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史1000字3篇
导语: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历史,那是值得珍藏的记忆。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我的家史作文2000字,欢迎阅读和关注。
我的家史作文
我的老姥爷,也就是妈妈的姥爷,他生于1898年,是湖南湘潭人。14岁那年,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曾给毛主席当过警卫员和通信员。抗日战争时期他曾与党组织失去了联系。后来想办法和当地的党组织取得联系并彼此取得信任,参加当地党组织的地下活动,长期工作在地方,为当地开展抗日活动作出自己的贡献。
我的姥姥是老姥爷四十五岁时生的,她是家里最小的一个。老姥爷共有六个孩子,因为当时生活医疗条件不好,得不到医治所以死去两个孩子,现在在世的只有四个孩子。
1992年,在老姥爷94岁高龄那年的时候,经检查他老人家得了食道癌,医生说他只能活三个月的时间。在这个时候,实际上连咽口唾沫喝口米汤都非常疼痛,可他尽可能的强忍着多喝两口,为了让姥姥得到些安慰。四个月后,老姥爷离开了家人。
我的爸爸出生于1968年,妈妈比爸爸小三岁。爸爸是在14岁那年,因体育特长被自治区体训大队录用成为男篮队员。他和妈妈是在建行工作时认识并在1994年结婚。爸爸、妈妈在单位工作非常敬业,也很辛苦,他们俩共获过大小31个奖项。
1996年我出生啦!刚出生的我体重3960克,身高50厘米,不算很胖。我在三个多月的时候,就开始长牙啦!10个多月的我已经可以走的很稳。现在在家人、老师的辛勤培育下我长大了。我还有一个表妹今年8岁半,上三年级,我憨厚老实可妹妹却很调皮。
了解了我的家史,我感到很荣幸能出生在这个家庭。以后我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向老姥爷一样做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我的家史作文
我家搬新家啦!
这是现在我发自肺腑说出的最开心的话了。我之所以对我们的新家这么激动,是源于我们那一段“家史”...
我的父母可以说是靠着自己的努力来到城市的,他们都不是天生的新乡市区人,而是从城市的边缘农村来到城市的,尽管现在市区与周边农村的界限已不是那么清晰,农村都在渐渐的融为城市的一部分,但在我还没出生的那个年月,从周边农村来到城市还不是一件那么容易的事情。在当时,来到城市的一大障碍,就是没有一个稳定的住所。母亲曾经给我讲过他们刚结婚时候的日子:刚到城市,没有住所,就在亲戚家里借住。而借住的日子很不稳定,既要看别人“脸色”,还经常要搬家,今天去这儿住,明天去那儿住,以前在家里没有怎么吃过苦的妈妈,刚结婚不久,就要过这种“居无定所”的日子,她心情的低落可想而知,直到现在,每当回忆起以前的不易时,还总是将那段风雨飘渺的日子拿出来念叨。后来,好不容易安顿下来了,我们一住就是17年,直到现在。
我家现在住的房子可以说是一套“旧宅”了,这里先后住了我表姐一家和我们一家,算起来,它可比我的年龄大多了,它的外观也比现在大多数城市里的房子要“复古”——一幢两层的独院。这幢房子与城市接壤,骑车不过几分钟就能到市中心,但是因为城市的发展方向正好与我家的位置“背道而驰”,所以我们这里一直保留着刚盖房子时的郊区式环境。
说实在话,我是挺喜欢这幢房子的:独院,这可是现在只有别墅才有的附属设施啊,比起那些楼房,有个院子可是方便多啦,在这个院子里,分明写满了我童年的美好时光,这里是我长大的地方,是我的第一个家,我对它有着深厚的感情。可是,妈妈却不能把这里当做她真正意义上感情上的家,因为她总觉得她并不是这幢房子的第一任主人,而还是住在别人的家里,她不是属于这里的;再加之2008年房价的不断上涨,所以我们在想:买一套只属于我们自己的新房子——一个新家。
这就说到我们的新家啦,它的位置几乎可以确定是未来几年内的城市中心地带,良好的位置,户型,以及正好适合我们一家3口的大小,最终使我们决定:不再犹豫,就是它啦!
