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故事600字读后感20篇

知乎者也
投稿
日期 · 2022-07-29 17:03:56
篇1:名人孔子的故事

  孔子离开鲁国的时候,已经五十五岁了(公元前497年,周敬王23年,鲁定公13年)。他不能往东走,因为东边正是齐国,刚用美人计把孔子轰走。他往西到卫国去,因为卫国的大夫蘧伯玉是孔子的好朋友,而且卫国的宠臣弥子瑕和子路是联襟。孔子到了卫国,住在弥子瑕家里。卫灵公给他的俸禄跟鲁国给他一样。可是有人在卫灵公面前说,孔子不是卫国人,带着这许多门生到这儿来,是替鲁国做事的。卫灵公就派了一个心腹跟着孔子进进出出,监视着他的行动。

  孔子在卫国不能够发挥自己的才能,打算上陈国去。他也不跟人家告辞,就带着门生走了。他们路过一个叫匡的地方,那边的人把他当做阳虎,就把孔子和他的门生包围起来。因为阳虎早先压迫过匡人,匡人都恨他。可巧孔子的相貌有点像阳虎,匡人就趁着他不得意的时候打算报仇。子路想要跟匡人打一打。孔子拦住他,说:“我和匡人没冤没仇,他们为什么把我围起来呐?这一定是个误会。”他坐下来弹琴,让人家知道他是个心气沉静的文人,不是阳虎。恰好卫灵公派人来请孔子回去,匡人才知道是他们自己弄错了,直向孔子赔不是。孔子白白地受了五天罪。

  孔子又回到卫国。这回给卫灵公的夫人南子知道了。她想利用孔子,屡次打发人去请他。孔子推辞不了,只好去拜见南子。子路可在外头撅着嘴、气哼哼地等着。一见孔子出来,就挺生气地怪孔子不应当跟这种女人见面。他还疑心老师也许改变了主意,急得老人家冲着天直起誓,说:“我要是有不合情理的地方,老天爷罚我,老天爷罚我!”

  自从孔子见了南子之后,卫灵公就待孔子特别好。卫灵公出去的时候,叫南子一块儿坐在车里,还叫孔子陪着。卫灵公带着美女和孔子得意洋洋地在街上路过,觉得挺体面。可有一样,卫国的老百姓见了,一个个都觉得恶心得要吐。

  孔子离开卫国,上曹国去。曹国也不能安身,就跑到宋国去。到了宋国地界,在一棵大树底下,和几个门生研究学问。宋国有个挺得宠的臣下,怕国君重用孔子,对他不利,就想办法要把他轰出去。宋国人倒挺能够顾全面子,先给孔子一个警告:他们把那棵大树砍倒了。孔子没法,只好离开宋国,上郑国去。

  他到了那边,跟他的一些门生失散了,自己没有事,垂头丧气地在东门口站着。他的门生子贡沿路找他老师。有人告诉他说:“东门口站着一个老头儿。他的脖子像皋陶,肩膀像子产,腰以下比大禹短三寸,丧荡得好像一只无家可归的野狗,不知道是不是你老师。”子贡到了东门口一瞧,果然是他老师。他就把刚才那个郑国人所说的话,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孔子。孔子听了反倒笑着说:“皋陶、子产、大禹我都不像。要说一只无家可归的野狗,这倒挺像,挺对!”

  后来孔子到了陈国,就在一位同情他的大官家里住了三年。这时候,晋国和楚国争夺陈国,紧接着吴国又来攻打。孔子就打算还是回到卫国去。他们到了蒲城以后,可巧蒲城打起仗来了。兵荒马乱地把孔子夹在当中,急得他进退两难。幸亏蒲城有个勇士叫公良孺,他也是孔子的门生,带着五辆车马,来保护老师。可是蒲城的贵族提出一个条件。他们说:“我们跟卫国有怨仇,您答应我们不上卫国去,我们就让您出去。”孔子答应了。他们还怕他说了不算,非要孔子起誓立约不可。孔子就跟他们冲着天起了誓。公良孺这才保护着孔子和他门生们逃出来了。孔子一逃出蒲城,马上就上路往卫国去。子贡问孔子,说:“老师不是刚立了约不上卫国去吗?您怎么不遵守盟约呐?”孔子说:“强迫着立的约不算数。这种约就是不遵守,老天爷也不管。”

  孔子到了卫国,住在蘧伯玉家里。卫灵公正在发狠心想把卫国弄得强大点儿,一听说孔子又回来了,挺高兴地欢迎着他。他抱着一肚子的希望向孔子讨教操练兵马和打仗的计策。孔子对他说:“我就懂得关于礼节和道德这些事,没学过打仗。”卫灵公一听这话,心里就凉了。孔子又离开卫国。接着卫灵公的儿子,太子蒯瞶为了反对他母亲南子,给卫灵公轰了出去。卫灵公一死,蒯瞶的儿子当了国君,就是卫出公。他不让他父亲回国。蒯瞶借了晋国的兵马来夺君位。孔子听到儿子跟父亲争地盘,非常讨厌。他越走越往南去了。他到了陈国,又想到蔡国去。

  楚昭王听说孔子在陈国和蔡国一带呆着,就打发大去请他。这时候,陈国和蔡国正恨着楚国,一见楚国派人来请孔子,就把孔子当作敌人。两国的大夫发兵把孔子围住。好在孔子的门生当中有好些人是能打仗的。他们拿少数人抵抗着多数人,保护着孔子。孔子给人家围在里头,三天没吃的。他就饿着肚子弹弹琴,解解闷气。有时候还给门生讲书。可是有几个人已经饿得病倒了。子路发了脾气。他问孔子:“君子也有倒霉的时候吗?”孔子说:“君子、小人都会碰到困难,可是君子碰到困难不变节,小人碰到困难就乱来了。”

  孔子一面和学生们谈论,一面派子贡到楚国去接头。到了第四天,楚国的兵马到了,总算把孔子他们接到楚国去。楚昭王打算封给他一块土地。楚国的令尹子西反对这件事。他说:“大王千万可别小瞧了孔丘。他不像个当臣下的人。跟着他的那班人里头有文的、有武的,都是头等人才。要是他们有了地盘,慢慢地往大里发展,到那时候,大王想管他可就管不住了!”楚昭王一听,对待孔子的那一片热心,可就凉下去了。

  孔子知道楚国也不用他,他决定还是回到卫国或者鲁国去。孔子在回到卫国去的路上,瞧见两个人正在耕地。他叫子路去问他们渡口在哪儿。子路问路的时候,他们反问子路说:“坐在车上的是谁?你是谁?”子路告诉了他们。他们说:“现在的世道到处乱哄哄的,哪儿不都是一样?与其跑来跑去,找这个、投那个,还不如像我们这样不去管它的好。”他们说了这话,就不再理子路,继续耕他们的地。子路回来把他们的话告诉给孔子。孔子想了一想,说:“正因为到处乱哄哄的,我才跑来跑去呀!要是天下太平了,我何必到处跑呐?”

