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前半生读后感60020篇

知乎者也
投稿
日期 · 2022-07-29 14:35:13
篇1:最新《我的前半生》观后感

  日前,根据香港女作家亦舒原作小说改编的电视剧《我的前半生》 在东方卫视和北京卫视开播。

  关于《我的前半生》观后感一

  由靳东、马伊、袁泉、雷佳音主演,陈道明等客串的电视剧《我的前半生》,正在东方卫视热播。凭借紧凑的剧情、极具现实感的犀利金句,该剧在大剧云集的暑期档收获了极高评价,收视率频频破1的成绩也十分亮眼。特别是剧中人物所呈现出的价值观碰撞,在观众中引起热议。有网友留言表示:“看过这部剧的,有人思考,有人涅,有人混沌,有人混世。人生百态剧里剧外同时上演。”

  打破现实题材国产剧伦理窠臼

  以往,提到现实题材国产剧,婆媳关系和男女主人公的情感纠葛往往是剧情中迈不过去的“硬梗”,这类以“伦理梗”为主要卖点的剧通常凭借狗血的剧情吸引观众,也往往造成口碑收视双双扑街。

  《我的前半生》如何打动了观众的心?剧情处理得很成功,能够引起观众共鸣是主要因素。尽管是以女主角罗子君遭遇离婚和背叛为开端,但剧情走向并没有拘泥于此,更多的关注了她“人生被迫重启”之后,在感情和事业上的积极蜕变。自此,该剧倡导女性独立的观点呼之欲出。对于越来越多在婚姻和职场间迷茫徘徊的都市女性来说,《我的前半生》无疑称得上是一部具有指导意义的好剧。

  多重维度剖析复杂现实问题

  与此同时,不同于部分伦理剧中对待事情两极化的判断,《我的前半生》中的角色因其完整独立的人格,每个人物的观念也都能从各自角度站得住脚。坚持不婚主义的唐晶、背叛家庭内心纠结的陈俊生等角色,不仅增加了剧情的可看度,也给观众提供了更多思考的空间。《我的前半生》试图剖析更加错综复杂的婚姻关系。剧中开篇就讲到了女主角罗子君的丈夫陈俊生和下属凌玲发生了婚外情,而让人诧异的是,凌玲长相平凡,从不刻意修饰打扮,与养尊处优的罗子君形成鲜明的对比。但在婚姻生活中,罗子君靠着丈夫的物质供养,长年累月待在家做全职主妇所养成的骄纵、蛮横、无理取闹的性格令丈夫十分反感。

  剧中人物的价值观冲撞让不少网友很感慨,认为全职太太的确存在风险,但婚姻的悲剧也绝不是偶然:“一个失去自我一味靠依赖别人生活的人,如何让别人喜欢她甚至爱她?”“还是因个人情况而异,但无论如何都不能忘记丰富和提高自己。”

  主角配角演技“集体在线”

  作为女主角,马伊?在这前几集中塑造了一个很难让人喜欢的家庭主妇形象,这也让角色在“后半生”的反转更令人期待。此外,不同于目前很多电视剧对“流量明星”的偏好,不少观众认为,该剧的演员演技“集体在线”,让剧情更有代入感。

  从目前的表现来看,马伊?交出了令人信服的表演,将上海女人的特点诠释得很生动,靳东、袁泉、雷佳音发挥稳定,陈道明饰演餐厅老板是全剧的定海神针。吴越扮演的“闯入者”凌玲也贡献出了扎实演技,工于心计、看似无所要求却步步为营,是招骂最多的角色,却也说明她的表演十分成功。

  而作为今年白玉兰奖最佳导演,沈严继获奖作品《中国式关系》后再次送出了现实题材的《我的前半生》,能够精准呈现人物丰富的层次感,对社会问题有反映、有反思,并在戳中现实痛点的同时嵌入讽刺和幽默,也正是导演沈严的一大杀器。

  关于《我的前半生》观后感二

  先学会爱自己,别人才能学会爱你

  马伊琍在过往作品中饰演的角色大多都是个性强势又独立的女性,也给观众留下了智慧“大女人”的印象。这次在《我的前半生》中,马伊琍饰演的罗子君是个生活完全依赖丈夫的全职太太。关于罗子君这个角色,马伊琍坦言如何去演这个人物对她而言是种挑战,她本身的性格与罗子君截然不同。

  剧中的罗子君是个生活整日围绕丈夫转的全职太太,丈夫出门工作,她便派人调查他的公司员工,只要是与丈夫有关的任何线索都要刨根问底,除了丈夫和家庭,她好像对于别的事情都不关心。马伊琍说,自己和罗子君相反,属于事业型女性,不会选择完全放弃事业,在家相夫教子,但也不会一味地表现出要强的性格让人觉得无法亲近,“我觉得在家相夫教子没有错,但是千万不要失去自我,这也是最重要的。”

  在马伊琍看来,全职太太就是整颗心都扑在家里为家庭奉献自己,罗子君没有自己的事业,也没有自己想做的事情,几乎已经丧失了属于自己的生活和时间。她认为,独立是女性该拥有的最基本的品质,不论处于什么状态下的女性,对生活的理解和烦恼都是一样的,“人要先学会爱自己,别人才能学会爱你。不要一味为家庭奉献,也要为自己奉献。”女性要思考自己的价值,一定要有自己喜欢做的事。

  关于《我的前半生》观后感三

  都市情感剧作为一部在北京卫视、东方卫视开播之后收视持续攀升,在豆瓣评分接近8分,成为近期都市题材中难得一见的口碑之作。

  在开播第二天,因为剧中女主角罗子君对迈克.杰克逊的一句不恰当的调侃,该剧一度在微博上引发争议。继电视剧官方的微博道歉后,饰演罗子君的马伊琍也在当天午夜时分发表微博致歉,称“作为演员很抱歉,在表演时从子君口中说出了伤害迈克.尔杰克逊先生及热爱他的人们的台词,今后我会对所饰演角色的台词把控和细节表达更加严谨,再次抱歉!”及时的回应获得了绝大多数观众的谅解。

  谈到自己扮演的这个角色,马伊琍表示罗子君的人生境遇其实在这个社会当中非常普遍,因为有很多妻子是一心为家庭失去自我的奉献型的女性,这个剧其实就是告诉大家,有时你要醒一醒、想一想自己的价值在哪里,这部戏的好看之处不在于它的剧情有多跌宕起伏,而是告诉我们每个人要不断自省,“不管婚姻,还是友情,还是工作当中,你跟别人其实都是合作关系,如果你不独立,或者你从来没有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考虑,那么这个合作关系总有一天会崩塌的。”

  人要先学会爱自己

  讲述了生活优越安逸的全职太太罗子君与丈夫陈俊生离婚后一切被迫归零,在闺蜜唐晶及其精英男友贺涵的帮助下打破困境,进入职场,从前半生走向人生下一程的故事。马伊琍在剧中扮演女主角罗子君善良、单纯、不谙世事,“前”享受婚姻带来的幸福安逸,是“公主病”重度患者。被丈夫抛弃后,她的生活跌落谷底,在好友的帮助下,子君终于蜕变成长,学会了隐忍和坚持,开启了“后半生”的新篇章。

  剧中,马伊琍一反以往独立、干练的女强人形象,出演了一位与她本人性格和以往饰演角色反差极大的“小女人”罗子君。罗子君一开场就以一副养尊处优的形象示人,每天就知道花钱购物,时时盯着老公身边有没有年轻姑娘。略带浮夸的上海腔、丰富的表情和肢体动作,马伊琍演绎的这个阔太太形象,被网友评价为“作劲儿”十足,但其性格中的柔弱无依和缺乏安全感也让人怜惜。对于这个角色,马伊琍表示:“这个女人身上有很弱的一部分,这是我以前演的角色里面没有的,这次有机会表现我觉得还挺过瘾的,因为生活当中自己完全不是这样的,觉得还挺有意思的。”

  剧中的罗子君除了丈夫和家庭好像对别的事情都不关心,在马伊琍看来,不论处于什么状态下的女性,要先学会爱自己,别人才会爱你,不要一味为家庭奉献,也要为自己奉献。对于罗子君婚姻失败的原因,马伊琍认为她之前过于简单地去经营自己的婚姻和自己的人生,过于依赖丈夫,把对方当成了自己的全部,失去了自我,反而让丈夫觉得压力很大、很累。

  从“金丝笼”中小女人的高傲骄纵,到失魂落魄,再到历经事业、情感的种种曲折走向独立、坚强,剧中罗子君的成长改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这就需要马伊琍把整个情感的变化过程“掰开了揉碎了”,才能细腻呈现出来,这背后,是马伊琍为角色做出的充分准备,她在开拍前一年就拿到了剧本,这一年一直在思考怎么演这个角色。甚至生活中的真实经历也被她拿到人物创作中来。剧中有一段剧情,儿子问子君什么是“角膜”,罗子君竟回答说是“脚上敷的膜”,而这个故事其实就是在马伊琍家发生过的真事。

  有观众觉得剧中罗子君与唐晶是好闺蜜,而现实生活中,全职太太和事业型女性不太可能建立这么亲密的关系。马伊琍则透露自己是事业型女性,她的闺蜜好几个都是全职太太,大家平常最喜欢的放松方式就是定期吐槽,“对家庭、对事业吐槽,骂骂自己的老公,说说孩子,大家一起吐吐槽,就很开心了,就轻松解压了。所以不管你是处在什么状态的女性,其实大家对生活的理解,很多烦扰都是一样的。”

  女性独立话题永不过时

  作为一部都市情感剧,《我的前半生》以罗子君的视角展开故事,她的身上承载着对“女性独立”这一永恒话题的探讨。马伊琍直言自己和罗子君相反,属于事业型女性,不会选择完全放弃事业在家相夫教子,但她觉得在家相夫教子也没有错,只是千万不要失去自我。