对这套房子,我们全家都很期待,可是最兴奋的就是妈妈啦。在装修房子的时候,妈妈对每一个细节都非常的在意。哪个装修队干的质量最好啦,哪个牌子的装修材料最好啦,哪个材料怎样用的效果最好啦,等等这些,还有一些很专业的知识,妈妈几乎都搞明白了。在妈妈去逛和装修有关的商店时,那些商店的店员都对妈妈对装修材料的认识之专业感到吃惊,孰不知妈妈已经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在网上把各种东西的各个品牌的各种特点给搞的一清二楚,再下店只是为了再实地考察一下实物,毕竟眼见为实嘛。和我们买一幢楼的姨妈一家,只用了2个多月就装修完毕入住了,而妈妈只是准备就准备了3个月,到真正装修时,妈妈又亲自监工所有的环节。可以说,妈妈对新家可是煞费了一番苦心的。好不容易,在交房将近大半年后,总算是装修完毕可以入住了,我们这才将要入住我们的新家。
站在崭新的房子里,这里的一切都是新的,新的环境、新的房子、新的家具、以及我们喜悦的心情,这里的每一个角落,都有我们全家人的真心在里面,这是倾注了我们全家人心血的新家,也是只属于我们的家。
我的父母,从农村到城市,再到在城市里站稳脚跟,安家落户,不懈奋斗了十几个岁月,我家的这段经历,与《闯关东》中主人公的经历很有神似之处,其生活的动力都在于一个“闯”字的精神,对生活的闯,对未来的闯,和对自己的“闯”。而我们的经历,也只是茫茫人海中的一滴小水珠,从小见大,和我们一样有类似经历或类似追求的人,有很多很多。大山里那些用功读书的孩子,不就是为了将来有一天闯出大山嚒;办公室里那些努力工作的员工,不就是为了闯出自己的价值嚒。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都在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境界和物质享受,可以说,人人都在努力闯,闯出一份属于自己的新天地。他们这种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也代表了他们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精神风貌。我们不断的努力,只是为了让我们的明天更加美好,而我也相信,我们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我的家史作文
滚滚历史长河中,谱写着一个又一个的历史,一本本厚厚的史书,一处处风景宜人的名胜古迹,都写着它们的独特之处,它们的高大,雄伟,深奥,大概让你感觉到可望不可即,但是,其实历史就在身边,历史就是我们的过去,家里的一段段故事就是美好的见证,在我平平凡凡的家庭里,有那美好的故事。
白发苍苍的奶奶谈起那过去的历史总是充满笑意,过去的一切切似乎给奶奶留下太多,倚在奶奶身上,静静倾听那引人入胜的故事:
1960年左右是个些充满灾难的年月,除了自然灾害,还有全国上下实行大跃进、人民公社、总路线的政策折腾而造成人为社会灾害。当时,全国因饥饿而死亡的人达三千多万,山东省死人也数百万。说到这可怕的数字,奶奶的眉头紧皱,像身临其境,又处在那年头一般,不忍心打破这寂静,等了一会,奶奶接着说起来当时的市民就是百万饥民,那时的年代由于物资奇缺,没东西不仅需要钱,还需要“票”人们每月去领,数量有限,副食品奇缺,凭“票”领的食品根本饱不了,有些家庭孩子多,那更是困难,就像奶奶家,一共有五个孩子,最大的才19岁,那就是奶奶,最苦的时候,全家人看着一丁点菜汤发呆,全部的孩子都啃一个地瓜,那该是多么无助啊!
