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局作文6篇

知乎者也
投稿
日期 · 2022-07-29 16:22:52
篇1:不可不知的十大著名饭局的历史典故

  中国历史上有10个著名的饭局,每个都暗藏众多的奥秘,就算在现代社会,这些饭局中的学问也可以运用,下面是十大著名饭局的历史典故,为大家提供参考。

  1.杀机四伏的饭局——鸿门宴

  出席宴会人员:刘邦、张良、樊哙、曹无伤、项羽、范增、项庄、项伯。

  饭局的始末:

  秦末,刘邦与项羽各自攻打秦朝的部队,刘邦兵力虽不及项羽,但刘邦先破咸阳,项羽勃然大怒,派英布击函谷关,项羽入咸阳后,到达戏西,而刘邦则在霸上驻军。

  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派人在项羽面前说刘邦打算在关中称王,项羽听后更加愤怒,下令次日一早让兵士饱餐一顿,击败刘邦的军队。

  一场恶战在即。刘邦从项羽的叔父项伯口中得知此事后,惊讶无比,刘邦两手恭恭敬敬地给项伯捧上一杯酒,祝项伯身体健康长寿,并约为亲家,刘邦的感情拉拢,说服了项伯,项伯答应为之在项羽面前说情,并让刘邦次日前来谢项羽。

  鸿门宴上,虽不乏美酒佳肴,但却暗藏杀机,项羽的亚父范增,一直主张杀掉刘邦,在酒宴上,一再示意项羽发令,但项羽却犹豫不决,默然不应。范增召项庄舞剑为酒宴助兴,趁机杀掉刘邦,项伯为刘邦,也拨剑起保护舞,掩护了刘邦,在危急关头,刘邦部下樊哙带剑拥盾闯入军门,怒目直视项羽,项羽见此人气度不凡,只好问来者为何人,当得知为刘邦的参乘时,即命赐酒,樊哙立而饮之,项羽命赐猪腿后,又问能再饮酒吗,樊哙说,臣死且不避,一杯酒还有什么值得推辞的。樊哙还乘机说了一通刘邦的好话,项羽无言以对,刘邦乘机一走了之。刘邦部下张良入门为刘邦推脱,说刘邦不胜饮酒,无法前来道别,现向大王献上白璧一双,并向大将军范增献上玉斗一双,请您收下。不知深浅的项羽收下了白壁,气得范增拨剑将玉斗撞碎。

  2.最霸气的的饭局——煮酒论英雄

  出席人物:曹操、刘备、关羽、张飞、赵云、许褚、张辽

  饭局始末:

  是日,刘备正在亲自浇菜,许褚、张辽引数十人入园中曰:“丞相有命,请使君便行。”玄德只得随二人入府见操。操曰:“适见枝头梅子青青,忽感去年征张绣时,道上缺水,将士皆渴;吾心生一计,以鞭虚指曰:‘前面有梅林。’军士闻之,口皆生唾,由是不渴。今见此梅,不可不赏。又值煮酒正熟,故邀使君小亭一会。”玄德心神方定。随至小亭,已设樽俎:盘置青梅,一樽煮酒。二人对坐,开怀畅饮。

  酒至半酣,忽阴云漠漠,骤雨将至。从人遥指天外龙挂,操与玄德凭栏观之。操曰:“使君知龙之变化否?”玄德曰:“未知其详。”操曰:“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玄德久历四方,必知当世英雄。请试指言之。”玄德曰:“备肉眼安识英雄?”操曰:“休得过谦。”玄德曰:“备叨恩庇,得仕于朝。天下英雄,实有未知。”操曰:“既不识其面,亦闻其名。”玄德曰:“淮南袁术,兵粮足备,可为英雄?”操笑曰:“冢中枯骨,吾早晚必擒之!”玄德曰:“河北袁绍,四世三公,门多故吏;今虎踞冀州之地,部下能事者极多,可为英雄?“操笑曰:“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玄德曰:“有一人名称八俊,威镇九州:刘景升可为英雄?”操曰:“刘表虚名无实,非英雄也。”玄德曰:“有一人血气方刚,江东领袖——孙伯符乃英雄也?”操曰:“孙策藉父之名,非英雄也。”玄德曰:“益州刘季玉,可为英雄乎?”操曰:“刘璋虽系宗室,乃守户之犬耳,何足为英雄!”玄德曰:“如张绣、张鲁、韩遂等辈皆何如?”操鼓掌大笑曰:“此等碌碌小人,何足挂齿!”玄德曰:“舍此之外,备实不知。”操曰:“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玄德曰:“谁能当之?”操以手指玄德,后自指,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玄德闻言,吃了一惊,手中所执匙箸,不觉落于地下。时正值天雨将至,雷声大作。玄德乃从容俯首拾箸曰:“一震之威,乃至于此。”操笑曰:“丈夫亦畏雷乎?”玄德曰:“圣人迅雷风烈必变,安得不畏?”将闻言失箸缘故,轻轻掩饰过了。操遂不疑玄德。后人有诗赞曰:“勉从虎穴暂趋身,说破英雄惊杀人。巧借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