  孔子回到卫国,已经六十三岁了。卫出公请他做大夫,他推辞了。鲁国的相国季孙肥派人来请孔子和冉有回去。孔子就回到本国,不打算再上各处去奔波了。他的门生当中,子路、子羔留在卫国做官,子贡、冉有在鲁国做官。打这儿起,孔子就一心一意地把精力搁在编书上头。他编了好几本书,其中最主要的一本叫《春秋》,批判地记载从鲁隐公元年到鲁哀公14年:就是公元前722一481年的大事。这一段时期在中国历史上就叫“春秋时期”。

  音乐鉴赏家,《韶》相传是尧舜时的乐舞,孔子在鲁国一直没有机会听过,后在齐国的某次宫庭宴乐中终于欣赏到了,孔子完全被这庄严肃穆的音乐迷倒了,以至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篇2:孔子的故事读后感

但凡读过《孔子的故事》一书的人,都会情不自禁的对孔子发出由衷的赞叹,深深的敬佩这位博学多才的杰出人物,为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出现了这么一位伟大人物感到无比骄傲。
孔子之所以能成为博学多才的人主要来自于他谦虚好学的美德。孔子曾说过 :"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是 知 也 。"意思是:懂就懂,不懂就不要装懂,这才是聪明。孔子就是抱着这样的学习态度,虚心向他人学习,以此来充实自己,是自己成为一个聪明的人。当他取得了成绩后,仍没有满足,继续向别人请教,从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孔子这种精神对于后人也是一种鞭策,是我这个与他相隔2500多年的学生受到了深刻的启迪。我这个人最大的毛病就是有问题不善于问,久而久之便养成了粗心的毛病,粗心也常使我深受其害,因为它,我失去了很多的满分的机会,丢三落四,还闹出了不少笑话。例如,把太阳写成大阳,把996写成699,把生鸡蛋当成熟鸡蛋,不过现在好在读了《孔子的故事》使我学会了不耻下问。
孔子之所以能为人类的文明作出贡献,都来自与他勤学苦读。孔子虽出身贫寒,很早就失去了父亲,他过早的就担当起拉生活的重担,然而他没有被困难压倒,而是更加刻苦的学习。艰苦的环境磨练了他的意志,坚辛的劳动结出了丰硕的果实,孔子终于成了一位举世闻名的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我从孔子勤学苦读的一生中体会到:一个人即使身处逆境也要发奋努力,那麽压力就会变成动力。

篇3:当胡适遇上孔子的故事

六月的北京即使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夏天,但已经烈日炎炎。五月四日的那次大规模的学生运动之后,群众们的热情就一直都没有降温,社会上各个方面的巨大变革正悄然地进行着。胡适刚刚结束了与陈独秀的会谈并就文学改革交换了彼此的意见,他很激动,用他自己的话说正是找到了同道中人。他明白,两千多年来传统儒学对中华民族的影响根深蒂固,文学改革之路会异常艰难,但他坚信: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抬头仰望深蓝的天穹和炽热的太阳,他更坚定了脚下的步伐。

他轻轻地推开布满灰尘的屋门,来到他那那熟悉而又陌生的工作间,桌面上还放着几篇未完稿的有关白话文的文章。这几天的学生运动让他几天都没回家,吃也吃不消,睡也睡不好。拖着疲倦的步伐,他跌跌撞撞地倒在床上,来不及喘口气就翻开了那本刚从油印室里拿回来的最新的一期《新青年》,他翻开期刊的第一页,似乎还透着一阵油墨的清香,他看到了前几天刚完稿的《文学改良刍义》,会心地笑了,他觉得理想离他越来越近,光明的曙光若隐若现,这期刊物只要发表出去,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看得见他对文学改革的看法,白话文的使用才有可能普及,因此,他更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始终不渝地迈着大步向光明走去。

笑了,累了,他竟然睡了,兴许是这几天的四处奔波演讲让他的精神真的乏力了。渐渐地,在漆黑的工作间,他竟然梦回从前,他惊讶地发现他回到了古代,但是,这是什么朝代?什么地方?为什么会来到这里?他无从而知。他只知道,他身穿着一身麻布衣,似乎是站在一间未名的私塾旁,而眼前那堵白墙上大大个的黑色的“儒”却显得那么庄重儒雅,但他却恍惚间想起他不该推崇儒学,他的理想正是推行文学改革,倡导白话文,而不是那些生涩难懂的文言文。

正想着,他忽然隐约发现眼前缓缓走来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在阳光下却显得慈祥端庄,犹如太阳的化身,似乎有股力量在吸引着他。

“胡适先生,来,请。”

篇4:子路和孔子的故事

子路和孔子一行走散了,习习凉风夹杂着树叶吹过密密的树林,子路抬头,发现一只金黄色羽毛的小鸟停在树上,它突然“啾啾”地笑起来,翘起尾巴,发出一阵奇怪的声音,飞走了。子路心中惊异,决定跟去看看。到了一片草地,却空无一物。子路他轻轻按住佩剑,远方忽然响起一声马鸣,子路赶紧使用凌波微步潜入了旁边的灌木丛。只见从天上跳下一匹瘦马,上面坐着一个身着盔甲的人,手里高举着长矛,旁边跟着一个胖胖的农夫。

“主人,我们刚刚飞起来了!”农夫高兴地叫到。他的主人高傲地抬高了头,“是吗?”突然,他睁大眼睛, “飞起来了?”他看看四周,说道:“哦,桑丘,我们这是在哪?”子路惊呆了。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响起,他循声望去,草地上盘着一条黑质而白章的大蛇,正吐着信子,瞅着那两个人。子路拔出剑来,一个筋斗翻出灌木丛,一剑刺中蛇的七寸,它扑腾了几下,就死了。

