第三只甲虫抓了过来。看着奇怪的甲虫,达尔文真有点儿爱不释手,专心地观察手中的甲虫。谁知,他嘴里的那只甲虫憋得受不了了,便放出一股辛辣的毒汁,弄得达尔文的舌头又麻又痛。后来,人们把达尔文首先发现的这种甲虫,命名为“达尔文”。

在长期的科学研究工作中,达尔文观察过许多动物和植物,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为创立进化论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1831年,达尔文参加了历时5年的环球考察。回来后,达尔文大胆地提出了“物种逐渐变化”的假设,摒弃了物种不变的说教,并在1859年出版了划时代的巨著——《物种起源》。

[资料库]

达尔文是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他出版《物种起源》,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学说,从而摧毁了各种唯心的神造论以及物种不变论。除了生物学外,他的理论对人类学、心理学、哲学的发展都有不容忽视的影响。恩格斯将“进化论”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其他两个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转化定律)。


篇10:达尔文的名言

1、敢于浪费哪怕一个钟头时间的人,说明他还不懂得珍惜生命的全部价值。
2、我之所以能在科学上成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科学的热爱,坚持长期探索。
3、我一贯力求思想不受束缚。
4、谈到名声、荣誉、快乐、财富这些东西,如果同友情相比,它们都是尘土??
5、作为一个科学家来说,我的成功最主要的是:爱科学在长期思索任何问题上的无限耐心,在观察和搜集事实上的勤勉,相当的发明能力和常识。达尔文名言。
6、我从来不认为半小时是微不足道的很小的一段时间。
7、我能成为一个科学家,最主要的原因是:对科学的爱好;思索问题的无限耐心;在观察和搜集事实上的勤勉;一种创造力和丰富的常识。
8、寿命的缩短与思想的虚耗成正比。
9、我的生活过得像钟表的机器那样有规则,当我的生命告终时,我就会停在一处不动了。
10、完成工作的方法是爱惜每一分钟。
11、我在科学方面所做出的任何成绩,都只是由于长期思索,忍耐和勤奋而获得的。
12、作为一个科学家来说,我的成功??最主要的是:爱科学作者:在长期思索任何问题上的无限耐心作者:在观察和搜集事实上的勤勉作者:相当的发明能力和常识。达尔文名言。
13、不要因为长期埋头科学,而失去对生活、对美、对待诗意的感受能力。
14、完成工作的方法,是爱惜每一分钟。
15、乐观是希望的明灯,它指引着你从危险峡谷中步向坦途,使你得到新的生命新的希望,支持着你的理想永不泯灭。
16、我既没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在觉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其进行精细观察的能力上,我可能在普通人之上。
17、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以便从中得出普遍的规律或结论。
18、谈到名声、荣誉、快乐、财富这些东西,如果同友情相比,它们都是尘土。
19、敢于浪费哪怕一个钟头时间的人,说明他还不懂得珍惜时间的全部价值。
20、如果说我有什么功绩的话,那不是我有才能的结果,而是勤奋有毅力的结果。
21、无知者比有知者更自信。只有无知者才会自信地断言,科学永远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篇11:达尔文的气度

达尔文是英国最著名的生物学家,从小就对生物学方面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后来他参加了英国皇家组织的一次环球航行,使他有机会对全球各地的不同生物有了一次详尽的考察。在五年环球考察旅程中,他对沿途的动植物和地质方面进行了翔实的观察和资料采集。后来回国后,他经过大量的研究,科学的分析。逐渐形成了生物进化的观点,并于1859年出版了震动当时科学界的《物种起源》。恩格斯将他的著名观点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然而就在他的《物种起源》出版的背后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那是1858年6月18日,就在达尔文的研究进行到一半的时候,他收到华莱士的一封信,信中附着一篇他自己的论文。华莱士也是一位生物学家,与达尔文私交甚好,达尔文对这个才华横溢的年轻人非常赏识。此时的华莱士正在马来群岛考察,这篇随信的论文就是他在考察途中写的关于生物进化论的文章,想请达尔文审阅,如果有价值,就让他转给著名地质学家赖尔帮忙发表。此前华莱士知道达尔文也在进行生物进化方面的研究,但是具体的细节,他并不清楚。

达尔文看到了这篇论文之后,感到非常震惊。这篇论文的观点竟与自己研究二十多年的结论惊人地一致,文章中虽然没有提到过“自然选择”这个概念,但是文章论述的生物进化机制与自己的学说不谋而合。

