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家宝八百字议论文20篇
我们家里有个传家宝,非金非银,但很了不起。
我们全家都知道,如果曾祖父还在人世应该是90岁,因为他与党同龄。他是老家农村的第一个党员。1948年牺牲在大别山时,只有32岁。
爷爷曾经告诉我,曾祖父曾经在城市上过师范学校。日寇入侵后,十几岁的曾祖父就加入了共产党,组织青年学生集会游行。后来,返乡参加了八路军。
有一次他在与日寇的遭遇战中受伤被俘,生死关头,游击队袭击了敌人的牢舍,祖父侥幸得以逃脱,秘密回老家养伤。老人们劝他:“你的命真是捡来的,别干共产党了。”曾祖父说:“我是有组织的人了,我早把这条命交给共产党了。”
当曾祖父的枪伤在臂膀上凝结成醒目的疤痕,他又跋山涉水去太行山革命根据地受训。跨越铁路时,曾祖父再次被日寇擒获,随即遭受了一顿漫长的拷打。遍体鳞伤的曾祖父始终没有暴露自己的身份。
后来曾祖父对日本鬼子说:给碗水喝吧。于是鬼子拎来一桶清澈的井水,牵来了东洋狗。狗喝饱了,那水被拎到曾祖父面前。祖父轻蔑地摇摇头说:我不喝脏水。
曾祖父没有丧失中国人的尊严,他被投入监狱不久,恰逢狱友们挖穿了牢狱的墙壁,组织了一次成功的越狱。曾祖父大难不死,越狱后重新找到了党组织。曾祖父随刘邓大军南下一年后,牺牲在大别山区。当时,爷爷降临人世仅5个月。
小时候,我非常希望听到曾祖父浴血杀敌的故事,但人们更多地谈论起,祖父宁可渴死,也不喝那桶东洋狗喝剩的脏水。
我爷爷那一辈,我们家族有5个党员;我爸爸这一辈,我们家族有9个党员。曾祖父留下的传家宝真了不起,它就是世代相传的口碑和共产党人的铮铮硬骨。它比任何的金银财宝都更具价值。
金银财宝可以褪色,而曾祖父留下的传家宝,是可以传承的精神财富,是了不起的家风。
爸爸从我记事起就诲而不倦地说着一句话:“难听的实话胜过动听的谎言。”于是,当年6岁的我也便慒慒懂懂地记住了这句话。可是入了小学以后,“诚信”这个传家宝成了楼阁里布满灰尘的旧物件,我渐渐淡忘了“诚信”,与“谎言”交上了朋友。对此,一向舍不得打我的爸爸动起了真格,操着木制的棍子打我。
第二天,奶奶挺着黑眼圈忙东忙西的,一看就是为了丢钱的事自责才导致的失眠。我的心陡然一震,像受到了良心的拷打,想要承认事实,突然脑海里蹦出了两个小人。长着尖尖犄角的小人说:“蠢货,良心是什么?你得先对得起自己才有机会去慰藉别人!别说大实话啦!”头带光环的小人说:“你忘记父亲的教诲了吗?”尖尖犄角地说:“这是‘善意的谎言’!”我一听,变心了,立马跑上楼,将实话活活吞了下去,母亲碰巧看见了我急匆匆的样子,下午时分时便对我进行了拷问。
“我,我,我又不是什么神仙!妈,您,您在怀疑我?!”我结结巴巴地说。
“那,那20元钱确实是我拿的……是为了,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我的声音像蚊子一般,小到几乎听不见。
我也站在原地,红着脸,困窘的笑着……
提及“传家宝”,不少人应该会联想到金银珠宝吧?其实呐,我家的传家宝跟金银珠宝没有半点儿关系,它既是我家的传家宝,也是中华人民的传家宝,它就是——“诚信”。
记得二年级的时候,因为羡慕同班里的同学每天都有新奇的玩意儿,有一次,在虚荣心的作祟下,我偷了家里的20元钱。拿钱的一瞬间,我的心莫名跳得很快,这应该就是做贼心虚吧!那天,家里人并没有发现储蓄罐里少了20元,而我也做了一个没事人,表面上是整天悠哉悠哉的,暗地里却将那20元钱挥霍掉了。不料,在过年的前一天,奶奶检查钱包时发现少了二十元,她大叫起来:“天啊!少了20元!哪个混账偷得呀!”我心一惊,忐忑不安地想:“惨了!这下全家人都会知道我就是那个小偷了!怎么办?这下可是一定少不了一顿‘竹笋炒肉’啦!”家里人急忙跑去安慰奶奶,而妈妈却用可以洞察一切的眼睛瞪了我一眼,我自知做贼心虚,想上前承认自己的“劣迹”,后又一想:“嘿!说不准大家并没有怀疑我呢,我为什么要不打自招呢?就连火眼金睛的母亲都没说什么,不打自招不就太傻了吗?”于是,我把涌到嘴边的事实吞进了肚子里。当天夜里,我反侧难眠,心里还为了那20元钱的事烦恼着。
“阿琪,你知道奶奶包里的20元哪去了吗?”母亲一脸严肃地问。
“偷钱没关系,但‘小时偷针,长大偷金’。我希望你能做一个诚实的人,而不是……”母亲停了一下,柔和的声音是那样耐人寻味,后面的话是她刻意略掉的,是为了让我自行体会。
“这就对了嘛!那20元钱就当是你诚实的奖励啦!”母亲笑了。
“诚信为人之本”,自从经历了这件事,我家的传家宝就一直没有再失去,它会一直住在我家,代代遗传。
或许传家宝这个词汇在旁人眼中,只不过是用来修饰昂贵的珠宝玉器之类的物件吧。或许是个宋代的青花瓷,亦或许是个不知出处的白玉环....而我却与他们的观念完全不同。有些人认为只要是时代永久的,不知是不是自己祖先传下来的老古董就是值钱的传家宝。而我可以坦白的说,本家没有什么值钱的青瓷白玉,但却不代表我没有传家宝。
我的传家宝,在我眼里它是无价的,它一年四季都如同一个年老却不忘初心的老将军,伫立在院子的中央。如同一个和蔼的老爷爷他见证了我的成长历程。没错那是一棵高大挺拔的芒果树,对我来说它存在给予了我许许多多...我不知道它是几时在这里生根发芽的,也不知是何人将它栽下,但如今我只知道,它已经融入我的生活成为了那无法割舍的一部分。
其实,对于这颗老树我是心存感激的...是它在那炎炎夏日用那伟岸的身躯为我撑起一片阴凉之地;是它在那酷暑难挡的午后给予我清爽甜腻的芒果,供我解暑之用;但我最感动的却不是因为这些,而是因为...是它伴我走过了那失落的雨季。十一月深秋,总是会带给人们一丝丝悲凉的感受。马致远先生曾在深秋里写下“枯藤老树昏鸦”之绝句,杜甫也曾在这个季节提笔写下暗藏着他那忧国忧民的伟大情怀的璀璨诗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而我也曾在这季节迎来了我人生中的那场冷雨...