那两个人惊呆了,那位主人下马来到子路跟前,“您好,我是游侠骑士堂·吉诃德,感谢您的救命之恩。”子路友好地说:“我叫子路。应该的。”堂·吉诃德高兴地说:“子路先生您这么行侠仗义,是什么骑士?”“骑士?”子路皱着眉头问道,“请问什么是骑士?”堂·吉诃德吃惊地睁大了眼睛,“您竟不知道什么是骑士!”子路说:“在我们国家,没有听过这个称谓。”“原来如此”,他仔细地审视子路的衣服,“原来子路先生是外国人啊。想必您一定知道这里是哪里吧?”子路抱歉地回答到,“我也不清楚。我和我的老师走散了。”堂·吉诃德听了,沉思了一会,郑重地说:“子路先生,不如和我们一道去践行骑士的道德,拯救不幸的人们吧!顺道寻找您的老师!”子路最终还是答应了。不远处有一家客栈。堂·吉诃德心想:“这样宏伟的壁垒,是个册封的好地方!”他让桑丘守着马和装备,拉住子路说:“子路先生,要想行侠仗义,就必须有个骑士的名份,才能名正言顺啊!”子路突然想起师父的告诫:“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于是他赶紧点头,说:“你说得对,那怎样才可以有个骑士的名份呢?”堂·吉诃德自豪地说:“只需接受册封,您是外国人,就让我这个游侠骑士。来为你册封吧。”子路听了高兴地说:“感谢。”“现在”,堂·吉诃德拍去子。

篇5:孔子的故事

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我们从他那里得到了很多启发。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一天,孔子和学生子路遇到两个小孩,小孩在激烈地争论,孔子见了想上去为他们解开疑团,问:“你们在争论什么呀?我是孔丘,能帮你们吗?”小孩听了,问:“你就是那个鲁国的孔丘吗?”孔子点点头,两个小孩听了,十分高兴,其中一个小孩说:“我们在争论太阳什么时候离我们最近。”另一个小孩说:“我觉得中午的太阳离我们近,因为早上的太阳凉飕飕的,可中午的太阳就不同了,中午的太阳火辣辣的,您是不是觉得热的比凉的近呢?”

第一个小孩连忙否定:“不对,不对,早上的太阳看起来又大又圆,而中午的太阳看起来好小您是不是觉得小的比大的远呢?”孔子觉得两边都有理,就说了声:“不知道。”小孩听了,讽刺他:“原来孔子也不过如此啊。”子路十分不解,问:“老师,您就随便说点什么,就能把他们骗过去,您为什么要说不知道呢?”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在学习上,我们知道就说知道,不知道就说不知道,只有这样,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连孔子都这样,更何况我们呢?我们要向孔子学习,不要不懂装懂。

孔子的故事使我受益匪浅。

篇6:我与孔子的故事

窗外,星辰密布。我倚着窗台,静静回味着方才“啃完”的那部《孔子传》。一个身材高大、相貌丑陋却仁慈平和的圣者,清晰地浮现在我的脑海里。孔子,一位千古圣人,我是多么敬佩他,同时也有许许多多的问题令我百思不得其解。“哎,要是早出生两千多年,我就能与孔子见上一面了­­……”我叹道。

恍惚中,我飞向窗外的星空,穿过大大小小的小星球。我眼花缭乱,感觉一阵眩晕­­……待我睁开眼睛,已然不知身在何处。我仔细将身边的景物观察了一番,一个念头忽然在心中闪过,令我狂喜得几乎失声惊叫——这里,会不会就是我既陌生又心仪的地方——杏坛呢?如果是,这里的景物可比我想像中的更美丽、壮观。一棵棵茂密的银杏树整齐地围成几个大圈,有的叶丛中还夹杂着几颗小果,营造出了一种既威严又亲切的情景。那么,杏坛一定是在杏林的正中央了?我在杏林中穿梭,却又极力放轻脚步,以免干扰圣人的的讲学。来到杏坛附近,只见中央如钟般坐着一位老者,留着三尺之须,在和蔼亲切的神情中隐藏着庄严与睿智。莫非这就是孔圣人?再看他周围,整齐有序地坐着许多弟子,有的身着绫罗绸缎,有的身裹麻布旧衫,看来贫富悬殊呀。这让我更加敬佩,也更使我疑惑:夫子真是有教无类?于是,我又斗胆向前趋近了几步。“何人在此?——夫子,待吾去瞧个明白!”一个彪形大汉迈出杏坛,见我一个身着奇装异服的小姑娘,他愣了一下,然后不甚客气地问:“尔乃何人?”

这便是子路了吧,我想。

待我说明了来意,子路沉思半晌,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那就请进坛吧。”我随着子路,来到了孔子面前。在大弟子颜回的引导下,我向夫子行了晚辈礼,然后大着胆子道:“夫子,晚辈初读尔传,有几事不明,望夫子解惑。”夫子捋须道:“尔学而好问,乃好学者也!”夫子的赞赏,一扫我心里的忐忑,便从容问道:“夫子广收门徒,曾言‘有教无类’,不论贫富与出身,各类人群均可入室为夫子之徒,夫子却从未招收一名女弟子,这是为何?此其一也。”孔子一愣,随后道:“吾曾云‘世上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尔可听说?不收女徒,乃是为洁我身,正我道!”真是迂腐之论,但又不好顶撞,想来他也招不了我当弟子,就不纠缠这个问题了。于是,我换了另一个问题:“夫子您周游列国,为何却不到秦国?”夫子笑而不答。身旁的颜回小声道:“猜!”想到秦王为政治国之暴虐,夫子倡仁政爱民之不懈,我恍然大悟道:“秦君行残暴之霸道,夫子则推崇仁德之王道,与秦格格不入,‘道不同不相为谋’嘛。夫子若到秦国,不但无法推行仁政,恐怕连性命也是不保!”“所言不差!”夫子带着笑容道,“来者可畏,女子亦可教矣!”