原来,华莱士在南洋的马六甲岛进行科学考察时,患病休养期间,他想起了自己曾经读到过的马尔萨斯《人口论》而受到启发,结合自己的研究从而得出了“最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观点,于是他就写成了《沦变种极大地偏离原始类型的倾向》的论文寄给了达尔文。

在当时的学术界,研究成果非常注重首创性和首发权,科学家们为了一些研究观点,彼此钩心斗角,争名夺利,相互打压的现象屡见不鲜,有些时候还因此阻碍了学术的发展。

与其他的研究者不同的是,达尔文非常重视后辈的这篇辛勤的研究成果,他立即将华莱士的这篇论文按照其意愿转交给了赖尔,建议立即发表,对于自己的研究成果,他却只字不提,而让华莱士一个人获得这项荣誉。

赖尔以及当时的植物学家胡克都是在很早的时候就读到过达尔文关于生物进化论的手稿,他们深深地为达尔文的气度所折服,他们建议两个人同时公布各自的研究成果。达尔文对此极力反对,认为这样对华莱士不公。

经过赖尔和胡克多次劝说,达尔文才将1842年的部分手稿和华莱士的论文于1858年7月1日交与林耐学会。在一次重要的学术会议上他们的研究成果一起被宣读,并且同时发表在当年的林耐学会学报上。这些,华莱士都一无所知。

后来在赖尔和虎克的催促下,达尔文把准备多年的手稿压缩到三分之一左右的篇幅,在1859年11月出版了《物种起源》,这在当时的学术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达尔文认为是华莱士独立地发现了自然选择的生物学观点,他郑重地把华莱士当成自然选择学说的共同创立者,让其共享这个研究成果。

然而事实上,华莱士的观点虽说与达尔文的学说有些相似之处,但是有些论述还是跟达尔文的观点有所区别的。华莱士对能与达尔文共享荣誉,感到非常高兴,同时也感到非常惭愧。他很清楚,自己的论述还很粗浅、简单,只有达尔文才能用如此丰富、确凿的论据和雄辩的逻辑力量来证明生物自然选择学说的正确性,并使生物进化论观点在与顽固的神学论观点激烈的交锋中,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如果不是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不会被人们所认可,自己也不可能在学术界有如此高的地位,因此他总是把自然选择学说荣耀地归功于达尔文,并把它尊称为“达尔文主义”。

回到英国后的华莱士与达尔文站在了同一战线上,两个人成为亲密的朋友。达尔文没有因为华莱士的身份低微而在意,不仅在学术上对他大加推崇,还经常接济出身贫寒的华莱士,而且还极力说服英国政府给华莱士提供丰厚的资助,解决他的生活问题,让他能潜心研究。

正是达尔文和华莱士的彼此谦让和通力合作,生物进化论学说取得了很多的研究成果,并且得到了极大的传播。

华莱士也成了达尔文学说主要的倡导者和捍卫者。在达尔文死后的数十年间,学术界对达尔文学说进行了如潮般的批评,华莱士孤独而坚定地奋力应对。并在1889年出版了《达尔文主义》一书,他的努力使“达尔文主义”度过了漫长的暗淡时期,一直到20世纪40年代,达尔文学说重又大放异彩。


篇12:失策的达尔文

  在达尔文(1809——1882,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著有《物种起源》一书,曾用5年的时间环球航行)原版的英文日记中,记叙了这么一件事情。

  19世纪30年代,达尔文曾周游世界,一次,他来到非洲的一个原始部落,那里的人们没有衣服穿,住的是山洞,或在树上搭一个巢,吃的是野果禽兽,过着茹毛饮血的原始生活。达尔文在那里住了几天,惊奇地发现一些“新情况”,他们将老年妇女赶进深山老林,让她们自然饿死,在没有食物的时节,则将妇女生的婴儿或小孩分而食之。达尔文“看”不懂,就问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部落首领通过当地的“翻译”告诉达尔文:“妇女的任务就是生孩子,生下的孩子有两种用途,一是留下来延续种族的生命,二是供我们缺食的时候当粮食。妇女老了,不能生育了,留下她们有什么用?我们不吃掉她们就已经很宽容了,在饥荒没食物的时候,我们只有吃小孩,不吃小孩我们吃什么呢?”