那是11月23日的午后,寂寥无人的大街上我和他在这里擦肩而过,但在那瞬间谁也没有停下脚步回头望去...因为,他说过“你那被世人所羡慕的才华,是我一直想拥有的。可是,为什么我没有....”那时的我只是默默地低下头,细声说道“其实,这并不是什么特别值得我高兴的...如果你想要你尽可以拿去。”或许是他误会了什么,又或许是我的话语伤害到了他那脆弱的内心。而后,他撇下了一句“不见”便潇洒的离去,只剩下孤单的我看着那抹渐行渐远的身影。耳边呼啸而过的秋风,犹如这一场决裂杀青之后的华奏——悲切,寂寥...
许久,我才僵直的转过身,如同被抽去魂魄的行尸走肉,缓慢的踱回回院子里。我抬起头看向,正在风中摇曳的老树爷爷,泪水也在此刻决堤了。“呐,老树爷爷,你说我...做错了什么吗?”我泪眼婆娑的看着老树,用颤抖的哭腔,询问道。“莎啦啦...”一阵秋风扫过像是老树给予我的回应,就好像在安慰我一般。在我眼里,此刻的老树就像一个无声的倾听者,我大可揭去一身虚伪的红装,将心中所有的不快说给他听。因为我知道,他不会对此有任何怨言,它是多么的伟大啊。
时光不断地游走,如同白驹过隙...转眼间,三年又过,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我的传家宝爷爷,你说他还会回来吗?”少年抬起头看着头顶的苍天大树,低声问道。老树在萧瑟的秋风中摇晃着枝丫,发出清脆的“沙沙声”好像在说“一定会的...”而少年慢慢的睡去,嘴角扬起了一抹难以察觉的微笑。
一说起传家宝,我就问妈妈:“咱家的传家宝是什么啊?”妈妈卖了个关子,说:“我们家的传家宝不是金银珠宝,也不是珍珠玛瑙……”我疑惑道:“这些都不是,那会是什么啊?”妈妈牵过我的手,神秘地冲我笑:“跟我来!”说着,我们就来到一个满是灰尘的箱子前,妈妈慢条斯理地打开箱子,眼前一黑,那灰尘迷住了我的眼。我定睛一看,箱子里是一个破旧的包,包里装着一双陈旧的布鞋。我瞪大眼睛:“难道我们的传家宝就是这个么,这是谁的布鞋啊!”母亲敛起笑容,告诉我,这是我曾祖父的布鞋。他临走之前说过,要将这双布鞋好好保存,将它传给下一代。“别看它陈旧,这双鞋背后还有一个故事呢。”说着,母亲娓娓动听地讲了起来……
这故事发生在抗战时期,那是战乱时代,曾祖父正往家里走,突然听见了有人喊:“救命啊!谁帮帮我!……”曾祖父随着这声音往前走,发现一个比自己小十几岁的年轻人按着自己的腿直喊痛。曾祖父上前问:“你怎么了?腿那里痛了,要紧的话我去帮你抓点药。”年轻人呻吟着:“我在这躺了两天两夜了,也没人来,我的腿前两天被坏人打折了,走不动路。”曾祖父二话没说,翻山越岭前去药店,告诉大夫:“这位病人是我在路上看到的一位可怜人,他的家里很穷,又被鬼子殴打,我来带他看病。”说完,曾祖父把仅有的一点铜钱给了年轻人,尽管他的鞋子已破烂不堪了,但是他又一次把年轻人送回了家,那位年轻人感激不尽,还问了曾祖父姓氏是什么。曾祖父回到家里告诉曾祖母他一天做的事,曾祖母对他说:“做得好。”曾祖父笑了。
又过了几天,我们的家突然来了个身有大枪的穿着军装的人,那个人问:“这里是汪家么?”我爷爷说:“是啊,你找谁?”曾祖父听见响声走了出来,被他吓了一跳。那个身上伏枪的人说:“你忘了么。我是那位被你救回来的年轻人,如果没有你,我现在也没法站在这里,谢谢你救了我!上次见你的鞋子太破旧了,你为了背我,鞋都磨破掉了,所以我给你带来一双布鞋,另外,你帮我去药房抓药,我带了些银两给你。”曾祖父笑着说:“举手之劳,再说,如果别人看到也会出手相救,我不应该要你的钱,你自己留着用吧,这鞋我就收下了。”曾祖父几乎没穿过,就一直保留着。
听了曾祖父的事后,我深有感悟。即使历经光阴的蹉跎,这双鞋也并不陈旧。它象征着脚踏实地,乐于助人的心。从此,我经常拿起这双鞋看看,我要向曾祖父学习。看,我们家的传家宝。
俗话说的好: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我们家有也一宝,但我家的一“宝”和别人家的“宝”有点不同。
那是我的太太,八十五六岁,身体硬朗,就是有点老年痴呆了,一天到晚只知道在外面走来走去捡垃圾,而且垃圾堆里都要去捡去翻,说是捡一些东西可以卖钱。刚开始,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劝说抯拦她,好话坏话说尽,可太太就像个顽皮的小孩,总背着家中的大人偷偷摸摸溜出去捡。一而再,再而三的,没办法劝说下老太太大家也只好由她了,只要她高兴就好。