  天雨方住,见两个人撞入后园,手提宝剑,突至亭前,左右拦挡不住。操视之,乃关、张二人也。原来二人从城外射箭方回,听得玄德被许褚、张辽请将去了,慌忙来相府打听;闻说在后园,只恐有失,故冲突而入。却见玄德与操对坐饮酒。二人按剑而立。操问二人何来。云长曰:“听知丞相和兄饮酒,特来舞剑,以助一笑。”操笑曰:“此非鸿门会,安用项庄、项伯乎?”玄德亦笑。操命:“取酒与二樊哙压惊。”关、张拜谢。须臾席散,玄德辞操而归。云长曰:“险些惊杀我两个!”玄德以落箸事说与关、张。关、张问是何意。玄德曰:“吾之学圃,正欲使操知我无大志;不意操竟指我为英雄,我故失惊落箸。又恐操生疑,故借惧雷以掩饰之耳。”关、张曰:“兄真高见!”

  3.最坑人的饭局——群英会

  出席饭局的主要人物:庞统、诸葛瑾、黄忠、周瑜、诸葛亮、蒋干、吕蒙、鲁肃

  饭局始末:

  却说周瑜在帐中正与众将议事,闻蒋干来访。当即命众将依计行事。蒋干扮得象个世外高人“引一青衣小童,昂然而来”。一见面,蒋干问道:“公瑾别来无恙!”这一句既是问候,又道出蒋干与周瑜原有一番旧谊。周瑜直接了当:“子翼辛苦,难道是为曹操做说客吗?”蒋干立刻装作很“愕然”的样子,说:“你我分别那么久,我特来和你来叙旧,怎么能说是当说客呢?”周瑜笑着说:“虽然比不上师旷那么聪慧,但闻弦歌而知雅意啊。”蒋干装作很恼怒的样子,说:“阁下待故人若此,我当告退!”蒋干心说,老同学了你还跟我来这一套,于是他装作很有性格的样子,转身就要走,被周瑜拦住。

  之后周瑜大摆筵席,并禁止在席间谈论曹操与东吴军旅之事。周瑜曰:“吾自领军以来,滴酒不饮;今日见了故人,又无疑忌,当饮一醉。”说罢,大笑畅饮。座上觥筹交错。接着周瑜领蒋干参观了东吴军营的精兵强将。周瑜装醉大笑道:“想周瑜与子翼同学业时,不曾望有今日。”蒋干说:“以老兄高才,实不为过。”瑜拉着蒋干的手说:“大丈夫处世,遇知己之主,外托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言必行,计必从,祸福共之。假使苏秦、张仪、陆贾、郦生复出,口似悬河,舌如利刃,安能动我心哉!”言罢大笑。蒋干面如土色。饮至天晚,点上灯烛,周瑜舞剑作歌:“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将醉;吾将醉兮发狂吟!”歇罢,满座欢笑。

  蒋干被老同学今日的NB哄哄和功成名就刺激的够呛,倒也丝毫不敢提及游说周瑜投降曹操的事。这时他忽然担心,责备自己当时怎么在曹丞相面前把话说的那么满,现在回去怎么也得有个交代呀。管不了那么多了,总得有点收获回去。于是他剑走偏锋,就有了晚上偷听、盗书等宵小行为。后来曹操果然中计,斩了水军首领蔡瑁、张允。