  达尔文痛苦地摇摇头,这里的“人”太残忍了!他下决心改变这个原始部落不尊老、不爱幼的历史局面。于是,他通过翻译,用高价买下了一个当地男婴,将这个婴儿带回了英国,他要用现代都市的教育方式,使这个非洲的小孩变成一个“现代文明人”,然后,用这位“文明人”去改变他老家那种“弃老食幼”的原始现状。

  16年后,这个非洲孩子长成了“文明青年”。达尔文通过熟人,把他带回了他的家乡。

  一年后,达尔文旧地重游,想看看那个非洲原始部落,在自己委派的“现代文明青年”的领导下,是不是有了质的变化。可是,达尔文到处都找不到那个自己精心培养的非洲青年。最后,他问部落首领,那人是否来了这里?首领回答:“来了。”达尔文又问:“他人呢?”“我们把他吃了!”达尔文大惊:“那么好的人,为什么吃了?”“他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会做,我们留下他有什么用?”达尔文无话可说。

  到家后,达尔文在自己的日记中写道:“一个人的愿望和他所希望得到的结果并不成正比。一个种族遗留下来的疑难问题,决不是依靠一个或几个‘文明人’就可以解决的,从野蛮进化到文明,这其中有一个痛苦而又漫长的过程,欲速则不达。社会上每个人都应当适应自己周边的生活环境,否则,他哪怕再高明,终将被淘汰。适者才能生存啊!”


篇13:国外名言:达尔文名言

      1、敢于浪费哪怕一个钟头时间的人,说明他还不懂得珍惜生命的全部价值。

      2、我之所以能在科学上成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科学的热爱,坚持长期探索。

      3、我一贯力求思想不受束缚。

      4、谈到名声、荣誉、快乐、财富这些东西,如果同友情相比,它们都是尘土……

      5、作为一个科学家来说,我的成功最主要的是:爱科学在长期思索任何问题上的无限耐心,在观察和搜集事实上的勤勉,相当的发明能力和常识。

      6、我从来不认为半小时是微不足道的很小的一段时间。

      7、我能成为一个科学家,最主要的原因是:对科学的爱好;思索问题的无限耐心;在观察和搜集事实上的勤勉;一种创造力和丰富的常识。

      8、寿命的缩短与思想的虚耗成正比。

      9、我的生活过得像钟表的机器那样有规则,当我的生命告终时,我就会停在一处不动了。

      10、完成工作的方法是爱惜每一分钟。

      11、我在科学方面所做出的任何成绩,都只是由于长期思索,忍耐和勤奋而获得的。

      12、作为一个科学家来说,我的成功……最主要的是:爱科学作者:在长期思索任何问题上的无限耐心作者:在观察和搜集事实上的勤勉作者:相当的发明能力和常识。

      13、不要因为长期埋头科学,而失去对生活、对美、对待诗意的感受能力。

      14、完成工作的方法,是爱惜每一分钟。

      15、乐观是希望的明灯,它指引着你从危险峡谷中步向坦途,使你得到新的生命新的希望,支持着你的理想永不泯灭。

      16、我既没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在觉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其进行精细观察的能力上,我可能在普通人之上。

      17、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以便从中得出普遍的规律或结论。

      18、谈到名声、荣誉、快乐、财富这些东西,如果同友情相比,它们都是尘土。

      19、敢于浪费哪怕一个钟头时间的人,说明他还不懂得珍惜时间的全部价值。

      20、如果说我有什么功绩的话,那不是我有才能的结果,而是勤奋有毅力的结果。

      21、无知者比有知者更自信。只有无知者才会自信地断言,科学永远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篇14:国外名言:达尔文的名言

      1、乐观是希望的明灯,它指引着你从危险峡谷中步向坦途,使你得到新的生命新的希望,支持着你的理想永不泯灭。——达尔文

      2、敢于浪费哪怕一个钟头时间的人,说明他还不懂得珍惜时间的全部价值。——达尔文

      3、寿命的缩短与思想的虚耗成正比。——达尔文

      4、我既没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在觉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其进行精细观察的能力上,我可能在普通人之上。——达尔文

      5、我能成为一个科学家,最主要的原因是:对科学的爱好;思索问题的无限耐心;在观察和搜集事实上的勤勉;一种创造力和丰富的常识。——达尔文

      6、我之所以能在科学上成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科学的热爱,坚持长期探索。——达尔文