求生的欲望把大家逼出门,去找吃的,大自然成了取之不尽的源头,真的取之不尽吗?不是的,当时真的能吃的都吃了:开始是野菜,后来是普通的草,最后是所有的绿色统统吃光,灾难还在~大家的肚子还在叫,怎么办?人们开始吃树皮,时间一点点过去,身体终于坚持不住,奶奶的邻居得了浮肿病,手腕像腿一样粗,一捏就白,凸下去,好久才反弹上来,腿呢,比腰还粗,很残忍,完全靠白开水维持生命。还好,奶奶一家很勤劳,在大灾难没来的时候就准备了一些粮食,挖了很多野菜,在灾难时刻,用信念,用行动,计划着,全家人都平平安安的度过了,奶奶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丝的笑容,带着小小的骄傲。
奶奶说他的妈妈还见过共产党和日本鬼子,先见到的是日本鬼子,那天在瓜地里,日本鬼子还开了几枪,但是没打中,就跑了,至于共产党,是他们共党的一次行动,住到了奶奶家,奶奶家韭菜长得很大,像小葱一样,共党叔叔还吃了几根,在旁边的奶奶站着也想吃,共党叔叔还给了奶奶几根,奶奶的妈妈不让奶奶要,共党叔叔还和蔼的说,没关系,吃吧吃吧,奶奶幼小的心灵就刻上共党叔叔的笑,对共产党有着深深的敬仰。
“那爷爷呢,什么时候有的爷爷。”我焦急地问道,奶奶依然充满着笑,还带着幸福,奶奶与爷爷的故事,似乎很精彩,奶奶一偏头,还有点年轻不好意思地说他们是奶奶21岁时认识,村里人介绍在一起出去玩了几次,他人很好,也很勤劳那时的婚姻没有自由,双方家长说好,差不多就可以了,于是,他,成了“名副其实”的爷爷,但是,奶奶说她很幸运会遇到爷爷,爷爷为人很善良,当时他去山里找草药给他姐姐治病,村里还有患者,爷爷就把草药分成两半,白白给别人用,要是自家的菜长得好,爷爷还会给别人一些,因此,爷爷奶奶和邻居的关系特别好听奶奶讲述完这段历史,不禁使我思绪万千。当今的人们极少有爷爷这样的年轻人了。好心有好报!后来爷爷经人介绍还有了份令人羡慕的工作,虽然爷爷只是工人,但是厂子里工资第二高的,一个月20块钱,当时的20元十分珍贵,是现在的几十倍,就这样,过了几年,准备了一些钱,他们就要破土动工了“盖房子”奶奶说他们的房子才真正是一块砖一块瓦盖起来的,每一块,都积存着心血,灌溉着汗水,比如打房梁的竹子。
那一天,工作完后的爷爷,推着小车,步行到李村去,这一段路程,大概有几个小时了,到了以后,天都黑了,,把竹子装车,然后慢慢地往家推,在路上,看到了邻居,邻居想和爷爷一起推,爷爷连忙推脱,因为别人帮忙还要还情大礼···过了一会,遇到了上坡,怎么推都推不上去,结果,爷爷把它们卸了把竹子一点点运上去再推车然后装上,路,依然好长好长,汗如雨注,但爷爷没有放弃,艰难,一直走,凌晨几点钟,奶奶听到敲门声,爷爷终于回来了,望着爷爷像被雨淋透的样子,奶奶的眼角湿润了,讲述的时候,奶奶目光呆滞,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晚上,奶奶说,都是自家人忙来忙去,用的不是水泥,而是黄泥,顶棚用的是稻草,过了两个多月,房子才建好,从此,一家人有了小窝。
我又去问了爸爸,他小时候的故事。
他说当时的生活十分艰苦,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记忆中小时候最喜欢吃5分钱一根的冰棍,喜欢跟大人上街,羡慕坐在街边吃油凉粉的小伙伴,一家人最高兴的就是发了粮票肉票去买米买肉,那时每天放学一放下书包不学习,原因不是不想学,而是要帮助家里上山拾柴草,早晨的时候要先送羊奶再上学,那时候晚上还经常停电,有时都不能学习,不舍得点蜡烛,想要学习必须早起学,就这样,爸爸小时候一直品学兼优,当了六年班长,初中毕业后,家里不能供其上学了,当时爸爸的班主任还亲自上爸爸家里找过爸爸,可是,还是放弃了,就这样,浪费爸爸这爱好学习者的机会,但是,他说他已经很满足了,奶奶能够把他抚养到这么大。
凭着自己的努力,在几年前,爸爸终于盖起了属于自己的房子,这一次,不像上一次,是好几十个人浩浩荡荡的在干活,有的和泥,有的搬砖,有的在盖,忙的有条不紊,这时的房子,用的是钢筋,水泥,两个星期,就完成了,这是多大的差异啊!