太太的行为以致到了夏天,她的身上总散发着一股令我想吐的气味,我常常避而远之。但我妈妈每天傍晚却都亲自帮太太洗澡,刚开始几天太太怎么也不肯让她俩洗,一直坚持自己洗。但妈妈还是不厌其烦,耐心地哄着太太,帮她洗。每当此时,我就会捂着鼻子走过去问:“妈妈,你鼻子有问题吗?难道你闻不到臭味?”妈妈朝我看了一眼,没说话,继续给太太洗澡。看着妈妈的眼神,我发现她好像有点生气了就悻悻地在一旁呆着。
过了一会儿,妈妈帮太太洗好澡,朝我身边走来拍拍我的背柔和的向我问道:“小佐,你喜欢爸爸和爷爷吗?”“那肯定喜欢啊!怎么了?”我不假思索地回答道。“喜欢就好!”妈妈说:“如果没有太太,就没有你的爷爷,没有爷爷就没有你的爸爸,也就没有今天的你。太太年轻时吃了很多苦,现在老了,无论她变成什么样,我们都应该好好的照顾她,她永远是我们的家人,我们的长辈。”听了妈妈说的这番话,我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
从妈妈的行动中,从妈妈和我说的每一句话中,我感受到了妈妈对长辈的宽容和关爱,也为我树起了尊老爱幼的榜样,我再也不会为一已之欲而嫌弃他人。现在家里做好吃,有好玩的,我都会主动要求给太太分享。看到现在懂事的我,爸妈都会为我竖起大拇指。妈妈,其实我想对你说:你是我成长路上的引领人,生活中的“镜子”,我也要像您一样孝敬长辈,以孝为先,以孝为美。
妈妈小时候,家里并不富裕。对于酷爱学习的她来说,书是她最喜爱的东西。只要能够得到一本书,就会像过年吃饺子一样兴奋。听姥爷说,每次拿到一本新书,妈妈都会一整天呆在一个安静的角落里如饥似渴地读,不仅如此,读书时,她还会用铅笔在上面画住所有的好词,写读书笔记。读书使她很快乐。但是由于家里钱紧,买一本书对她来说是一种奢望。尽管她那么爱读书,但她知道钱来之不易,从没向爸爸妈妈提过买书的事。
妈妈很早就想过:如果我有一本字典,能够扫除读书时的拦路虎,就像请到了一个老师,字的用法、字的意思不用去问父母,那该多好呀!上了中学,姥爷为了让妈妈学习更加方便,就破费9元钱——那年代,9元钱可是个不小的数字,为妈妈买了一本字典。灰色的硬皮上印有黄色的《现代汉语词典》六个字,字典十分厚重,里面的内容可多啦!当妈妈手捧着这本倾注了姥爷的关爱与鼓励的字典时,她百感交集:兴奋、感激、决心更加勤奋……她还作了一首诗,写在字典的最后一页上。从此她倍加刻苦,用两年的时间攻克了外语关,以较好的成绩升入高中,进入大学的门槛……在这期间,她一直把字典带在身边,常常在上面翻呀找呀,直到今天,这本字典还放在她的书桌上。从我上一年级时起,妈妈把它交给我,供我查阅生词生字,这本字典成了我的好帮手。
好多年过去了,这本字典留下了岁月的沧桑,浓缩着两代人的关爱。然而这本字典太破旧了,今年暑假,妈妈又给我买了一本新字典。有了新字典我便把旧字典放在一旁,旧字典渐渐地被我冷落。
今天,我发现新字典上少了三页,暂时无法使用,我又想起了老字典。我摸着它,想到当年妈妈接过它时无以言表的喜悦,虽然它破旧了,但在这本字典上凝结着关爱和激励,这本老字典也陪伴我渡过了十二个春秋,我怎么忍心把它搁到一边呢?我不会让它再落满灰尘,要让它继续为我服务、鞭策我前进,我要让它成为一个传家宝!
爷爷是个老顽固、老古董(dǒnɡ),一些莫名其妙的“传家宝”把他捆(kǔn)得结结实实。
一
爷爷与烟有不解之缘,家人对此都很反感,因为抽烟有害健康,更可恶的是我们还必须跟着爷爷一起“受罪”——插(chā)烟叶。爷爷每年都要在老家后院种上一大片烟叶。翻(fān)地、播种、捉虫,没有一天闲着。等到秋风潇(xiāo)潇之时,他可就更忙了。一天收一担烟叶,烟叶整齐得就像档案室里的一页页文件。晚上,全家都得上阵。爷爷负责搓(cuō)稻草绳,我负责从竹筐里拿出两张烟叶交给奶奶,奶奶将烟叶背靠背叠(dié)好,妈妈包管插进绳子,爸爸收集整理。直到我的眼皮打架,还得硬撑着。爸爸埋怨了:“买来的烟不抽,偏要这样折腾,想不通!”大家一呼百应。爷爷总是说:“这叫自力更生,再说常回家是件好事,看看老家的山,看看家乡的人,还参加了劳动,不是一举三得吗?”唉,倒也是!如果不是爷爷的这项特殊任务,我们回老家的次数可就少了,与老家就生疏(shū)了。说来也怪,渐渐的,十天半月不回趟(tànɡ)老家,倒觉得心里空落落的,便催促妈妈开车动身。爸爸说:“看来还是你爷爷懂得教育,只有爱家的孩子,才会爱国。
二
正月是我家的大忙月。爷爷那些不成文的家规可严了。初一大清早,我就得出门接客人。每次都拎着两包红枣糕,两斤面条,两斤白糖去外婆家,算是先把进步、长寿、甜蜜送给外公外婆,然后郑(zhènɡ)重地说:“外公外婆新年好,今天都到我做客。”当然,来的还有舅舅一家。爸爸呢,则上他的舅舅家,履(lǔ)行与我同样的职责。亲戚一个劲地夸我是个懂事的孩子。回到家,爷爷总是笑得合不拢(lǒnɡ)嘴,嘴里不停地嘀(dí)咕(ɡu)着:“孝敬是家庭和睦(mù)之宝,和睦是国家稳定之宝呀!”