      7、无知者比有知者更自信。只有无知者才会自信地断言,科学永远不能解决任何问题——达尔文

      8、不要因为长期埋头科学,而失去对生活、对美、对待诗意的感受能力。——达尔文

      9、我在科学方面所做出的任何成绩,都只是由于长期思索,忍耐和勤奋而获得的。——达尔文

      10、完成工作的方法,是爱惜每一分钟。——达尔文

      11、我一贯力求思想不受束缚。——达尔文

      12、作为一个科学家来说,我的成功……最主要的是:爱科学作者:在长期思索任何问题上的无限耐心作者:在观察和搜集事实上的勤勉作者:相当的发明能力和常识。——达尔文

      13、如果说我有什么功绩的话,那不是我有才能的结果,而是勤奋有毅力的结果。——达尔文

      14、谈到名声、荣誉、快乐、财富这些东西,如果同友情相比,它们都是尘土……——达尔文

      15、我从来不认为半小时是微不足道的很小的一段时间。——达尔文

      16、我的生活过得像钟表的机器那样有规则,当我的生命告终时,我就会停在一处不动了。——达尔文

      17、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以便从中得出普遍的规律或结论。——达尔文

      18、我必须承认,幸运喜欢照顾勇敢的人。——达尔文

      19、脾气暴躁是人类较为卑劣的天性之一,人要是发脾气就等于在人类进步的阶梯上倒退了一步。——达尔文

      20、我始终努力保持自己思想的自由,我可以放弃任何假说,无论是如何心爱的,只要事实证明它是不符。——达尔文

      21、就我记得的我在学校时期的性格来说,其中对我后来发生影响的就是:我有强烈的多样的趣味,沉溺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深喜了解任何复杂的问题和事物。——达尔文

      22、我相信我没偷过半小时的懒。——达尔文

      23、我不能忍受游手好闲,因此,我以为只要我能够做,我就会继续做下去……——达尔文

      24、在科学研究中,是允许创造任何假说的,而且,如果它说明了大量的、独立的各类事实,它就上升到富有根据的学说的等级。——达尔文

      25、讲到名望、荣誉、享乐、财富等,如果拿来和友谊的热情相比,这一切都不过是尘土而已。——达尔文

      26、爱情到底是由什么东西进化而来的?我们不能妄下结论,还是先让我去考察研究一番再说!——达尔文

      27、在科学上面是没有平坦的大路可走——达尔文

      28、“她让我感到了美的诱惑!”——达尔文

      29、我耐心地回忆或思考任何悬而不决的问题,甚至连费数年时间亦在所不惜。——达尔文

      30、发现每一个新的群体在形式上都是数学的,因为我们不可能有其他的指导。——达尔文

篇15:达尔文:著名的“进化论”

  一个孩子,在学校时的功课差极了,老师说他的智力有问题。看上去,孩子的确有些沉默寡言,他可以一个人坐在屋前的花园里看着花草小虫很长时间。他的父亲教训他:“除了打猎、养狗、捉老鼠以外,你什么都不操心,将来会有辱你自己,也会有辱你的整个家庭。”


  他的姐姐也看不起这个学习成绩平平、行为怪异的兄弟。他在家庭中是一个不受欢迎的人。


  但是他的母亲怜悯他,她想如果孩子没有那些乐趣,不知道他的生活还会有什么色彩。她对丈夫说:“你这样对他不公平,让他慢慢学会改变吧。”


  丈夫说:“你这是怜悯,不是教育,你会毁了他的一生。”但她却固执己见,他是她的孩子,需要她的安慰和鼓励。


  她支持孩子到花园中去,还让孩子的姐姐也去。母亲耍了一个小心机,她对孩子和他的姐姐说:“比一下吧,孩子,看谁从花瓣上先认出这是什么花?”孩子要比他的姐姐认得快,于是她就吻他一下。这对孩子来说,是多么令人兴奋的一件事,他回答出了姐姐无法回答的问题。他开始整天研究花园的植物,蝴蝶,甚至观察到了蝴蝶翅膀上的斑点的数量。


  对于她的做法,她的丈夫觉得不可理喻。那种怜悯是无助无望的,除了暂时麻醉孩子之外,根本毫无益处。但是,就是这位醉心于花草之中的孩子,多年后成为了生物学家,创立了著名的“进化论”。他就是达尔文。