  4.最鼓舞人心的饭局——东晋新亭会

  出席的主要人物:王导、周顗

  饭局始末:

  西晋末年,中原经过八王之乱和永嘉之祸后,北方大片土地落入胡人之手。北方士家大族纷纷举家南遣,渡江而南的占十之六七,史称“衣冠渡江”。

  南渡后的北方士人,虽一时安定下来却经常心怀故国。每逢闲暇他们便相约到城外长江边的新亭饮宴。名士周顗叹道:“风景不殊,举目有江河之异。”在座众人感怀中原落入夷手,一时家国无望,纷纷落泪。为首的大名士王导立时变色,厉声道:“当共戮力王室,克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泣邪!”众人听王导这么说,十分惭愧,立即振作起来。

  这里的江河之异,是指长江和洛河的区别。当年在洛水边,名士高门定期聚众举办酒会,清谈阔论,极兴而归,形成了一个极其风雅的传统。此时众人遥想当年盛况,不由悲从中来,唏嘘一片。王导及时打消了北方士人们的消极情绪。这便是史上非常著名的新亭会。后世咏叹国破家亡的诗词歌赋里常常见到的“风景殊异”、“新亭会”、“江河”,就是来自此次新亭会。

  5.最没素质的饭局——杜康美酒醉刘伶

  出席人物:杜康、刘伶

  饭局始末:

  传说晋代竹林七贤之一的刘伶,酒量极大举世无双。由于对政治不满,他经常出外游历喝酒。有次他来到洛阳,走到杜康酒坊门前。只见门上的对联写道:“猛虎一杯山中醉,蛟龙两盏海底眠。”横批:“一醉三年”。

  刘伶一见这副对子,心想:这酒坊的主人太孤陋寡闻,竟然不知我刘伶的大名,连这般海口也敢夸。既然你杜康口气这么大,我刘伶今日就让你见识一下啥叫海量,想着就进了酒坊。刘伶喝了一杯,口感甚好,叫杜康再上。杜康劝他不要再喝,刘玲哪里听得进去。第二杯下肚,不觉有点微醺,心想这酒真的不错,还要再上。杜康说,你再喝就要醉了。刘玲不依,酒过三巡,不觉有点把持不住,口中喃喃:“头杯酒甜如蜜,二杯酒比蜜还甜,三杯酒儿一下肚,但觉天旋地也转,头晕脑花眼发蓝。”刘伶一路喃喃吟唱,到家就烂醉如泥。他把妻子叫到床前:“我要死了,把我埋在酒池内,上边埋上酒糟,捌制壶给我放在我身边。”说完,他就死了。刘伶一生好酒,因此他的妻子也就照法将其安葬。

  三年过后,杜康来访刘伶。刘伶的妻子问他有什么事,杜康说刘玲三年前喝了酒还没有给钱。刘妻一听,火不知打哪里来:“刘伶三年前不知喝了谁家的酒,到家就死了。原来是喝了你家的酒呀!你要钱,我还找你要人呢!”杜康说:“那不是死了,是醉了。走走走,你快领我去埋他的地方看看。”他们来到酒池,翻开酒糟,刘伶果然面色红润。杜康上前拍拍他的肩膀,叫道:“刘伶醒来,醒来!”只见刘伶打了个哈欠,口中又喃喃有声:“好酒啊,好酒!”

  从此,杜康美酒醉刘伶传为历史佳话。到了东汉之年,三国曹操在其不朽的《短歌行》,以“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开唱,其中“何以解忧,惟有杜康”亦成为中国文化的千古名句。

  6.最有诗意的饭局——饮中八仙长安酒会

  出席饭局的人物:一仙贺知章、二仙汝阳王李琎、三仙左相李适之、四仙美少年崔宗之、五仙苏晋、六仙李白、七仙书法家张旭、八仙辩论家焦遂

  饭局始末:

  虽说饮中八仙长安酒会没有详实的历史文献可准确求证,但有杜甫的诗《饮中八仙歌》佐证。说这一日,酒神酒仙,高朋满座;你来我往,举杯豪饮;觥筹交错,满座尽欢;酒色齐聚,且饮且赏;坐而论道,醉而忘忧;以文会友,以诗下酒;惟酒是务,焉知其余;豁然而醒,兀然再醉;醉里挑灯,灯下寻酒;酒中乾坤,杯中日月;酒清为圣,酒浊为贤;酒乱汝性,酒壮我胆;酒林高手,饮坛新秀;感情深厚,一口便蒙;感情不深,舌尖一添;海吃海喝,牛饮驴饮;酒逢知己,千杯恨少;三巡已过,还有六圈;六圈结束,再来十坛。

  7.最省心的饭局——杯酒释兵权

  出席饭局主要人物:赵匡胤、石守信、王审琦等

  饭局始末:

  杯酒释兵权是一个着名的酒局,也是历史上一个重要事件。话说宋代第一个皇帝赵匡胤自从陈桥兵变后黄袍加身,容登大宝,从昔日重臣摇身一变成为今天的皇帝。自打坐上龙椅之后,赵匡胤却一直惴惴不安。他非常担心历史会重演这一幕,以后若是手握重兵的部下也效仿他当年的做为,自己的江山也就易主了。

  赵匡胤想解除手下一些大将的兵权。于是在961年,安排一次酒局,召集禁军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武将饮酒。酒席上赵匡胤效小儿女情状,象失恋了一般唉声叹气个不停。众人问明白了才得知皇帝担心他们手握重兵日后会造反。他们只好告老还乡以享天年,并多积金帛田宅以遗子孙,他们的兵权从此被彻底解除了。在 969年,又召集节度使王彦超等宴饮,解除了他们的藩镇兵权。

  这也开启了宋朝数百年重文轻武的国家体制。宋太祖的做法后来一直为其后辈沿用,三军统帅常常是个文官,武人比文人低一等。这种做法主要是为了防止兵变,但这样一来,兵不知将,将不知兵,能调动军队的不能直接带兵,能直接带兵的又不能调动军队,虽然成功地防止了军队的政变,但却大大削弱了部队的作战能力。以至宋朝在与辽、金、西夏的战争中,连连败北。

  在古代,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向来有效,拳头就是硬道理。宋朝在这方面的表现在历史上提供了一个非常奇特的范例,或者说是反面教材。若论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宋朝远胜秦汉,甚至与盛唐相比也不遑多让。然而宋朝的军事实力却不敢恭维,屡屡被起步于奴隶社会的辽、西夏、金、蒙古所击败。这种国富兵弱的格局,最后终于导致了宋朝的灭亡。可见,生存权都保证不了,一切都是白搭。所有这些后果,都起始于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所以这一场酒局,虽然政治影响力极大,但在大路眼里,由于它的负面作用,无论如何是不能让它进入前五的。

  8.最壮胆的饭局——醉打金枝

  出席人物:郭暧、升平公主、郭子仪、李白、淑妃、八王爷

  饭局始末:

  且说升平公主嫁到郭家后,不改往日金枝玉叶的做派,动不动对丈夫和公婆发脾气。一般说来,中国传统社会里媳妇见了公婆是要行大礼的,但公主是皇帝女儿,是君,公婆虽是长辈也是臣,所以那时郭子仪夫妇反过来要向公主下跪。

  郭暧对此十分不满,公婆尚且向公主行礼,自己岂非矮了两辈下去?平日在颐指气使的公主面前他倒也不敢有所造次。这天,郭暧心里不爽,在家宴上多喝了几杯。当即要求升平公主应该遵守妇道,给郭子仪夫妇行下跪礼,结果被升平公主严词拒绝并遭到当面训斥。此时,这酒是壮胆药,这酒是忘情水,喝高了的郭暧借着酒劲,也不顾昔日情分,把公主拖回卧室饱以一顿老拳,打的公主满脸开桃花。这可不得了,公主立即回到娘家皇宫大院里找自己的爹爹代宗皇帝去哭诉。郭子仪连忙把儿子捆起来送到皇宫请罪。最后,在皇帝和郭子仪的调停下,小夫妻才和好如初。

