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的童年作文五年级15篇

知乎者也
投稿
日期 · 2022-07-29 17:39:32
篇1:爷爷的童年作文

  爷爷的童年是一张古老的彩色照片,总是有品不完的韵味。

  爷爷回忆起那段充满生趣的童年,笑容总在嘴角洋溢着。

  爷爷说,那时候的条件不优秀,以前的学校就像是一座孤岛,立在大海之中,周围全是亩亩稻田。他们以前读书也未必是一本正经的,坐在教室里,谁不想出去玩啊?他们以前常常惹老师哭。上课时,爷爷开小差,老师便拿雨伞柄来抽打学生。可爷爷这么一躲,伞柄便落在桌脚或小凳上了。

  “我们那时上学啊,不但不怕老师反而还去欺负老师。记得那一次一下课,我们就跑到田野。那时的田野,青蛙随处可见,我和几个同学联手抓了一只。那青蛙尽管被我们抓着腿,可还是一个劲地想奔出去,我们就拽着他的两腿,使劲甩。没摔几下那青蛙好像神志不清了似的。就在这一刻,上课铃打响了。我们又不舍得把那青蛙留在田间,这下怎么办,一同学说,既然没地方放,先把它放在讲台的抽屉里,下课再拿出来不就得了。大家二话不说,放好青蛙连忙坐回到座位上。老师进来了,带着满脸的笑容来给大家讲课。正讲着讲着,粉笔写完了,来世打开抽屉去拿,怎料发生了悲剧:那只青蛙苏醒了,活力四射地从抽屉里奔出来。这老师吓得如弹簧一般,在地上窜来窜去,谁知道那青蛙死活不肯出去。老师的脸上仿佛多了三条黑线,满脸的恐惧与惊慌她那颗怦怦直跳的心也恨不得跳出来。我们都坐在座位上,谁也没有去帮老师。大家都在底下捧腹大笑。这到那只青蛙玩够了,才悠哉悠哉地奔了出去。我们都知道好戏到头了,谁也不敢再出声笑了。老师理了理她乱糟糟的头发,黑着脸:”谁干的!”教室里到处弥漫着一股杀气,大家个个都不动声色,老师的怒火差点烧了整个房间。“谁干的!!!”如雷声一般,轰隆隆的。后来老师告诉了校长,我们才承认了这件事”

  那时候的日子过得并不富裕。也也常常跟着太公去放牛。爷爷也是个爱玩的孩子。太公让爷爷看着牛吃草,他倒好,见太公走远了,爷爷立马就跑到一边捉鸟去了。牛在一旁吃得尽兴。没有到处乱跑,要是跑丢了,指不定太公使出什么招呢 !

  爷爷最大兴趣便是做菜了。

  “那个时候哪像现在似的山珍海味随便吃啊,天天不是青菜就是白萝卜,那够我练啊。”虽然说材料不够,可爷爷仍没有放弃这个爱好 。太婆在灶头做饭时,爷爷总是一手抢过太婆手中的饭铲,炒了起来。做菜如同一颗吸铁石,深深地吸住了我的心。饭点到了,桌上总摆着爷爷所做的菜。香气总是扑鼻而来。大家吃着,爷爷笑着。

  爷爷的童年虽没有像我们这样高科技,可处处充满了幸福的味道!

篇2:爷爷的童年

放“十一”长假了,我和爷爷一起坐车去济南的姑姑家。外出旅游的人很多,车把马路围的水泄不通,根本就走不动。我坐在车上抱怨:“什么破车,这么慢!”“慢,你们也太不知足了,我们小时候都不知道车是什么东西。”

爷爷打开了话匣子,讲起了他的童年。“我记得我小时候去姥姥家,三十多里路,就是自己走着去。那道路坑坑洼洼,高低不平,一走就是大半天,饿、累的感觉一涌而上,虽然口袋了放着几个玉米面的窝窝头,可是也不能吃呀,因为那是礼物。等到我十来岁的时候,村里有了第一辆小推车,谁家有个什么事都用那一台车子。我的童年就是生活在“漫步泥土”的快乐中。抗日战争爆发后,各个路口都封截着,泥泞的小路没有了,我们就被活活地关在村子里那也不许去。