三
爷爷是个吝(lìn)啬(sè)鬼,平时从来不用十元以上的钞票。可今年暑假,我看到爷爷从床底下拿出一叠大票放进烟袋里,然后叼(diāo)着烟管上了祖屋。经过调查,原来是我们家族在开大会,计划整理家史,还要修建祠(cí)堂。哦,难怪,爷爷要大方回了!看着爷爷的慷(kānɡ)慨(kǎi),我也上缴(jiǎo)了所有的零花钱。爷爷说:“孙子有用了,有用了,香火不愁,后继有人啊!”
我似乎读懂了爷爷的良苦用心。渐渐地,爷爷那些“传家宝”倒也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如今我明白了:家与国,一脉相承!
他是一个商人,在商场上打拼了几年,终于有了一定的成就,住上了大房子,开上了小轿车,日子可谓是红红火火。不久,他的妻子就为他生了一个大胖儿子,可谓是事业家庭双丰收。
转眼间,孩子满月了,在孩子的满月酒席上,他的一位好友送了他一幅画。具朋友说,这可是个古董,很有收藏价值。于是他将这幅画放入了保险柜当中。
好景不长,没多久,他创办的企业面临着亏损。他买了轿车,买了房子,可是还是无法挽救企业。他妻子想起了朋友送他的那幅画,让他拿去卖。可是他拿着画出去转了一圈后,又拿着画回来了,妻子大叫道:“一幅破画你都不舍得卖,这日子没法过了,离婚!”不久,他的妻子就和他离婚了,那些经常来往的朋友也一个接一个的消失了。只剩下他与儿子相依为命。
在儿子20岁的那一年,企业因为亏损巨大使得他一病不起,临终前,他把儿子叫到床前,轻轻的说:“儿子,爸爸我没什么可以留给你的,保险箱里还有一些钱和咱们家的传家宝,一张古画,还有我留给你的一封信。你就拿着钱自己去创业吧,等你事业有成时,再把我留给你的信打开。古画一定不能卖,不管你有多困难,多艰苦,一定不能卖古画。”说完,他便离开了人世。
儿子将企业关闭了,并卖给了别的公司。他那上卖企业和父亲留下的钱,开始了创业。在创业这条路上,他几次碰壁,不是没有了周转资金就是创业失败,连生活的钱也都赔了进去。他拿着父亲留下的那幅画,想把它卖掉。走在去画廊的路上,他想起了父亲临终前的遗言,于是又打消了卖画的念头。
经过几年的努力,他的公司也终于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比当年他父亲的企业还要大。一天,他在家中欣赏那幅父亲留下了的古画。看着看着,父亲临终前得样子又浮现在了他的眼前。这是,他突然想起父亲当年还给他留了一封信。于是,他找出那封信,轻轻地将其拆开,拿出了已经泛黄的信纸,细细的读了起来。当他看完时,早已经泪流满面……
不久,他也驾鹤西去了。画也自然传到了他儿子的手里,并且也收到了父亲留下的一封信。不过,是让他在最需要的时候才能打开看。儿子接过了父亲的公司,公司也越做越大,分公司都开到了大洋彼岸。就在金融风暴席卷全球后,他的企业也像他祖父那样,出现了巨额亏损。家里能卖的东西都卖了,可是还是不行。妻子建议到:“咱们把那幅画卖了吧!等着有钱了在买回来!”他说:“不行!这是祖先留下的东西。祖父困难时没卖!父亲困难时也没卖!我怎么能卖掉它呢?”他突然想起了父亲留下的那封信,于是他打开了信封,只见信上写到:“我亲爱的儿子,是不是遇到了资金周转困难的问题了?你是否想过卖画?其实,那幅画是赝品,可是咱们家世世代代却还传承着它,你知道为什么么?那是因为,咱们家的传家宝并不在于画本身,而是留存到现在都没消失的面对困难的勇气,我相信你儿子,你会成功的!加油!”
不久,儿子转变了公司的经营方式方法,于是公司又回到了春天!
我家的传家宝是四块银元,是我爸爸妈妈结婚时,我爸爸的外婆——也就是我的太婆送的。
据爸爸说,从前的一块银元相当于现在的一百元人民币,四块银元就相当于四百元人民币。
银元的一面印着“壹元”,另一面印着“中华民国三年”,还有当时的大总统——袁世凯的头像。因为这个大总统是个光头,头又很大,所以又被人们叫作“袁大头”。
我爸爸保管得“太好了”,居然把四个银元都保管得不见了,大概藏哪里,自己也想不起来了。现在这四个银元还是从我姑妈家借来的呢!我真想留一个给自己,不要还给姑妈了,可爸爸说不行。
我算过了银元的年龄,已经有96岁了,比我奶奶还不知大多少呢,够大吧!
