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湖游记800字7篇

知乎者也
投稿
日期 · 2022-07-29 16:14:06
篇1:大明湖游记作文

  五一小长假,我来到了爸妈打工的地方泉城济南,并在爸妈的带领下逛了济南三大名胜之一大明湖。

  我原先也来过济南几次,但真正来大明湖还是第一次,走进公园的正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美丽的大明湖。来到大明湖边,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大明湖岸边的垂柳,微风一吹,柳叶拂到人脸上,格外清爽怡人。湖水非常清澈、透明,让人感觉格外凉爽舒服,心情舒畅。

  顺着岸边走,来到了放养鸽子的地方,啊,那儿的鸽子还真不少。我一走进鸽子群,许许多多的鸽子一轰而起,被我吓跑了,我还觉得不好意思呢。又来到湖边,湖水清的可以看到湖底的沙石和自由自在的鱼儿。看着自由自在游玩的鱼儿,我真是羡慕。我也真想做一条无拘无束的小鱼儿。岸边还停有许多船,船的类型各式各样,有大的、小的;卡通的,还有古代的我还发现,湖中鱼儿的种类也很多,大的、小的;黑的、花的、红色的、金色的、白色的,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大家庭”。

  大明湖的一山一水,一岛一柳处处是秀丽奇美,让人赞叹不已。望着浩浩荡荡的湖面,隐隐约约能看到一些小岛,大部分小岛都是四面临水,柳树环绕。比较显眼的是在喷泉的西南方有一个湖心小岛,那就是“历下亭”,它被层层垂柳包围着,座落在绿荫和湖光之中。许多的文人墨客游览了大明湖,留下了许多名篇佳句,比如名人有杜甫、李清照、蒲松龄、曾巩等,我们比较熟悉的诗句有清代书法家铁保的名句“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等。

  爸妈在济南打工已是第十个年头了,以前我也来过多次济南,由于爸妈工作忙,根本没有时间陪我去逛,若不是我嚷着让他们陪着出来玩,他们还不知道大明湖这么美呢。我发誓,回校后,我要更加努力学习,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能带爸妈游遍祖国的大江南北。

篇2:济南大明湖游记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绘声绘色地道出了大明湖的佳绝之处。于是,在炎热的暑假,我来到了闻名于世山东济南大明湖。

哇!大明湖风景优美。湖上画舫穿行,岸边人山人海,犹如一幅巨大的彩色画卷。

大明湖里有“四怪”——青蛙不鸣,蛇踪难寻,久旱不落,久雨不涨。这些困扰着古人们的四大谜已经有三个被我们解开了谜底。所谓的“蛇不现”是因为大明湖内的水鸟众多,使得蛇类很难在其中生存下去;而“恒雨不涨”,则是因为大明湖的出水口众多,当水涨时候,自然而然的就流了出去;至于“久旱不涸”,则是因为大明湖的湖底为质地细密的火成岩,致使源源不断流注湖中的泉水不能下泄。但是对于所谓的大明湖里“蛙不鸣”之谜,时至今日仍无人能找到一个合理的答案。

我们来到了小沧浪,是沧浪亭的缩小版园林。它汇聚着苏州园林的精巧和山东园林的创新。无论是荷池还是小沧浪亭,都汇聚着这样的风格。最主要的是,小沧浪国门两旁,镌有清朝刘凤诰描绘济南风光的着名对联“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望着浩浩荡荡的湖面,隐隐约约看到了一座小岛,于是我便好奇地随着导游来到了小岛上最有名的亭阁——历下亭。。它四面临水,柳树环绕,它挺拔端庄,古朴典雅,红柱青瓦,八角重檐,朱梁画栋,是一座轩昂古雅的木结构建筑。历下亭年代久远,几多变迁。唐天宝四年(公元745年),着名诗人杜甫曾与北海太守李邕饮宴于历下亭,并写下《陪李北海宴历下亭》诗。诗中“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一句被人广为传诵,历下亭也因此名扬天下。

大明湖的一山一水处处是秀丽奇美,让人无不赞叹这秀美的景色。如此之湖,怎可不是天下第一湖!