我生活在抗日的年代里,而你老爸则生活在文革时期。虽然还是一样的穷,可是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发展的毕竟快些。到了改革开放那一年,村子里有了第一辆自行车——大金鹿。你可别小看它,他可是全村人的宝贝,小伙子相亲的“秘密武器”。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村里有了第二辆大金鹿,第三辆……

你是幸福的,因为你生活在安定的小康社会。我不知道你们这些90后的想法,你看,你们出个门都方便呀:摩托车、轿车、公交车、飞机、轮船……四通八达的笔直油柏路通到自家的门口,不断开通的高速路和铁路,也让你们的生活变得应有尽有。而你们却完完全全的沉沦在着美好的生活,丝丝毫毫不努力学习,将来建设祖国,如果你们一直这样,那就真的太对不起当年洒血为国的勇士们了……“

爷爷的话,简单而又深刻:三代人,三个不同的童年,三代人,三条不同的人生道路,三代人,三种不同的选择方式。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历史已成为永远,我们不能改写,但明天还是未来,我们可以努力把握。

篇3:汪爷爷的童年生活

今天我在妈妈的带领下来到了江干区文化中心7楼报告厅,这里座无虚席,你知道我将要参加什么活动吗?告诉你们吧,这里是由杭州市少年儿童图书馆与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联合主办,江干区图书馆协办的暑期“名家经典名师讲坛”系列公益讲座之《有虫有花有童年——小学生为什么要读汪曾祺?》的文学讲座 。

今天的主讲人是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小学教师:丁慈矿老师。讲座结束时丁老师的送给我一本《小学生汪曾祺读本》。我太喜欢这本书了,在书中我走进入了汪爷爷的儿童世界,在汪爷爷的儿童世界当中,他最喜欢荷花、腊梅花、晚饭花,在那个时代这些花是最常见的花,正因为常见,反而被许多人忽视了。然而,它们却有各有各的美,在汪爷爷笔下摇曳多姿。汪爷爷还经常去捉虫,在那座童年的花园里不仅有黑蜂,还有其他虫子:绅士般的天牛,好逗的蟋蟀,铁色的“鬼蜻蜓”,绰号叫“哑巴”的蝉,蠢头蠢脑的土蜂……

它们都是汪爷爷儿童时玩的玩伴,呵呵,当然也会碰上软软的鼻涕虫。汪爷爷还喜欢品尝美食,但它喜欢的都是普通的食物,如萝卜、豆腐、干丝、菠菜等等,他还能把平常的美食变成可口的菜肴,汪爷爷把这些可口的菜肴记录到了自己的笔记上,读了他的笔记后,仿佛就会让我们已经品尝到他的可口的菜肴。在汪曾祺读本里面我最喜欢的还是“父亲是个孩子头”。

汪爷爷的父亲是个体育健将,有一次,他的父亲还在撑杆跳拿了一块金牌,他似乎什么都会,一学就会。他的父亲还是个很喜欢和孩子一起玩的人,有一天,他的父亲还和他比赛抓蟋蟀的游戏,一玩就是半天,有时还会把吃中午饭的事情都忘了。在汪爷爷长大了以后,脑子里就回想父亲和他一起抓蟋蟀的游戏,不知不觉得他的父亲就走近了汪爷爷的梦里。

汪爷爷的童年有花有虫有吃有玩,比我们现在的生活丰富多彩,我也想去感受感受汪爷爷的童年生活,去看看那些花虫,再去品尝品尝他的美食,再和他一起玩耍。

篇4:说说邓小平爷爷的童年

1904年8月22日,在四川省广安县协兴牌坊村的一座普通的三合院里,一个婴儿呱呱坠地,他就是邓小平。

1910年,6岁的邓小平进入私塾读书。蒙童时期的功课主要是读《三字经》、《千字文》等。那时,老师讲课只是照本宣科,逐句教读,然后让学生死记硬背,可是,聪明伶俐的邓小平却爱动脑筋,敢于不懂就问,一直到弄明白为止,所以他背课文总是理解着背,不仅背得快,而且记得牢,为此,老师也特别喜欢他。在私塾先生的精心培养下,邓小平学会了用毛笔写字。他对写字特别感兴趣。