  马伊琍认为女性要思考自己的价值,一定要有自己喜欢做的事。她举例说自己身边的一个全职太太非常爱听古典音乐,她的丈夫是很成功的投资商,夫妻俩就有共同话题,一聊到黑胶唱片、古典音乐,丈夫对妻子崇拜得五体投地。“我想这样的夫妻之间应该不太可能出问题的,因为他们是有共同语言的,夫妻之间一定要共同进步,一定要有共同的话题,一定要让对方知道你没有脱节,你是跟他的脚步是一致的。”

  马伊琍认为“在成长”是子君身上最为宝贵的特质。剧中罗子君从全职太太到职场丽人的脱变,经历了当下都市女性普遍面临的婚姻、家庭、事业中的各种抉择和考验。离婚之后,她有过柔弱,有过迷茫,但始终坚韧、勇敢面对,进入职场之后,原来在家庭生活中被忽略的自我意识逐渐生发出来,一步步开启了追求独立和自由的“后半生”新篇章。马伊琍在采访中说,“子君的价值观是发生变化的,她在反省、在思考,这个女性是成长的,我喜欢她的原因是因为她在成长,她并没有一成不变地保守地生活在过去的方式里。”

  马伊琍坦陈早在中学时代就读过亦舒的原著小说,亦舒笔下的女性姿态洒脱、独立自爱,这种生活状态也是她一直以来非常认可和追求的,“子君在每个时代都是存在的,女性在任何时候都要独立,无论婚姻,事业或者友情中,人都要做一个独立的自我,依附别人活下去,会给别人造成负担,自己也会有压力。不管在怎样的一个状态里,人都应该是独立的。”从鲁迅的小说《伤逝》中被抛弃的子君,到亦舒笔下开始自省、一步步走向独立的子君,再到剧中当代上海女人罗子君,“子君”这一女性形象一脉相承。马伊琍表示,“子君是一个有蓬勃生命力的女人”,她的“生命力”,不仅体现在剧中角色的勇敢、坚定、自立自爱,更在于不同时代环境中,探讨女性命运和独立价值的意义。

  采访中马伊琍也坦言,演完这部剧她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其实演的时候我就会边演边思考自己的人生,因为剧中的人物真的离我们的生活太近了,每一个演员、观众在看完这部剧都会找到自己。”剧中罗子君的婚姻与生活突然崩塌,不得不重新步入社会寻求一份可以安身立命的工作。面对这种生活骤变,罗子君曾充满恐惧:“这就好比你把一条鱼扔进沙漠,你说鱼怕不怕。”然而在马伊琍看来,这对罗子君来说未尝不是一种幸福:“在事业与婚姻中,人都要做一个独立的自我。”


篇2:我的前半生观后感范文

  正在北京卫视播出的都市情感剧《我的前半生》,靠着对当代人婚姻情感困境的深度描摹,开播第二日豆瓣评分一度冲到8.2分,成为国产剧难得一见的高口碑之作。

  我的前半生观后感范文一

  这集看得真是一个五味杂陈。子君大学毕业直接嫁人在家做全职太太,一切靠老公养。老公俊生赚钱养家,家里的日子,生活质量也是一天天的好起来。本应该一家开开心心过日子的,但是俊生的工作里出现了一个人表面看似平淡无奇,其实是个厉害的狠角色的女人--凌玲。

  凌玲在俊生面前扮演无辜可怜,处处为他着想的无公害角色。凌玲对俊生用尽了欲情故纵的手段,始终说错的是自己,说自己不该拆散家庭,说自己累了不想做小三,甚至假装断了和俊生的一切联系。不得不佩服能破釜成舟的女人,果然最狠。失去凌玲的俊生觉得自己亏欠了凌玲,也让俊生坚定了和自己原配离婚的选择。

  然而在子君妈妈到公司找凌玲的时候,她又说出了苍蝇不叮无缝的蛋这种话。把问题全推给了俊生以及俊生和子君结婚十年开始度日如年的婚姻。义正言辞得认为她和俊生的是爱情而俊生和子君是失败的婚姻。

  如果在生活中的我也遇到这样的事情,我会义无反顾的选择离婚。因为我知道自己丝毫不是这种女人的对手。她可以和你在微信里聊的很好,却也你老公的小三。

  十年前,俊生在求子君妈妈同意她们结婚的时候,说会终其一生给子君幸福。别说幸福了,这简直就是灾难。曾经说无可救药的爱上子君,如今却当着子君的面说自己无可救药的爱上凌玲。这是何等的残酷与无情。

  一个好贱一个好渣。贱人自有天收,让狗男女还是在一起吧。

  失去婚后一直赖以生存的俊生,可能是老天给子君快速成长的一个机会吧,期待后面子君的蜕变。

  毕竟前五集从子君的缩影来看上海妹子实在对上海姑娘和婆婆的黑化。

  我的前半生观后感范文二

  由靳东、马伊琍、袁泉、雷佳音主演,陈道明等客串的新剧《我的前半生》,正在东方卫视热播。凭借剧情的现实感、犀利金句以及演员集体演技在线,该剧评分超过7.6分,收视频频破1的成绩很是亮眼。尤其是剧中人物呈现出来的价值观的碰撞,在网友中间引起热议:一个女人到底要不要做全职太太、如何自强?女性观众对此颇有思考。

  荧屏回放

  剧情台词贴现实:马伊琍和靳东互怼很有喜感

  剧中,马伊琍饰演的罗子君35岁,大学毕业以后,只在外企工作了半年就回归家庭,成为资深的全职太太。不料,老公陈俊生(雷佳音 饰)爱上了公司同事,并马上提出离婚,她平静的生活从此被打破,前半生和后半生由此截然分开。

  作为一部现实主义题材大戏,《我的前半生》最大的亮点就是贴近现实的剧情,开头几集紧凑的故事迅速抓住观众,剧中的台词之犀利也颇受好评,尤其是马伊琍和靳东互怼被评很有喜感、过瘾,比如“你的装模作样比土豪金还讨厌”、“请你像七11一样24小时灯火通明、监控全开地看好你老公!”

  演技在线:

  吴越演技太好招骂最多

  此外,不同于当下市场偏好年轻演员,该剧聚集的全是实力派演员,他们的演技集体在线,让观众频频叫好。马伊琍开篇将很“作”的上海女人诠释得很生动。袁泉将海归精英范儿,和身为闺蜜为朋友两肋插刀,演绎得比较准确。

  男主角方面,雷佳音将愧疚又决绝的变心老公呈现得很惊艳。靳东表现稳定。陈道明的餐厅老板是全剧的定海神针。

  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吴越扮演的“闯入者”凌玲,可谓贡献出了扎实演技,工于心计、看似无所要求却步步为营,是招骂最多的角色,恰恰说明她的表演十分成功。

  观众热议:女人要当洋娃娃,也要做钢铁侠

  对于剧中人物的价值观,不少人欣赏唐晶的做法,“什么是真正的女性觉醒?当不再认为女性为男人料理日常生活等事情是职责时,不再认为嫁得好就是好命的时候”。

  因此,有观众开始反思:“女人要当洋娃娃,更要能做自己的钢铁侠,而且永远不要相信男人那句‘不用工作我养你’,哪怕他说的时候是真心。”

  有人表示,全职太太的确存在风险,“很冒险,他一直在前进,而你越来越落后,因为能相守一辈子的人,必须是能促进自己的人,这种模式是共通的”。

  也有人认为,妻子是不是全职太太与老公是否有婚外恋没有必然关系,“还是因个人情况而异,但女方无论如何都不能忘记丰富和提高自己”。

  演员

  采访

  马伊琍:

  不要一味为家庭奉献,也要为自己奉献

  前日,剧里饰演罗子君的马伊琍分享了对角色的理解和戏内戏外的精彩细节,更是呼吁女性应当独立不应失去自我。

  回应开头造型浮夸:

  罗子君一定要负责花红柳绿

  《我的前半生》中,马伊琍饰演的罗子君服饰造型色彩艳丽,引起争议,她解释说:“别人负责清淡,罗子君一定要负责花红柳绿,因为这个人物本身性格非常丰富,她的出现必须是这样的。造型不以好看为目的,而是一切以角色为主出发。”

  谈到新角色的难度,她坦言是种挑战,因为她本身的性格与罗子君截然不同:“其实每座城市都有比较‘作’的女性,以前一直没有这样的机会,这次我觉得还挺过瘾的,因为生活当中自己完全不是这样的,挺有意思。上海话的语感上我很熟悉,但我用了很长时间来琢磨这个人。”

  剧中,马伊琍饰演的罗子君和靳东饰演的贺涵一见面就“火药味”十足,仿佛水火不容的关系在后期的剧情中会有反转,而她与丈夫陈俊生及其同事凌玲的关系更是复杂纠结。被问及与靳东的合作,马伊琍夸赞他稳重,与人处事面面俱到,觉得靳东和陈道明老师风格相像,“他俩的节奏特别在一块”。

  对于在剧中伤她至深的丈夫陈俊生,马伊琍印象深刻的是他的敬业,她透露,离婚的那场戏他们只拍了两条,第一条导演说过之后,雷佳音和她都觉得可以更好,于是又拍了第二条,马伊琍直言遇到这样的演员是幸运:“他(雷佳音)坐在那里不用讲话就是那个人物,你看着他又爱又恨又可怜又不知道要拿他怎么办的那样一个状态,特别棒。”

  谈事业与家庭:

  夫妻之间要共同进步,有共同话题

  观众发现,《我的前半生》聚焦在都市女性经常面对的生活情感问题上,以罗子君的生活状态和视角展开故事,看遭遇情感变故的女性如何蜕变,呼吁女性独立的主题呼之欲出。

  剧中的罗子君是个生活整日围绕丈夫转的全职太太,除了丈夫和家庭她好像对于别的事情都不关心。马伊琍却直言自己和罗子君相反,属于事业型女性,不会选择完全放弃事业在家相夫教子,但也不会一味表现出要强的性格让人觉得无法亲近,“我觉得在家相夫教子没有错,但是千万不要失去自我,这也是最重要的。夫妻之间一定要共同进步,要有共同话题,一定要让对方知道你没有脱节。”

