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的作文600字初中11篇
说起《三国演义》中的最聪明的人非诸葛亮不可。诸葛亮知道敌人的性格就可破敌,草船借箭、空城计都是他对症下药的结果。
善用武将是他的本领,三顾茅庐的第一仗打得曹操人仰马翻。长坂坡一仗若不是他知人善用如何救刘备与水火之中。
他推荐刘备和孙武联盟,才有了火烧赤壁这一战。他收姜维为蜀国增加了一位武将;他收孟获为蜀国解除了隐患。他还忠诚无比,刘备死后没有废主,而是专心辅佐刘禅。
这样的诸葛亮如何不让人们敬佩。可惜病死五丈原,让人们可惜。也留下了世人的赞叹:蜀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这是杜甫的《蜀相》让人们不由的可惜。
这一个星期,轮到我清洁教室卫生,所以就要在起床铃声响时,赶去教室。
平时,我都是跑去的,可这一次,因为脚痛,而放慢了脚步,慢慢行走着前进。舍友们都在忙碌地刷牙,我出了宿舍门,对面的男生宿舍也顷刻间充满了光,窗户上有着一个个忙碌的身影,有时也会发出一两声男生之间的争吵,教室办公室的灯是24小时亮着的,铃声一响,教官们就吹着哨子,喊着喇叭提醒大家起床去早练,有吵又让人烦,我是最讨厌的。走到饭堂时,洗碗洗锅洗盆的声音环绕着我的身边,初三的大姐姐,大哥哥们在吃着早餐,有的则抿着嘴巴,把看起来令人恶心的早餐扔到饭桶里,既生气又无奈地洗着沾油的饭碗,有的则从我身边跑过,冲向黑暗的终点,他们是那么急,是否要赶光明,我不解。
天像黑布,没有闪光的星星;天上好像没有云,但风在吹。我继续往前走,我要离开这个令人烦恼的地方,终于,我走到了小卖部外的走道里,这里很静,回头看那饭堂,发着亮光,像在动,很热闹的样子。这是诱人的外表。走道,被蒙上一层厚厚的黑纱,与天连在一起。
头上的路灯照着,照着的地方是金色的,灯边有几只飞蛾在飞,很悠闲。没照着的地方是又静又黑,光与黑的边缘能照出影子,很长的影子。走道的两边是乒乓球台,和电话亭,我清楚地看见,电话亭上的电话有光亮着,是显示数字的屏幕在亮着光,使我有打电话回家的冲动,但这么早,太阳没出来,爸妈还没起床吧?脚步地缓慢移动着,身后那影子有时长,有时短,很神奇。我来到了金鱼池外的小道里,这里更静,我的脚步声清楚可听。
我听见有水声,那水声哗啦啦的,从高往下冲,那声音很清脆,但黑夜笼罩,就显得没那么美。金鱼池边有花,有草,有几棵高大的树,我看不见它们在动,是睡着了吧。走过大堂,大榕树就挺立在你面前,树叶沙沙地落,初三教学楼的灯全亮了,与黑天来个鲜明的对比。但却听不见有什么声音,几个早来的初三姐姐跑上楼梯,进了二楼的教室,就不见人影了。这时,我也听不见那清脆的响声。我继续向初一教学楼走去,在初二与初一教学楼的转弯处,我闻到了一股臭气,教学楼旁的路灯给照得一清二楚,好多的食物袋啊!一大群苍蝇在围攻垃圾,臭气熏天!我拖着长长的影子一步一步地走上初一教学楼的楼梯,几盏安全通道的灯在发出白色的光,照在外面的墙上,呈圆形的,圆形中有圆,每个圆的颜色是越来越深的。这圆可映出我头部的影子,我的头发。
我接着往上一层走,发现好多的教室都开了灯,传来了推椅子的声音,吱吱的。三楼八班的教室,出现在我面前,我松了一口气,我用钥匙打开的教室门,进去,开了灯,不久,灯关了,我缓缓走下楼梯,影子依然长着,这才发现天光了许多,白白的云在飘。清洁阿姨在忙碌着那臭气熏天的地方,初三的学生也哗啦啦地涌进教室。原来安静的地方也变吵闹了。我快步向饭堂走去。
作为一个文人,诸葛亮的悟性是极高的。倘若他以这份悟性,去参悟天机,解读人伦,恐怕是可以与庄周同乐,共孔丘并圣,甚至为集大成者。然而他却偏要去学什么“经世改用”之学,可谓暴殄天物,舍本逐末。他偏要跑到刘备那里,将一番见识如此如此这番这番,去做了一个军师。他六次北伐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诸葛亮的后半生,心力交瘁,但他仍执著北伐,连年作战,劳师远征,消耗了国内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结果抱憾终生。这就证明了诸葛亮之才,“于治戒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他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肖之亚匹”,而“应变将略,非其所长”。他的此种行为都不符合他的文人理念,但他除此之外无路可走。他被“才”俘虏了,成为一个“才”的载体,而失去了文人自身。文人作为社会的一部分,拥有相当的才学,却找不到自己的价值所在。所以,有的人便把施展才华作为目的,渐渐失去自我,为才所误。
把与世无争诠释为逐鹿群雄,一开始就注定了以落尘为归宿;背弃了与青山绿水的约定就注定了在硝烟和溅血中殒身;算尽了星辰,竟忘却了自己仍是误入尘世的沙弥。
马蹄已远去,而今只有这卧龙冢依然年轻。你,寂寞吗?你,后悔吗?