每天放学后,他从不在路上贪玩,回到家里,读书后便开始反复练习写字。经过私塾写字课的严格训练,邓小平的书法有了良好的基础。酷爱读书、习字的邓小平并不是个小“书呆子”,他非常活泼顽皮。每天放学回到家中,他总是把姐姐和妹妹叫到一起,让她们坐好,自己则站在她们对面,学着课堂上老师的样子,一只手*在腰部,一只手拿着书,一边摇晃着脑袋,一边背诵着刚学会的诗文,逗得家里人哈哈大笑,都戏称他为“小先生”。不仅如此,年少的邓小平还表现出了过人胆识。

在邓小平家附近,有两块高3米、宽1米的石碑,立在两个巨大的石乌龟背上。这是清朝嘉庆年间朝廷为表彰两名广安籍高官邓时敏和郑人庆的功绩而赐造的。当地老百姓对它十分敬畏,谁也不敢去碰它、摸它,免得招来祸灾。有一天,邓小平和村里的一群小伙伴玩耍到这里,看着巨大的石乌龟,他眼珠一转,招呼小伙伴们:“我们爬到乌龟背上去玩好不好?”别看小伙伴们平时都挺听从邓小平的,可这时却吓得纷纷往后退着说:“我可不敢,听大人们讲,这神碑是摸不得的,碰了它,会生病的。”可邓小平却坚决不信这个邪,他说:“一个石头打的乌龟有那么神吗?我不信,你们不敢爬,我去爬”果然,邓小平在小伙伴惊恐的眼神中爬了上去,并高兴地对站在下面目瞪口呆的小伙伴们说:“真好玩真好玩”后来小伙伴们看邓小平也没招来什么病灾,也纷纷大着胆子,爬上去玩耍。

这不信神、不信鬼、破除迷信的行为,也算是邓小平童年时代一个惊世骇俗的举动吧!

篇5:我和爷爷的童年,哪个好呢?

我时常听我的爷爷奶奶讲起他们以前的生活。他们所干的都是一些力气活,非常劳累,不仅如此,他们还经常有上顿没下顿。再看看我们现在的生活,缺啥呢?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要什么有什么!真是应了那句老话:没有吃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不是吗?

夜,静悄悄的,小屋子里的灯还亮着,床上坐着我和爷爷,爷爷扇着扇子,给我诉说着他的童年……

只见爷爷迷着眼睛,声音沙哑地讲述着:“在我们的那个年代啊,小时候,可不像你们现在。现在的孩子多幸福,爸爸妈妈忙里忙外,孩子的什么要求都满足。我们小时候一家就有八九个孩子,父母照顾不过来,也没好东西吃,最后运气不好的,还要死上几个呢。”

听到这些,我感到一阵寒心。不过。再这么一听,我还真想回到爷爷的童年时代,跟那么多的兄弟姐妹一起玩各种妙趣横生的游戏。

“爷爷,”我仰着头,天真地问,“那时候您是不是很开心?能跟八九个兄弟玩耍?父母还不管。你看昨天,我和小伙伴才出去玩了一会,回家被妈妈骂了一顿。”

“哈哈,”爷爷乐了,“是啊。”爷爷停了好长时间,依旧眯着眼睛,进入了那无绵无尽的回忆中。他微微笑着,好半天才说话:“记得小的时候,我是全村的淘气鬼,上房揭瓦片、偷鸡摸狗的事我干多了,我还带领一帮男孩摘邻家桃树上的桃子。一次,我们刚偷完桃子准备溜走,被邻居家主人见到了,他抡起棒子就追着我们打,边打边说:‘你们这些臭小子,敢偷我的桃!我说前几天桃子怎么少了呢,你们甭想跑!’那时候我吓坏了,差点摔着。”

“哈哈,谁叫您偷桃子的,就该打!”我幸灾乐祸地说。

爷爷说:“是呀,我做的坏事可不少,更可怕的是,一次,我上了房,被我父亲发现了,在下面喊着,以为我疯了,叫我赶紧下去,我一不留神,从房顶上掉了下去。”说着摸了把汗,“还好我身子骨结实,没摔个缺胳膊少腿。”