  全职太太就是整颗心都扑在家里为家庭奉献自己,剧中的罗子君没有自己的事业,也没有自己想做的事情,几乎已经丧失了属于自己的生活和时间。在马伊琍看来,独立是女性该拥有的最基本品质,不论处于什么状态下的女性,对生活的理解和烦恼都是一样的,“人要先学会爱自己,别人才会学会爱你。不要一味为家庭奉献,也要为自己奉献。女性要思考自己的价值,一定要有自己喜欢做的事。无论是婚姻和友情,还是工作,都是合作关系,你不够独立,或者没有站在对方角度考虑,最后都会崩塌”。

  头评

  现实感

  深深吸引观众

  《我的前半生》在保证整个剧作品质的的前提下,能引起大家讨论,就在于极具现实感,许多观众尤其是已婚女性都深有感触。观众更偏爱现实题材,这种审美潮流今年已被频频印证,《鸡毛飞上天》等剧走红在反复说明这一点。

  这使得IP改编的玄幻、古装剧日子不好过了。一些剧静悄悄就播完了,无论是多大的制作,也激不起一点水花。为此,一些IP改编也开始追求现实感,纷纷将故事放入具体朝代、使用实景拍摄,但是,它们的主题还是显得肤浅单薄,比如小人物的逆袭、相爱之人不断错过等,缺乏新鲜感,这些类型没办法引起思考。

  都市剧和偶像剧也试图加强现实感,多次使用失忆、车祸、争产等桥段,被人批为狗血有余、现实不足,在它们身上,现实只是一个标签,故事、人物和细节并没能让观众产生共鸣。所以,面对观众审美的变化,国产剧创作者如果再丧失现实感,试图用所谓噱头、大投资忽悠人,那就大错特错了。

  因此,编剧只有真正用心生活,才能创作出现实感强的剧本,这不是说说而已。而一部戏有了坚实的剧本做基础,才能吸引陈道明这样的好演员,也会有好团队来操刀,就能基本成功了。

  我的前半生观后感范文三

  都市情感剧作为一部在北京卫视、东方卫视开播之后收视持续攀升,在豆瓣评分接近8分,成为近期都市题材中难得一见的口碑之作。

  在开播第二天,因为剧中女主角罗子君对迈克.杰克逊的一句不恰当的调侃,该剧一度在微博上引发争议。继电视剧官方的微博道歉后,饰演罗子君的马伊琍也在当天午夜时分发表微博致歉,称“作为演员很抱歉,在表演时从子君口中说出了伤害迈克.尔杰克逊先生及热爱他的人们的台词,今后我会对所饰演角色的台词把控和细节表达更加严谨,再次抱歉!”及时的回应获得了绝大多数观众的谅解。

  谈到自己扮演的这个角色,马伊琍表示罗子君的人生境遇其实在这个社会当中非常普遍,因为有很多妻子是一心为家庭失去自我的奉献型的女性,这个剧其实就是告诉大家,有时你要醒一醒、想一想自己的价值在哪里,这部戏的好看之处不在于它的剧情有多跌宕起伏,而是告诉我们每个人要不断自省,“不管婚姻,还是友情,还是工作当中,你跟别人其实都是合作关系,如果你不独立,或者你从来没有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考虑,那么这个合作关系总有一天会崩塌的。”

  人要先学会爱自己

  讲述了生活优越安逸的全职太太罗子君与丈夫陈俊生离婚后一切被迫归零,在闺蜜唐晶及其精英男友贺涵的帮助下打破困境,进入职场,从前半生走向人生下一程的故事。马伊琍在剧中扮演女主角罗子君善良、单纯、不谙世事,“前”享受婚姻带来的幸福安逸,是“公主病”重度患者。被丈夫抛弃后,她的生活跌落谷底,在好友的帮助下,子君终于蜕变成长,学会了隐忍和坚持,开启了“后半生”的新篇章。

  剧中,马伊琍一反以往独立、干练的女强人形象,出演了一位与她本人性格和以往饰演角色反差极大的“小女人”罗子君。罗子君一开场就以一副养尊处优的形象示人,每天就知道花钱购物,时时盯着老公身边有没有年轻姑娘。略带浮夸的上海腔、丰富的表情和肢体动作,马伊琍演绎的这个阔太太形象,被网友评价为“作劲儿”十足,但其性格中的柔弱无依和缺乏安全感也让人怜惜。对于这个角色,马伊琍表示:“这个女人身上有很弱的一部分,这是我以前演的角色里面没有的,这次有机会表现我觉得还挺过瘾的,因为生活当中自己完全不是这样的,觉得还挺有意思的。”

  剧中的罗子君除了丈夫和家庭好像对别的事情都不关心,在马伊琍看来,不论处于什么状态下的女性,要先学会爱自己,别人才会爱你,不要一味为家庭奉献,也要为自己奉献。对于罗子君婚姻失败的原因,马伊琍认为她之前过于简单地去经营自己的婚姻和自己的人生,过于依赖丈夫,把对方当成了自己的全部,失去了自我,反而让丈夫觉得压力很大、很累。

  从“金丝笼”中小女人的高傲骄纵,到失魂落魄,再到历经事业、情感的种种曲折走向独立、坚强,剧中罗子君的成长改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这就需要马伊琍把整个情感的变化过程“掰开了揉碎了”,才能细腻呈现出来,这背后,是马伊琍为角色做出的充分准备,她在开拍前一年就拿到了剧本,这一年一直在思考怎么演这个角色。甚至生活中的真实经历也被她拿到人物创作中来。剧中有一段剧情,儿子问子君什么是“角膜”,罗子君竟回答说是“脚上敷的膜”,而这个故事其实就是在马伊琍家发生过的真事。

  有观众觉得剧中罗子君与唐晶是好闺蜜,而现实生活中,全职太太和事业型女性不太可能建立这么亲密的关系。马伊琍则透露自己是事业型女性,她的闺蜜好几个都是全职太太,大家平常最喜欢的放松方式就是定期吐槽,“对家庭、对事业吐槽,骂骂自己的老公,说说孩子,大家一起吐吐槽,就很开心了,就轻松解压了。所以不管你是处在什么状态的女性,其实大家对生活的理解,很多烦扰都是一样的。”

  女性独立话题永不过时

  作为一部都市情感剧,《我的前半生》以罗子君的视角展开故事,她的身上承载着对“女性独立”这一永恒话题的探讨。马伊琍直言自己和罗子君相反,属于事业型女性,不会选择完全放弃事业在家相夫教子,但她觉得在家相夫教子也没有错,只是千万不要失去自我。

  马伊琍认为女性要思考自己的价值,一定要有自己喜欢做的事。她举例说自己身边的一个全职太太非常爱听古典音乐,她的丈夫是很成功的投资商,夫妻俩就有共同话题,一聊到黑胶唱片、古典音乐,丈夫对妻子崇拜得五体投地。“我想这样的夫妻之间应该不太可能出问题的,因为他们是有共同语言的,夫妻之间一定要共同进步,一定要有共同的话题,一定要让对方知道你没有脱节,你是跟他的脚步是一致的。”

  马伊琍认为“在成长”是子君身上最为宝贵的特质。剧中罗子君从全职太太到职场丽人的脱变,经历了当下都市女性普遍面临的婚姻、家庭、事业中的各种抉择和考验。离婚之后,她有过柔弱,有过迷茫,但始终坚韧、勇敢面对,进入职场之后,原来在家庭生活中被忽略的自我意识逐渐生发出来,一步步开启了追求独立和自由的“后半生”新篇章。马伊琍在采访中说,“子君的价值观是发生变化的,她在反省、在思考,这个女性是成长的,我喜欢她的原因是因为她在成长,她并没有一成不变地保守地生活在过去的方式里。”

  马伊琍坦陈早在中学时代就读过亦舒的原著小说,亦舒笔下的女性姿态洒脱、独立自爱,这种生活状态也是她一直以来非常认可和追求的,“子君在每个时代都是存在的,女性在任何时候都要独立,无论婚姻,事业或者友情中,人都要做一个独立的自我,依附别人活下去,会给别人造成负担,自己也会有压力。不管在怎样的一个状态里,人都应该是独立的。”从鲁迅的小说《伤逝》中被抛弃的子君,到亦舒笔下开始自省、一步步走向独立的子君,再到剧中当代上海女人罗子君,“子君”这一女性形象一脉相承。马伊琍表示,“子君是一个有蓬勃生命力的女人”,她的“生命力”,不仅体现在剧中角色的勇敢、坚定、自立自爱,更在于不同时代环境中,探讨女性命运和独立价值的意义。

  采访中马伊琍也坦言,演完这部剧她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其实演的时候我就会边演边思考自己的人生,因为剧中的人物真的离我们的生活太近了,每一个演员、观众在看完这部剧都会找到自己。”剧中罗子君的婚姻与生活突然崩塌,不得不重新步入社会寻求一份可以安身立命的工作。面对这种生活骤变,罗子君曾充满恐惧:“这就好比你把一条鱼扔进沙漠,你说鱼怕不怕。”然而在马伊琍看来,这对罗子君来说未尝不是一种幸福:“在事业与婚姻中,人都要做一个独立的自我。”



篇3:热播剧《我的前半生》观后感

  《我的前半生》改编自香港著名通俗小说家亦舒的同名小说,该本小说写于1990年代,至今诞生了20多年,是亦舒多产达300部的同类小说中知名度较高的。

  热播剧《我的前半生》观后感一

  我的前半生是一部写于20年前的小说,故事是香港背景。该小说出版时,当时的中国内地还没有多少人是“专职太太”,而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内地的这类女性越来越多,也因此这部小说有了触动社会话题的潜力,让很多现在的全职妈妈有了危机和不安全感。原本,这是一部相当妙的女性励志范本,然而,《我的前半生》目前的剧情太多是“打小三”的国产剧狗血套路,让观众感觉它影响了本剧的初心。

  首先,女一号子君的“作”和“蠢”从一开始让观众感到了不适,虽然她后来变成了自强女性,看起来似乎是“励志”的,但是随着故事的发展,大家会发现,她最后抢走了好闺蜜——在她跌入低谷时惟一帮她的袁泉的恋人靳东。这种结局多少会让观众感到“三观崩裂”,原本亦舒的小说中在处理这个事件时做了诸多铺垫,但是由于电视剧将女主角的人设做了颠覆式改变,很难让观众相信这样的结局不是子君的“刻意为之”。其次,有观众认为,剧中台词显示了这个主角家庭及周边人物的现实、势利,作为一部都市情感剧,这样聚焦在都市女性的生活情感问题上,虽然意在弘扬女性的蜕变和女性独立的主题,但总还是让人觉得好像哪里“如鲠在喉”。

  热播剧《我的前半生》观后感二

  靳东、马伊琍、袁泉、雷佳音、吴越、邬君梅、梅婷,还有已经5年多没有在电视荧屏上露面的老戏骨陈道明,不论流量,仅谈演技,《我的前半生》如此明星阵容,在近期的电视荧屏上,恐怕要数“豪华配置”了。因此,该剧刚刚登陆东方卫视第一天,就拿下了收视1.18的高收视,30 的全职主妇婚姻遭遇第三者插足的现实话题,也引发观众热议,不少人称,在剧中看到了自己生活中的影子。然而,随着电视剧的热播,这部改编自香港小说家亦舒的影视作品,也因为颠覆的人设和故事走向,受到“原著党”的集体吐槽。众口难调的观众,两极分化的口碑,让人不禁思考,IP改编“还魂”到底有多难?