在蓝点黯淡的星空中,一颗璀璨的流星划过了。
诸葛亮少时饱学,且才情肆恣,自恃才高八斗,性格张扬。他自二十七岁走出隆中辅佐刘备,五十四岁在五丈原病逝,恰好半生操劳。他以“鞠躬尽瘁,死而后
已”的精神,效忠蜀汉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不折不扣地实践了自己的诺言。他公忠体国的精神,“虽九死其犹未悔”,赢得了世世代代的广泛称颂。其实,他也并非完人。
其一,虑多决少。诸葛亮北伐,前后六次,五次进攻,一次防守。后以失败而告终,并非意外。因为战争是政治、经济、军力的综合较量,但又不能以强弱之势论成败。曹、孙、刘三方面最初都是以弱胜强、力挫群雄,力争得三分之势。诸葛亮北伐仍有一线的希望。这希望就在第一次出师,曹魏关中空虚,“朝野恐惧”,陇右三郡叛魏应亮。假若诸葛亮采纳魏延之策,第一次直指长安,一举奄有关中,则天下震动,中原人士旋踵而归,吴人拼力北进,强弱之势不是不可以易位的。只可惜诸葛亮过于谨慎,不敢用奇,丧失了这一取胜的机会。“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斯固悲哉!
其二,怀才而误人误己。诸葛亮误用马谡,迁就李平,就失知人之明和用人之明。魏延、杨仪不相能,诸葛亮未能调和。关羽骄恣,诸葛亮不能喻以大义;对于魏延,他不采用魏延的好计策,不让他参加行动,理由是魏延脑后有反骨。其实魏延真的很有才能,而且对蜀国绝无异心,后来却被诸葛亮逼得反蜀。诸葛亮的后半生,心力交瘁,更重要的是,他忽视了对人才的培养与发展。在《出师表》中推荐的人才全都为追随他的荆土人士,大多为二流贤才,不能不说气度有些褊狭。对于人才缺乏的蜀国,此举更是雪上加霜。
再锋利的宝剑也会用钝,重剑
往往无锋啊。
其三,文人价值的缺乏与错位。诸葛亮可以说是一个文人——出生于名士之家,受到较好的人文熏陶,所以在乱世中并没有很大的政治野心,“淡泊”、“宁静”,无论出山前后都没有称王称霸的志图。况且他还从水镜先生那里学得满腹经纶,对于天下的形势有了深刻的了解,所谓旁观者清。既然就这么回事,便可以坐看天下纷争,推演消长之势,做出一个“天下之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结论。
作为一个文人,诸葛亮的悟性是极高的。倘若他以这份悟性,去参悟天机,解读人伦,恐怕是可以与庄周同乐,共孔丘并圣,甚至为集大成者。然而他却偏要去学什么“经世改用”之学,可谓暴殄天物,舍本逐末。他偏要跑到刘备那里,将一番见识如此如此这番这番,去做了一个军师。他六次北伐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诸葛亮的后半生,心力交瘁,但他仍执著北伐,连年作战,劳师远征,消耗了国内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结果抱憾终生。这就证明了诸葛亮之才,“于治戒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他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肖之亚匹”,而“应变将略,非其所长”。他的此种行为都不符合他的文人理念,但他除此之外无路可走。他被“才”俘虏了,成为一个“才”的载体,而失去了文人自身。文人作为社会的一部分,拥有相当的才学,却找不到自己的价值所在。所以,有的人便把施展才华作为目的,渐渐失去自我,为才所误。
把与世无争诠释为逐鹿群雄,一开始就注定了以
落尘为归宿;背弃了与青山绿水的约定就注定了在硝烟和溅血中殒身;算尽了星辰,竟忘却了自己仍是误入尘世的沙弥。
马蹄已远去,而今只有这卧龙冢依然年轻。你,寂寞吗?你,后悔吗?
五丈原 五丈原位于宝鸡市岐山县境内,东距西安130公里,西距宝鸡56公里,北距岐山县城25公里。高20余米,面积约12平方公里,五丈原南依棋盘山,北临渭河,东西两面为河流冲的深沟,形势险要。
三国时期,诸葛亮屯兵五丈原与司马懿对阵,后因积劳成疾病死五丈原,五丈原由此闻名于世。是三国时诸葛亮最后一个战场。 公元234年,诸葛亮率兵由汉中出发,穿过秦岭,进驻五丈原。初来乍到,粮草不济,先屯田练兵,待机伐魏。魏将司马懿深知诸葛亮神机妙算,在渭河北岸固守,不敢贸然出兵。双方在五丈原相持百天不战,诸葛亮不得不引诱魏兵入葫芦沟作战,并放火烧断谷口,欲大败魏将司马懿未料一场大雨,魏军死里逃生。同年秋天,诸葛亮病死军中,蜀军败退。
当司马懿进兵诸葛亮指挥作战的地方时,看到蜀军阵地之险要,惊叹道:“天下奇才也。”后人为了纪念诸葛亮,在这里修建了寺庙。
作为一个出生在汉末乱世的普通百姓,我是不幸的;但是,我拥有诸葛玄这样一位叔父,又是我的大幸。由于我这位叔父与荆州牧刘表的故旧关系,我们得以从故乡琅邪迁来较为安定的荆州,在襄阳城西的隆中有了一块土地定居下来。我叔父去世后,我和我弟弟诸葛均便以耕读为业,还交上了崔州平、徐元直等几个可称为一时人杰的朋友,日子倒也过得逍遥。虽然我在当地也还有一点微名,甚至被人谬称为“卧龙”,但我没有想到去入仕做一番事业,以求闻达于诸侯。只想安安静静地隐居于垄亩之中,与一家人平平安安地苟全性命于乱世。