我松了口气,轻声说:“吓死我了,这可真危险。”

我又说:“爷爷,您那时候真好,没有我们现在这么多课外班。早上奥数,晚上作文,星期天还有英语。累死了!好不容易放了暑假,也要学东学西的。”

“你是博学多才嘛。看爷爷,小时候没学好,长大了没出息。老了还要靠你们。”爷爷欣慰地说,“好好学吧,看你爸爸妈妈多有出息!你这么幸福还不满足?有吃有穿有玩的,还有什么网?” “爷爷,那是网上游戏!”“噢,网上还能玩游戏!我们小时候没有这东西。”

沉默了一会儿,爷爷说:“9点了,睡吧。”便帮我盖上被子。

我躺下后,爷爷要出去了,我拉着爷爷,说:“爷爷,我羡慕你,您小时候有玩的。”爷爷转过头,眯着眼睛,说:“我也羡慕你,你有学的。”

爷爷蹒跚地步出我的房间,我依然睡不着,还在想着:我和爷爷的童年,哪个好呢?

篇6:爷爷的童年如此悲惨

“儿子,出来,快来试一下衣服."

“不吗,不吗."

爷爷叹气道"现在的小孩的童年越来越幸福了,有衣服却不要,哪像我们小时候,想穿也没有的穿,只能穿补丁的衣服.唉—-太浪费了.

我从书房走了出来,愤怒地说;我就不穿,看你能拿我怎么办."

"你怎么说话的啊,别人小时候像穿也没的穿,而你给你穿,你也不要穿."妈妈凶巴巴地说.

爷爷说;"别生气,小孩子不懂,别跟他生气。"

顿时,我心想;爷爷的童年如此悲惨,想穿不能穿,而我却想穿也不要穿。顿时,我的眼泪如瀑布般,怎么也不能停下。

我擦干眼泪,走出了书房,脱下旧衣服,换上新衣服,爷爷和妈妈顿时眉开眼笑,帮我拉好拉链。

爷爷的童年如此悲惨,哪比得上我们这幸福的童年。

篇7:爷爷的童年

我坐在崭新的椅子上,我的心情十分快乐,可是爷爷的童年……

“吃饭了。”“来了”“多吃点肉,补身体。”“哎呀,我不吃了,今天的饭菜不合我胃口。”这是爷爷发话了:"这么好的菜,还说不好吃。”我向房间走去。

在房间外只听爷爷说:"小时侯,我们连一天三餐都吃不饱,有时候饭菜还没找落呢!这死丫头还挑三拣四的,让她多吃点,好象在喂毒药似的,不肯吃。不知道农民伯伯的辛苦。以前,我们每天都去山上,割草,放牛等。读书还只读到两年级。”

"唉。”

我从房间里走了出来,泪水已经在眼眶里打转,不知不觉流了下来。之后,我去吃饭了,并向爷爷承认了错误。现在我们吃的好,穿的好,睡的也好,这种生活比以前强多了。

"好了好了,快来吃饭吧。”现在的童年比以前呀,强多了!

篇8:我和爷爷的童年

“胡颖,快出来上学!听见了没有?”妈妈在催我。我出门看了看去的时候的车,我瞟了一眼,说:“妈妈,能不能换电瓶车去上学?”

爷爷说到:“我门以前上学都是走路的,如果好的话,还可以骑自行车,在那是有自行车的人家都是比较富裕的,我门那是走路一回,鞋子就脏了。你门现在这么幸福,比我们那时候更幸福。”

我反驳道:“现在路那么远,路上还有大汽车,那么大汽车有可能会撞到我,到那时,我该怎么办?再说路太远,如果走的话,那我就会迟到,迟到就会罚我做值日的,怎么办呀?”