我开心地笑了,为自己再次得到夫子的赞扬而自豪,更为夫子改变了他的偏见而高兴。

当我想再问第三个问题时,忽觉得有人拍我的左肩,扭头一看,竟是妈妈,喜道:“妈,您也来见孔夫子啦?”“什么孔夫子不孔夫子的,干么睡地这儿?容易着凉的!快,回房间睡去!”我二丈和尚摸不着头,回头一看,杏坛不见了,只依稀望见窗外星空在天边留下的一缕曙光。

篇7:读《孔子的故事》有感

寒假里,我读了一本书,书的名字叫——《孔子的故事》,这本书主要讲的是孔子。

这本书的作者是李长之,他是着名的诗人、翻译家、学者,孔子的思想对后世的中国影响很大,作者李长之用最浅显而轻松的文字,把孔子一生的基本轮廓为我们生动的勾画出来了。

孔子的祖先原是宋国的贵族,如果再往远里说,他们还是殷族的后代。孔子的父亲叫纥,字叔梁,是鲁国一个职位不大的武官,他很有力气。孔子的母亲姓颜,叫徵在。可不幸的是,孔子只有三岁,父亲便亡故了。

孔子很喜欢唱歌,他最满意的歌是:《韶》。他说:“我已经听到并看到最好的了,再有其他音乐,我也不想享受了。”

孔子大概在30岁的时候,收了第一批弟子,有:颜渊,他的父亲是颜路;子路,他只比孔子小9岁;范蠡;子贡……

公元前六世纪左右,世上几个古老的文明国家都呈现了灿烂的古代文化,而孔子就是中国灿烂文化的代表。

孔子是个教育家、思想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孔子正是最早的、最重要的一个传播者。

这本书写了孔子的一生,很有意义,大家也买一本看看吧,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篇8:关于孔子的故事有哪些

南子,卫灵公的夫人,宋国人,富有风情,绯闻颇多。南子也是一个追星族,久慕孔子之名,如今孔子来了,得好好见一见,  

《史记》说:(南子)使人谓孔子曰:"四方之君子不辱欲与寡君为兄弟者,必见寡小君。寡小君原见。"孔子辞谢,不得已而见之。夫人在絺帷中。孔子入门,北面稽首。夫人自帷中再拜,环佩玉声璆然。孔子曰:"吾乡为弗见,见之礼答焉。"子路不说。孔子矢之曰:"予所不者,天厌之!天厌之!"
这就是"子见南子"。按理,这一次会见,不过是极普通的一个追星族与名人的见面,然而,不少史籍都对此予以记载,其奥妙何在?
这是因为子路不悦的缘故。
子路这人也怪,自己的老师去见了一个漂亮的女粉丝,有什么值得小题大做的呢?
然而,子路也不是一般人啊,他的不悦肯定有其道理,况且,因子路不悦,导致他的老师竟然反复对天发誓:"天厌之"。

篇9:读《孔子的故事》有感

孔子是我国春秋时期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古文献整理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书中有一则故事给了我十分深刻的印象:孔子终于进了太庙学习,他十分珍惜这次来之不易的机会。此后,凡是有不懂的问题,孔子都要向老师请教,迎来了许许多多人的嘲讽。孔子对这些讽刺的话语置之不理,依旧我行我素,因此才会有今后如此辉煌的成就。他一生说过许多名言警句,例如: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等等。这些名言警句一直激励着后人,激励后人要努力学习。

孔子先生30岁开始教学生,一生教过的学生将近3000多人,其中,出名的有72人。孔子先生还完成了《诗》、《书》、《礼》、《乐》、《易》、《春秋》这几本名著。孔子先生去世后,他的弟子将孔子先生生前所说的话、所做的事记录成一本书,书名叫《论语》,后被世人们流传下来,传为佳话。

看完这本书后,我想了很多。孔子先生小时候就可以做到学而不厌,一遇到不懂的题目就去问老师,为何我们不能做到呢?在学习上我们也要像孔子先生那样,好学上进!

篇10:《孔子的故事》读后感

《孔子的故事》是作者李长之最大限度的发挥其原有的特长,绘声绘色的将孔子的精神面貌和生平事迹展现在我们的面前。使我感受到了孔子一生重视教育。他从事教育时总是循循善诱,笔调从容和缓,有着人情的温暖和用绒布哦雅的风度;孔子外交上的斗争,其勇毅果决精神见于笔下,痛快淋漓,慷慨激昂;孔子的死,则是舒缓安详,他是唱着歌儿流着泪,在弟子们的悲痛中离开了人世。

听长辈们说,文化大革命的岁月里作者被打成牛鬼蛇神。由“四人帮”为首的所谓造反派发动“批注批孔”大字报贴得到处都是,就在那个时代商店关门,工厂停工,学生不上学。多亏了邓小平为首的党中央粉碎了“四人帮”,使国家走向正道,恢复了正常,保护了孔庙,砸孔庙是不对的。孔庙是国务院立下石碑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对一个在历史影响这么大的人简单地进行否定,是不负责任哟无能的表现。广大群众看到改革开放的曙光,迎来祖国一天天昌盛富强。

我们要认真阅读《孔子的故事》。记住历史,记住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我们要认真读书学习,将来用到实践中去。

篇11:圣人孔子的故事

今天晚上,爸爸给我讲了一些关于圣人孔子的故事。孔子是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门下有三千弟子。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不大懂这句话,爸爸说:做人要谦虚,要多学习他人的长处,多检查自己的缺点。今后我要多学习孔子的故事。

篇12:孔子的故事

  被后人尊称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的孔子,是春秋时期最有学问的学者之一,他的言行举止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孔子的故事》讲了一系列关于孔子的事迹,它告诉我们,学习的魅力,带领我们一同感悟圣人传给我们的思想精神。

  在孔子对他的学生的教育中,对于学习的篇章有不少。它告诉我们许多学习的方法,同进也告诉我们学习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而这种快乐,是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因为它能提高自身的修养、素质。反复的学习是为了便于熟练的掌握,不懂就问,可以提高知识水平。我们作为一个学生,就更应该要认真学习,熟练的掌握,它不仅能够充实自己,也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圣人孔子最注重的是“仁、礼”。崇高的道德思想,是从古至今君子的作为。人与人之间,礼尚往来、互相关爱、互相包容,那么,这个世界就会是个美好的乐园。

  本书告诉我们生命不在于长短,而在于是否活得充实。用道德充实自己,用知识填充自己,有抱负、有追求,积极向上,既使早早的就离世了,那么他也就无憾了。

  现在,美味可口的家肴,令我们情不自禁;琳琅满目的衣物,更使我们留恋忘返。然而,在生活日益富裕的现在,我们更加需要用知识来填满自己,用道德来包裹自己。

篇13:孔子的故事

鲁国有一道法律,如果鲁国人在外国见到同胞遭遇不幸,沦落为奴隶,只要能够把这些人赎回来帮助他们恢复自由,就可以从国家获得金钱的补偿和奖励。


孔子的学生子贡,把鲁国人从外国赎回来,但不向国家领取金钱。孔子说:赐(端木赐,即子贡),你错了!圣人做的事,可用来改变民风世俗,教导可以传授给百姓,不仅仅是有利于自己的行为。


现在鲁国富的人少穷人多,向国家领取补偿金,对你没有任何损失;但不领取补偿金,鲁国就没有人再去赎回自己遇难的同胞了。


孔子的另一学生子路,救起一名溺水者,获救者为了表示感谢送了他一头牛,子路收下了。孔子高兴地说:“鲁国人从此一定会勇于救落水者了。”


篇14:孔子的故事

一天,孔子向东游历,看到两个小孩在争辩,便问是什么原因。

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刚升起时离人近一些,中午的时候离人远一些。”

另一个小孩认为太阳刚刚升起时离人远些,而中午时离人近些。

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像车盖一样大,到了中午却像个盘子,这不是远时看起来小而近时看起来大吗?”