可是,事情就坏在我的朋友徐元直的身上。他自己去投奔了流落到荆州的左将军、皇叔刘备,又不能善始善终,临离开刘备之前又郑重其事地向刘备推荐了我。我知道这个刘备一直是想打着“兴复汉室”的旗号来争夺天下的,只不过是当时力量太弱小,锋芒还没有暴露出来而已。而曹操已消灭袁绍、吕布等割据势力,挟天子以令诸侯,再加上他本人的出众韬略,统一天下只是略需时日了。我当然不愿出来趟这河浑水,逆天命而行,再让天下生民遭受战乱之苦。因此刘备前两次造访我的茅庐的时候,我事先都故意回避了。可惜,他第三次去的时候,我没有得到信息,正好在家里被他撞个正着。刘备的谦恭有礼,诚心诚意也确实感动了我。况且,想到先贤们所说的“君子之仕,行其义也”,建功立业的欲望使我昏昏然了。于是,历史上又多了一个风云际会的美好传说。我当时就在我的茅庐里发表了那个有名的“隆中对”,给刘备今后的奋斗指明了方向。随后,在刘备的苦苦哀求下,我答应了随他入仕,辅助他实现“兴复汉室”的愿望。
我平素最仰慕的人,其实并不是管仲和乐毅,而是“汉三杰”之一的张良。张良辅助高皇帝夺得了天下,不贪功,不恋位,既能入更能出,全身而退,得以尽享其天年。不像另一杰的韩信,入而不能出,最终身死未央宫一妇人之手,哀哉!我并不是贪恋禄位的人,因此,我当时还有一个如意算盘:以张良为榜样,待功成名就之后即全身而退。
可是,我的算盘打错了。直我入仕之后,屡屡处于危难之中。先是赤壁一战,幸亏我凭三寸不烂之舌说服江东孙权,结成孙吴联军,又得上天助我,吹得好东风,这才一把火把曹操烧回北方,得以形成鼎足三分的局面。后来,庞统助刘备入川,贪功而操之过急,被张任射死在落凤坡,刘备在川中进退两难,我不得不把荆州交给我并不放心的关羽而亲自入川相助。刚刚夺得川中地区不久,志大才疏的关羽又失去了荆州并身死人手,使吴蜀联盟被破坏,更使我在“隆中对”中所制定的战略方针再也无法实行。随后,刘备不听劝告,执意要伐吴为关羽报仇,以致在夷陵被东吴陆逊打得大败,损失几十万大军,严重动摇了国家的根本,蜀国从此一蹶不振。在这些时候,我欲退不甘,也根本不可能抽身而退。刘备死后,我受托孤之重任,为全名节,我更不可能全身而退了。只能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现在,我快要走到我的生命的尽头了,回顾我的一辈子,我后悔我不该入仕,更不该入而不出,一切无非“是非成败转头空”。我虽然能入乎其内,一辈子风云激荡,虎虎有生气,可我毕竟不能出乎其外,终究缺乏张良那样真正的高人高致。更让我痛心的是历史没有逃出“中原代有英雄出,各苦生民数十年”的恶性循环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我给天下百姓特别是川中百姓多带来了几十年的战乱!希望我能入而不能出的教训能给后代的“英雄们”以启示,不要逆天命而行,徒使天下生灵涂炭!知我罪我,任由后人吧!乃作歌曰:
油尽灯枯兮吾将亡,蓦然回首兮心彷徨。
汲汲营营兮兴刘梦,劳苦百姓兮上战场。
入不出兮三十载,使天下纷乱兮断人肠!
话说到了21世纪,三国还是没拼出个胜负来,各国早已疲惫不堪。诸葛亮想出一个主意来,:‘‘这样吧,我们还是撤退兵马,各自开家企业,谁的经济发展得快,谁就称霸天下。’’两国都同意了。蜀国开了一家房产公司,刘备任总裁,诸葛亮任董事长,赵云当总经理,生意十分火爆。吴国才调零,只能开一家食品公司。而魏国呢?开了家超市,虽然人势众多,但真正的人没几个。司马昭野心勃勃,一心想当总裁。一天,他和同党联合起来,想谋杀曹丕,被曹爽听见了,立刻报告曹丕。夜里,曹丕率警卫包围了他家,司马昭只好乘了个热气球逃走。司马昭改投奔东吴,孙权想:他老远逃命来,这正缺人手,就留下吧。三家企业都开了,就属吴国最乱。因为司马昭坚持在口服液里加PPA,想多赚钱,结果事情一传十,十传百,弄得人人谐知,东吴就倒闭了。曹魏也经营不善,面临困境。蜀汉派赵云前去弄些贷款给他们,使曹魏摆脱困境。司马昭走投无路,向父亲司马懿求救,谁知司马懿说:‘‘老子差点栽在你手里,居然谋害总裁,你今后不是我儿子。’’司马昭只好上街乞丐了。曹丕因为心存感激,便和蜀汉两家合二为一,风风火火地开起公司······此为,‘‘分久必合’’也!
每个人都有崇敬的人,这些人,可能是伟人、专家,学者,也可能是影视明星,等等。
我要说的“星”是诸葛亮。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林。
映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讲,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诸葛亮,古今中外,闻名遐迩。他是民族智慧的象征,鞠躬尽瘁的典范。
诸葛亮的一生,表现了忠诚、勤勉、开明、智慧。其中我最佩服他的忠诚与智慧。
忠诚,是诸葛亮最大的特点,为了报答刘备“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思和言所计从的信任,他在刘备走下坡路时全心辅佐这位危主,毫无二心,竟使刘备以“天命不可以不答,祖业不可以久替,四海不可以无主”为由,在公元221年称帝。在刘婵登基后,他更是忠到了愚忠的地步。他将刘婵能做的和不能做的都做了,这并非夺权,而是在尽一个“相父”的忠。
诸葛亮的成就使他几乎成了智慧的代名词。
他少年时使有“逸群之才、英霸之气”。虽隐居于卧龙岗却洞悉天下之事,写出了流传后世的《隆中对》。在群雄并起之时,在刘备兵不满千,将目关、张、赵之时,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火烧赤壁,用三把火烧出了刘备的霸业。争汉中,安邦定国,平南蛮,扩大疆土,无不闪耀着智慧的光芒。他神机妙算、奇策泉涌,智谋纵横、出神入化,思维敏捷、料事如神,不愧是羽扇纶巾智多星。