爷爷严厉的说:“你不能起的早一点去上学呀!你知道吗?你爸妈为了你顺利的上学,没天都在辛苦的工做,你知不知道啊?你的爸爸妈妈一回来就给你做饭,顾不了别的事情,他们灭天辛辛苦苦的,你还挑剔!”我一听这些话,羞愧的低下了头。

篇9:爷爷的童年

出生在上世纪四十年代的爷爷回忆起小时候的点点滴滴,却若有所思……

爷爷的童年兄弟姐妹有九个之多,孩子们和父母都挤在了一张床上睡觉。家里因为人多,很难糊口,没吃没喝没穿,是常有的事。经常用南瓜、野菜充饥,有时连过年吃上一碗米饭已经觉得很幸福了,更别说什么大鱼大肉。那时的爷爷只有一双布鞋,碰到雨天,不管是天热天冷,总是把唯一的一双布鞋脱下来,光着脚丫,走在泥泞的道路上上学。晚上,全家人就靠着一盏煤油灯照明,爷爷他们只能在这微弱的灯光下写作业。

爸爸出生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正赶上祖国改革开放的时候,因此,他的童年比爷爷的童年幸福多了。计划生育的政策让爸爸只有一个姐姐。小时候,他们姐弟俩手挽着手,背着书包,一蹦一跳,快快乐乐的去上学。傍晚,放学回家背着篮子四处割草,喂羊,喂兔,喂猪。晚上回家在明亮的电灯光下写字。星期天,与同伴玩游戏,逮着青蛙捉着小虫喂鸡鸭……

出生在21世纪的我,幸福的独生子女生活难以用语言表达。宽阔的大马路车水马龙。那时候的平房已被高楼大厦取而代之,我在新世纪体验着信息时代,玩着电脑看着电视……

六十年的风风雨雨,我们的祖国强大起来了!感谢国家的 计划生育政策,让我们一代比一代幸福。

篇10:关于爷爷的童年生活

今天我一放学就跑到爷爷家去了,我问爷爷;爷爷,您的童年生活是咋样的?爷爷说;在以前,我7、8岁就开始和父母一起到田里去锄田,每天弄得头混颠倒,都要到很晚才回去,手变得很粗糙,可照样得干。

到了冬天,衣服穿不饱满,可照样得到田里去 工作。到了新年,我们只要能穿一件没有补丁的衣服就高兴死了,还能像你们那样,到了过年,要买2、3件新衣服,如果是我们,哪还得了。可,转眼间就到了现在的2009年,时代变了,可你绝对不能忘记‘节约’两字。我听了爷爷给我讲的这番话,我不知不觉地流下了眼泪。我们一定要节约,我们一定要忆苦思甜。

篇11:我和爷爷的童年

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小屋子里的灯还亮着,床上坐着我和爷爷,爷爷扇着扇子,讲着故事…… “爷爷,我跟你说。”我对爷爷说。“有一次,我带着一帮孩子去偷邻居家竹林里的竹笋,我们刚偷完竹笋准备溜走,被邻居家主人见到了,他抡起棒子就边追着我们边打,还边打边说:‘你们这群臭小子,竟敢偷我的竹笋!我说前几天竹笋怎么少了呢,原来是你们这群臭小子偷的,今天你们甭想跑了!’

那时候我可吓坏了,还不差点摔着。”“嘿嘿,那是你活该,谁让你偷人家的竹笋啊。”爷爷笑着说道。“ 爷爷,你那时候还是比我们好,没有我们现在那么多的作业。”我又说。“你们才好呢,”爷爷说,“你现在那么幸福还不满足?吃的穿的玩的都有啊!每个周末都能去绍兴。”不知不觉已经九点了,爷爷对我说:“九点了,睡吧。”我睡不着,还在想着:我和爷爷的童年比到底哪个好呢?

篇12:爷爷的童年如此悲惨

“儿子,出来,快来试一下衣服."“不吗,不吗."爷爷叹气道"现在的小孩的童年越来越幸福了,有衣服却不要,哪像我们小时候,想穿也没有的穿,只能穿补丁的衣服.唉—-太浪费了.我从书房走了出来,愤怒地说;我就不穿,看你能拿我怎么办.""你怎么说话的啊,别人小时候像穿也没的穿,而你给你穿,你也不要穿."妈妈凶巴巴地说.爷爷说;"别生气,小孩子不懂,别跟他生气。"

顿时,我心想;爷爷的童年如此悲惨,想穿不能穿,而我却想穿也不要穿。顿时,我的眼泪如瀑布般,怎么也不能停下。我擦干眼泪,走出了书房,脱下旧衣服,换上新衣服,爷爷和妈妈顿时眉开眼笑,帮我拉好拉链。爷爷的童年如此悲惨,哪比得上我们这幸福的童年。

