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灯记观后感征文5007篇

知乎者也
投稿
日期 · 2022-07-29 17:37:53
篇1:《红灯记》有感

街上汽车的鸣笛肆无忌惮地吵着,路两旁无聊的情歌热火朝天的唱着。此时串串的车铃声显得格外清脆悦耳,回家的路上,伴着排排的路灯,我的心已飞到了热气腾腾的餐桌前。

拐到临家的那条街上,周围渐渐安静下来,依稀听到有人在清唱样板戏《红灯记》,这可是小时侯我奶奶教我唱过的,轻易听不着,今天是谁呀,让我的心温热起来。

声音越来越大了,嘹亮起来,浑厚起来,一阵莫名的感动让我浑身发热,那声音投入而又忘我,抑扬顿挫,字字铿锵,我被震撼得热血沸腾。

“听奶奶,讲革命,英勇悲壮……”这正是我小时侯最熟的一段,没想到男声唱出来愈发感人,尤其他字正腔圆,感情浓郁,让我不禁大喊一声“好!”

可当我走近他,看清他,我更震撼了,那是一个满身污秽,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的人,他身上破出的棉絮在风中抖动,给他一张一合红润的双唇打着节拍……

这个人就是被人称为“疯子”“傻子”或“乞丐”的那种人,小时侯,常和伙伴拿这样的人取乐,远远的喊:“看大疯子喽!”如果猛然撞上他,就如遇到怪兽,慌忙逃跑,对他们永远是鄙夷、漠然和恐惧。

而此时我却被眼前这个“疯子”感动得大声喝彩,没有一丝嘲笑和鄙夷,甚至自己眼含热泪,真不知道在这样冰天雪地的寒夜,这位歌者心中流淌着怎样的情怀和往事。

毕竟内心依然有隐隐的恐惧,我默默离开了。有一位老先生,很认真的站在他跟前,凝视着他又象是凝视着远方,跟他一起哼唱,他和颜悦色地为他打着拍子,和他一起沉醉在《红灯记》里,有老先生的欣赏,他该感到温暖了,而眼前这幅景象,让这个冬夜顿时异常温暖。

我已经拐进了小区的大门,可耳畔依然是嘹亮的京腔,不知这声音是从远处飘来的,还是从心里传来的……

篇2:《钢琴伴唱红灯记》观后感

我家在海安县的一个小镇上,我十岁那年夏天的一个晚上,我们在操场上观看了《钢琴伴唱红灯记》,第一次在电影里看到了钢琴,我被殷承宗叔叔弹奏的《钢琴伴唱红灯记》深深地打动了,多想能真的看到钢琴弹上钢琴啊!

一天下午,我们放学时,一辆卡车开进了我们学校,车上装着一架很大很大的钢琴,哇!我激动地挤了进去靠近了卡车,太漂亮了!是真钢琴!车上的叔叔叫我们别拥挤,排好队,一个一个地上梯子来弹,一人只能弹一分钟,付给叔叔2分钱。已经有好几个弹下来了,我摸了一下口袋,遭了,只有一分钱!我赶紧跑回家,可妈妈还没下班回来,哪有钱呢?我失望地坐在地上发呆。

突然,两只公鸡打斗,我心里一亮,对!用鸡去换!我好不容易抓了一只跑到学校交给叔叔,叔叔很高兴地宣布:"今天下午钢琴给他一个人包了!其他人不要再排队了!",我飞快地上了楼梯坐到钢琴上弹了起来。铁梅刚唱完《都有一颗红亮的心》,李玉和接着又是一曲《浑身是胆雄赳赳》……那流水般的琴声从我的指尖飞落到琴键上,我得意地摇着头晃着身不知有多开心!车下一片掌声,他们都羡慕死了!我陶醉在这迷人的钢琴声中……突然"嘀-嘀-嘀-嘀-嘀-嘀,刚才最后一响是北京时间七点整",我睁开眼睛,醒了!原来是广播里放的啊!我非常懊恼,可又无奈地闭起了双眼,回味着刚做的美梦……