许久,思绪终于从以往回到现在,奶奶经常说,你现在多么幸福啊,能吃上能喝上,还想要什么要什么,又语重心长的对我说,要好好学习啊,看你爸爸,想学没有机会学,而你,应该学啦,我总是点点头,有一次,我问奶奶,你对现在的生活满意吗,奶奶说,当然满意,我又说,不羡慕那些高楼大厦,奶奶说,能在小屋里吃饱喝饱,看到下一代快乐的生活,这就是她最大的幸福,我笑笑。
回头想想我们家的历程,都是爷爷奶奶用毕生精力换来的,爷爷奶奶的一生简简单单,都没有一双像样的衣服,当妈妈给奶奶买衣服时,奶奶还抱怨,不要乱花钱,以前的衣服还能够穿。而我呢,对一切一切似乎没有满足的时候,总是想要更多,看看奶奶,那颗追逐于荣华的心淡然了。
前些日子,为了接着盖房子,把那爷爷奶奶的房子拆了,奶奶就坐在旁边看着,随着大锤一下一下,那堵墙,越来越矮,奶奶的脸上似乎很快乐的样子,难道心里真的快乐吗?那辛勤,不知吃了多少苦的结晶就这样缓缓地消失,奶奶真的不心疼吗?也许吧,会很难受,但是,旧的不去,新的又怎么会来呢,房子是总会要拆的,也许,在很久以后,新建的房子也会被拆,因为历史的长河,还在滚滚的流淌,历史,永无止步,会,一直持续下去。
让我们乘着历史的航帆乘风破浪,谱写美丽的乐章!
今天,我给大家讲一讲我的家史、家训、家风。
首先,我给大家讲一讲我家的家史。我的祖先是朱元璋,是明朝的皇帝,朱元璋原来是一个乞丐,从乞丐变成和尚,后来又加入了军队。从此朱元璋在军队里经过千锤百炼,最终当上了皇帝。除朱元璋之外,我们朱姓还出过朱熹、朱德等人,朱熹是宋朝的圣人,朱德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后来,我的爷爷,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部队,简称“二炮”,是中国的战略核导弹部队,是毛主席亲自命名的哦!我以我有这么光荣的家史为荣。
接下来,我给大家讲一讲我家的家训。我们朱姓有一本叫《朱子家训》的书,其中有一句我印象特别深刻,叫“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这句话的意思是,做事要有计划。有一次,辅导班的作业非常多,老师让用三天时间做完。我第一天做了一点作业就去玩了,第二天想着还剩下的作业第三天晚上能写完,所以第二天就没写作业。到第三天了,我上午和下午都拿来玩了,晚上,我拿出作业表一看,呀!还有这么多作业没有做。我做了一半,就想,我早上起来早点把另一半作业给做了吧。结果,我早上起来把写作业这件事情给忘了,我吃完早饭,拿起作业就往辅导班走去。到辅导班后老师该收作业了,我突然想起我还有一半作业没做,老师看到我的作业后,说我做事没有计划。我要吸取这次教训,做事一定要按照计划去执行。以后我一定牢记我们家的家训,并继续发扬下去。
最后,我给大家讲一讲我家的家风。要讲起我家的家风,那可要从我六岁讲起。六岁的某一天,我和爸爸坐公交车回家,车上上来了一个老太太,车上已经没有座位可坐了,爸爸见到后,说“老太太,您坐吧。”老太太说:“谢谢。”我见到后,准备也把自己的座位让给别人。车上又上来了一个抱着孩子的阿姨,我把我的座位让给了阿姨,阿姨说声谢谢。我心里觉得我这叫助人为乐吧,可又一想,我的家风不就是助人为乐吗?