因为他的雄才大略和他那一颗无比正直、善良、诚实的心初中作文 ,这也正是我崇拜他的原因。我会永远记住他,为我们民族出现过一位伟大的智者、政治家、思想家,道德家,军事家而自豪。
小亮是三年级的小学生,他很调皮,是一个捣蛋王。从不爱护物品,家里的一切都被他搞得乱七八糟的,他的用具更不用说了。最近,他因为不注意保护眼睛,戴上了近视眼镜,但才几天,眼镜就被摔了几次。
一天,他在楼下玩儿,把眼镜和悠悠球随手往妈妈的自行车栏里一扔,悠悠球刚好压在眼镜身上,“哎呀!我的腿快断了”,“哎呀!我的头砸破了” 眼镜和悠悠球痛得禁不住叫了起来。回家时,小亮忘了把眼镜和悠悠球带走。晚上,自行车问悠悠球:“兄弟,你不是小主人小亮的最爱吗?怎么满脸伤痕呢?悠悠球叹了口气,说:“你有所不知啊!小亮是一个捣蛋王,家里的一切被他弄得一片狼藉,我们的命可苦了!要不你问问眼镜兄弟,他最清楚小亮了。”“是啊!真被小亮折磨得受不了!你看,我的腿都扭到一边去了。书包姐姐更惨,常常给他摔来扔去,浑身脏兮兮的不算,连包里书,笔等都受苦呢,真是一言难尽。”眼镜接口说。“那我们一齐想想办法帮助小亮,让他改掉捣蛋这个坏毛病吧!这样不仅对小亮好,对我们也有好处啊!”自行车提议说。悠悠球和眼镜都举双手表示赞成。但是,用什么办法好呢?他们想来想去,终于有了方案。
第二天早上,小亮发现悠悠球转不动。拆开一看,看见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去看自行车的车栏。小亮找到妈妈的自行车,往车栏里一瞧,咦?又有一张字条:小亮,我——自行车,代表家里所有的东西向你抗议:“因为你的调皮捣蛋,我们遭受了许许多多灾难……希望你能改正,能爱护我们。”
小亮是个善良的孩子,看了纸条,惊讶得不得了。他仔细一想:对呀!我的确给许多人和物品带来麻烦,带来伤害,这多不应该呀!他很惭愧,决心要改正这个缺点。从此,他十分爱护东西——自己的、别人的、公共的……。一个星期后,小亮就完全彻底地改变了这个坏习惯,同学中,他所用的物品是最干净的,最完好无损的。现在,他的物品都为自己有一个这么好的主人而感到自豪、高兴呢!
三顾茅庐
刘备屯住新野时,自知蹉跎半生之缘由是身边虽有关羽,张飞等猛将,而无出谋划策运筹帷幄之谋士,便礼仪贤下士,寻求良辅。在司马徽和徐庶的荐举下,刘备与关羽,张飞便来到襄阳隆中,拜访诸葛亮。
第一次来到茅庐时,亮已外出,三人返途中遇见亮好友崔州平;数日后,刘、关、张顶风冒雪,二顾茅庐。途中,遇亮好友石广元,孟公威。到达茅庐,只见亮弟诸葛均,方知亮已出游,备留下一笺,表达倾慕之意。返回时,在隆中山下小桥边遇见亮岳父黄承彦;过了一段时间,刘备与关羽、张飞三顾茅庐,适逢亮在家,但昼寝未醒。刘备吩咐关、张在门外等候,自己徐步而入,拱手立于阶下,直到亮醒后,方才相见。[三顾堂:建于清康熙五十八年(公元1719年),是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作《隆中对》的纪念堂。]
隆中对
官渡大战以后,刘备逃到荆州,投奔刘表。刘表拨给他一些人马,让他驻在新野(今河南新野县)。
刘备是一个雄心勃勃的人,因为自己的抱负没有能够实现,心里总是闷闷不乐。他想寻找个好助手。他打听到襄阳地方有个名士叫司马徽,就特地去拜访。
司马徽说:“这一带有卧龙,还有凤雏(音chú),您能请到其中一位,就可以平定天下了。”司马徽告诉刘备:卧龙名叫诸葛亮,字孔明;凤雏名叫庞统,字士元。
徐庶也是当地一位名士,因为听到刘备正在招请人才,特地来投奔他。刘备很高兴,就把徐庶留在部下当谋士。徐庶说:“我有个老朋友诸葛孔明,人们称他卧龙,将军是不是愿意见见他呢?”刘备听了徐庶的介绍,说:“既然您跟他这样熟悉,就请您辛苦一趟,把他请来吧!”徐庶摇摇头说:“这可不行。像这样的人,一定得将军亲自去请他,才能表示您的诚意。”
刘备先后听到司马徽、徐庶这样推重诸葛亮,知道诸葛亮一定是个了不起的人才,就带着关羽、张飞,一起到隆中去找诸葛亮。三顾茅庐后,诸葛亮终于被刘备的诚意感动了,就在自己的草屋里接待刘备。
诸葛亮看到刘备这样虚心请教,也就推心置腹地跟刘备谈了自己的主张。他说:“现在曹操已经战胜袁绍,拥有一百万兵力,而且他又挟持天子发号施令。这就不能光凭武力和他争胜负了。孙权占据江东一带,已经三代。江东地势险要,现在百姓归附他,还有一批有才能的人为他效力。看来,也只能和他联合,不能打他的主意。”
接着,诸葛亮分析了荆州和益州(今四川、云南和陕西、甘肃、湖北、贵州的一部)的形势,认为荆州是一个军事要地,可是刘表是守不住这块地方的。益州土地肥沃广阔,向来称为“天府之国”,可是那里的主人刘璋也是个懦弱无能的人,大家都对他不满意。
最后,他说:“将军是皇室的后代,天下闻名,如果您能占领荆、益两州的地方,对外联合孙权,对内整顿内政,一旦有机会,就可以从荆州、益州两路进军,攻击曹操。到那时,有谁不欢迎将军呢。能够这样,功业就可以成就,汉室也可以恢复了。”
刘备听了诸葛亮这一番精辟透彻的分析,思想豁然开朗。他觉得诸葛亮人才难得,于是恳切地请诸葛亮出山,帮助他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诸葛亮遂出山辅佐刘备。
后来,人们把这件事称作“三顾茅庐”,把诸葛亮这番谈话称作“隆中对”。(一说是襄阳隆中,也说是南阳,难定论?)