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有清凉的感觉,到了中午却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这不是近时热而远时凉吗?”

孔子也无法判断谁是谁非。

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您十分有智慧呢?”

篇15:读《孔子的故事》有感

  今天,爸爸给我拿来了一本《中外名人故事》,我一看到这本书,就迫不及待地翻开了第一页,第一页讲的是文化巨人——孔子,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学家。孔子小时侯是一个相貌有点丑陋的人,他头顶周围高,中间低,很像他家门前的尼丘山,于是,家人为他取名“孔丘”,他虽然长得不是很好看,但他聪明伶俐,学东西一遍两遍就学会了,孔子三岁时,父亲去世,但他在逆境之中,一直发奋读书,从不放弃任何学习机会,功夫不负有心人,孔子终于成为了一个大教育家。

  看了这篇文章,我觉得自己和孔子比起来学习条件很优越,我更应该好好学习,做一个勤学好问的学生。


篇16:读《孔子的故事》有感

  我读了《史记》中孔子的故事,知道了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生于公元前551年,死于公元前479年是春秋末期鲁国人,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从30岁开始一直从事教育。相传,孔子有三千名弟子其中有七十二个出名的人,他把一生都献给了教育事业。

  孔子是一位品学兼优、虚心好学的人,他从小就十分崇尚礼制,读书也十分勤奋、谦虚,他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孔子提出要不懂多问。

  孔子是一位思想家创立了儒家学派,他劝君主要以“仁”治国,要爱护老百姓还要讲礼仪,孔子说“国君要像个国君,臣子要像个臣子,父亲要像个父亲,儿子要像个儿子。

  孔子一生有远大的抱负,但他却不得志。孔子在二十岁就立志想成为大官,但是由于敌国的.诋毁,使得他在50岁时才做了一个小官,叫大司寇。

  孔子是一位知识渊博的人。经过多年的研究整理,完成了《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六部著作,这些经典一直流传至今。孔子的一生中有许多名言警句,这些名言警句经过他的弟子和次弟子的整理,编成了《论语》。

  孔子是一位圣人,他的思想影响了全人类,我们中华民族为孔子而感到骄傲。


篇17:读孔子的故事有感

  今天,爸爸给我拿来了一本《中外名人故事》,我一看到这本书,就迫不及待地翻开了第一页,第一页讲的是文化巨人——孔子,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学家。孔子小时侯是一个相貌有点丑陋的人,他头顶周围高,中间低,很像他家门前的尼丘山,于是,家人为他取名“孔丘”,他虽然长得不是很好看,但他聪明伶俐,学东西一遍两遍就学会了,孔子三岁时,父亲去世,但他在逆境之中,一直发奋读书,从不放弃任何学习机会,功夫不负有心人,孔子终于成为了一个大教育家。

  看了这篇文章,我觉得自己和孔子比起来学习条件很优越,我更应该好好学习,做一个勤学好问的学生。


篇18:读孔子的故事有感

  我读了《史记》中孔子的故事,知道了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生于公元前551年,死于公元前479年是春秋末期鲁国人,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从30岁开始一直从事教育。相传,孔子有三千名弟子其中有七十二个出名的人,他把一生都献给了教育事业。

  孔子是一位品学兼优、虚心好学的人,他从小就十分崇尚礼制,读书也十分勤奋、谦虚,他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孔子提出要不懂多问。

  孔子是一位思想家创立了儒家学派,他劝君主要以“仁”治国,要爱护老百姓还要讲礼仪,孔子说“国君要像个国君,臣子要像个臣子,父亲要像个父亲,儿子要像个儿子。

  孔子一生有远大的抱负,但他却不得志。孔子在二十岁就立志想成为大官,但是由于敌国的.诋毁,使得他在50岁时才做了一个小官,叫大司寇。

  孔子是一位知识渊博的人。经过多年的研究整理,完成了《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六部著作,这些经典一直流传至今。孔子的一生中有许多名言警句,这些名言警句经过他的弟子和次弟子的整理,编成了《论语》。

  孔子是一位圣人,他的思想影响了全人类,我们中华民族为孔子而感到骄傲。


篇19:孔子的故事

  公元前538年的一天,孔子对弟子南宫敬叔说:“周之守藏室史老聃,博古通今,知礼乐之源,明道德之要。今吾欲去周求教,汝愿同去否?”

  南宫敬叔欣然同意,随即报请鲁国国君。

  鲁君批准他前行,并给了他一车二马一童一御,由南宫敬叔陪孔子前往。

  老子见孔子千里迢迢而来,非常高兴。

  问孔子:“你已经得道了吧?”

  孔子说:“我求了二十七年,仍然没有得到啊。”

  老子说:“如果道是一种有形的东西可以拿来献人,那人们会争着拿它献给君王。如果道可以送人,人们就会拿它送给亲人。

  如果道可以说得清楚,人们都会把它告诉自己的兄弟。如果道可以传给别人,那人们都会争着传给自己的子女了。

  然而上面说的那些都是不可能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一个人心里没有正确的对道的认识,那道就绝不会来到他心中的。”

  孔子说:“我研究《诗经》、《书经》、《周礼》、《周乐》、《易经》、《春秋》,讲说先三治国之道,深明周公、召公成功之路,我以此谒晋了七十多个国君,但都不采用我的主张。看来人们是太难说服了!”

  老子说:“你那‘六艺’全都是先王时代的陈旧历史,你说哪些又有什么用呢?你现在所修的,也都是些陈陈相因的旧东西。‘迹’就是人的鞋子留下的印迹,脚印和脚印,还能有什么不同吗?