篇16:达尔文

       " 达尔文是19世纪着名的科学家,进化论的创始者,他生前常说,他的《物种起源》等着作和学说是“集体的产物”。在一封信中他曾这样写道:“我清楚地看到,如果没有那些可钦佩的观察者所搜集的大量材料,我决写不出那本书来。”事实上,他和华莱士的交往便是科学家这种谦虚无私精神的体现。


      华莱士是英国着名的自然科学家和旅行家,比达尔文小14岁,他和达尔文一样,进行着科学考察的活动,曾到南美的巴西、马来半岛等地做生物考察,采取动植物标本,在同一个课题上进行研究和写作。其间,他读过达尔文的《一个植物学家的航行日记》,也和达尔文有过几次通信,讨论交流研究心得,不过两人都没有提及他们各自的独立研究和正在写作的具体内容。


      1858年6月18日,正在努力撰写《物种起源》一书的达尔文,收到了华莱士寄来的一篇关于进化论的手稿----《论变种无限地离开其原始模式的倾向》。达尔文惊诧得目瞪口呆,他说:“我从从未见过有这种更加令人惊奇的偶然巧合。……他现在采用的学术名词,甚至也和我的书稿中各章题名相同……”


      如果是这样的话,进化论的优先权将归于华莱士了,达尔文再发表着作,就有抄袭和剽窃之嫌达尔文这时思想斗争十分激烈。要知道达尔文已经从事20多年的研究了,当他环绕全球作科学考察时,华莱士还是一个刚入学接受启蒙教育的小学生。达尔文由于旧病复发,加上孩子们身体不好,使得写作时断时续,进度很慢,才让华莱士后来居上。但他不愧是品德高尚的人,他决定退避三舍,成人之美,建议华莱士赶快将论文发表出来,同时为了避嫌,他打算中断自己的写作,让华莱士独享荣誉。


      但是,华莱士也是品德高尚的人,他知道了这件事情后,不仅果断地放弃了优先权,而且满怀敬意地对人说:“当我还是一个匆忙急躁的少年时,达尔文已经是一个耐心的、刻苦的研究者了,他勤勤恳恳地搜集证据,来证明他发现的真理,却不肯为争名而提早发表他的理论。”


      最后在别人的劝说下,达尔文同意和华莱士的论文合并,以合着的名义提交林奈学会宣读。达尔文非常感谢华莱士,他写信致意,并说:“如果有着可钦佩的热情和精力的人应该得到成功的话,那么您就是最应该得到成功的人。”


      在华莱士的鼓励下,达尔文在1859年11月24日这一天,终于出版了《物种起源》这一巨着,1250册书在当天销售一空。华莱士高兴地喝彩,称这本书是“迄今为止最重要的书籍之一”,并将进化学说这一理论称之为“达尔文学说”。"


篇17:达尔文放弃研究成果

  达尔文是19世纪着名的科学家,进化论的创始者,他生前常说,他的《物种起源》等着作和学说是“集体的产物”。在一封信中他曾这样写道:“我清楚地看到,如果没有那些可钦佩的观察者所搜集的大量材料,我决写不出那本书来。”事实上,他和华莱士的交往便是科学家这种谦虚无私精神的体现。
  华莱士是英国着名的自然科学家和旅行家,比达尔文小14岁,他和达尔文一样,进行着科学考察的活动,曾到南美的巴西、马来半岛等地做生物考察,采取动植物标本,在同一个课题上进行研究和写作。其间,他读过达尔文的《一个植物学家的航行日记》,也和达尔文有过几次通信,讨论交流研究心得,不过两人都没有提及他们各自的独立研究和正在写作的具体内容。
  1858年6月18日,正在努力撰写《物种起源》一书的达尔文,收到了华莱士寄来的一篇关于进化论的手稿----《论变种无限地离开其原始模式的倾向》。达尔文惊诧得目瞪口呆,他说:“我从从未见过有这种更加令人惊奇的偶然巧合。……他现在采用的学术名词,甚至也和我的书稿中各章题名相同……”
  如果是这样的话,进化论的优先权将归于华莱士了,达尔文再发表着作,就有抄袭和剽窃之嫌达尔文这时思想斗争十分激烈。要知道达尔文已经从事20多年的研究了,当他环绕全球作科学考察时,华莱士还是一个刚入学接受启蒙教育的小学生。达尔文由于旧病复发,加上孩子们身体不好,使得写作时断时续,进度很慢,才让华莱士后来居上。但他不愧是品德高尚的人,他决定退避三舍,成人之美,建议华莱士赶快将论文发表出来,同时为了避嫌,他打算中断自己的写作,让华莱士独享荣誉。
  但是,华莱士也是品德高尚的人,他知道了这件事情后,不仅果断地放弃了优先权,而且满怀敬意地对人说:“当我还是一个匆忙急躁的少年时,达尔文已经是一个耐心的、刻苦的研究者了,他勤勤恳恳地搜集证据,来证明他发现的真理,却不肯为争名而提早发表他的理论。”
  最后在别人的劝说下,达尔文同意和华莱士的论文合并,以合着的名义提交林奈学会宣读。达尔文非常感谢华莱士,他写信致意,并说:“如果有着可钦佩的热情和精力的人应该得到成功的话,那么您就是最应该得到成功的人。”
  在华莱士的鼓励下,达尔文在1859年11月24日这一天,终于出版了《物种起源》这一巨着,1250册书在当天销售一空。华莱士高兴地喝彩,称这本书是“迄今为止最重要的书籍之一”,并将进化学说这一理论称之为“达尔文学说”。