五丈原
五丈原位于宝鸡市岐山县境内,东距西安130公里,西距宝鸡56公里,北距岐山县城25公里。高20余米,面积约12平方公里,五丈原南依棋盘山,北临渭河,东西两面为河流冲的深沟,形势险要。三国时期,诸葛亮屯兵五丈原与司马懿对阵,后因积劳成疾病死五丈原,五丈原由此闻名于世。是三国时诸葛亮最后一个战场。
公元234年,诸葛亮率兵由汉中出发,穿过秦岭,进驻五丈原。初来乍到,粮草不济,先屯田练兵,待机伐魏。魏将司马懿深知诸葛亮神机妙算,在渭河北岸固守,不敢贸然出兵。双方在五丈原相持百天不战,诸葛亮不得不引诱魏兵入葫芦沟作战,并放火烧断谷口,欲大败魏将司马懿未料一场大雨,魏军死里逃生。同年秋天,诸葛亮病死军中,蜀军败退。当司马懿进兵诸葛亮指挥作战的地方时,看到蜀军阵地之险要,惊叹道:“天下奇才也。”后人为了纪念诸葛亮,在这里修建了寺庙。
据当地民间传说,诸葛亮去世时,一颗明星从天而降,所以才起这个名字。当年诸葛亮屯田的地方,人“诸葛田”。当年诸葛亮设军帐指挥作战的地方还留有半米高的城墙残迹,南北长约250米、东西宽近100米。当地群众给这个小城堡起名“豁落城”。在豁落城南边的秦岭山坡,有一块平展的石头,上面似有棋盘线条。据说当年诸葛亮在这里下过棋,所以这座山得名“棋盘山”。在五丈原的土中,已找出不少“诸葛锅”,铁锅上铸有汉代隶书文字。五大原如今是一片农田,游客来这里总想找一找古战场的遗迹和传闻。在农田的中间有一道河湾,当地叫落星湾,湾中的村子叫落星堡。
五丈原北端有诸葛亮祠,创建于元初年,明清曾重修。祠内献殿内两侧墙壁上有一幅幅三国故事画,如古城会、空城计、三战吕布等。壁画下镶嵌着40块青石,石刻岳飞手书《出师表》,字迹苍劲有力。石前有明太祖朱元璋赞颂岳飞的石刻:“纯正不曲,文如其人”。(一说是襄阳隆中,也说是南阳,难定论?)
吃瓜留子
诸葛亮不仅能种出好庄稼,而且还有一手种西瓜的好手艺。襄阳一带曾有这么一个规矩:进了西瓜园,瓜可吃饱,瓜子不能带走。传说这条“规矩”也是当年请葛亮留下来的。
诸葛亮种的西瓜,个大、沙甜、无尾酸。凡来隆中作客和路过的人都要到瓜园饱饱口福。周围的老农来向他学种瓜的经验,他毫不保留地告诉他们瓜要种在沙土地上,上麻饼或香油脚子。好多人都来问他要西瓜种子,因为以前没有注意留瓜子,许多人只好扫兴而归。第二年,西瓜又开园了,他在地头上插了个牌子,上面写道:“瓜管吃好,瓜子留下。”
诸葛亮把瓜子冼净、晒干,再分给附近的瓜农。现在,汉水两岸沙地上的贾家湖、长丰洲、小樊洲的西瓜仍有名气,个大、皮薄、味沙甜。有些地方还遵守那条“吃瓜留子”的老规矩。
神机妙算救后代
这件事情的真否无法考证,从记载来看,可能性还是有的。
相传,诸葛亮在临死前对后代说:“我死后,你们中的一个将来会遇到杀身大祸。到那时,你们把房拆了,在墙里面有一个纸包,有补救的办法。”
诸葛亮死后,司马0打下天下当了皇帝。他得知:朝廷中的一员将军是诸葛亮的后代,便想治治他。有一天,司马0找了个借口,把这个将军定了死罪。在金殿上,司马0问:“你祖父临死前说了些什么?”这个将军就一五一十地把诸葛亮的话说给他听。司马0听后,使命令上兵们把房子拆了,取出纸包。只见纸包里面有封信,上面写着“遇皇而开”。土兵们把信递给0,0打开信,只见里面写道:“访问后返三步。”0立即站起身退后三步。他刚站稳,只听“咔嚓嚓”一声响,0龙案上面正对的房顶上,一根玉掉下来。把桌椅砸得粉碎。0吓得出了一身冷汗。反过来再看信后面写道,“我救你一命,请你留我后代一命。”看完这封信,暗暗佩服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后来.他把那个将军官复原职
诸葛亮的八卦衣
在戏剧和图面中,诸葛亮都是身披八卦衣,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姿态。据民间传说诸葛亮的八卦衣是他勤奋好学,师母所赏赐。
诸葛亮少年时代,从学于水镜先生司马徽,诸葛亮学习刻苦,勤于用脑,不但司马德操赏识,连司马的妻子对他也很器重,都喜欢这个勤奋好学,善于用脑子的少年。那时,还没有钟表,记时用日晷,遇到阴雨天没有太阳。时间就不好掌握了。为了记时,司马徽训练公鸡按时鸣叫,办法就是定时喂食。诸葛亮天资聪颖,司马先生讲的东西,他一听便会,不解求知饥渴。为了学到更多的东西,他想让先生把讲课的时间延长一些,但先生总是以鸡鸣叫为准,于是诸葛亮想:若把公鸡呜叫的时间延长,先生讲课的时间也就延长了。于是他上学时就带些粮食装在口袋里,估计鸡快叫的时候,就喂它一点粮食,鸡一吃饱就不叫了。
过了一些时候,司马先生感到奇怪,为什么鸡不按时叫了呢?经过细心观察,发现诸葛亮在鸡快叫时给鸡喂食。司马先生在上课时,就问学生,鸡为什么不按时叫鸣?其他学生都摸不着头脑。诸葛亮心里明白,可他是个诚实的人,就如实地把鸡快叫的时候喂食来延长老师授课时间的事如实报告了司马先生。司马先生很生气,当场就把他的书烧了,不让他继续读书了。诸葛亮求学心切,不能读书怎么得了,可又不能硬来,便去求司马夫人。司马夫听了请葛亮喂鸡求学遭罚之事深表同情,就向司马先生说情。司马先生说:“小小年纪.不在功课上用功夫,倒使心术欺蒙老师。这是心术不正,此人不可大就。”司马夫人反复替诸葛亮说情,说他小小年纪,虽使了点心眼,但总是为了多学点东西,并没有他图。司马先生听后觉得有理,便同意诸葛亮继续读书。
司马先生盛怒之下烧了诸葛亮的书,后经夫人劝解,又同意诸葛亮来继续读书。可没有书怎么读呢?夫人对司马先生说:“你有一千年神龟背壳,传说披在身上,能使人上知千年往事,下晓五百年未来.不妨让诸葛亮一试.如果灵验,要书作甚?”司马先生想到把书已烧了,也只好按夫人说的办。
诸葛亮将师母送的神龟背壳往身上一披,即成了他的终身服饰——八卦衣,昔日所学,历历在目,先生未讲之道,也能明白几分。