篇3:《红灯记》观后感

样板戏,是一个遥远的记忆。这周艺术概论课上,我得以观摩京剧《红灯记》,自己体悟了一番这种扭曲的艺术形式。

“栽什么树苗结什么果,撒什么种子开什么花。”这是一种预成论与不变论。即使李玉和在夸铁梅是革命火种,但这句话同时否定了其他阶级立场的有志之士追求真理的合法性。如果说艺术形象的刻画需要李玉和的语言表现出粗犷与质朴,那么正如受批判的,李玉和临刑前过长的抒情不但对这个英雄人物形象没有起到强化作用,反而使人感到有点文质彬彬。李玉和在不同幕中,时而质朴粗犷,时而用上“贼鸠山”这样带有幽怨意味的词语、用上“变雄鹰冲霄汉,乘风直上飞舞到关山”这样有典故有修辞的精妙好句、“投亲友,度饥寒”这样文言味十足的动宾短语、“我要你,仔细想一想你们的下场”如斯官僚气十足好似外交部发言人申明立场的宣言,其形象定位,相当混乱。这个艺术形象虽然是具体可感但是个性紊乱。形式上是一个三突出中的所谓主要英雄人物,却是不同个性的英雄人物简单的拼凑与大杂烩。

“为的是:救中国,救穷人,打败鬼子兵。”抗日救国只能作为一种工具论,而非价值论。既然李奶奶概述祖祖代代工人阶级的目标,怎么能将抗日视为终极期盼。在剧中,“穷人”与“工人”的概念经常混淆。戏剧发生的时候,工人是中国无产者中比例极少的部分,却将二者等同。这不是艺术的加工,这是特殊时期,政治对艺术的强制力体现,违背了艺术的真实性。江青在这部剧的加工过程中违背艺术的指令也很多,例如要求以《国际歌》作为李玉和就义时的背景乐。 “道高一丈,魔高一丈”用于剧中李玉和指出鸠山有诡计、自己的阵营更为强大并不合适,同样不应该因为是周总理指出要沿用古语习惯用法,就脱离剧情生搬硬套。不仅仅是演绎技巧上的盲从,演员参与艺术创作的态度也值得我们推敲。在戏剧表现的时代,一个穷人、一个底层的扳道工居然油光满面、大腹便便,塑造出的简直是一个资本家的富态。

经典版电视剧《水浒传》中,演员为了演好鲁智深这个形象,毁损健康数月内增肥20斤。相比之下,这部收视率更高、观众期待更强的电影中,要求一个演员出于对艺术创作的责任心节制饮食以便贴近艺术形象真的有那么难吗? 《红灯记》身为文革时期八部样板戏之一,是当时全国人民为数不多的精神食粮,得以反复的观摩。我只看了课上一遍、课下一遍,倘若不是借来剧本,许多细节还真没理解到。也就是说,用于大众传播的戏剧存在不少不利于广泛传播的文绉绉败笔。如玻璃上的“红蝴蝶”、祖孙俩一激动就矫情地高举号志灯四射。还有的细节仍不大理解,“能够距离你三公分开枪”为什么不能够成立。我想,如果不是如当时精神食粮匮乏的人们反复欣赏,看上一两次很难理解透彻这么多矫情做作的小细节。可以说,这部当时广泛传播、体现艺术认识与教育功效的作品,腐儒气太足、多处阳春白雪一定程度上脱离群众。这部剧的出发点就是强调其组织功用。

家乡安徽安庆、方言被称为黄梅腔、小时候看本地黄梅戏电视剧长大的我,本来就不喜欢京剧快而高亢的唱腔。京剧演员给我的感觉难免如同《红与黑》中德瑞那妇人对收容院院长的评价。英雄主义、大无畏的精神乍一听让人振奋,多听了几段就让人亢奋过度产生听觉疲劳。而且,京剧的唱词语速太快、吐字我跟不上,越看越没劲。远不及黄梅戏温婉舒缓让人畅快。回到 《红灯记》,相比于我不喜欢的语言艺术,“李玉和腿伤剧痛,‘单腿后蹉’,揉腿,‘骗腿亮相’”,以及李玉和巍然立起,从容解开衣扣、亮相、冷笑、扣钮,背着手,然后蔑视地踏着舞台方步入场这些源于古典京剧中的动作演示,却是极为生动的肢体语言,很好地诠释了李玉和的硬汉形象。

总体而言,我不喜欢《红灯记》。我不是剧本中描写的那个民族危亡时代的人,我也不是剧本上映那个英雄崇拜盛行时代的人。李玉和英雄主义的色彩越强,也就越强调了在他的时代之前的中国人是怎样窝囊而将烂摊子般的国家留给这一代人,也就越强调了文革时代的人们自身是多么没有值得褒奖的地方只得靠着缅怀与追忆挺直胸膛。艺术欣赏需要情感的共鸣,但我不认为百年前的人们的拼搏是理所当然的,因为我确信两百年前的中国人不值得我们这些后辈尊重。看这部剧给我最大的感触是对于戏剧发生时代之前纸醉金迷的中国人贻害后人的不满与憎恶。这出剧,编剧希望传达的情感与我看后的感慨根本形成不了共鸣,我也看不到它创造性的灵光。宝山忘川学术St。Rex2012-2013第一学期戏作。