  剧情让人看尽婚姻冷暖

  弄堂公主一朝逆袭,成了养尊处优的全职太太;享福日子没过几天,婚姻却意外遭遇教科书级的小三,不漂亮不性感,看似单纯无害实际掌控一切;丈夫曾经对自己说过的甜言蜜语,如今用在别人的身上成了插进自己胸口的刀子……在电视剧《我的前半生》里,这些似曾相识的桥段,让不少电视机前的女观众,似乎看到了自己的前半生。有网友坦言:“马伊琍在里边说的台词我好多都说过。比如说我妈妈要去公司闹,我拽着我妈说不行,去的话,我们就没有退路了。”不少人经历过其中的彷徨、徘徊和抉择,甚至开始反思自己的婚姻——女人究竟该不该全职?全职太太如何在婚姻中保持优雅受到尊重?当婚姻遭遇第三者,是忍辱负重还是重新开始?

  靳东饰演的贺涵在剧中站在男性立场的一番台词,更是让不少女人看尽婚姻冷暖,“男人内心的深深深处都是希望老婆永远是老婆,情人永远是情人,像两颗行星,永远保持在三万光年的距离,且平行运转,永不相交。”

  本以为又是一部大热的现实题材力作,没想到,随着电视剧收视的越来越热,围绕作品的争议也越来越多,口碑甚至呈现了两极分化。最明显的变化,就是该剧的豆瓣评分,从刚开播的8.2分,直降到了如今的7.3分。这其中,批评声最强烈的,恐怕要属亦舒的原著党了。

  市侩人设颠覆原著精神

  张爱玲的文学世界里有曹七巧、白流苏、葛薇龙;琼瑶有江雁容、李梦竹、汪紫菱;那么亦舒就有姜喜宝、黄玫瑰、罗子君。三城三代三人,各成一派,但她们对整个华语女性文坛影响甚深,无有非议。

  在亦舒的世界里,“做人最要紧姿态好看”,即便故事被放到了如今上海的时代大背景下,至少也应该配得上“涵养”两个字。但电视剧里,子君却浑身上下赤橙黄绿青蓝紫的调色盘造型,总在不合时宜时发嗲,成了“师太”笔下最看不起的市侩小女人。甚至有观众吐槽称剧中的子君是“曲筱绡式的性格 樊胜美式的家庭”,尤其是剧中,子君在丈夫公司对女同事发难,被羞辱没教养时,她的一句台词让很多观众震惊:“等你到了我的境地,你就会明白对于婚姻和家庭而言,教养不值一提。”连身为第三者的凌玲都知道要优雅地上位,而在开始几集的子君身上,观众看到的却是电视剧人设完全不受原著控制的“自我放飞”。

  作为影视剧,为了先抑后扬,尽快吊住观众胃口,在前两集中,需要突出子君作为全职太太的浮夸形象并非不可理解,但浮夸也必须在令观众信服的基础之上——剧中,子君在衣品、言行等审美上的硬伤是该剧受到最多吐槽的部分,不仅“放飞”了原著,和当下上海全职太太人群的普遍形象也相去甚远。

  一个失婚女性如何走向独立人生的都市励志故事,就这样生生被掰成槽点满满的婆妈剧,也难怪“原著党”要大声喊“No”了。

  影视剧改编如何还魂

  豆瓣上7.3分的成绩,相较于前阵子同样引发争议的改编剧《深夜食堂》,已经算得上体面,但两极分化的口碑仍然值得我们思考,影视剧改编要做到原著精神的还原,到底有多难?

  其实,作为一部几十年前的香港小说,搬到当下的上海,不做大刀阔斧的改动,显然不可能,就连该剧编剧秦雯自己都说:“我们基本上是拿艺术生态非常珍贵的种子,种在我们自己的泥土里,用我们现在的阳光,我们的感情去浇灌它,它长出来的是一棵不一样的树。”在她看来,这部电视剧更关注的是,这样一个女人走出婚姻失败之后的成长,并以此来探讨当代环境下人与人的情感模式。”且不论此后的剧情是否会如主创所言,聚焦女性的独立成长,但从目前的争议来看,显然子君的全新人设没能让原著党们认可。

  无论是翻拍还是改编,从来都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甲之蜜糖,乙之砒霜。深夜食堂所为人诟病的,是不合时宜的照搬——将日本的居酒屋文化几乎原封不动地搬到了中国,连大厨的造型都如出一辙。而《我的前半生》,却又因为改动太大而受到争议。亦舒的小说改编成影视作品,本就成功者了了,小说里可以缓缓铺陈的人物与剧情,到了影视作品里,如果不能在两集中迅速抓住观众,可能就会惨遭滑铁卢,更遑论原著里可能要过2/3才会出现男主角这种事情了。但接地气的人设和忠于原著之间的尺寸拿捏,是否还有更多精细考量与平衡的空间?

  不论是“微整形”还是“大手术”,在影视作品一窝蜂冲向“大IP”的当下,越来越多的争议也许并非坏事,它让我们可以冷静地想一想,影视剧改编到底应该如何还魂:背景可以换、人设可以改,但如果原著中的神与魂丢了,空挂着原著的名字亦或原作者的名气,难道真的有那么多的“傻白甜”观众会买账?

  热播剧《我的前半生》观后感三

  这两天上映的电视剧《我的前半生》里,一个岁月静好,相夫教子的幸福美人罗子君(马伊琍饰),她不用工作,不关心柴米油盐,一心只做丈夫陈俊生的家庭美主妇。

  三十好几没有工作,不懂人情世故,心思纯良,过着自己小幸福的女人,老公出轨了竟然完全不自知。还傻傻地和小三凌玲(吴越)做朋友,和她分享自己关于婚内出轨,小三上位的想法和愤怒。

  在罗子君的眼里,凌玲为人低调友好,长得一副“大婶儿”模样,缺少保养还不好好化妆穿衣,根本不会是老公陈俊生能看得上的类型。

  她认为只有公司那些年轻漂亮的小姑娘才是她的潜在“情敌”,因为她们年轻、漂亮、想傍大款上位,而那些长得家庭主妇模样,看上去比自己年纪还大的人根本入不了丈夫的眼。

  在餐桌上,贺涵(靳东饰)借用“不新鲜的虾和大螃蟹”暗示罗子君:其实螃蟹是不是澄阳湖的不重要,倒是你吃的虾不太新鲜,你的关注点是错的,面前的才是你最大的麻烦,直指坐在罗子君对面的凌玲,但是她依然单纯地以为贺涵在和自己说虾和螃蟹的事情。

  就是这样一个心思单纯的罗子君,她相信丈夫说的,我没有爱上别的女人,她相信大婶模样的凌玲不会是自己的情敌,哪怕是闺蜜唐晶(袁泉)已经明确告诉她了,还是将信将疑!

  然而看上去像一个大婶儿模样的,为人低调友好的“无害婊”凌玲这边是怎么做的呢?

  电视剧中的入场,便是她在办公室内递给陈俊生一盒胃疼药,这是和罗子君完全不一样的做法,用温情和关怀,一点点地渗透别人的丈夫。

  在车上,当陈俊生和自己抱怨罗子君的时候,她不说罗子君的一句坏话,但言语中全是对别人老公的同情和心疼,以及感同身受。让陈俊生觉得,我们两个都一样,在一段不幸福的婚姻里煎熬。

  后来索性告诉陈俊生自己已经离婚,又装作“我离婚是因为我的婚姻很糟糕,但是我不想逼你,你不离婚也不能阻止我爱你”的模样。

  当罗子君把她当做朋友,掏心掏肺地聊天的时候,一面在罗子君面前扮演一见如故的好友,一面在陈俊生面前抱怨自己受不了这样的关系。

  然后告诉陈俊生这样的关系要结束了,既然你没有做好准备离婚,那我主动退出,直接删除微信,手机关机,直接拿出杀手锏逼陈俊生就范。

  我不能说作一个全职太太到底是不是正确的选择,因为不能一概而论,有的女人做了全职太太照样兼顾自己独立的能力,保持与这个社会的互动,而有的女人做了全职太太就像罗子君,在她的世界里,老公孩子和了了闺蜜便是生活的全部,她的丈夫就是她的依附。

  所以我不打算说罗子君到底对不对,我只想说有时候想凌玲这样看上去人畜无害的人,在生活中才是我们真正的威胁。

  你的身边是不是也有这样的人一群人:他们看上去一副人畜无害的样子,说话的时候轻声细语,还特温柔,让你帮着做事的时候也很礼貌。

  但总觉得哪里不对劲,绵里藏针的感觉。

  这种“无害婊”,通常看上去真的是一副人畜无害的样子,他们对每一个人微笑,和每一个人说话都轻声细语,从不和人红脸吵架,也从不埋怨生活不公。

  他们太懂得,别人需要什么,他们知道什么时候应该笑,什么时候应该哭,什么时候应该在别人面前装模作样,什么时候应该表现,什么时候应该收敛。

  看上去毫无攻击性,但是一旦你和ta站上PK台,杀人不见血,分分钟你就败了,不管是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在爱情里还是友情里。