诸葛亮的鹅毛扇
诸葛亮的鹅毛扇代表着智慧和才干,所以在有关诸葛亮的戏曲中,孔明总是手拿鹅毛扇。
关于鹅毛扇,民间流传着这样的故事,黄承彦的千金小姐黄月英并非丑陋,而是一个非常聪明美丽、才华出众的姑娘。黄承彦怕有为的青年有眼不识荆山玉,故称千金为“阿丑”。阿丑黄月英不仅笔下滔滔,而且武艺超群,她曾就学于名师。艺成下山时,师傅赠送她鹅毛扇一把,上书“明”、“亮”二字。二字中还密密麻麻地藏着攻城略地、治国安邦的计策。并嘱咐她,姓名中有明亮二字者,即是你的如意郎君。后来黄承彦的乘龙快婿,就是吟啸待时、未出隆中便知天下三分的名字中有“明”、“亮”二字的未来蜀国丞相诸葛亮。结婚时,黄月英便将鹅毛扇作为礼物赠给诸葛亮。孔明对鹅毛扇爱如掌上明珠,形影不离。他这样作不仅表达了他们夫妻间真挚不渝的爱情,更主要的是熟练并运用扇上的谋略。所以不管春夏秋冬,总是手不离扇。
清朝康熙年间,襄阳观察使赵宏恩在《诸葛草庐诗》中写道:“扇摇战月三分鼎,石黯阴云八阵图”,就足以证明诸葛亮手执鹅毛扇的功用以及他手不离扇的原因。
NOTE:南阳武侯祠同样有“三顾茅庐”一说,难以定论。大家可以看。
诸葛亮《前出师表》
臣亮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治;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费依、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得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之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穆,优劣得所也。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亮死节之臣也,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虑,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帅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依、允等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复之言,则责攸之、依、允等之咎,以彰其慢。陛下亦宜自谋,以谘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泣,不知所云。
诸葛亮《后出师表》
先帝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故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而议者谓为非计。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谨陈其事如左:高帝明并日月,谋臣渊深,然涉险被创,危然后安;今陛下未及高帝,谋臣不如良、平,而欲以长策取胜,坐定天下:此臣之未解一也。刘繇、王朗,各据州郡,论安言计,动引圣人,群疑满腹,众难塞胸;今岁不战,明年不征,使孙策坐大,遂并江东:此臣之未解二也。曹操智计,殊绝于人,其用兵也,仿怫孙、吴,然困于南阳,险于乌巢,危于祁连,逼于黎阳,几败北山,殆死潼关,然后伪定一时耳;况臣才弱,而欲以不危而定之:此臣之未解三也。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任用李服而李服图之,委任夏侯而夏侯败亡,先帝每称操为能,犹有此失;况臣弩下,何能必胜:此臣之未解四也。自臣到汉中,中间期年耳,然丧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合、邓铜等,及驱长屯将七十余人,突将无前,丛叟、青羌,散骑武骑一千余人,此皆数十年之内,所纠合四方之精锐,非一州之所有;若复数年,则损三分之二也。——当何以图敌:此臣之未解五也。今民穷兵疲,而事不可息;事不可息,则住与行,劳费正等;而不及今图之,欲以一州之地,与贼持久:此臣之未解六也。
夫难平者,事也。昔先帝败军于楚,当此时,曹操拊手,谓天下已定。——然后先帝东连吴、越,西取巴、蜀,举兵北征,夏侯授首:此操之失计,而汉事将成也。——然后吴更违盟,关羽毁败,秭归蹉跌,曹丕称帝:凡事如是,难可逆见。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悼周瑜
呜呼公瑾,不幸夭亡!修短故天,人岂不伤?我心实痛,酹酒一觞;君其有灵,享我蒸尝!吊君幼学,以交伯符;仗义疏财,让舍以民。吊君弱冠,万里鹏抟;定建霸业,割据江南。吊君壮力,远镇巴丘;景升怀虑,讨逆无忧。吊君丰度,佳配小乔;汉臣之婿,不愧当朝,吊君气概,谏阻纳质;始不垂翅,终能奋翼。吊君鄱阳,蒋干来说;挥洒自如,雅量高志。吊君弘才,文武筹略;火攻破敌,挽强为弱。想君当年,雄姿英发;哭君早逝,俯地流血。忠义之心,英灵之气;命终三纪,名垂百世,哀君情切,愁肠千结;惟我肝胆,悲无断绝。昊天昏暗,三军怆然;主为哀泣;友为泪涟。亮也不才,丐计求谋;助吴拒曹,辅汉安刘;掎角之援,首尾相俦,若存若亡,何虑何忧?呜呼公瑾!生死永别!朴守其贞,冥冥灭灭,魂如有灵,以鉴我心:从此天下,更无知音!呜呼痛哉!伏惟尚飨。