我在家里找到了一枚奖章,妈妈爸爸说这是一件宝物。我很奇怪:这是什么宝物呀!我去问了爸爸。
爸爸跟我说:“以前,工作的工资一点都不高,但是你爷爷非常勤劳,每天做事情都很认真。”我忙问:“啊,工资都不高,为什么还要那么认真?”“我还没说完呢!”爸爸接着介绍:“有一次,爷爷因为出了一点情况而要离开了公司。那里的人一起把一枚奖章发给了爷爷,表明爷爷是工作优秀者。爷爷心里很开心。就是这枚留下来的奖章。”
我拿起了那枚奖章,发现上面是一个毛泽东主席的头像,旁边一圈都是一个个小星星,可别小看它,还有一点沉呢!爸爸又对我说:“这一枚奖章一定要留着,因为对爷爷来说十分有意义。现在爷爷把它放在了我家,让我们保管。”
我想:这枚证明爷爷认真工作的奖章,这么有意义,我一定要珍惜,这可是我家的“传家宝”。
家乡那小小、窄窄的老屋子里藏着无数奥秘,多是陈旧的老物件,蛛网覆盖尽显沧桑。
听姥姥说那些是上一辈人留下的,物件大多其貌不扬,古老而脆弱。这些大多并不是很值钱,留着的其实也是一个“念想”。家里老一辈流传下来的东西不多,而我最喜欢的还是那盖其生于顽石,得天地之灵,日月之华。温中且寒,体之无暇的“玉石”。好吧,其实我的家里并不富裕,怎么可能会有玉石作为传家宝呢,其实只是一块光滑透亮的大石头凿成的石盆和石槽,可我却还是喜欢这平凡普通的石盆,它虽不是玉石,却有玉石般光滑透亮,约有一米见方,里面设有石头的搓衣板,是用来洗衣服的工具,更重要的是这是我的老老爷亲手一点点凿出来的,有着不可估量的地位和价值,可以说是无价之宝。
妈妈告诉我,那时候他是村里出了名的石匠,别看这石头普普通通的,却和他颇有渊源。那时老老爷不仅是石匠,还同时兼顾着守陵人(替人看守坟地)的工作。(那时是穷到实在是没办法,走投无路的地步才会接的工作)。妈妈说有一次,天突然阴沉了下来,风刮得出奇的大,狂风呼啸,天上乌云密布的,大树的叶子被吹得左右狂舞,张牙舞爪,沙沙作响,着实令人有几分害怕。因为是在山上(坟地那时都建在山上),所以总会有石头不时地被吹下,滚落下来……那天晚上,老老爷没有回家,由于风太大了,不好上山寻找,大家便想着等天亮了再说,可第二天老老爷还没回来,大家都很担心,于是集体去山上找老老爷,却在半山腰的一块大石头旁找到了老老爷。老老爷说那晚他想回家,因为风太大一个没抓稳脚下一滑,差点跌下去。还好大石头挡住了自己,不然准摔死。虽然在那次之后,老老爷有幸大难不死,可是腿还是烙下了毛病,大家都坚信是那大石头救了老老爷,它是老老爷的福星,于是伤好后老老爷就把石头搬回了家,做了石盆和石槽。
因为石盆出奇的大可以同时供两三个人一起洗衣服,那个石盆造福了许多人,经过时间的冲刷石盆越发的光滑,乡村邻里的妇女们都爱来我家洗衣服。后来,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了洗衣机的出现,家家户户都买了洗衣机,那石盆就在小屋角落里安眠了。
石盆虽然普普通通的,没有一点特点,但我却就是喜欢它的朴素,踏实,虽然我并没有见过老老爷,但是我却从石盆中想象到了他的样子,老实,憨厚,愿为他人做出贡献,传家宝不需要外表多么的光鲜亮丽,值钱。更重要的是有意义,只要你觉得珍贵它就珍贵。
家乡那小小、窄窄的老屋子里藏着无数奥秘,石盆便静静的安眠在这里,我静静地回味着。也许,这便是传家宝。
中国上下五千年,从战国的扁鹊到汉末的张仲景再到三国的华佗,代代名医用笔墨纸砚撰写成一张张的药方,这些药方随着人们的发展生活随着历史潮流渐渐从古代传到了现代。
所谓传家宝,最普遍的就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一些古董花瓶,或是警言箴言,又有谁能想到,一个不大的木柜子里竟承载着家族代代希望平安的梦想。
初次见到这本药书时,是一个阴雨绵绵的夏天,爸爸从爷爷家回来,带回来了这本书,爸爸说这本药书是他无意中从爷爷的柜子里的一个小木盒里找到的,随之还有爷爷最最珍贵的大学毕业证,由此可见爷爷对这本药书的重视与爱惜,对它视若珍宝。
这本药书也许是存放的时间久了,每页纸上都被虫或多或少的蛀了几个小洞,发黄发棕的书页近似支离破碎,不能重触,书边也被磨得粗糙不堪,方方正正的字上的墨水也磨去了一半,将它小心翼翼地捧在手中,闭上眼睛,把它放在鼻子跟前轻轻地嗅一嗅,仿佛能闻到书中散发出来的淡淡的药香。
药书从爷爷家搬到了我们家,就也意味着从一个木盒到另一个木盒,被小心翼翼的保护起来,层层严实的保护,保护着脆弱的书页,也狠狠地裹住了纸墨透出的药香。
这本书在橱子里一放就放了几个月,直到大姑来到我家,我见到的大姑与寻常不一样,以前的大姑虽然已步入中年但仍然精神澎湃,但如今,她脸色苍白,眼睛也红肿了,眼睛里充满了红丝,说话也不是很精神,她坐在沙发上,向爸爸说出了她这次来我家的缘由,她说了我才知道,我那只有7岁的小侄女已经连着腹泻好几天了,一直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这几天大姑为了小侄女的事情日夜操劳,几天几夜都没睡,不断的找医院寻药方,最后是听说了我家找到了一本药书才想来借药书寻找药方,看看有没有合适的治疗腹泻的方法。