  只有当面和你吵架的人才光明磊落,那些在你背后捅刀子的人,你永远看不见ta的刀有多长。

  保护自己,远离那些人畜无害的人类。


篇4:《我的前半生》读后感800字

《我的前半生》读后感800字:

文:周桃子;这本书挺好看的,第一次有一种爱不释手的感觉,三天我就看完了。本来我是规定自己每天阅读一个小时,在看这本书期间,我忍不住的就会多看半个小时。而且在第二天看的时候已经变成了一种期待。

整个故事很简单,所以看起来很轻松,没有复杂的人物关系,就主要的几个人物就凑成了一个故事脉络。子君和涓生是两夫妻,他们大学毕业没多久就结婚了。涓生是个西医,也算有钱有地位,自从结婚后,子君就变成了家庭主妇,带孩子,逛逛街,打打麻将。生活过的逍遥自在。

忽然有一天,涓生说要跟她离婚。子君一听这个消息就懵逼了。她奔溃,沮丧。连她最好的闺蜜和女儿都说是她自己活该。

因为子君从来都没关心过涓生,没把涓生放在心上。但她心里其实是爱涓生的,可能只是被涓生宠坏了,家里有保姆,不用干活,接送孩子又有司机,她能做的就是逛吃玩玩玩。涓生跟她说话的时候,也是心不在焉,从来没放在心上过。

涓生对她说,给你五十万,你走吧。五十万能买什么,买套房子也只够首付,对于毫无工作和社会经验的她来说,要如何面对接下来的生活,是一种难题。


虽然一开始她很沮丧,但她没有自暴自弃,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一步步的走向独立,最终让别人刮目相看,最后连她的老公都变得后悔跟她离婚。

我觉得这本书特别适合女生看,她会告诉你,女人不能单单靠男人,即使结婚后,也要一份属于自己的事业,只要经济独立了,才不会被生活牵着鼻子走。读后感.看这本书的时候,我有个感悟。就是写书,并不需要多么跌宕起伏的情节,多么宏伟的场面,简单故事也可以写的很好看。特别是在看村上春树《且听风吟》的时候,故事更是简单,虽然我没怎么看懂。但这两本书给了我一个希望。

原本我以为,写书肯定要有精彩的人物或精彩的事情才能写出一本好书,不然太过平凡的事情谁会看啊。所以我总是在想,我要哪里去找那么多精彩的事情啊,我得走遍多少地方,遇到多少人啊。总觉得不现实,想多了就会气馁。

但看完这本后,我才知道,简单事情也可以同样精彩,身边的小事情,只要稍微发挥一些想象,也可以写出一本精彩的书。

篇5:读《我的前半生》有感

“我写这本书,是忏悔过去,是为了要把我丑恶的前半生,赤裸裸地暴露在祖国人民面前,说它是自传也可以,说它是忏悔录也无妨。”

这是《我的前半生》的作者爱新觉罗•溥仪对它的叙述。光绪三十二年正月十四日(1906年2月17日),溥仪在浓重的元宵节气氛中呱呱坠地,开始了他那悲剧的一生。1908年,年仅3岁地溥仪被慈禧太后立为皇帝,幼小的溥仪哭得死去活来,登上太和殿宝座的那一刻,意味着他从此离开了亲人的怀抱,从此成了他人操纵的傀儡,以致成为亡国之君和叛国罪人。

1911年辛亥革命开始,1912年,年仅6岁的溥仪跌下了统治地位。在军阀混战的漩涡中,溥仪逐渐成长起来。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三省沦陷,溥仪受到日本人关东军的蛊惑欺骗,被迫当了13年地伪满洲国傀儡元首,在日本人的阴影下过着被监控,没有行动自由的黑暗生活。而后又因此被苏联和新中国关押了14年。1959年蒙受特赦,1967年以中国人名政治协商会议委员会委员的身份病逝于北京。溥仪的一生是悲剧的,也是富有传奇的。他的前半生是黑暗的,充满罪恶的,但他的后半生是光明而又神奇的。他居然完成了一个清王朝统治者到一位新中国普通共民的角色转变,这几乎是任何一个封建王朝统治者都无法完成的。

是儿时被迫与亲人分离,险恶的政治斗争漩涡让他看到了清朝王室的黑暗,让他厌倦了那腐败、荒淫的生活;是日本人对他的一味欺压,让他对军国主义心生憎恶;是抗战的胜利让他看到了希望与光明,让他对共产党心怀感激……

溥仪是现实的,无论是袁世凯称帝还是张勋复辟,都以失败告终,溥仪认识到了这一点,他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虽然这转变的过程充满辛酸,自已甚至一次次濒临死亡,但是他还是完成了“由鬼到人”的转变,对于这个结果,溥仪是满意的,他获得了新生。这就是历史。

篇6:我的前半生读后感

一九四五年的八月十五日,日军正式投降了。溥仪的命运也到了一种岌岌可危的地步了。日本再也不想保护他,也没有能力保护他了。我不知道日本人出于什么目的,并没有像溥仪害怕得那样对他进行杀人灭口,而是打算带他一起逃回日本。然而终于没能如愿,在沈阳的机场,他们遭遇了苏军,后来溥仪便被带到了苏联。

再也没有什么皇帝的称号了,他也再也不能对谁任意的施加他的残暴了,这个苦命的却觉得很可恨的人要开始一种新的生活了吧?

是的,他开始了新生活,可是他还是一个具有特殊地位的人,还是有人服侍他,他还是自己什么都不干。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上作证时,他从来不说自己的罪过,将一切的罪行都推给了日本。如果说当初的他还有为了所谓的大局而迫不得已的话,今天的这些表现,却都就是他低劣人格的表现了。我看到的完全就是一个胆小的,面目可憎的罪人了。

新中国成立,溥仪开始了又一次在高墙中的生活。是的,他和家人还有一些伪满的军官一起被关在监狱里进行改造。改造中的生活对于溥仪无疑是非常艰难的。他不相信共产党会善待自己,他没有任何的自理能力,他受到家人的孤立我想那样的改造是从头彻尾在进行,不过对于一个从小生活中一种高不胜寒的境地的人而言,内心的改变是太难了。如果说行动上有什么改变,大多的是为了争取原谅,是为了保住性命!!!抗美援朝引起了溥仪心里的又一次波动。然而我们这位皇帝在改造中还是慢慢地看到现实,还是有了些许无奈的进步。

篇7:《我的前半生》读后感

这个周末抽空看完了亦舒的《我的前半生》,感触颇多,迅速在网上买了这本书。

一直很喜欢亦舒,喜欢她的女权主义,喜欢她笔下那些个性鲜明的女子,她们或豪放或强势或固执或坚韧,但真的都令人疼惜,都非常可爱,即使有时会有一些自私,但都是生活所迫,都是逼不得已。你无法恨这些有血有肉的女子。

亦舒笔下的女子都是比较真实,没有一直柔弱的女子,也没有一直逞强的女汉子。她们只是本能的该强势时强势,该女人时女人,她们以一种高傲的姿态寻求一种自我保护,就算某一天失去了某一个人,躲在角落哭一哭,第二天依然妆容整洁的搭最早一班地铁去上班。

《我的前半生》主要讲述美丽善良的女子子君大学一毕业就嫁给丈夫绢生,为他生育两个儿女,一心做起家庭主妇。每天都过得悠然自得。直到有一天一向善良老实的丈夫提出了离婚,她突然感觉到了五雷封顶,才突然意识到除了丈夫她什么也没有,她已经33岁了,已经与社会脱节10年了。她感到前所未有的恐慌和无助。当她得知丈夫的新欢不是美貌如花的年轻的女子只是一个二流歌星,一个离过婚会过日子的不如她漂亮的女人时,她才彻底醒悟,她应该成长了。

在好友唐晶的帮助下她开始工作,遇到很多善良和虚伪的人。但最终都逃过了,遇到了一个她理想中的完美男人。

亦舒的小说中人物一般很少,都是有个性有需要存在的。书中唐晶是个很干练的都市白领,她那么坚强,岁月已经在她身上形成了一种看穿世事的能力,她像子君的姐姐一样帮她寻找各种机会,分析各路来人情况。她强大的那么令人佩服,可是有一天她依然放下盔甲远嫁异国,成为一位妈妈,她最终还是回归到婚姻当中了。亦舒这样写的目的是不是她骨子里也认为女孩子最终要回到婚姻当中呢?

另外一名女子是子君的妹妹子群,整天混在洋人堆里,想着嫁多金帅气的男人。最终和一个50多岁的外国老人结婚了,她最终过得幸福吗?子君在去妹妹家看到老男人大腹便便的肚子时突然有点可怜妹妹。

最后说子君,她就过得幸福吗?最后那个翟有道真的就是她的真命天子吗?那倒未必。其实我心里一直希望子君和绢生能够复合。我真的一点都不恨绢生,反而觉得他是很好的男子,结婚15年他一直呵护子君,让她在家里当阔太太不食五谷。就算离婚后他也把子君照顾得很好,帮她付房租也把女儿送去国外。甚至有一度他希望与子君复合。但是子君却拒绝了,这一点很现实,女人一旦绝起情来比男人更狠。重婚后的绢生似乎也过得不是很幸福,但至少女歌手帮他把家里账务打理得很好,这一点上他们是势均力敌的。

亦舒的小说很现实就在于这一点,她的文字充分反映了现实,没有人会一直被人呵护,没有人一直完美无瑕,命运的轮回是一直在旋转的。你必须为你的行为买单,这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只要你够努力,够独立,够善良,命运就会善待你。

篇8:《我的前半生》读后感

天气骤然变冷,静坐一下午,一口气把亦舒的看完,肚子饿了,出去觅食,偏偏这个时候找不到车钥匙,老是丢三落四,可恨!还好有备用的,下楼时还在疑心是不是昨天匆忙忘记锁了,到楼下,果然!一眼看见我的车,锁上挂着钥匙,呵~还算幸运!