  这个郭暧为天下所有惧内男人出了口恶气。俗话说,小夫妻打架不记仇。尽管这场家庭纠纷闹腾的动静儿挺大,结果却皆大欢喜,郭暧和升平公主的感情从此反而加深不少,天天共效于飞。这升平公主从此变得贤淑无比,有不少世人称赞的事迹流传下来。仔细思量,要不是那场家庭酒局,要不是那顿老拳,怎会有这样欢天喜地的大结局?我们要坚决反对家庭暴力,但有时也不得不承认拳头的教育作用啊。所以建议衮衮诸公,家中若有河东狮吼,不妨领贵夫人去老舍茶馆看场京戏《打金枝》,当然,不要忘了掂瓶二锅头壮行。

  9.最无聊的饭局——贵妃醉酒

  出席人物:杨贵妃高力士、裴力士等

  饭局始末:

  唐玄宗先一日与杨贵妃约,命其设宴百花亭,同往赏花饮酒。至次日,杨贵妃遂先赴百花亭,备齐御筵候驾,孰意迟待移时,唐玄宗车驾竟不至。迟之久,迟之又久。乃忽报皇帝已幸江妃宫,杨贵妃闻讯,懊恼欲死。杨贵妃性本褊狭善妒,尤媚浪,且妇女于怨望之余,本最易生反应力。遂使万种情怀,一时竟难排遣,加以酒入愁肠,三杯亦醉,春情顿炽,忍俊不禁。于是竟忘其所以,放浪形骸,频频与高力士、裴力士二太监,作种种醉态,及求欢猥亵状,乃始倦极回宫。

  贵妃醉酒历来被公推为中国传统四大美人图之一。在此次酒局中,杨贵妃美中见醉,醉中见美,与太监宫女们演了一出好戏。这是十大酒局中唯一的美人酒局,而且是唯一以女子为主角的酒局,所以不可不选。

  却说这天傍晚,皇宫院内凉风习习,皓月当空。唐玄宗与杨贵妃本来相约在百花亭品酒赏花,届时玄宗却没有赴约,而是移驾到西宫与梅妃共度良宵。良辰美景奈何天,虽然景色撩人欲醉,杨贵妃也只好在花前月下闷闷独饮,喝了一会不觉沉醉,边饮边舞,嘴里念叨着 "李二郎你枉为人君,说话不算数......"万般春情,此时竟难自排遣,加以酒入愁肠,立时便醉。一时春情萌动不能自持,竟至忘乎所以,面对高力士等一干太监宫女,杨贵妃频频作出种种求欢猥亵状,倦极才怏怏回宫。

  《贵妃醉酒》是出著名的京戏。据说《贵妃醉酒》最早的版本是昆曲。原曲目中杨贵妃大醉后自赏怀春,轻解罗衣,春光乍泻。当然高力士们不解这种风情,倒也无伤大雅。后来梅兰芳同志亲自出手,以霹雳手段对这部作品做了“去污化处理”,所有少儿不宜内容统统被切掉了。于是,《贵妃醉酒》也就从当初的***变成了今日8岁以上孩童也可观赏的正剧。

  10.最豪华的的饭局——乾隆千叟宴

  出席人物:乾隆及千名老者

  饭局始末:

  千叟宴始于康熙,盛于乾隆时期,是清宫中的规模最大,与宴者最多的盛大御宴。康熙五十二年在阳春园第一次举行千人大宴,玄烨帝席赋《千叟宴》诗一首,固得宴名。

  乾隆五十年(1785),四海承平,天下富足。适逢清朝庆典,乾隆帝为表示其皇恩浩荡,在乾清宫举行了千叟宴。宴会场面之大,实为空前。被邀请的老人约有三千名,这些人中有皇亲国戚,有前朝老臣,也有的是从民间奉诏进京的老人。在座老人中有不少是饱学鸿儒,当众吟诗联句,即席用柏梁体选百联句被史官记录入史。乾隆皇帝还亲自为90 岁以上的寿星一一斟酒。当时推为上座的是一位最长寿的老人,据说已有141岁。当时乾隆和纪晓岚还为这位老人做了一个对子,“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内多一个春秋。”根据上联的意思,两个甲子年120岁再加三七二十一,正好141岁。下联是古稀双庆,两个七十,再加一,正好141岁。堪称绝对。