篇4:《红灯记》的故事

一九三九年,日军对我东北抗日力量展开了疯狂围剿,妄图控制整个东北地区并向中原一带渗透。在地处东北地区交通要害的龙潭地区,以铁路工人李玉和为代表的地下党在惨烈的白色恐怖之下,为钳制日军、配合抗战进行着一系列灵活机智、艰苦卓绝的斗争,李玉和、李奶奶、李铁梅原本不同姓的三代人更是在共同革命信仰的感召下,演绎着生活在同一屋檐下生发出来的缕缕浓情。

日本宪兵队长鸠山仰仗自己多年的情报经验,在率部摧毁了北山游击队的电台之后,更妄图对龙潭地区的地下党组织进行彻底打击。

北满省委在得到游击队电台被毁的消息之后,及时派出交通员,携带一份新的密电码,乘坐253次列车,计划在途径的龙潭地区与当地地下党接头,将密电码送到游击队。没成想同时得到这一消息的日军对沿线铁路进行了严密封锁,禁止中途停车。交通员万不得已只得在列车行至龙潭车站附近的时候机智跳车,幸被赶来接应的王连举、李玉和相救,王连举为掩护他们自杀右臂,李玉和背起交通员逃离现场,交通员与李玉和对暗号未果,于是将随身携带的密电码藏于李玉和的号志灯下主动将自己暴露给敌人。

交通员被捕,而李玉和对于密电码的下落却全然不知,只是一心想方设法寻找密电码的线索,并联络游击队希望能够顺利地营救出交通员。

曾经做过外科医生的鸠山从王连举的伤口处看出了破绽,并采用一系列诱骗、攻心的战术击垮了王连举的心理防线,使其投敌叛变。

王连举的叛变使李玉和成为鸠山截获密电码乃至摧毁地下党的关键性人物。李玉和曾于十多年前对鸠山有过救命之恩,并是鸠山非常崇拜的象棋高手。老谋深算的鸠山为了达到摧毁龙潭地下党的目的,对李玉和实施了离间计。为此,李玉和不仅在组织内部受到怀疑,在同事、邻里街坊乃至自己的母亲和女儿之间都陷入百口莫辩的境地。

李玉和以宽厚的胸怀和革命者的睿智,忍辱负重,在极度艰难的情况下,坚持完成革命工作,最终在敌人的枪口下英勇就义,李奶奶也被日寇残酷地杀害。

失去了父亲和奶奶的李铁梅,在党组织的关心和帮助下,毅然承担起父亲未尽的革命工作,将密电码成功地送到了游击队。

李铁梅在斗争的风雨中逐渐长大成熟,最终成为一名坚毅、勇敢的共产党员,并由此开始了新的革命历程。

篇5:红灯记课后感想

今天我们上了一堂别具一格,令我终生难忘的语文课。

顾老师声情并茂、绘声绘色地讲了《红灯记》中李玉和被捕时所唱的一段京剧戏文,并对歌词的内容作了详细而精彩的剖析。回家以后,我进一步了解京剧发展的历史感与红灯记的故事背景及大体情况。

作为我们中国特色的剧种---京剧,英文名称为CHINESE OPERA(中国歌剧),由于她的字正腔圆,艺术表现大气深沉,深受中外人士的喜爱与传唱。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学生,我们应该多多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并尽己所能,发扬光大。

红灯记,发生在抗日战争中,是无数革命先烈为抗击日军侵略战争中的可歌可泣英勇事迹之一。地下党员李玉和面临着种种不利局面,王连举的判变,鸠山设下酒宴威胁利诱,企图攻破李玉和的心理防线,在这生死关头,李玉和表现了他的沉着、果断、机智,在与母亲与女儿道别时,用隐蔽的语言,交待并嘱咐她们一定要完成任务。文中这一段唱词,精彩地展现了共产党人的风范,体现了为了共产主义信仰,抛头颅洒热血的精神,让我十分感动。也正是他们这种无私无畏、不惧牺牲的奉献精神,才造就了我们今天幸福生活。

生活在和平时代的我们,珍惜时光,为祖国的壮大发展而努力学习!