踏上车发现已暮色四合,只觉脸庞有冷冷的风拂过,看着柔和路灯,竟有种淡淡的喜悦,因为觉得自己释然些什么,下过雨的路面干净清爽,柏树也翠绿可爱……

肚子咕咕直叫

每当我看完一本书,总会浮想联翩。

一本书能得深受读者喜欢,大抵是因为读者可以从书中找到自己的影子,这样才能产生共鸣吧,至少我自己是这样的,虽然我没有书中人物这么经历丰富。

书中我最喜欢史安儿和唐晶,史安儿还算是个小丫头,她只有十二岁,但是却有二十岁人的成熟和理智。她有青少年的纯真却又有成年人的干练,言谈举止得体适宜。唐晶是一个事业有成,但感情空窗的职业女性,对待事业她游刃有余;对待爱情她宁缺勿滥;对待朋友,她十年如一日,言语诙谐幽默,透露出淡定和从容,她是个有个性的女人,她的生命中不允许平凡人的出现。

身边有这样的朋友和亲人是幸福的,而主人公拥有这些却失去美好的婚姻,最终在身边人的关怀和自己的努力下重新找回属于自己的幸福,结局有点戏剧化,能在绝望中获得重生的不少,但能得到上帝眷顾的恐怕不多,有些事情不是努力就有结果的。安妮宝贝说的好:有些事情是可以遗忘的,有些事情是可以纪念的,有些事情能够心甘情愿,有些事情一直无能为力。

当然看到这样的结局很开心,让大家看到了希望,女主人公在生命的前半生找到了生活的重心,找到了生活的丰富多彩。让我不禁感慨,那么,我呢?学生时代即将结束,我做了些什么?

篇9:《我的前半生》读后感

读着读着就失望起来,按道理被男人抛弃的女人自强不息终扬眉吐气的故事应该很能讨好我。但是,大前提是,这样的女人是美女,这就没有自强不息的意义了嘛,再怎么样,漂亮的女人再怎么吃苦也不会苦到哪里去的,有关系,有人眷顾和帮助,道路不会不太堵塞的。

看完此书明白了一条无奈的真理,女人到了最后终归会找到归宿,但是这仅仅是归宿,已经和爱,恋爱无关了。子君最终嫁给了一个优良品种,也喜欢他,很在乎他,可是当别人问她你爱他吗,她回答,也谈不上爱,只是获得了安全感。就像SOPHIE的签名,累了,想搁浅了。

想起重光,矜持自制而又沉默的女子,在某一年决定结婚,也彷徨,因为没有对象。最终嫁给了同是珍宝的宋清祐。他会对她好,为她种树,挖一池塘种荷花,为她定制樱桃木书架,照顾她。是归宿,但与恋爱无关。

重光说,我只给自己留出这一年,若今年不结婚,就打算一辈子单身。

多大的勇气!

想想自己以后说不定也要这样,不是没想过,也并不害怕,但还是汗到了,因为在当下看到了今后的自己,摆脱不了的寂寞!

篇10:《我的前半生》读后感

看完《我的前半生》我不得不说,我是真的感慨万千。一个女人必须要拥有一样别人永远也无法拿走的东西。被逼离婚的子君令我们同情,但在同情的之余却仍希望子君能够好好反省为何涓生会变心。同时,由懦弱、依赖、天真慢慢变成坚强、勇敢、女人味的子君,令我们佩服。若遭遇同样的境况,又能有几个人能做到像子君那样呢?

婚姻更多的是需要两个人的维持, 信任而非简单的相信,宽容而非被动的容忍,平等而非索要的公平. 子君过13年的小鸟依人的生活,却在一霎那,崩溃.给我们留下的是对爱情和婚姻的思考.钱钟书在中说, 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住进去,笼内的鸟想飞出来;所以结而离,离而结,没有了局。子君在一个人生活的那段日子里,终于透彻。亦舒说,结婚与恋爱毫无关系,人们老以为恋爱成熟后便自然而然的结婚,却不知结婚只是一种生活方式,人人可以结婚,简单得很。爱情……完全是另外一回事。

我们生下来的时候都是自由的,只是为了生活,我们把自己束缚在一个囚笼里,时光是洪流,没有人能够抗拒,打破桎梏的最后却是另一片藩篱,没有完全的自由。我们一直在寻找中。这个世界有你做不到的,也有你得不到的。生命本身是寻求一份安定的过程。里尔克有首诗里说:一切寻找你的人,都在试探你;那些找到你的人,都会束缚你,用图画,用姿势。

爱情只是一瞬间的产物,不可能永葆青春,在某一时间,某一地方,曾经发生过,令人心动、伤神,就是爱情的定义了吧。所以,子君最后握住的只是婚姻,世人的下场只有结婚与单身,她选择了其中之一,是因为曾有过的不安全感,我想,婚姻是需要维持的东西,她只是愿意为其努力,结果,又何必知道。人必须独立,才能感情独立,才有权利去选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没有人会因为谁而停下来。每个人都习惯着自己的世界,什么是幸福,便是喜欢财富的人拥有很多钱,喜欢安定的人拥有一个家。在渴望被爱的时候有那么一个人爱你。比如所谓安全感,比如感情。大抵都是如此

而人是一个孤独的个体,永远希望安慰,而这份渴望一直是变化的,这也是爱情的本质。子君爱翟有道吗?其实不然,只是突然她想安定下来,而那个男人能给她安慰和安全感。她把握住的仍然只是婚姻罢了

篇11:《我的前半生》的读后感

亦舒《我的前半生》,是一本内容与我看到书名后的猜测全不相同、似令我失望(内容)的书。

主角是子君。三十二岁突然接到丈夫涓生欲与之离婚的消息。三十万,每月给她4000块至她可再婚。一子一女归丈夫。要说起来自然很凄惨。她后来在朋友唐晶的帮助下开始朝九晚五的生活。后又与新友张启生合伙做陶艺,但亦非艺术家的生活。最后,绝处逢生,同从加国返港的翟君结婚。

听上去的确像是中年女性奋进的故事。然而不是。书中却另有悲凉压抑的气氛让人窒息。

是现实。子君一直在依靠别人,涓生、唐晶、公司中猥亵的陈、老张、到翟君。她却一直自我感觉良好,认为自己自强自立且不记前仇。

涓生在赡养费上出尔反尔,对(后妻)辜玲玲惟命是从,将女儿远放加国,而在子君自强后又似乎扯不断理还乱,对辜亦开始挑剔厌倦。

唐晶真心,却对享受十三年贵太生活的子君有着也许自己也不愿承认的隐隐嫉妒。故而过于强硬、硬逼尚软弱的子君去面对现实。

子群倒是个先贬后升的角色,终归于普通。老张同子君,自然利益相分,作不到什么超然。

至于晚出场、份量也似不重的翟君,却又冷淡之极。最末唯一一场温情的表现,是在飞机上替子君盖上毛毯。而子君,亦认为这是丈夫对妻子应有的体贴,故而心安理得地接受,沉沉睡去。

不由想起写二人初见的那一段,在一起出海一天,却没有讲几句话。英俊健壮的男人,白衬衣扎马尾看上去似安儿(子君之女)姐姐的美丽女人。

所以更令人看至最后而觉冷清。

一群自觉条件尚佳的人。生活在没有爱情的追逐与角力当中。

亲情,无论子群、子君母、涓生母,都一一地粉墨登场。

友情,唐、张都一一破碎,而又被现实的胶布粘贴。

旧情,涓生、陈、可林钟斯,都一一抛弃或被抛弃。

爱情,即便在唯一有体现的安儿与其男友身上,亦有着那么冷硬的清醒:

看看我与小安,我们在一起这么开心,但很可能她嫁的不是我,我娶的亦非她,单刀我们就为此愁眉不展?爱情来了又去,去了再来,何必伤怀?(小安男友语)。

是真的。这是一本同爱情全无关的书。不过。子君不得不承认,她爱过那个事业步上正轨、又见发福、同辜玲玲在人前做亲密举动的史(涓生)医生;她也承认,爱有很多种,她爱翟君。

她曾爱的那个,此刻看来无比渺小琐屑。她正爱的这个,又似与爱情无关。

又哪里与文艺小说写的相同?不过是心中的那个孤单的子君需一份握在手中的安全。工作?是,任怎样有出头的一日,说白了都不过是一个手段、权宜之计。认识别人、重塑自信的工具。子君,并非热爱工作之人。

是,她又一次握住了婚姻。再一次可以心安理得地依靠。这是现实所逼,更是现实所迫。二、三年的工作,怎改得了三十年的观念。只是,即如书中所说,哪个老太太后半生的生活会有不同。翟君,又有谁保证不是另一个涓生。只是啊只是,用此生唯一的一次奋斗,竟也是已婚姻为名。从此不再,是自己生生抛弃的翅膀,只因这可以远离风浪惊涛。

的确,这一个子君与涓生的故事同《伤逝》全然不同。同的是现实而已。少的,是一份也许从未存在过的听闻中的爱情。

篇12:我的前半生观后感

  最近《我的前半生》热播,将师太重新推到了大众面前。

  她讲了那么多故事,她不过在说一个人,这个人总是白衬衫,卡其裤,言谈举止大方不轻佻,独立自强,不乏优秀追求者,但绝不将就。

  日光之下无新事,无论时代多发达,故事总是老的可口,但惟有亦舒一人,能将老故事讲出新意来。

  这世上什么职业最令人满足又最难做?自然是全职妈妈,而排名第二的,则是全职太太。

  我有一位女同学,最大梦想便是成为全职太太,每日相夫教子,与厨房和菜市场打交道。她年少住在机关大院里,小学、初中都与同一帮人共同生活,这些人拉帮结派,面目可憎,她不爱言语,便是被欺侮的那一个。我想,她的家庭梦,其实是个堡垒。她得躲进去,让丈夫呵护,去讨幼儿欢喜。活得与世无争。