  这场酒局体现出来的皇家气派自与民间大不相同。不但有御厨精心制作的免费满汉全席,所有皇家贡品酒水也都全免。在这五十年一遇的豪宴上,老人们争先恐后,一边说着“多亏了朝廷的政策好”,一边大快朵颐,狼吞虎饮。据说晕倒、乐倒、饱倒、醉倒的老人不在少数。千叟宴这场浩大酒局,被当时的文人称作“恩隆礼洽,为万古未有之举”。

篇2:四年级暑假记事:平常的饭局

今年的暑假让我感到很失望,几乎没有什么可值得留恋的,惟独只有一件事让我值得回忆一下。 

一天晚上,我父母请了俞校长全家及小锋哥哥全家和路欣在一起吃饭。那天晚上,天气闷热,知了在树上叫个不停,整个天地就像一个大火炉。我们定了包间,房间里的桌椅很整齐,空调吹出来的冷气吹在身上凉丝丝的。入席后,首先上的就是一些花生米之类的冷菜,大家边吃菜边谈,讲了许多有趣的故事。大家吃的正香,忽然门开了,原来是一位服务员正端着一盆酸菜鱼来了,我被这香喷喷的辣味儿吸引住,馋得直流口水,还没等服务员把酸菜鱼放在桌上,我就迫不及待地夹了一块。哪知道,筷子碰在了服务员的手上,一大块酸菜鱼掉落下来了,油汤洒在了自己的身上。妈妈看见了,生气地说:“元鑫,你懂不懂礼貌啊!怎么别人还没动手,你就先动手了。”我低着头心想: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就提前吃了一块嘛!

妈妈说:“你已经是一个小学生了,要懂礼貌啊!”听了妈妈的话,我的脸上火辣辣的,估计红到脖子根了。不过不到一会儿,又恢复了原样。桌上的菜也越来越多,尽管空调开着,我们吃着热腾腾的菜,仍然觉得很热。服务员按时为我们送来了毛巾,我一拿毛巾,毛巾不太凉,擦在脸上比较热。看着小客人路欣头上冒着汗,我就想能不能先把毛巾放在冰箱里冷冻一下,再送到小客人路欣的手里。于是,我就把毛巾放在了冰箱里。然后回到房间里,继续吃起了美味的食物。随后,又上了好多菜,其中香喷喷的鸡翅,让我吃了还想吃,大龙虾辣得正合我的口味,羊肉串特别香,牛肉排骨汤最补身子,看着这么多好吃的,我总是先夹给小客人路欣吃。吃完饭,我把冰箱里的毛巾拿出来,送给了路欣。路欣擦了擦脸,说了一声:“真舒服啊!”听到路欣的话,我的心里像吃了西瓜一样甜丝丝的。妈妈看到了,抚摩了我的头,笑嘻嘻地说:“这才是我的乖儿子呢。”然后,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饭店。 

这次上饭店虽然吃了一顿平常的饭,但让我明白了:不论在什么场合,都要讲究文明礼貌。

篇3:说说“饭局”礼仪

人们常把宴会、聚会称做“饭局”。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饭局的礼仪那是绝不能少的。从座位的座次到上菜的顺序都有讲究。现代人吃饭的礼仪虽然没有以前那么复杂,但吃好一顿饭也是要费些精力的噢!