  初次会话之后,老子又引孔子访大夫苌弘。苌弘非常擅长乐理,教授孔子乐律、乐理;并且引领孔子观祭神的典礼,考察宣教的地方,察庙会礼仪,使孔子感叹不已,获益不浅。

  孔子在这个地方逗留了几天。

  孔子向老子辞行。

  老聃送他到馆舍之外,说:“吾闻之,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义者送人以言。吾不富不贵,无财以送汝;愿以数言相送。

  当今之世,聪明而深察者,其所以遇难而几至于死,在于好讥人之非也;善辩而通达者,其所以招祸而屡至于身,在于好扬人之恶也。为人之子,勿以己为高;为人之臣,勿以己为上。望汝切记。”

  大意就是说,我没有什么好送你的,就送你几句话吧,不要诽谤别人,也不要过分夸奖别人,不要自傲。

  孔子说:“弟子一定谨记在心。”

  孔子走到黄河边的时候,见到河水滔滔,浊浪翻滚,气势如万马奔腾,声音如虎啸雷鸣。

  孔子站在岸边很长时间,不觉感叹道:“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黄河之水奔腾不息,人之年华流逝不止,河水不知何处去,人生不知何处归?”

  河水不分昼夜地流,人的生命也是如此,不知道人生将会走到哪里啊。

  听到孔子说这些话,老子就说:“人生天地之间,乃与天地一体也。天地,自然之物也;

  人生,亦自然之物;人有幼、少、壮、老之变化,犹如天地有春、夏、秋、冬之交替,有何悲乎?

  生于自然,死于自然,任其自然,则本性不乱;不任自然,奔忙于仁义之间,则本性羁绊。功名存于心,则焦虑之情生;利欲留于心,则烦恼之情增。”

  孔子解释道:“吾乃忧大道不行,仁义不施,战乱不止,国乱不治也,故有人生短暂,不能有功于世,不能有为于民之感叹。”

  过了一会,老子指着浩浩黄河,对孔子说:“你怎么不学习水的德行呢?”

  孔子说:“水有什么德行啊?”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此乃谦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则能为百谷王。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此乃柔德也;故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坚。

  因其无有,故能入于无间,由此可知不言之教、无为之益也。”

  孔子听了之后,恍然大悟,说:“先生此言,使我顿开茅塞也:众人处上,水独处下;众人处易,水独处险;众人处洁,水独处秽。所处尽人之所恶,夫谁与之争乎?此所以为上善也。”

  老子点头说:“汝可教也!汝可切记:与世无争,则天下无人能与之争,此乃效法水德也。

  水几于道:道无所不在,水无所不利,避高趋下,未尝有所逆,善处地也;空处湛静,深不可测,善为渊也;

  损而不竭,施不求报,善为仁也;圆必旋,方必折,塞必止,决必流,善守信也;洗涤群秽,平准高下,善治物也;

  以载则浮,以鉴则清,以攻则坚强莫能敌,善用能也;不舍昼夜,盈科后进,善待时也。故圣者随时而行,贤者应事而变;

  智者无为而治,达者顺天而生。汝此去后,应去骄气于言表,除志欲于容貌。否则,人未至而声已闻,体未至而风已动,张张扬扬,如虎行于大街,谁敢用你?”

  孔子说:“先生之言,出自肺腑而入弟子之心脾,弟子受益匪浅,终生难忘。弟子将遵奉不怠,以谢先生之恩。”

  说完,告别老子,与南宫敬叔上车,依依不舍地向鲁国驶去。

  孔子从老子哪儿回来,三天没有说话。

  子贡很奇怪地问是怎么了,孔子说:“我如果遇见有人的思路像飞鸟一样放达时,我可以用我似弓箭般准确锐利的论点射住他制服他。

  如果对方的思想似麋鹿一样奔驰无羁,我可以用猎犬来追逐它,一定能使他被我的论点所制服。如果对方的思想像鱼一样遨游在理论的深渊中,我可以用钓钩来捕捉他。

  然而如果对方的思想像龙一样,乘云驾雾,遨游于太虚幻境,无影无形捉摸不定,我就没法追逐和捕捉他了。

  我见到老子,觉得他的思想境界就象遨游在太虚中的龙,使我干张嘴说不出话,舌头伸出来也缩不回去,弄得我心神不定,不知道他到底是人还是神啊。老聃,真吾师也!”