篇3:大明湖游记

国庆节假期的的第五天,我和妈妈来到了大明湖游玩。

刚步入大明湖公园的大门,微风便带着清凉的湖水的气息迎面而来,吹去了炎炎烈日下的炎热,使我紧张学习的心一下子放松下来。迈着轻快的步子来到大明湖畔,那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美景便真实地呈现我眼前。

望着那一望无际的湖水,我终于体会到了波光粼粼这个词的含义。太阳毫不吝啬的将它的万丈光芒泼洒在湖面上,阳光在层层叠叠的湖水间跳跃躲藏,调皮地与湖水嬉戏着,像一个个小小的白色精灵在湖面上此起彼伏跳跃着,你已经被晃得眼睛生疼了,它们还不知疲倦。湖水是那么柔,那么滑,一层层涟漪温柔地滑向岸边,一阵风悠闲地从湖面上滑过,涟漪便争先恐后地荡开了,无数个小小的漩涡交织在一起,煞是好看。湖边,是那万条垂下绿丝绦的垂柳,正对着湖面静静地梳妆。垂柳不去打扰那湖水,湖水也不去惊扰那垂柳,纤细的柳枝似乎是漂在水面上,柳枝的末端似碰湖面而又非碰,水与柳交融在一起,是那么安静和谐,仿佛一只鸟的突然飞去都会惊扰这美好的画面。我想,倘若没有这嘈杂的人声,大明湖一定是寂静无声的吧。

湖中,那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荷花已经谢了,密密麻麻的荷叶却还立在水面。在荷叶的衬托下,湖水透出淡淡的碧绿之色,更显秀气;一只鸟儿像是飞累了,静静地停在荷叶上歇脚,忽然轻叫一声,刷地飞走了,只留下荷叶在哪里轻轻地摇摆;一只鱼儿绕着荷叶游了几圈,好奇的用嘴碰碰,荷叶便俯下身微微点头,笑眯眯的注视着鱼儿;湖水温柔地亲吻着荷叶,荷叶摇了几摇,像是在惬意地摇头晃脑我沉醉在这碧绿的荷叶中了。

黄昏时分,我们离开了大明湖。湖水仍在暮色中荡漾,垂柳轻轻摇摆着身体,像是在和我告别。回头看,大明湖在我的视野中已淡去了,但那湖水,那垂柳,那荷叶仍在我的脑海里久久不散。

篇4:大明湖游记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绘声绘色地道出了大明湖的佳绝之处。于是,在炎热的暑假,我来到了闻名于世山东济南大明湖。

  哇!大明湖风景优美。湖上画舫穿行,岸边人山人海,犹如一幅巨大的彩色画卷。

  大明湖里有“四怪”——青蛙不鸣,蛇踪难寻,久旱不落,久雨不涨。这些困扰着古人们的四大谜已经有三个被我们解开了谜底。所谓的“蛇不现”是因为大明湖内的水鸟众多,使得蛇类很难在其中生存下去;而“恒雨不涨”,则是因为大明湖的出水口众多,当水涨时候,自然而然的就流了出去;至于“久旱不涸”,则是因为大明湖的湖底为质地细密的火成岩,致使源源不断流注湖中的泉水不能下泄。但是对于所谓的大明湖里“蛙不鸣”之谜,时至今日仍无人能找到一个合理的答案。

  我们来到了小沧浪,是沧浪亭的缩小版园林。它汇聚着苏州园林的精巧和山东园林的创新。无论是荷池还是小沧浪亭,都汇聚着这样的风格。最主要的是,小沧浪国门两旁,镌有清朝刘凤诰描绘济南风光的着名对联“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望着浩浩荡荡的湖面,隐隐约约看到了一座小岛,于是我便好奇地随着导游来到了小岛上最有名的亭阁——历下亭……它四面临水,柳树环绕,它挺拔端庄,古朴典雅,红柱青瓦,八角重檐,朱梁画栋,是一座轩昂古雅的木结构建筑。历下亭年代久远,几多变迁。唐天宝四年(公元745年),着名诗人杜甫曾与北海太守李邕饮宴于历下亭,并写下《陪李北海宴历下亭》诗。诗中“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一句被人广为传诵,历下亭也因此名扬天下。

  大明湖的一山一水处处是秀丽奇美,让人无不赞叹这秀美的景色。如此之湖,怎可不是天下第一湖!


篇5:大明湖游记

  国庆放假的第四天,我们一家和舅舅一家去大明湖玩,我们进了大明湖的门,一眼就可以看到一望无际的大明湖,大明湖的水,绿的又清的水,缓缓漾起波纹又映着光,看上去湖是一个灵活美丽的生命,让人感到无比清爽温暖。

  我们上了船,我和哥哥蹬着这脚蹬船。虽不是很累,但也不是很轻松。船缓缓的动了,向一个小岛移去,虽然这种船很累,我还是觉得比电动船好玩,越靠近湖中心,水就更清,后来水竟然有点像一块白的快要透明的羊脂玉。你要是不非常仔细地去看是发现不了什么生命的,我就看见了,有时候,有很小的鱼在快速穿梭。

  我们上了小岛,把船靠在石桩上,这是一个长满树木的小岛,里面还建造着好多的仿真古代房子,显得很有文化气息,全部是由红、白砖石砌成的,而且进去的话,还会发现里面大大小小的拱门,那是通道,里面还有卖各种精美木制品的,在那里,最奇怪的是一棵巨柳,它的树干上粗下细,像个大瓶子,根部直接与石头连接在一起,很壮观。