  但现实哪有那么简单? 婚姻比职场更难打理。

  庆山曾说过,男女关系无异于战争。 走过欲拒还迎欲语还休的恋爱阶段,却不代表从此人生就盖上一劳永逸的戳。柴米油盐中,难免相看两厌。世事再怎么变,惟有喜新厌旧不会变,惟有得不到的便是最好的不会变。

  罗子君可不就是一个血淋林的例子,史涓生出轨的对象,是压根提不上台面的辜玲玲,比起她来,还要逊色三分。若是青春明媚小姑娘,她也就忍了,但这样的情敌,对她无异于是侮辱。 她看得到史涓生的未来,不过陷入另一个与罗子君的日子,再过十年八年,抑或三年五年,他又进入轮回之中,变得厌倦。但此刻,史涓生就认定了这一个辜玲玲。

  师太在给所有的全职太太敲一记警钟,再不醒醒,你们来的天下,就要尽数拱手相让了。

  每日安于吃吃喝喝,逛街购物,丝毫不进步,便想靠着往日的情分同枕边人相伴到老。根本是白日做梦,世间种种,惟有感情最不可靠,建立起来需要朝夕日夜,推翻也不过就是一瞬。像扑克牌搭建的建筑,稍有风吹草动,便尽数坍塌。

  这世上哪里有第二个人可以依靠,唯一可以依靠的,也不过是自己罢了。

  正如唐晶一般,靠着自己的一双手,何愁没有未来?

  即便是在婚姻中,也必须居安思危。 即便不为着另一半,也得为着自己。时间在走,人也得跟着走,不能只有身体变化跟上,心智状态也得跟上。不管何时何地,不能把任何人当作救命稻草,当作此生唯一依靠。

  虽然晚,但罗子君总算懂得了这一点,于是开始奋发向上,开创了另外一片新天地,过的比从前不知道要好上多少倍。

  只有自己进步,才能发觉身边人面目可憎。

  而她的重生,最感谢的人并非帮衬自己的唐晶,而是那个把自己推入谷底的史涓生。

  人可不就是如此,朋友亲人的再多鼓励,也比不上旁人的一声唾弃,就是为着这一口气,要脱胎换骨,只为给那人看一看——我比你更强,有朝一日你非得后悔当日对我的态度不可。

  但有时何苦非要别人推一把,早一些看清,自己站起来,岂非更好?


篇13:我的前半生读后感

用了大概1个星期的时间将《我的前半生》这本书读完!

《我的前半生》作者是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

当我看到这书中的字、图片时,多多少少有种心跳的感觉。因为我读的是中国最后一位皇帝的语言。似乎我已经到了那个年代,已经身处辉煌的宫殿和沧桑的历史中。那些泛黄的老北京照片触动我的心,那是怎样一个动荡的时期?我想现实生活在21世纪的人根本无法想象。

《我的前半生》在1964年出版过,只是当时由于社会背景复杂,将稿本一些内容删掉了。而我所看到的《我的前半生》是2007年第一次印刷,与1964年出版的相比,这次的“全本”内容更为完整,史实更丰富。

我能买的这“全本”,我很是激动。对于我这个非常喜欢历史的人来说,无疑是得无价之宝!

这本《我的前半生》从爱新觉罗·溥仪的家世开始说起,到入宫、登极、“二次登极”,再到去天津、东北、苏联,又后来的“认罪”,最后的“特赦”

认认真真的将它们读下来,心情是沉重的。我把自己当作作者,像是自己在经历漫漫人生!原来,我认为爱新觉罗·溥仪是中国历史上的“罪人”、不值得同情。但是看到这书中的坎坷,我渐渐理解了他,并为他感到可惜,因为他生在帝王之家,他所受到的伤害来自于孤独、伤心。

溥仪的人生大起大落、磕磕绊绊的,他无法感觉到“爱”,只是满心的“害怕”、“伤心”、“仇恨”。他高高在上,却没有百姓快乐。他博学、有文采,却不能理解亲情。他性格倔强,却在关键时刻唯唯诺诺。

他的人生像个悲剧,好在“特赦”后,他总所过上几天好日子,最后又被病魔困扰。

我突然感到,我现在的生活是多么美好!平平静静、安安稳稳、健健康康就是“福”吧!

至于我们有困难了,也要让心灵主动快乐,不要让糟糕的事毁坏我们美好的生活,人生不易,快乐、自由是多么重要啊!


篇14:读《我的前半生》有感

一九四五年的八月十五日,日军正式投降了。溥仪的命运也到了一种岌岌可危的地步了。日本再也不想保护他,也没有能力保护他了。我不知道日本人出于什么目的,并没有像溥仪害怕得那样对他进行杀人灭口,而是打算带他一起逃回日本。然而终于没能如愿,在沈阳的机场,他们遭遇了苏军,后来溥仪便被带到了苏联。

再也没有什么皇帝的称号了,他也再也不能对谁任意的施加他的残暴了,这个苦命的却觉得很可恨的人要开始一种新的生活了吧?

是的,他开始了新生活,可是他还是一个具有特殊地位的人,还是有人服侍他,他还是自己什么都不干。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上作证时,他从来不说自己的罪过,将一切的罪行都推给了日本。如果说当初的他还有为了所谓的大局而迫不得已的话,今天的这些表现,却都就是他低劣人格的表现了。我看到的完全就是一个胆小的,面目可憎的罪人了。

新中国成立,溥仪开始了又一次在高墙中的生活。是的,他和家人还有一些伪满的军官一起被关在监狱里进行改造。改造中的生活对于溥仪无疑是非常艰难的。他不相信共产党会善待自己,他没有任何的自理能力,他受到家人的孤立我想那样的改造是从头彻尾在进行,不过对于一个从小生活中一种高不胜寒的境地的人而言,内心的改变是太难了。如果说行动上有什么改变,大多的是为了争取原谅,是为了保住性命!!!抗美援朝引起了溥仪心里的又一次波动。然而我们这位皇帝在改造中还是慢慢地看到现实,还是有了些许无奈的进步。

篇15:读《我的前半生》有感

延续亦舒一贯的风格,简洁的语言又不失幽默,独特的见解,看着看着,常常大叹惊奇,真正金玉良言。书中写的是一个三十来岁的西医太太,结婚十来年,生有一对儿女,过惯了富裕,安逸,无忧无虑的生活,突然遭到丈夫的抛弃。

男女主角的姓名与鲁迅《伤逝》中一样,子君和涓生。但是他们的际遇却截然不同。亦舒中的子君,没有沉沦,离婚后,重新进入社会,慢慢的摸索,重新找回自己,在事业上也小有发展,最后重获爱情。很完美的结局,呵呵。情节看似有点旧,最重要的是看写的人如何描述。没有慷慨激昂,没有颓废阴暗,娓娓道来,中间穿插些令人心旷神怡的对白,很精彩。

不过毕竟是小说,亦舒笔下的男女总是完美的让人觉得生活中难以找到。不过个中的为人处事态度还是可以借鉴的。做人如果能洒脱如斯,多好啊。

篇16:读《我的前半生》有感

今天看到溥仪用洋洋数万言介绍自己的学习改造生活。在讨好和献媚政府的同时不遗余力地检讨自己的过去、近乎于自残地揭露自己的罪行,把自己描绘成一个出卖自己灵魂的野心家和十恶不赦的刽子手,简直狗屎不如。看到这里,我不觉哑然失笑。

看到这里我不禁产生了一个疑问:在那个连县长、保长都难逃一死的疯狂清算时期,中共既然认为包括溥仪在内的众多伪满战犯个个罪行累累,双手沾满人民的鲜血,为什么不直接处死他们,或者按照远东国际军事法庭

的判决关押服刑,反而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去“教育改造”他们这三十几个快死的老头子呢?为什么对那些正值壮年的中下级官员和军官就草率处决或处以苦役,没有这样的耐心呢?

或许从溥仪自己补袜子、劳动等等众多的生活照片可以说明这一点,他和拥有几千张做秀照片的雷锋还有那个八几年就得了绝症号称只剩下两年生命、但至今仍然身体倍儿棒的张海迪一样,都是骗人的政治道具而已。

篇17:《我的前半生》观后感

很长时间没有看电视剧了,这次却如走火入魔般地看完了《我的前半生》。剧情的跌岩起伏,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人到中年的种种不易,特别现实的剧情让人感触颇深。

人生不易,兜兜转转中总有那么几个人会出现在我们的生命中,也许是前生注定,也许是缘分使然,我们谁也跳不出这个既定的圈子,躲不开这个既定的缘分,有时的形影不离,有时的冷目相对,此情此景在我们身边随时可见。

步入中年,婚姻亮起了红灯,小三步步紧逼,曾经衣食无忧的生活已经岌岌可危,曾经山盟海誓的老公对你已是恩断义绝……剧中的罗子君对此变故有点始料不及,更是有些不知所措,危及之中幸亏有闺蜜唐晶及家人的帮助她才慢慢走出了绝境。在工作上,她必须重头做起,在爱情上,她畏首畏尾不敢触碰,她不敢尝试怕再失败一次。所以说,在婚姻中,夫妻双方必须共同进步,否则再疼惜你的人也有可能随时爱上别人,我们自己的人生绝不能托付给任何一个人。婚姻更不是我们生活的依靠,我们只有自己把握自己的人生,才能活出人生的精彩。

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成为你一生的依靠,女人必须有一份自己的工作,有自己一定的经济来源,在人格上必须是独立平等的,而决不能委曲求全地处处讨好别人。婚姻也不是你人生的避风港,只有你自己才是你一生一世的庇护所!