当我走进餐厅,看见端坐在上位的是一位位领导伯伯时,我的心就会“怦怦”直跳,脸“刷”的一下,红得像熟透了的红苹果,还得扮淑女,彬彬有礼地打招呼,然后僵硬地坐到位子上。吃饭时,好吃的不能多吃,挨个敬酒送祝福,领导发言认真听,回答问题有分寸,不能说错……这对我来说是个难受的饭局。

当我走进餐厅,看见端坐在上位的是爸爸生意伙伴时,我的心就会一下从头凉到脚,还得表现热情,活泼开朗地打招呼,然后慢条斯理地坐到位子上,吃饭时,好吃的让给别人吃。大人说话,小孩儿靠边站,不能打扰,还要忍受二手烟的袭击……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尴尬的饭局。

当我走进餐厅,看见端坐在上位的是一张张熟悉的面孔时,我的心顿时沸腾了,脸上荡漾起开心的微笑,在远处响亮地打招呼,然后一蹦一跳地坐到位子上,吃饭时还可以抢着吃,敬酒时,可以自由发挥,尽情地展示我幽默搞笑的才能,饭桌上谈笑风生,小孩说话大人靠边站……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快乐的饭局。

经历过种种饭局,虽然有喜欢的、有不喜欢的,但是转念一想,正如爸爸所说,饭局也是个交朋友、联络感情,学习社会知识的大学堂。保持一个好心态,是最重要的。


篇4:小论中国的饭局

说到饭局,我相信各位家长都不陌生,大学毕业后参加工作没少去赴饭局,前天某人又遇到了什么难处,非让你给他解决;昨天单位上又来了几个领导检查,老板硬是叫你去应酬,喝了一肚子酒,检查过关;第二天老板给放假一天,又来个电话,说是今天同学聚会,又得打扮体面,穿得精神抖擞的去参加......

在中国,请人办事儿先请吃饭是再常见不过的了,各位也长时间奔东奔西,为的就是赶赴饭局。

一桌子饭菜,全是最贵的,摆在桌上,够体面,光这菜,事情就办成功了一半,接下来要看谈不谈得来,若是谈不来,这饭局上就只剩下吃饭了,无声无息,吃饱了就各走各的,买单的那个人就要心疼钱好半天,事儿又没办成,自己还要掏腰包。

若要谈得来,这请客的人掏钱可就爽快多了!饭局上,那是吃下的饭没喝下的酒多,说话时不小心“跑”出的口水比喝下的酒还多。掏钱与不掏钱的都咧着个嘴滔滔不绝,不掏钱的保证把事情办好,掏钱的听的眉飞色舞,喜笑颜开!

等到无话可说时,饭局也就结束了,大家拍拍屁股走人,临走前掏钱的还得叮嘱不掏钱的好好办事儿。

中国的饭局,总是有这样一些潜规则,令人无可奈何,但是...又有多少人能够说自己没赴过饭局呢?

篇5:饭局

周四的晚上虽然下着小雨,但是我的心情倒还好。想问为什么吗?因为今天我要去新句章楼吃晚饭,还是第一次呢。

晚上,我听说要去句章楼吃饭,就飞快地写着作业,爸爸妈妈却等不及了,连声催我快走了。“宝贝快点,要走了!”我被妈妈这么一催,更手忙脚乱了,我放下书包,换好鞋子,便和妈妈匆匆坐上了车出发了。很快我们就到了句章楼,上了楼,在服务员的带领下去了康乃馨厅,一路上我发现这儿的房间都是取花的名字。康乃馨厅到了,这儿可真大呀——放了三张大桌,周围坐满了人!人到齐了,菜一盘一盘地端上了桌,都是我没见过的,更不用记菜的名字了,我不停地吃着,每上一道菜,妈妈就夹了一块,让我尝一尝。

四伯伯来敬酒了,轮到小男孩那儿了,他的饮料刚喝完,于是提议:“我喝啤酒吧。”倒了半杯啤酒,碰了一下杯,就一饮而下了。大家都鼓掌叫好。

时间飞逝,我因为明天还要上学,就只好先回家了。但吃得很饱哦!

篇6:饭局

今天晚上五点我们来到百盛阿雷饭店,我们和爸爸妈妈的朋友上了三楼,包厢前面有一个喷泉,那个喷泉好漂亮,我忍不住想摸一摸。我们来到包厢里面,第一个菜是冷菜,我感觉都好吃。里面有个菜特别大,可是却没人吃,因为菜全是冰。我特别喜欢一个菜是油面筋烧百叶包。时间过得很快,马上就要走了,可是快走得时候听见有一个小孩在过生日,大人们在为她祝贺。八点我们正式要走了,只能跟他们说再见了。

阅读全文
登录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