那古老的药书如今能派上用场了,心里自然是十分高兴和欣慰的,爸爸把它从橱柜里郑重其事的拿出来,因为放了几个月,木盒上都积攒了一层厚厚的灰尘,爸爸用手掸了掸上面的灰尘,小心翼翼的打开木盒子,将那本药书,轻轻地放到了桌子上,小心谨慎地翻着那泛黄的字迹模糊的书页,与大姑一起一丝不苟的寻找关于治疗腹泻的药方,每找到一个,他俩就用笔在小本子上仔仔细细的一字不漏的记录下来,爸爸认真的表情,平日里很难见到,但今日却展现在了我的眼前。
爸爸和大姑在桌子前,一坐就坐了一下午,将那本药书里里外外翻了一个遍,记满了好几张纸才肯作罢。这本药书也将成为我家的传家宝世世代代传递下去,其实,无论是现在的纸还是时间长了的纸,唯独不变的是心中渴望家人平平安安的一颗心。
不仅这一本药书,这一颗心,更是我家的传家宝。
三人讨论自家的传家宝时,一人曰吾有名窑出品、玉润珠圆之青花;一人道祖父传我铁血荣光、赫赫武功之勋章;最后一人含笑曰:吾家无他,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之祖训耳。对于最后一位小程,我感到由衷的敬佩乃至艳羡。要知道,此训中忠厚与诗书二词,正是一个人、一家族立身、立业之本。
忠厚是道德要求,是堂堂正正为人的基本要求。
也许有人称羡祖传青花古董可值万金,但瓷器再美,不过身外器物,不能升华心灵;也许有人偏爱金银勋章诉说荣光,但功勋卓著,亦是先辈辉煌,难保虎父不出犬子。而忠厚是对道德的追求,能真正令家族中每一个人的血脉里,都流淌着高贵的血液,而这种精神,却是任凭你光耀显赫,亦或身居陋巷,都不会失去的。有精神准则的人,才不敢在春风得意时倚仗东风势便狂,从而守住心灵的桃源净土;有忠厚传家的氏族,才不会常见浪荡骄奢的子弟面临富不过三代的悲剧。从而守得家业长久。
诗书是技术要求,是对知识素养的追求与敬仰。
青花虽美,至多往拍卖行一拍了事,闲来也不过把玩消遣,不能带给人真正的技能;勋章耀眼,但换不来他人对你本身的认可。小程家祖训中的诗书,在农业社会是儒学经典,在今天便是指一个人赖以为社会做贡献的科学、文化或艺术素质。韩愈云:术业有专攻。现代社会如一台高速运转的机器,每个人都应成为其中发挥作用的一部分。试想,一个游手好闲、不好学习的人,怎能有自己的一番事业?一个不重视知识教育、得过且过的家族,又怎的会兴旺发达、枝繁叶茂?
在感叹小程祖辈远见智慧之时,反观当下,去此二句甚远之人、之家又何其之多呢?为追求一时的声、色、权、利而作奸犯科、不择手段之人,开了一家家黑心工厂、贪下一笔笔民脂民膏早忘了忠厚!宣扬读书无用的碌碌虫豸之徒,高举着一面面反智主义的大旗早丢了读书!社会发展,亟需的不是连城的锦屏翠玉、古玩珍奇,也不是尘暗旧貂裘的旧勋章,而是一代代有道德、有才能的新人。
小张的青花古玩,我赏;小杜的军功勋章,我敬;但小程的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才是我认为最具价值的。我们要坚持忠厚之德与诗书之才不偏废、同重视,才能为修养乃至治平注入不竭的动力。
虽总有良田百顷、身家万金,不过三世而散。且须听才德二字、良言一句,传万世不绝。
你们知道我们家的传家宝是什么吗?
它是古代用的钱币,有清朝的、中华民国的等等。
它们有些是圆的,中心写着“十文”两个字,外边有个正方形的孔,边缘还写着各朝代的名字呢!
这些钱币虽然很旧,但我也能辨认出朝代,其中中华民国的钱币,是两面红旗交叉在一起、中间有一朵花的图案。
你们家的传家宝是什么?
妈妈从小就教育我要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因为它不仅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优良传统,更是我家祖辈流传下来的传家宝。
然而,在慢慢的成长中,我曾淡忘过我家的传家宝。
记得有一次吃午饭,我嫌妈妈做的饭菜不好,于是只吃了一点点,就把剩下的大半碗饭菜没好气地丢在了饭桌上。妈妈见状,表情顿时凝重起来,严厉的批评道:你姥姥那个年代,物资匮乏,连一口稀饭都吃不上,现在我们虽然富裕了,但勤俭节约这个传家宝可不能丢啊,你知道农民伯伯要花费多少心血,流洒多少汗水,才能收获这么一碗米饭,你怎么能轻易丢掉呢?难道你忘了我们家的传家宝吗!听了妈妈的话,我顿时惭愧起来。
还有一次,我见同学买了一件非常漂亮的新衣服,特别羡慕,心想:我也要买一件新衣服,一定要比她的好看。回家后,我把买衣服的想法告诉妈妈。妈妈说:买衣服可以,但需有必要,目前你已经有那么多的衣服了,如果再买,那不是浪费吗?奶奶常跟我们讲: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当然我们现在没必要再缝缝补补的过日子,但颜色旧一点就要换,那不有违我们家的传家宝吗?听罢,我愕然。
多年来,我家就是这样始终如一地坚守着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代代相传,即使经济条件转好,仍依然如此。或许,有些人认为我们不会享受现代生活,但我觉得,勤俭节约仍是我们共同追寻的崇高风尚。愿大家积极行动起来,从身边小事做起,节约一粒米、一滴水、一张纸、一度电,让节约成为我们的习惯,成为一种时尚。
我爱我家的传家宝,愿我家的传家宝发扬光大!