篇20:关于孔子的故事

     1、有一次,孔子有机会进入鲁国的太庙。太庙是古代帝王祭祀祖先的地方,里面陈列着许多文物古器,还常举行祭祀活动,在这里,可以了解历史和有关的典章制度。孔子进太庙后,就下功夫认真地进行考察,对每一件不明白的事,都向别人请教。从庙里陈列的件件文物古器到举行仪式时伴奏的音乐,样样都要找人问个究竟。活动结束后,他还拉住别人的衣袖,继续问一些自己不明白的问题。他这样做,曾被人看不起。有人说:“谁说这个年轻人懂得礼呢?他跑进太庙,什么是都要问。”孔子听了说:“不懂就问,这就是礼啊!” 
     2、孔子在旅途中经过一个村庄。他看到一个老人,一个很老的老人,他从井里面打水来浇地。那是非常辛苦的工作,太阳又那么大。孔子以为这个人可能没有听说过现在有机械装置可以打水——你可以用牛或者马代替人打水,这样比较容易——所以孔子就过去对老人说:“你听说过现在有机器吗?用它们从井里打水可以非常容易,而且你做十二个小时的工作,它们可以在半小时之内就完成。可以让马来做这件事情。你何必费这么大的力气呢?你是一个老人啊。”他肯定有九十岁了。 那个人说:“用手工作总是好的,因为每当狡猾的机器被使用的时候,就会出现狡猾的头脑。事实上,只有狡猾的头脑才会使用狡猾的机器。你这不是存心败坏我吗!我是一个老人,让我死得跟生出来的时候一样单纯。用手工作是好的。一个人会保持谦卑。”  
     孔子回到他的门徒那里。门徒们问:“您跟那个老人谈什么呢?”
     孔子说:“他看起来似乎是老子的门徒。他狠狠地敲了我一棒,而且他的论点好象是正确的。”
     当你用手工作的时候,不会出现头脑的影子,一个人保持谦卑、单纯、自然。当你使用狡猾的机器时,头脑就介入了。那些用头脑工作的人被称为头头:职员的头头,老师的头头——他们被称为头头。不要做头头。即使做一个职员也已经很不好了,何况做职员头头……那就完了。做一个老师已经够糟糕的了,何况做老师头头……要设法成为“手”。“手”是被批判的,因为它们不狡猾,不够具有竞争性;它们似乎是原始的。试着多用手来工作,你会发现那个影子出现得越来越少了。说明孔子是个虚心接受别人批评和建议的人 。
     3、子路曾经问孔子:“听说一个主张很好,是不是应该马上实行?”孔子说:“还有比你更有经验、有阅历的父兄呢,你应该先向他们请教请教再说,哪里能马上就做呢?”可是冉有也同样问过孔子:“听说一个主张很好,是不是应该马上实行呢?”孔子却答道:“当然应该马上实行。”公西华看见同样问题而答复不同,想不通,便去问孔子,孔子说:“冉求遇事畏缩,所以要鼓励他勇敢;仲由遇事轻率,所以要叮嘱他慎重。” 
    冉有曾告诉过孔子:“不是不喜欢你讲的道理,就是实行起来力量够不上呢。”孔子说:“力量够不上的,走一半路,歇下来,也还罢了;可是你现在根本没想走!”这就是冉有的情形。子路不然,子路是个痛快人,孔子曾说他三言两语就能断明一个案子。有一次,孔子开玩笑地说:“我的理想在中国不能实现的话,我只好坐上小船到海外去,大概首先愿意跟着我的准是仲由了。”子路当了真,便欢喜起来。孔子却申斥道:“勇敢比我勇敢,可是再也没有什么可取的了!”这就是子路的脾气。孔子对他们说的话,都是对症下药。
     孔子对其他弟子也同样有中肯的批评。颜渊是他最得意的弟子,但因为颜渊太顺从他了,便说道:“颜回不是帮助我的,因为他对我什么话都一律接受!”又如孔子是主张全面发展的,如果单方面发展,他认为那就像只限于某一种用处的器具了,所以说:“有学问、有修养的人不能像器具一样。”可是子贡就有陷于一偏的倾向,所以他就批评子贡说:“你只是个器具啊!”子贡问道:“什么器具呢?”孔子说:“还好,是祭祀时用的器具。”意思是说,从个别的场合看来,子贡是个体面的器具,却没有注意到全面的发展。 
    孔子注重启发,他善于选择人容易接受的机会给予提醒。他说:“如果一个人不发愤求知,我是不开导他的;如果一个人不是到了自己努力钻研、百思不得其解而感觉困难的时候,我也不会引导他更深入一层。譬如一张四方桌在这里,假使我告诉他,桌子的一角是方的,但他一点也不用心,不能悟到那其余的三只角也是方的,我就不会再向他废话了。”
    孔子又往往能使人在原来的想法上更进一步。子贡有一次问道:“一般人都喜欢这个人,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这不够。”子贡又问:“那么,一般人都不喜欢这个人呢?”孔子说:“也不够。要一切好人都喜欢他,一切坏人都不喜欢他才行。”
    孔子也常常以自己虚心的榜样来教育弟子。他曾说:“我不是生来就知道什么的,我不过是喜欢古代人积累下来的经验,很勤恳、很不放松地去追求就是了。”又说:“三个人一块儿走路,其中就准有我一位老师。”还说:“我知道什么?我什么也不知道。有人来问我,我也是空空的。但我一定把人们提的问题弄清楚,我尽我的力量帮他思索。” 
    有一次,子路问孔子人死了以后怎样,孔子说:“活着的问题还没解决,管死了以后做什么?”子路又问:“该怎样对待鬼神?”孔子说:“对待人还没对待好呢,谈什么对待鬼神!”孔子就是这样看重实际问题,而不喜欢空论的。孔子也很少谈怪异、武力、变乱、鬼神。在做人道理方面,如果提得太高而不切实,孔子也是不许可的。子贡曾说:     “我不愿意别人对待我的,我也不要照样对待别人。”孔子便说:“赐啊,这不是你现在能做到的!”
     4、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很显然,孔子认为,自己能为众人师,能有如此地位,都是通过自己努力学习得来的。这些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当然,孔子的好学是异乎寻常的,他因此也为此自豪,并认为自己别的优点也还平常,只有好学这点是常人不及的。再深思考一步。这句话其实反映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忠信这些良好品质的人是很多的,但只有好学,只有教育,才能把这些品质发挥出来,成就自己——如我孔丘这样。 其实这句话里面,孔子并不是在夸耀自己好学,更多的是希望那些“十室之邑”内的忠信者都来接受教育,都来学习。我不能说这是公民教育思想,但教育之重要,在这里揭示的是很明显的。孔子的这个思想,简化一下,就是“性相近,习相远”。后来入了《三字经》,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可以说充分重视教育,才是孔子对中国文化最大的贡献。也是对中国历史带来莫大的深远影响。
     5、形容孔子勤奋好学的成语故事叫“韦编三绝”,这个故事讲的是用牛皮带编串起来的这部竹间《易经》书,,经孔子反复翻阅后把牛皮带都磨断了好几次,传说《易经》是我国古代几位圣人黄帝、文王、周公等相继写成的,虽然难于理解,但孔子非常用心学习,一遍一遍地翻阅,不但认真阅读而且动手写了好多心得,后人把这些心得称为《易传》。

      6、孔子三岁时父亲去世,随后便随母亲迁居曲阜,过上了贫贱的生活,经常受到社会的冷遇。孔子自己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子罕》)从小地位贫贱、所以干过很多杂活。但贫贱生活的磨炼并没使孔子萎靡不振,而是更促使他从小就树立了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孔子曾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他把吃粗粮、喝冷水,弯起胳膊当作枕头当作极大的乐趣,而把干不正当的事而得来的富贵,当作过眼浮云。他生在文化空气浓厚、历史悠久的鲁国,由于鲁国曾是周公封地,保留着周朝的文化传统,所以他从小就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他聪敏好学,幼年就把小碗小盘之类作为祭器,做练习礼节的游戏,稍大,举几周礼、音乐、射箭、赶车、识字、计算(当时称“六艺”),也都无所不学。不幸的事接踵而来,十七岁时,孔子的母亲又死了。之后,他开始独立地生活,但仍孜孜不倦地学习,因为他懂得,自己并不是一个生而知之的人,而是通过爱好古代文化、勤奋敏捷才能求得学问的。(《述而》)他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意思是说,几个人一块走路,其中便一定有可以为师的人。我选取他的优点而学习,看出他的缺点则加以改正。他的学习方式主要是自学,但也特别注重向别人请教,一遇到不懂的,就问别人,这就是所谓“每事问”(《八佾》)。他一生都提倡多闻多见,认为多闻可以选择其中好的加以接受,多见可以都记在心里。通过勤奋学习,孔子掌握了大量的知识,并培养了自己的积极进取精神。这使他先得以两次做过小官。一次是当“委吏”(负责仓库中的会计工作),一次是当“乘田”(管理牛羊),由于认真负责,工作做得井井有条,后来在二十多岁时又得以设教于闾里,招收鲁国人曾点、颜无由、秦商、冉耕等弟子授业讲学,从此便开始了办私学的教书生涯。 
     7、孔子精通音乐,深谙画理,具有很高的音乐美学素养。在齐国,有一次他听到韶乐,赞不绝口,自称“三月不知肉味”。 孔子曾向鲁国乐官师襄子学琴,10天后还是弹同一曲子。师襄子说:“可以另学新曲了。” 孔子说:“曲子虽熟,技巧还不熟。” 过了几天,师襄子又说:“技巧已熟,可以学新曲了。” 孔子说:“还没有领会曲子志趣。” 又过了几天,师襄子说:“已经领会曲子志趣,可以学新曲了。” 孔子道:“还未领悟出作曲者是谁。” 过一段时间,孔子若有所悟地说:“此曲除了周文王,还会有谁能作出呢?” 师襄子肃然起敬:“此曲正是《文王操》!”