篇18:我的前半生谢谢有你——自行车

说到自行车可以说家喻户晓,我们中国不仅自行车数量多,又是主要的交通工具,因此堪称——自行车王国。在我的前半生中,自行车时刻陪伴着我。

屏幕上的自行车

记得小时候,没有电视,人们的生活基本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如果哪个村演电影,附近的村、甚至方圆七八里的村子,人们三五成群地去看电影。我当然也不例外,不过那时候都是跟着大哥哥大姐姐们去的。也是那时候,我最早是在电影屏幕上看到了自行车,过去电影演得最多的剧目就是战争片,片中的特务都是骑着自行车,被我军追的满街跑,到最后被全部俘虏。由于年龄小,也看不懂片子的主题,只是觉得好玩,但对自行车却印象颇深,总想着如果我们的部队要是有自行车,那岂不是不费吹灰之力就把敌人大打的落花流水。甚至奢望着自己什么时候能拥有一辆自行车,那该多好啊!

家里买了自行车

后来,村上有不少人家买了自行车,看着别人骑自行车,真是由衷的羡慕。父亲因为在公社附近上班,离家较远,为了方便,我们全家人商量再三,才决定花了一百多元买一辆自行车,当时的一百多元差不多是全家一年的收入。车子是永久牌的,为了保护它,特意买来一盘塑料皮条,把三角大梁一圈圈地缠起来,前闸和脚踏还套上塑料套。包装完毕后,才正式上路“运营”。

父亲每天一回到家,我就围着自行车看来看去,因为是新车,父亲不想让我学骑,怕把车摔坏。有一天,父亲不在家,但自行车在屋子里放着。我一看机会来了,就叫上小伙伴,推着自行车来到村北的麦场学骑车。

说来容易做起来难,自行车很高又很笨重,我不能坐在座儿上骑,所以先慢慢试跨,把车子跨稳了,右脚赶紧上去骑几下。就这样,学了大半晌,终于学会了在大梁下骑着行走。这时,父亲不知什么时候也来到了麦场,看到我会跨骑了很高兴。接着,父亲扶着车子,让我先骑在大梁上试骑,我的腰挺得很直,两手紧握着车把,脚用力登着,刚开始很费力,练习了几圈,慢慢轻松了许多,我终于学会骑自行车了。

学会了骑车,每天放学,只要自行车在家,我都会骑着车遛上几圈。

自己拥有自行车

八十年代末,我在郑州上师范,每次上学都要走上几里地,才来到汽车站,坐中牟到郑州的公交车,到了东站还要倒两趟车才到学校。来来去去很不方便。加上同学们也有不少骑自行车上学的,我就萌生了买自行车的念头。

父亲知道后,就利用星期天,带我到县城的“五交化”商场。这里的自行车品牌多、型号全,款式新颖:牌子有永久、凤凰、飞鸽、新飞等;型号有28的、26的、24的;式样有三角大梁、斜大梁、还有弯曲的一根大梁的……。我挑选了飞鸽牌的,一款弯曲大梁24型的自行车。这款车小巧玲珑,骑上去轻盈便利。

自从有了自己的自行车,我上学不用再走几里路,也用挤公交。星期天不回家的时候,偶尔骑着自行车逛逛街,那时候最常去的是西郊的纺织大世界,因为那的东西便宜,可以买些衣服或日用品,品尝一些小吃。有时也去找在郑州上学同学、朋友,叙叙旧、聊聊天,着实方便多了。

三年的师范生活,尽管漫长,但这辆自行车却给我带来了无限的欢乐。

工作时的自行车

毕业后,我被分到了家乡的一所中心小学,离家有五六里的路程,我每天都是骑着自行车上下班。这所学校虽然是乡中心小学,条件十分简陋,四周有围墙,但豁口不少,最大的豁口处就是所谓的大门处,其实没有大门。这样的条件,不少老师在这是干不长的,一年半载就调到了县城的学校。我们一共是十几名教师,一般都是附近村行的,在这上班图的就是离家近,可以干家里的农活。我是分到这个学校的唯一的一名年轻的师范生。不少老教师都以为我会像其他老师那样,把这当跳板,所以给我分了二年级的课程,一个人包班。我每天还是早早的骑车到校,每次都来到所有教师之前,认真备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那时小学还有晚自习,下晚自习后,我一边骑车一边都是哼着小曲,虽然很累,但过得去很充实。

后来,由于家庭原因,我从乡下调回了县城。在县城,我见到自行车款式更多,也更先进,有山地车、变速车。我买了一辆山地车,还能变速。虽然单位离家很近,但我还是喜欢骑自行车,穿所在人群当中,惬意至极!

一晃十几年过去,社会发展突飞猛进,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同样教师的工资待遇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此时电动自行车出现了,由于它省力速度快,很快占据了脚蹬自行车的市场。正好儿子要上高中,为了照顾儿子,全家搬到了新县城。距离单位的路程远了,我决定买一辆电动自行车,当时花了两千多元钱,这相当于我买自行车价钱的十倍啊!

自从买了电动自行车,我再不用用力蹬车,上班路上比较轻松,更能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在我骑电动自行车的几年中,也是几多喜来几多忧。

那是一天下午,我辅导完学生,天色已晚。我带着女儿连忙往家赶,走到离家还有三四里的路程,不知怎么回事,车子发出“古墩古墩”的响声,我下车一看,糟了,原来是车胎瘪了,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怎么办?没办法我们只得推车前行。由于电动车车身沉重,不一会我俩儿就满头是汗。好不容易来到绿城百合,看到西边路口线杆上挂着旧车胎,上面有一牌子写着“修车补胎”我俩像看到救星一样,急忙赶到修车点,原来这是一个经销烟酒的店面,老板顺便修电动车。老板大约忙了十分钟,车胎补好了。我付了钱,骑上车子,先前那焦虑荡然无存,心里说不出什么感觉,是感激,还是……,

感谢我的自行车

这二十多年的上班途中,不管是脚蹬的自行车还是电动自行车,期间出现不少故障:有时候没电了,有时候车胎没气了,有时候出现意想不到种种情况。不少人劝我,你还不如买辆汽车,上班又快,冬天不冷夏天不热的。我听了只是微微一笑,但在我心里,自行车始终陪伴着我,风雨无阻。它给我带来有欢乐也有烦恼,但我始终没有丢掉它,因为它的发展演变,见证了社会的日新月异的变化——从贫穷、富足到幸福;同样它的发展演变也见证了我的成长历程——从无知、懵懂到成熟,可以说,我在自行车上度过我的前半生,我感谢它,哪能轻易地丢弃它呢!

篇19:《我的前半生》观后感

从小,受爷爷奶奶的影响,我不是很喜欢看生活片,可没想到,不小心看了一下《我的前半生》这部电视剧,便深陷其中不可自拔,一天到晚,脑子里都是这部剧里面的片段,于是我就一口气将这部剧从头到尾的看完了。

本剧主要是讲了女主角罗子君从一个整天逛街买东西的富家太太逆袭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职业女性的故事,虽然被老公抛弃了,但我觉得她幸运的,因为她有一个时刻鼓励、照顾她并且有能力的的闺蜜一一唐晶,不管何时,唐晶都没有嫌弃过她,甚至还要求和她相恋了十年的男友一一贺涵,为她指点迷津,很幸运,在家人,朋友,同事的照顾下,她渐渐地学会站了起来,但是却没想到她和贺涵相恋了,这对于唐晶,甚至对于她自己都是一个莫大的打击,但是为了闺蜜,她还是和贺涵分开了,因为她最不能对不起的就是这个在她每次遭遇挫折后都向她伸出援手的闺蜜。

但是,我最喜欢的还是唐晶,这个拼命十三郎,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一丝不苟,严肃认真,她用事实告诉我们,只有比别人付出双倍甚至十倍的努力,才会被人看得起,不被别人踩在脚下,但她又是一个可怜的傻姑娘,全心全意对待的闺蜜,却抢走了她的男友,对于这件事,一般人肯定会躲在家里抱头痛哭,一蹶不振,但她没有,她的做法让我对她佩服的五体投地,对呀,男友和钱,她不能一下子都失去,所以她只有化悲泣为动力,努力工作。

看完这部剧后,给我印象最深的也是唐晶,她的精神将一直引领着我。

篇20:《我的前半生》读后感

用了大概1个星期的时间将《我的前半生》这本书读完!

《我的前半生》作者是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

当我看到这书中的字、图片时,多多少少有种心跳的感觉。因为我读的是中国最后一位皇帝的语言。似乎我已经到了那个年代,已经身处辉煌的宫殿和沧桑的历史中。那些泛黄的老北京照片触动我的心,那是怎样一个动荡的时期?我想现实生活在21世纪的人根本无法想象。

《我的前半生》在1964年出版过,只是当时由于社会背景复杂,将稿本一些内容删掉了。而我所看到的《我的前半生》是2007年第一次印刷,与1964年出版的相比,这次的“全本”内容更为完整,史实更丰富。

我能买的这“全本”,我很是激动。对于我这个非常喜欢历史的人来说,无疑是得无价之宝!

这本《我的前半生》从爱新觉罗·溥仪的家世开始说起,到入宫、登极、“二次登极”,再到去天津、东北、苏联,又后来的“认罪”,最后的“特赦”

认认真真的将它们读下来,心情是沉重的。我把自己当作作者,像是自己在经历漫漫人生!原来,我认为爱新觉罗·溥仪是中国历史上的“罪人”、不值得同情。但是看到这书中的坎坷,我渐渐理解了他,并为他感到可惜,因为他生在帝王之家,他所受到的伤害来自于孤独、伤心。

溥仪的人生大起大落、磕磕绊绊的,他无法感觉到“爱”,只是满心的“害怕”、“伤心”、“仇恨”。他高高在上,却没有百姓快乐。他博学、有文采,却不能理解亲情。他性格倔强,却在关键时刻唯唯诺诺。

他的人生像个悲剧,好在“特赦”后,他总所过上几天好日子,最后又被病魔困扰。

我突然感到,我现在的生活是多么美好!平平静静、安安稳稳、健健康康就是“福”吧!

至于我们有困难了,也要让心灵主动快乐,不要让糟糕的事毁坏我们美好的生活,人生不易,快乐、自由是多么重要啊!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买2007年印刷的《我的前半生》读一读,那绝对是一种“经历”!

阅读全文
登录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