  我们坐船回去的'路上,红红的霞光让湖水变成了一片火海,美丽极了。


篇6:大明湖游记

  我家乡在济南,那里名胜古迹众多,是个令人神往地方,大明湖就是其中之一。

  湖堤边种着一棵棵垂柳,就象少女长发随风舞动,湖水清澈见底,在阳光照耀下,湖面金光闪闪,微风吹来,大明湖波光粼粼。

  几十条游船在湖面上慢慢行驶,身后是一圈一圈荡漾开来波纹。湖里荷叶象一个个大圆盘,荷花从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花瓣儿全展开,露出嫩黄色莲蓬。有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胀饱马上就要破裂似。

  湖中间有个亭子,叫“历下”亭,掩映在柳树和湖水中。

  湖北岸长有许多花草树木,花开,草不甘寂寞从土里钻出来,树木抽出新枝条。

  湖西边是游乐场,那里娱乐品一应俱全,摩天轮,碰碰车,旋转木马……。是朋友们尽情娱乐天堂。

  如果说济南是一块翡翠话,那么大明湖就是嵌在翡翠上一颗明珠。

篇7:大明湖游记

20xx年11月12日,老师组织我们去新大明湖户外体验。今天天气晴朗,我的心情也倍感舒畅。好了,不说了,让咱们去游览一下这美丽的大明湖吧!

在大明湖南门的集合地点,右手边有一片草坪,草坪上铺满了落叶,有的落叶像鸭子的脚掌,有的落叶是椭圆形的,还有的是扇形的。都说落叶背朝天,落叶好像迫不及待地要拥抱大地妈妈。两片落叶碰到一起,就发出“沙沙”的响声,闻上去有的有青草的芳香,好像和草地一起生活很久了,身上有了草地的味道;有的有生命的气息,摸上去很光滑,好象是刚落下的;有的很粗糙,应该掉下来有一段时间了。我想,落叶离开大树妈妈有两个原因:第一是落叶思念大地妈妈,要和大地妈妈拥抱;二是落叶要化作泥土、养料,回报大树妈妈。

再往前走,就看见一块大石头上刻着“大明湖”三个字,我觉得有些不对,“大明湖”的“明”字左边多了一横。关于这个,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趵突泉”三个大字每天都生活在趵突泉里,“突”有“一点儿”不喜欢趵突泉了,喜欢大明湖了,于是,在一天半夜,“突”的一点儿跑到了“大明湖”的“明”上去了。所以,“趵突泉”的 “突”就少了一点,“大明湖”的“明”就多了一横。

进了大明湖的大门,就来到一条小路上,小路两旁是青翠的草坪,草坪上长着杨树、柳树,真可谓“绿树成荫”。杨树干上长着许多像小圆圈式的东西,树上还长着三个大圆圈,像它的眼睛,我想杨树的眼睛一定是观看大明湖美景的。杨树春天长出嫩芽,给人清新的美感;夏天枝叶浓郁,供人乘凉;秋天笔直地站在那儿,像是大明湖的护卫,守护着大明湖;冬天天气寒冷,杨树仍笔直地站在那儿,丝毫不畏惧寒冷,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再看看柳树,它的枝条像许多条绿色的丝线,一阵微风拂过,绿色的丝线就随风飘动,好看得很。走进大明湖,又看见垂柳,不禁想起那句诗“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继续往前走,就来到了水和桥比较多的地方,我们走了过两座桥,其中一座的桥柱最上方是荷花形的,另一座的桥柱最上方五个面都雕着小狮子,流水和画舫从桥下穿过,真有一种人在画中游的感觉。

站在桥上,可以看见一座宝塔形的建筑耸立在对面,我们走到了它的脚下,抬头一看,这座建筑高耸入云,好像站在最高处可以摸着天一样。再从下往上看,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超然楼”三个大字,我想:真有气势,不愧叫“超然”!再往上看,每一层都用彩画装饰,雕刻着小人骑着马。再看看四周,斗拱飞檐,还悬挂有很多灯笼,晚上灯一亮,那就更漂亮了。

超然楼周围是湖水,湖面上泊着一只小船,几只鸭子在快乐地戏水,一只鸭子身后好似还拖着长长的“尾气”,在水中漾起层层涟漪。

再往回走的路上, 我们碰到了许多游人,有的坐在长凳上休息,有的在嬉戏玩耍,还有的在观赏大明湖的美景。

一个半小时游览大明湖结束了,我被这美景吸引了。到了大门,我回望了一下大明湖,才恋恋不舍地离开了。

阅读全文
登录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