篇6:家喻户晓的红灯记

今天我说的“红灯记”可不是家喻户晓的京剧选段,而是三岁儿童都熟知的“红灯停绿灯行”这一条交通法规。

自当懂事那刻起,父母就教导我们要记住这条法规,可越发长大却发现曾经教导我们这样做的父母在生活中往往是背道而驰,无视这些烂熟于心的法规,还常常去碰高压线。我爸爸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为此我们还展开了一场舌战。

那天,爸爸妈妈和我一起去看电影。一开始运气还算好,风雨无阻,一路绿灯,快速驰骋的感觉别提多爽!可事实不能如愿,这不一个红灯闪现了!我赶紧提醒老爸,可老爸偏偏“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他不但不减速,而且越来越快,油门一踩,速度立马从50码提到了70码,“呼”的一声,车从红灯下面闪了过去。啊,竟然闯红灯!“爸爸你什么闯红灯,难道你不知道红灯停,绿灯行?要不要我来替你温故一下这幼儿园小朋友都知道的常识?”爸爸不慌不忙的说:“我这也是为了赶时间吗!下次不闯了!”一旁的妈妈也来解围说道:“琳琳,你就别生气了你爸爸也不是故意的!”“态度还算诚恳,好吧!这次姑且饶过你,下次不许闯了!”我说道。哪知一波刚平一波又起,爸爸竟然又闯了几个。看来大人只是敷衍我们,根本无视我说的一切。我终于忍无可忍地吼道:“爸爸你开车真是称得上“风风火火闯九州”啊!珍惜时间你知道,珍惜生命你不知道吗?难道新闻上的撞车事件还不多?你是不是也想要亲生经历一下?跟你说过了,不要闯!!!!!你可以无视你的生命,请不要无视我和妈妈的生命……”“好了!好了!下次不敢了!!”爸爸听了我的话,爸爸一个劲的“求饶”。

不一会,又一个考验到了。这次爸爸总算是停下来了,这次我才满意的笑了。

同学们,闯红灯对于有的人来说,可能是小事,无足挂齿,但拿生命开玩笑就是大事了。让我们从最基本的做起,从小事做起,共筑生命之墙!共筑文明之城!

篇7:红灯记的读后感

读了《红灯记》这一篇故事,使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这一篇文章的主人公是:李铁梅姓陈,父母都被日本鬼子杀害了。李玉和姓张,叫张玉和都是铁路工人。李奶奶:丈夫也是铁路工人。红马灯是指挥火车通行的信号灯。

他们三姓本不是一家人。为了抗击日本侵略者,他们组成了一个新的革命家庭。都是游击队的交通员。红马灯是联络信号。交通员接头的暗号。一次松岭根据地的交通员把一个重要的密电码交给了李玉和,并让李玉和转交给北山游击队的磨刀师傅。由于鬼子搜查的紧,李玉和没有把密电码交出去。贪生怕死、卖友求荣的王局长当了叛徒出卖了李玉和。把转交密电码的事,告诉了日本鬼子大佐鸠山。

鸠山为了得到密电码,先是引诱,后是酷刑最后又将李玉和、李奶奶、李铁梅一起抓进大牢。他们都没有屈服。日本鬼子得不到密电码就将李玉和、李奶奶杀害了。李奶奶、李王和都壮烈牺牲后,鬼子还跟踪李铁梅妄想得到密电码。机动灵活的李铁梅最后乔装成慧莲的样子,很快就把密电码交给了北山根据地的交通员磨刀师傅,完成了任务。从此,铁梅接替了李玉和的位置,成了党组织的正式交通员。日本鬼子鸠山被新四军抓起来。

读了红灯记使我懂得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成千上万的革命先烈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李铁梅15岁就参加了革命,成了革命党组织的正式交通员。而我呢?今年也十几岁了,生活在一个新社会,长在红旗下,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有什么理由不好好读书呢?作业多了就怕苦,有时马马虎虎,不看题、不理解做完就了事。由于作业不认真学习没有刻苦劲,所以考试成绩不好。就如三年级期末成绩四门功课平均92分。这怎么能行呢?怎么能对得起我们飞跃发展的国家呢?更对不起我们老师。也对不起平时省吃俭用节约下的钱来资助我学习的老师、叔叔、阿姨们。

从此,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决不辜负大家对我的希望,多掌握知识。向红灯记中的李铁梅那样。将来成为我们伟大相国的有用人才。

阅读全文
登录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