      8、孔子是世界上第一个开补习班的人,不仅有教无类,连补习费多寡,可享受的待遇都有明确规定:三十而立;交三十两银子只能站着听课;四十不惑:交四十两银子者可发问,直到没有疑问;五十知天命:交五十两银子者可知道明天小考的命题;六十耳顺:能出得起这个价钱者,老师可以讲些你喜欢听的话给你听,让你耳顺。 七十随心所欲:上课要躺要睡或者不来上课随你。 
     9、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民间办学、第一个以教书为职业的人。他招收学生,不论贵贱、贫富、老少、国籍,只要带上十斤干肉作为见面礼就行了。他最喜欢的学生颜回,出身贫穷,“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学生仲弓的父亲是个“贱人”,家无置锥之地。子路侍奉双亲,常采野菜,“尝食藜藿”。原宪居屋“蓬户桑枢”。曾参衣衫烂褛,面部浮肿,手脚长茧。闵子骞冬无御衣,“以芦花衣之”。公冶长曾经是个犯人。漆雕开受过刑罚……
孔子教学生因人而异。有一次,子路问:“事情听到就干起来吗?”孔子反问:“父兄在,怎么能听到就干起来呢?”另一次,冉有问同样的问题,孔子的回答是:应该听到就干起来。学生公西华不解,问老师:同样的问题为什么作出相反的回答?孔子解释说:“子路胆大敢为,所以我要压压他;冉有胆小怕事,所以我要为他壮胆。”学生问什么是仁、孝?在不同的场合、对不同的人,孔子有不同的解释,这是因为药各中病,对症下药。
     10、话说孔子东游,来到一个地方感觉腹中饥饿,就对弟子颜回说:“前面一家饭馆,你去讨点饭来!”颜回就去到饭馆,说明来意。
    那饭馆的主人说:“要饭吃可以啊,不过我有个要求”颜回忙道:“什么要求?”主人回答:“我写一字,你若认识,我就请你们师徒吃饭,若不认识乱棍打出。”颜回微微一笑:“主人家,我虽不才,可我也跟师傅多年。别说一个字,就是一篇文章又有何难?”主人也微微一笑:“先别夸口,认完再说。”说罢拿起笔写了一个“真”字。颜回哈哈大笑:“主人家,你也太欺我颜回无能了,我以为是什么难认之字,此字我颜回五岁就认识了!”主人微笑问:“此为何字?”颜回说:“是认真的‘真’字”。店主冷笑一声:“哼,无知之徒竟感冒充孔老夫子门生,来人,乱棍打出”
    颜回就这样回来见老师,说了经过。孔老夫子微微一笑:“看来他是要为师前去不可。”说罢来到店前,说明来意。那店主一样写下“真”字。孔老夫子答道:“此字念‘直八’”那店主笑到:“果是夫子来到,请!”就这样吃完喝完不出一分钱走了。颜回不懂问道:“老师,你不是教我们那字念‘真’吗?什么时候变‘直八了?’”孔老夫子微微一笑:“有时候一些事是认不得‘真’的啊。”
    当时在春秋时代,鲁国有个规定,凡是到国外旅行去,看到有鲁国人在外国被卖为奴隶的,可以花钱把他赎出来,回到鲁国后,到国库去报帐,国库照付。孔子有一个学生,真的在国外看到有鲁国人被卖为奴隶了,他就把他赎出来。赎出来以后,他没到国库去报帐,别人都说这个人品格高尚。孔子知道后,大骂这个学生,说这个学生做错了。别人奇怪了,做好事嘛,又赎了人,又不去报帐,这不是好事吗?不是品格高尚吗?孔子说看问题不能这样看,他这个做法,实际上妨碍了更多的奴隶从鲁国人被赎出来。这个人回来后没有去报帐,将来别人看见做奴隶的鲁国人,本想赎他出来,又想,我赎了以后,如果去报帐,别人就要议论:以前某某人不报帐,你去报帐,你的品格不如他。这样,这个人就可能装作没看见,不去赎人了。所以,这个做法就妨碍了更多的鲁国奴隶被人家赎买出来,是有害的。
     11、一个人掉到水里去了,孔子的一个学生跳下水去,把人救起来了,家属感谢他,给他一头牛,他就收了。别人就议论了:下水救人还要钱?孔子知道了,表扬这个学生,说这个学生做得对,这会使更多的落水人被救。因为救了人之后,人家给钱,是可以收的,于是再有人落水,就有人愿意去救。所以要看客观的效果 。    12、子夏是孔子的学生。有一年,子夏被派到莒父(现在的山东省莒县境内)去做地方官。临走之前,他专门去拜望老师,向孔子请教说: '请问,怎样才能治理好一个地方呢?' 孔子十分热情地对子夏说: ' 治理地方,是一件十分复杂的事。可是,只要抓住了根本,也就很简单了。' 孔子向子夏交代了应注意的一些事后,又再三嘱咐说: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这段话的意思是:做事不要单纯追求速度,不要贪图小利。单纯追求速度,不讲效果,反而达不到目的;只顾眼前小利,不讲长远利益,那就什么大事也做不成。子夏表示一定要按照老师的教导去做,就告别孔子上任去了.后来,'欲速则不达'作为谚语流传下来,被人们经常用来说明过于性急图快,反而适得其反,不能达到目的。 

阅读全文
登录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