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译文:有道德修养的人,是这样进行修养锻炼的,他们以静思反省来使自己尽善尽美,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不清心寡欲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确坚定,不安定清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理想而长期刻苦学习。要学得真知必须使身心在宁静中研究探讨,人们的才能是从不断的学习中积累起来的;如果不下苦工学习就不能增长与发扬自己的才干;如果没有坚定不移的意志就不能使学业成功。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险草率、急燥不安就不能陶治性情使节操高尚。如果年华与岁月虚度,志愿时日消磨,最终就会像枯枝落叶般一天天衰老下去。这样的人不会为社会所用而有益于社会,只有悲伤地困守在自己的穷家破舍里,到那时再悔也来不及了。(兰溪诸葛村)[注:应网友武春森要求]
隆中对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第二个版本:
三顾茅庐
徐庶向刘备热诚地推荐诸葛亮(也叫诸葛孔明),刘备很高兴,便决定去访聘。当时诸葛亮正在襄阳城外隆中隐居。刘备携同关羽,张飞到隆中,不巧诸葛亮出了门,没见到。过了几天,刘备再冒著风雪去拜访,诸葛亮又跟朋友闲游去了。两次见不到孔明,刘备有些失望,但是为了成就大业,他求才心切,不顾张飞关羽的埋怨,又安排第三次的拜访。这回诸葛亮并没外出,不过还在草堂上睡午觉没醒,刘备便谦恭地拱手站在石阶上等候,直等到孔明睡醒,才得以晤面。诸葛亮为刘备的其诚所感动,答应出山辅佐刘备,终於干出了一番事业。「三顾茅庐」后来便用以比喻诚心诚意地邀请人家,有时也表示多次拜访才见到对方。
如鱼得水
刘备三顾茅庐,请得诸葛亮(孔明)出山之后,「食则同桌,寝则同榻」,终日共论天下大事,把孔明当作老师,关羽,张飞看在眼,很不痛快,便对刘备说:「孔明年纪轻轻,有甚麼才学大哥你对待他实在是好过头了,又没见到他显示出甚麼本事!」刘备劝解他们说:「我得到孔明,如鱼得水,两位弟弟不用再多说了。」「如鱼得水」用以比喻得到跟自己相投合的人或找到适合自己事业发展的环境。例如:李教授请到张明作助手,简直「如鱼得水」,研究项目的进度加快了,突破了一个又一个难关。
初出茅庐
新官上任三把火诸葛亮随刘备到新野后不久,曹操就派了夏侯敦领兵十万,到达博望城,逼近新野。刘备叫来关张二人商议迎敌,张飞原本对刘备说的「得了孔明如鱼得水」很不服气,便赌气地说:「哥哥何不就派『水』去迎敌」刘备说:「智谋靠孔明,勇武须二弟,怎麼可以推诿呢」刘备叫孔明指挥作战,孔明怕关张等人不听从号令,便要了刘备的宝剑和印章,显示他正掌握兵权,违令者斩。孔明派兵遣将,在博望坡火攻曹兵,大败夏侯敦。这场漂亮的胜仗,使关张开始佩服诸葛亮,从此诚心诚意地听从他的调遣。《三国演义)第三十九回有首评议诗赞扬诸葛亮:「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挥如意笑谈中。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成语「初出茅庐」原说诸葛亮出山后初掌兵权就打胜仗,后来则用以比喻刚刚进人社会工作,缺乏实际经验。例如:别看他「初出茅庐」,却有一股冲劲,又肯虚心学习,很快就熟悉了业务,作出了成绩。
锦囊妙计
孙权为了控制挟持刘备,接受了周瑜提出的「美人计」,假意要将自己的妹妹许配给刚刚死了妻子的刘备,骗刘备到南徐招亲,然后打算将他软禁,作为人质,再派人去夺回荆州。刘备接见了孙权的使者,心存疑虑,诸葛亮却叫他放心大胆前往,满有把握地表示会「略用小谋,使周瑜半筹不展;吴侯之妹,又属主公;荆州万无一失。」并叫赵子龙护送刘备。临行,诸葛亮把赵子龙叫到跟前,交给他三个锦囊,跟他耳语道:「你保主公入吴,应该领受这三个锦囊,囊中有三条妙计,你可以依照顺序施行。」赵子龙依计而行,迫使孙权嫁妹弄假成真,后来又护卫刘备和孙夫人安全地离开吴地,逃出虎口。「锦囊妙计」现在比喻能及时解决紧急问题的妥善办法。
一时瑜亮
周瑜一直要置刘备与诸葛亮於死地,但是他的计谋却一个一个地被诸葛亮破坏,《三国演义)第五十一回至五十六回描述了「孔明三气周公瑾」的故事,周瑜心胸狭窄,身上本来带有箭疮还末痊愈,气怒之下,终於死去,他临终时仰天长叹:「既生瑜,何生亮!」意思是「既然出了个周瑜,为甚麼又还要再有个诸葛亮呢!」由这个故事引出「一时瑜亮」这个成语,指同时存在的才干能力相当而又相抗衡对峙的两个人。
七擒七纵
刘备死后,诸葛亮辅佐刘禅登上帝位,蜀国兴盛起来。当时南中地区(现在四川大渡河以南和云南,贵州一带)几个郡却作乱造反,诸葛亮亲自率领大军,前去讨伐,战事节节胜利,最后剩下南中首长孟获还继续反抗。诸葛亮了解到孟获不但打仗勇敢,而且在各部族中很有名望,便决定攻心为主,把孟获争取过来。诸葛亮善用计谋,第一次交锋就把孟获活捉了。他游说孟获归降,但是孟获不服气,孔明也不勉强他,把他放了,让他再来较量。就这样,捉了放,放了捉,一直把孟获捉了七次。到了第七次,孟获终於心服口服,不再反叛。诸葛亮命令孟获和各部族首领照旧管理原来的地区,不派出官吏,也不留军队,使汉人和各民族长期相安无事,稳定了蜀国后方,为北伐创造了「无后顾之忧」的条件。「擒」就是捉拿,「纵」就是放。「七擒七纵」比喻对战胜对方稳有把握,在策略上有收有放地控制对方。
1、图以于易,为大于细。诸葛亮
2、统治者必须具备外柔内刚的气质。诸葛亮
3、有文事必有武备。诸葛亮
4、勿以身贵而贱人,勿以独见而违众,勿持功能而失信。诸葛亮