这就是我们家光荣的家史,立身的家训,良好的家风,我要把它传承下去。
我姓蔡。蔡,最早是周武王的弟弟叔度的封国。叔度之子叫蔡仲,他的子孙后代就用“蔡”作为自己的姓氏。根据查阅的资料,截至2013年,当代蔡姓总人口达到552万,在中国姓氏中位列第40位。蔡姓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厦门市蔡姓人口约有3万人。
我的名字叫“显昊”。“显”是我的字辈,有“显赫”“显耀”“显贵”之意。“昊”是形容天空广阔无限。我父亲按照蔡家祖传的字辈给我起名,既有传承蔡姓家族传统文化的用意,又是希望我能人如其名,做个有前途,有成就,胸怀像天一样广大的人。
在我们家族中,有一个流传很广,非常有名的“蔡氏家训”,头四句是:“积善之家,庆必有余;为善最乐,福寿双至。”意思是告诫我们蔡姓子孙后代,做善事是最快乐的。我们要多做好事,积德行善,这样才能多福多寿,吉庆连连,恩泽及于子孙。
我的曾祖父,大概是践行我们“蔡氏家训”做得最好,个人声望最高的一位老祖宗了。在我出生之前,我的曾祖父和曾祖母就都已去世多年。听我爸爸介绍,曾祖父是老家翔安区马巷镇五星村的生产队老队长,以“忠厚老实”“诚信善良”“助人为乐”闻名,几乎是小镇里最受人崇敬的一位乡贤。已故的厦门大学教授蔡启瑞院士,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化学家,他每次回到老家马巷时,总会到我家来拜访慰问我的曾祖父。
我的曾祖母是一个家庭主妇,她勤劳能干,尤其擅长煮“油饭”。闽南的习俗,家里新生的孩子满月了,总要煮“油饭”和“红蛋”,分给亲戚朋友和村民们吃。用大铁锅煮“油饭”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个时候,人们总不忘上门来请曾祖母这个“大厨”去帮忙掌勺。曾祖母也总是乐于帮忙,因为,“为善最乐”,这是她最骄傲的本事和最快乐的事情了。
我的祖父是国营工厂马巷织布厂厂长,现已退休。像许多闽南人一样,祖父钟爱品茶,尤其喜爱铁观音。每天一早起床,祖父总会沏上一壶好茶,开启一天新的生活。祖父还多才多艺,吹拉弹唱无所不能。他会吹口琴、笛子、洞箫,还经常一边拉二胡一边高声唱歌。不管什么革命歌曲,没有一首他不会唱的。祖父还能与时俱进,智能手机玩得挺溜的,我们家族微信群里经常可以欣赏到他嘹亮的歌声。
我的祖母也是一个普通的家庭主妇。祖母从曾祖母那里传承了一手好厨艺,擅长煮“厦门薄饼”、炸五香、包粽子、地瓜粉条。由于我的父母工作很忙,祖母主动帮忙担负起照顾我的饮食起居的工作,可以说是非常辛苦的。祖母做的饭菜实在太好吃了,加上我的胃口很好,从小就吃成一个“米其林”小胖子,一看就知道是“奶奶养大的”。
我的父亲母亲都是中学教师,我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小学生。
以上是我的简简单单的家史。“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我们伟大的祖国就是由千千万万个像我们一样平凡的小家庭组成的。祝福我们的祖国千秋万代,繁荣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