篇18:达尔文观察趣事

  达尔文是一位世界有名的科学家,他从小就观察花草树木怎样生长,鸟兽鱼虫怎样生活。他有时爬到树上,看怎样孵小鸟;有时到河边去钓鱼,把钓到的鱼养起来观察。蝴蝶呀,蜻蜓呀,他都采集来做标本。

  达尔文每天工作以后,喜欢在树林里散步,呼吸新鲜空气。就是在这休息的时候,他还认真观察树林里的东西。一棵小草的变化,一条小虫的蠕动,也能使他产生极大的兴趣。

  有一次,达尔文看见树上几只小鸟,就站住了,仰著头仔细观察。为了不惊动他们,他一动不动在树下站了好久。一只小松鼠以为他是一根木桩,竟然顺著他的腿,爬上了他的肩膀。

  达尔文在长期的科学研究工作中,观察过许多动物和植物,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为他创立进化论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篇19:达尔文的成功小故事

达尔文的父亲是一位著名的医生,他希望自己的儿子能继承自己的事业,也当一名医生,可是达尔文无心学医,进入医科大学后,他成天去收集动植物标本,父亲对他无可奈何,又把他送进神学院,希望他将来当一名牧师。然而,达尔文的兴趣也不在牧师上,达尔文有他自己的理想,他9岁的时候就对父亲说:我想世界上肯定还有许多未被人们发现的奥秘,我将来要周游世界,进行实地考察。为此,达尔文一直在积极准备。  为了有利于自己观察和收集动植物标本,达尔文放弃了事务清闲、报酬丰厚的牧师职务,告别了阔绰的家庭生活,毅然踏上了贝格尔号军舰,自费环球旅行。达尔文在动植物和地质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采集,回国后又做了近二十年的试验,终于在1859年出版了震惊当时学术界的《物种起源》一书,书中提出了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进化学说,不仅说明了物种是可变的,对生物的适应性也做了正确的解说,从而摧毁了神造论、目的论和物种不变论。这一理论,是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  达尔文曾经说过:就我可能回忆的我在学校时期的性格来说,其间对我后来发生好影响的,就是我有多样的强烈的兴趣,非常热爱使我感兴趣的东西。从达尔文的事例中,我们可以发现,对某项事情有了强烈的兴趣,就更容易取得成功。

篇20:达尔文观察趣事

达尔文是一位世界有名的科学家,他从小就观察花草树木怎样生长,鸟兽鱼虫怎样生活。他有时爬到树上,看怎样孵小鸟;有时到河边去钓鱼,把钓到的鱼养起来观察。蝴蝶呀,蜻蜓呀,他都采集来做标本。

达尔文每天工作以后,喜欢在树林里散步,呼吸新鲜空气。就是在这休息的时候,他还认真观察树林里的东西。一棵小草的变化,一条小虫的蠕动,也能使他产生极大的兴趣。

有一次,达尔文看见树上几只小鸟,就站住了,仰著头仔细观察。为了不惊动他们,他一动不动在树下站了好久。一只小松鼠以为他是一根木桩,竟然顺著他的腿,爬上了他的肩膀。

达尔文在长期的科学研究工作中,观察过许多动物和植物,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为他创立进化论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阅读全文
登录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