近几年来许多鉴宝、赏宝节目受到广泛追捧,许多参加节目的人都是携带自己的“传家宝”而去。青花罐、勋章等固然有年头有故事,但毕竟只闪烁着旧时代暗淡的光芒。我们的“传家宝”当传天下,万世万代都能唤醒人们的真善美意识,焕发新时代的光芒。真正的传家宝当属家风祖训。
中国人对“祖传”性质的事物带有莫大的青睐与喜好。从许多江湖郎中“祖传秘方”的幌子到现如今我们对传家宝的探卖,无一例外。家传的事物对中国人有重大意义,往往能世代绵延而不绝。既然如此,我们的传家宝就不应当止步于浅浅的物质层次,而应当从精神上让我们的后代得到灵魂的教育。
中央电视台曾经拍摄过名为《留住乡愁》的纪录片,走遍神州大陆的山河川原,探访许多古朴村落的风俗民情。而其中有许多宗族曾经显赫一时,他们高居庙堂的老祖宗给他们留下了无数丰厚的祖训。先代曾是礼部仆射的宗族,至今仍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先代曾是将军的宗族,世代人奋勇习武,报国安境,守护故乡,在抗日战争中也做出了突出贡献;浙江的“守塔世家”叶中央等人,一族人几百年来守护一个小小的灯塔,为渔民保驾护航,虽然族人为此牺牲,仍然日夜护塔。这些活跃而生动的家风祖训,无疑闪耀着巨大的精神光芒,经久不衰。
器物总是冷冰冰的,这样的传家宝不能长久地暴露在外,总是要拿到秘密之地小心保存,而家风祖训却需要我们应时应地积极践行。无论是尚书、尚勇还是尚德,这些家风祖训都会是一缕缕暖人的阳光,温暖人们的心房。《颜氏家训》、《傅雷家书》等家训都已成为我们立德树人的典范,是引领我们教育的标杆。这些家风祖训,沉淀的时间越是长久,就越有生命力。
许多的家风祖训可能成了“老规矩”,但老规矩不应老去。作为一个时代的产物,家风祖训可以焕发新时代的光芒。古人的折柳送别,有新时代的思乡怀人之情;古人的读书修身治国齐天下,有今时代的为人民服务意识。家风祖训,决不能湮没在历史长河之中。
魏晋时期有“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仕族”的现象。仕大夫们传承的是官位职衔,而我们今人应当沿袭的是中华的传统美德,是我们的家风祖训。传家宝,当传天下,传万世。
祖训如明珠,光亮照山河
传家宝,对有些人来说是岁月长河的见证,对有些人来说是家族故事的纪念,还有些人则把它作为家族精神的传承。相对于留存岁月的青花瓷和用血汗换来的勋章,祖训的传承在我心中更具价值。
诚然,价值连城的古董作为传家宝不仅珍贵,而且具有深厚的文化古韵。老一辈浴血奋战得来的勋章饱含辛酸与艰苦。但是一条条由先辈得出的祖训,虽然言简意赅,但却更折射出了人性的光辉。
毕淑敏曾经说过:“优等的心,不必华丽,但必须坚固。”无价的古董与奋斗的勋章只能代表昔日的辉煌,难以坚固我们的内心。唯有祖训凭借它无形却温暖的力量,托起我们的心,将它包裹。前人的智慧不容小觑,“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道理我们早已烂熟于心。祖训,便是这前人智慧的结晶,是那庇护我们的大树。
当“我爸是李刚”一词红遍网络,众人以其来调侃的同时,也折射出了一些官二代、富二代的丑恶嘴脸。不久前“富二代掌掴快递员”的新闻一经发出,便激起了轩然大波。自小享受比别人更加优渥的生活环境,却做出如此令人不齿的事情。是家庭的财富迷花了他的眼,还是长辈创下的功绩让他失了智?试问若是祖训严谨,家风严明,社会上还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纪伯伦有这样一句话,“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了为什么出发。”是啊,在这个物欲横流,灯红酒绿的世界里,我们容易迷失了自己,忘记了本心。古董不能阻止我们随心所欲,勋章不能避免我们惹是生非,想一想家训祖训,是否能让我们在盲目热情的情绪中感到一丝冰凉的清醒?
当今社会,仗势欺人、以权谋私的事件屡见不鲜。“推诚结仁爱”如梁益仁,“澄清有片心”如阿布列林,“化作光明烛”如莫振高,这样感动中国的人凭借什么至于此呢?不凭富可敌国,不借权势滔天,他们共有的不过只是一颗火热跳动着的心罢了。牢记国法祖训,做一个赤诚之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使社会安定,国泰民安。
我有步履一双,清风自在;我有明珠一颗,照亮山河万朵。祖训便是明珠,作为最具价值的传家宝,照亮我们的漫漫人生长河!