5、志当存高远。诸葛亮
6、刑罚知其所加,则邪恶知其所畏。 诸葛亮
7、欲思其利,必虑其害,欲思其成,必虑其败。诸葛亮
8、喜不应喜无事之事,怒不应怒无怒之物。诸葛亮
9、势利之交,难以经远。 诸葛亮
10、士之相知,温不增华,寒不改叶,能四时而不衰,历夷险而益固。诸葛亮
11、圣人之治理也,安其居,乐其业。诸葛亮
1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13、善将者,必有博闻多智者为腹心,由沈审谨密者为耳目,勇悍善敌者为爪牙。诸葛亮
14、劝农业,无夺其时。 诸葛亮
15、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16、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诸葛亮
17、将不可骄,骄则失礼,失礼则人离,人离则众叛。 诸葛亮
18、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诸葛亮
19、国之大务,莫先于戒备。诸葛亮
20、贵而不骄,胜而不悖,贤而能下,刚而能忍。诸葛亮
2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诸葛亮
22、不爱尺壁而重爱寸阴,时难遭而易失也。诸葛亮
23、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诸葛亮
24、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25、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诸葛亮
26、非宁静无以成学。 诸葛亮
27、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 诸葛亮
28、怠慢则不能不开精,险躁则不能理性。诸葛亮
29、大事起于难,小事起于易。诸葛亮
30、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诸葛亮
31、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诸葛亮
流光溢彩的摩天轮在黑夜中显得更加奇妙梦幻,不时还旋转出一串串孩童银铃般的欢声笑语。这时,一个满脸沮丧的小男孩呆呆地坐在摩天轮下,眼神中透露出惶恐……“妈妈”阿亮从噩梦中惊醒,摸着湿湿的脸颊。窗外一颗流行划过。
阿亮是六年(4)班的学生。老师们对他都是“敬而远之”。因为阿亮不仅学习成绩差,家庭背景差,而且人缘也差。除了阿光之外,他不和其他同学相处。
阿光是阿亮的邻居。阿光家很富裕,他父亲是警察局的局长。也只有阿光明白阿亮为什么这么自闭……
虽然阿光和阿亮是从小到大的好朋友,但是阿亮从来不会去阿光家玩。有一次阿光邀阿亮去他家玩他爸给他买的变形金刚,玩具是最能勾起小孩子的好奇心的。可当阿光的母亲高兴地打开门,却看到儿子和脏兮兮的阿亮在一起的时,脸色立刻阴沉下来。他狠狠地白了阿亮一眼,再将阿光猛地拽到身后,最后无情地锁上那扇厚厚的防盗门。随后,就听到阿光的母亲斥骂阿光的声音:“你怎么这么不争气,阿亮是什么人?他和他母亲一样——忘恩负义……以后不准你和他来往!”
这一字一句都清楚地刻在门外的阿亮的心上。阿亮的心好痛好痛,就像一块被遗忘的伤疤突然地被撕开一样,那股鲜红的记忆涌现在眼前:
记得那是父亲死后的第四个月,那一天是阿亮的生日。那天太阳很耀眼,阿亮的母亲带他来到了他心驰神往的的游乐园,阿亮最想坐摩天轮,母亲手抱阿亮上了摩天轮并在阿亮的额头上轻轻地吻了一下,轻轻地说:“孩子,小心点”。阿亮并未察觉到这一切的不寻常,只觉得今天的阳光好温暖,心里觉得好幸福……
摩天轮在一圈一圈地旋转着,在天空中画出了一个又一个苍白的“O”。坐在摩天轮上是幸福的,当他停下来,当一切回到了原点,阿亮却再也没找到他的母亲……阿亮想母亲是去找父亲了,她一定会回来的……
从此阿亮的世界里再也没有了阳光,彩虹。有的只是阴雨绵绵。
如今,阿光的母亲又再一次提起了那个人,阿亮感觉她是那么的陌生。阿光母亲刻薄的话语并没有阻碍阿光和阿亮的友谊,他们仍是每天无忧无虑。
直到有一天,阿光告诉阿亮,“阿亮,你知道吗?今天是我的生日。”阿亮略有点惊讶,随即又平静下来。“对不起,我……我不知道,没有给你准备礼物。”
阿光并没有生气,却故意说:“如果你想弥补我,那今天就在我家陪我过生日,好吗?”阿亮有点为难,他想起小时候的经历,推辞道:“我,我还是不去了吧,但还是要祝你生日快乐。”阿光有点着急,“不行,你一定该去,是不是好兄弟?”阿亮知道阿光是很执着的人,也就不再推辞,只是点了点头。
不一会儿,他们就来到了阿光的家门前。阿光示意要阿亮按门铃。阿亮很害怕,心跳不断加快,呼吸也越来越急促。阿亮突然觉得胳膊好沉,像绑着铅块一样,阿光的神色越来越紧张。阿亮终于鼓起了勇气,按响门铃……
“叮——咚——”,那扇厚厚的防盗门被有着一张熟悉而又陌生的女人打开了。
“儿子,祝你生日快乐!”阿亮抑制不住思念的泪水,紧紧地抱住母亲。
“是的,今天是阿亮的生日,是阿光央求他的父亲,求爸爸在阿亮生日的这天找到阿亮的母亲。希望能够帮助阿亮敞开他的心扉……此时,阿光的母亲也被深深地感动了……
从此,阿亮不再是一个人了,他有亲人,有老师,有同学,还有所有关心他的朋友们。在阿亮的日记里有这样一段话:
“当你在旋转的摩天轮上时,你会感受到什么是幸福。但是当幸福驶入终点站,下车之后,你要学着自己寻找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