篇13:我的童年与爷爷的童年

要比吃喝玩乐我技高一筹:我吃是汉堡包,爷爷吃的青菜包。我喝的可口可乐,爷爷喝的糖精水。

我玩的音乐悠悠球,爷爷玩的彩色玻璃球。我看的彩色乌龙院,爷爷看的黑白小人书。要比学习我更胜一筹:我背的是崭新的书包,爷爷拿的是破旧的粗布袋。我的书包里装的是免费的教科书,爷爷的书包里放的是几张小黄纸。

我在宽敞明亮的教学楼学习,爷爷在低矮破旧的小房子读书。我放学回家先做作业再出去玩,爷爷放学回家先劳动再做作业。我双手捧过一张张奖状,爷爷双手长过一只只老茧。

篇14:爷爷的童年生活

每个人都有难忘的记忆,我今天准备当一回小记者,去采访一下爷爷的童年生活。

爷爷告诉我,他童年的生活非常贫苦。不像我们现在生活在蜜罐中,不愁吃不愁穿,每天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想要什么就有什么。

他说他小时候生活条件很差,每天吃不饱穿不暖。粮食不够吃的时候就吃粗糠,粗糠是谷子的壳碾成的粉末,在农村可是猪吃的东西,实在是粗糙难咽得很,饿得难受的时候就去挖野菜吃,可是野菜很少。

爷爷还告诉我,他们没有钱上学,村里读得起书的人很少。

我问爷爷,那你们的生活费又是从哪来的呢?爷爷回忆说,他们小时候,每天天不亮就要早早起床,拿着一把菜刀和大人一起去上山砍柴。那个时候刀没有现在这么快。而且都是生锈的菜刀才会拿去当砍柴刀,要非常用力才能把那个木材砍下来,他们砍到了100斤柴的时候就用草绳绑起来,然后背到很远的地方去卖。

那个时候木材也不值钱,100斤木材只能卖上几角钱,他们就把这几角钱拿去存起来,慢慢积少存多,攒到需要用的时候还是不够用,所以常常吃了上顿没有下顿。

有一天,家里的盐又用完了,于是爷爷穿上破旧的衣服,拿起刀子。带上草绳又去砍柴了,可是这次出了点意外,他不小心摔在了石头上,把手给摔出了血,手一点力气都使不出来,拿什么东西都疼,爷爷稍微休息了一下,简单一拿树叶包扎了一下,然后忍着疼痛继续拿起刀砍柴,他不敢放弃,努力地砍着。可是他的手很疼,天渐渐黑了,看看自己砍的柴还那么少,爷爷着急地哭了起来,心里非常害怕,生怕有野兽出来伤害自己。

太爷爷和太奶奶在家看到爷爷还没有回来,就摸黑出来找他。在山上找了很长时间才找到爷爷,他们心疼地把爷爷带回了家。因为没有完成任务,第二天爷爷又早早起床继续砍柴,用来换钱买盐。

听完了爷爷的童年生活,我心里很难受,鼻子酸酸的。

看看现在我们的生活条件,怎能不好好珍惜呢?怎能不努力好好读书,创造更美好的生活呢?

篇15:我的童年vs爷爷的童年

童年在大家眼里是无忧无虑的,但是我爷爷那一代人就没那么幸运了。

以前爷爷常和我讲他童年的故事。那时,爷爷他们吃不饱穿不暖。爷爷六七岁就开始跟家里的大人去地里干活,还经常一个人去山上放牛、砍柴。因为吃不饱,饿了就去山上找野果子吃。因为那时贫穷落后,很多孩子都没学上。爷爷也是九岁才开始去上学的,后来因为交不起学费,很早就辍学了。为此爷爷难过了很久,因为他很想上学。

和爷爷那代人相比,我们真是太幸福了!我们出门有车坐、天天有肉吃。我们不用放牛,不要砍柴,而且还有电脑玩。我们现在不仅能免费上学还有很好的学习环境,而且周末还可以去上有趣的兴趣班。

我要珍惜现在的生活,今后我一定会好好学习,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让我们的国家更加富强,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阅读全文
登录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