不知为什么,一写下这个题目,儿提时代的生活又在记忆中复活了,它总是带有一种诗的光辉,感情的色彩和奇异的激动人心的力量纷至而来,清晰如画,震颤着我的心灵。究竟为什么会有这种感情,实在是一种连我自己也说不明白的事情。
有一天,爷爷给我讲家史,我的曾祖太爷带了一大家子人,去闯关东,那时没有汽车,所以只能做马拉爬犁,来到北大荒找一个老乡,那个老乡就借他们一个马架子住,当天晚上,他们一大家子就住在这个马架子里,到了半夜时,曾祖太爷爷发现了门外有两个强盗,于是,曾祖太爷让我的三位太爷拿着炭火盆,让剩余的几个人拿菜刀镰刀等,说如果用炭火盆不行,你们后面的就用刀,外面的两个强盗嘀咕:“里面黑,你先进。”“你先进。”那个年龄大的强盗向后站,把年龄小的往前一推,说:“你进去吧!”于是,那个年龄小的强盗进去发现漆黑一片,我的三个太爷,把炭火盆一扔,把那个年龄小的强盗烫的跑了出去,那个年龄大的看见了赶忙说:“快跑吧!一会儿又该被烫了!”一溜烟地跑了。
有一次,我的曾祖太爷和我的三个太爷爷一起捕鱼去了,我的奶奶们也都上山挖菜去了,剩下我的爷爷在家看家,他发现了一只狼,就把绳子套在了门上,不让狼进来,可门还是有个缝,狼把头就从那个缝里塞进来。我的爷爷突然想起墙角还有一些冻蛤蟆,他就把炭火盆放在地上,把冻蛤蟆烤熟给狼吃,就剩最后一个了,爷爷想:我得把狼弄走,于是他把一个铁球,放在烤熟的蛤蟆的嘴里,扔给了狼,狼不知道里面有铁球,把它吃了,把狼烫的只好把头退出来,跑了。
过了几十年,我们家住高楼了,爷爷要把炭火盆也拿走,我的小妹妹不同意,爷爷说:“炭火盆是传家宝,你们这一辈子可好了,托***的福,爷爷那时候……”妹妹说:“你们是什么时候?现在是什么时候,老黄历看不得了,你要拿就拿吧。”有一次妹妹求我:“老师布置个作文题目《我的爷爷》有啥可写的呢?若不然你给我写吧!”
我不答应她,她把嘴撇的老高,使劲用眼睛瞪我,看她那个可怜相,顽皮相,我无可奈何。告诉她:“好妹妹,别着急,我想出来了,你看爷爷那个传家宝有一双会说话的眼睛,无声而深情,它该给你多少宝贵的启示值得你深思啊!你就以它为题材写爷爷哪些地方不懂,就去问爷爷,还愁写不出好文章?
我家的家规呀,那可真是严不胜严,不信,您就来看看!
记得上幼儿园时,老师告诉我们小朋友,过六一时可以穿漂亮的衣服。于是星期天妈妈决定去给我买一套,于是在艺利达商场我看上了一条裙子,妈妈让我试了一下,觉得颜色不太好,说到别家看看,可是我就觉得挺好,就哭着喊着非要这一条,妈妈看了说:孩子,你在这尽情的哭吧,我走了。我这一听,心虚了,哭得更响了。可看着妈妈毫不回头的走了,我生怕妈妈真得不要我了,赶紧跟了上去。
回到家妈妈对我说:孩子,你要记住,如果买衣服时用哭的方式让我给你买,那是不可能的。你也慢慢长大了,很多道理你必须得明白。一:睡觉之前必须刷牙,否则罚口算题2页。二:在任何时候不准讲脏话,不准无故掉眼泪,不准乱发脾气,违者罚拖地一次。三:任何一间房都得保持整洁,如发现一间房不整洁,在24小时内必须清扫干净,违者罚刷碗一次。四:在周日至周四晚上必须在20:40点之前睡觉,违者罚一周零花钱。五:进屋时,必须将鞋子摆好。六:看电视的时间不能超过2小时。
今晚我就违反了其中一条,睡觉前我看完了一本书,因为结果我不满意,顺口说了一句:这什么破书呀,一点也不好看。不想这句话被妈妈听见了,我被理所应当的罚拖地一次,第二天,我去上学,同学不小心把我的笔给弄坏了,虽然他连声说了几次对不起,可我还是忍不住对他发了脾气,被和我同一个班级的另一个同学听见了,偷着告诉了我爸爸,我爸爸回家狠狠的批评了我。经过了几次教训,我终于明白如何做好自己。也明白:国有国法,家有家规的道理。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户人家,一条家训;一户人家一种家风。家风家训,不管多么简单,都是不平凡的。因为它们经过了多年的传承,伴随了一代代人,启迪了一代代人,也影响了一代代人。
要说我们家的家训,最简单的,可以从吃饭说起。从我记事开始,我们家吃饭每个人都要遵守几点礼仪:吃饭时要等长辈先动筷子才能吃;吃饭的时候要专心,不能东张西望,嘴里有饭菜时,不能说话;手要扶着碗,脚不能踩到椅子或桌脚上。虽然都是简单的规矩,但却让我渐渐明白了,不论何时,行为举止都应该优雅文明,这让我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收获了许多赞赏的眼光。
虽然我们家只是普通人家,却也有着良好的家风——勤俭持家。就从我的奶奶说起吧。我的奶奶很勤劳,每天天蒙蒙亮就起床了,为一大家子准备可口的早餐,然后提着洗菜、擦桌子的水到菜园子里浇菜、浇花,给棚子里的鸭子喂食。她总是能在很短的时间里把院子打扫得干干净净,把屋子收拾得整整齐齐。我曾经以为,我的奶奶是不是有魔法?现在我知道,奶奶的魔法就是勤俭持家。我的妈妈三十几岁,风华正茂。妈妈很爱美,但是却很少买衣服逛街,她总是把衣服洗得干干净净,熨得平平整整,穿在身上就像新的一样;妈妈很爱美,但是却很少买化妆品,她作息规律,早睡早起,妈妈说睡觉是最好的美容方式。我知道她是舍不得花钱。还有我的爸爸,爸爸的工资都归妈妈管,我想,最勤俭的就是他了。
生活在这样的家庭中,我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洗手开小水,洗完手后用毛巾擦干不用面巾纸;餐餐“光碗”不留一粒饭;离开时随手关灯关风扇;整理东西有条不紊,不丢三落四……“勤俭”的家风带给我的远远不止是“勤俭”。
良好的家风家训传承的是一代代的精神,传递的是一股股蓬勃不息的正能量。所有凝聚着先辈们文明和智慧的家风家训能代代相传,生生不息,成为我们的传家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