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8篇

知乎者也
投稿
日期 · 2022-07-29 15:16:30
篇1:论语中关于诚信的句子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3、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4、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5、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已者。过,则勿惮改。
  6、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7、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8、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9、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10、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11、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
  12、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13、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亦只以异。
  1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5、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16、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17、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1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19、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20、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21、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
  2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3、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则以喜,一则以忧。
  24、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25、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
  26、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27、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28、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29、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
  30、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31、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32、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
  33、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34、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35、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36、子夏曰:'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
  37、言必信,行必果,然小人哉!
  38、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39、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40、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1、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2、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已者。过,则勿惮改。
  3、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
  4、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已者。过,则勿惮改
  5、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6、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7、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亦只以异。
  8、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9、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10、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篇2:论语中的成语故事大全

  论语是中国春秋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下面是小编分享的论语中的成语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一天,叶公向子路问孔子是什么样的人,子路一时不知该如何回答。事后孔子对子路说:“你为何不这样说,他这个人,一发愤学习就忘记吃饭,内心一快乐就忘记忧愁,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呢。”这个故事出自《论语述而》,原文是: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正是有了这种勤奋不倦的为学精神,孔子才掌握了渊博的知识,并授徒讲学,成为一位大教育家、大思想家。天道酬勤,一个人如果有了“发愤忘食,乐以忘忧”的精神,再配合科学的工作、学习方法,一定会取得成功。

  君子成人之美

  “君子”是古代文学作品中十分常见的一个词语,如“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等。在孔子心目中,“君子”是理想的人格标准,仅有两万余字的《论语》中,“君子”这个词就出现了一百多次。那么,究竟什么样的人才能称得上是“君子”呢?孔子曾经说过:“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而不帮助别人做坏事,小人则与此相反。”这个典故出自《论语颜渊》,原文是: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关于君子的标准,孔子还有一些名言。如,《论语里仁》里的“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意思是说,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论语宪问》里的“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意思是说,君子认为说得多而做得少是可耻的,不要做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

  过犹不及

  子贡问老师说:“子张和子夏哪一个更贤德?”孔子说:“子张做事总是过头,而子夏总是做得还不够火候。”子贡说:“那么是子张要好一些吗?”孔子说:“过分与不够是一样的。”这段话出自《论语先进》: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师”即子张,“商”指子夏,两个人都是孔子的学生。成语“过犹不及”就出自此处。在孔子看来,事情做得过了头和没有做到位效果都是不好的。“过犹不及”这个成语提醒我们,无论做人还是做事都要把握好“度”。比如在人际交往上,过于冷漠不行,过于亲密也不行。保持一定的距离是对对方人格的尊重,这种尊重即便在亲近的人中间也该保留。无论对待朋友还是对待亲人,都应该把握好分寸,适度最好。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孔子曾经教导他的弟子说:“不担任这个职务,就不去过问这个职务范围内的事情。”这句话出自《论语宪问》,原文是: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在工作中并非总是事情做得越多越好,关键是要找准自己的定位,清楚地知道“我是谁”。只要把你应该做的做好就可以了,越俎代庖反而会把事情搞砸。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仲弓问孔子怎样做才称得上是仁,孔子说:“出门办事和役使百姓,都要像迎接贵宾和进行大祭时那样恭敬严肃。自己不想要的,不要强加于别人。要做到在诸侯统治的国家里没人怨恨自己,在卿大夫统治的封地里也没人怨恨自己。”这段话出自《论语颜渊》,原文是: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论语卫灵公》中也有这个成语,子贡问孔子:“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呢?”孔子回答道:那不就是“恕”吗?自己不想要的,就不要施加给别人。这段话的原文是: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的弟子中,子贡才华很高,不但生意做得好,在外交、政治方面的才能也都十分突出。孔子对子贡讲的这席话,很有针对性,是提醒子贡不要恃才傲物。与人交往时,我们要善于换位思考、推己及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

  欲速则不达

  子夏要到鲁国的莒父当地方官,向孔子请教为政之道。孔子说:“不要一味求快,不要只顾眼前小利。如果一味求快,往往达不到目的;只顾眼前小利,反而使得大事不能成功。”这个故事出自《论语子路》,原文是:

  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急功近利是成就一番事业的大忌,凡事要有长远眼光、长远打算,该慢的地方不要求快,该放弃的小利不要贪图,成功方可水到渠成。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孔子教导学生,喜欢用“设喻”的方法,利用形象、生动的比喻来说明深奥的道理。子贡问推行仁政的方法,孔子说:“工匠想要顺利完成工作,必须先把工具磨锋利。居住在一个地方,必然选择这个地方有贤能的大夫为师,结交有仁德的士人为友。”这个故事出自《论语卫灵公》,,原文是:

  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孔子对子贡的教导,意思并不是说把贤德者作为工具来使用,而是说要充分吸取他们的优点,使自己的认识更加敏锐,策略更加明智。现在我们使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往往是说在做某项工作之前,需要做好充分准备,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逝者如斯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这是朱自清《匆匆》一诗里开头的几句。古往今来,对光阴易逝的感叹在文学作品中不胜枚举。南宋儒学家朱熹在《劝学》中也说:“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其实,这种感叹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论语》里就出现了。

  孔子在河边感叹说:“一去不复返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啊!日夜不停息地奔流。”这话出自《论语子罕》,原文是: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后人从中提炼出一个成语“逝者如斯”,用来比喻光阴如流水,一去不复返。

  见贤思齐

  人们常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以从朋友身上往往可以照见自己的影子。如果交到好的朋友,获益匪浅;但如果交友不慎的话,很可能会给自己带来不好的影响。我们遇到的人总有“贤”与“不贤”之分,那么在交友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呢?

  孔子说:“看见德才兼备的人,就要努力向他学习,做到和他一样;看见德行有亏的人,就要反省自己是否有同样的缺点。”这段话出自《论语里仁》,原文是: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其实,“贤”与“不贤”这两种人,为我们朝不同的方向打开了两道门,而“思齐”和“自省”,则是我们自身不断进步的动力。唐太宗李世民在这方面就做得比较好。他知人善任,举用贤良,能够从贤者身上汲取优点。他有著名的“三镜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意思是说,以铜镜自照,可以整理好衣帽;以历史为镜子,可以从中看清楚朝代兴衰的缘由;把别人当成镜子,可以从他们身上看到自己的优劣得失。

篇3:论语中的名言名句(背诵)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巧言令色,鲜矣仁!    孔子说:“花言巧语,一副讨好人的脸色,这样的人是很少有仁德的。”令,好、善;色,脸色。 

3.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4.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5.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6.<<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孔子说:诗经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无不出自真情”。思是发语词无意义,无邪是直的意思。也就是说诗经三百篇的作者都是出自真情之自然流露而有这些作品的。

7.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这是孔子说他自己:“志于学”,是说孔子有志于学,立志要学习;“三十而立”指孔子三十的时候已立业,学说已渐成体系,(用在现在的人身上大概是事业小有建树的意思);“不惑”遇事明辩不迷惑,少疑惑;“知天命”,所谓“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之天乎”,懂得了天命,正确看待自己;“耳顺”说各种话都能听能容忍;“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是说自己到了七十岁的时候随心行事也可以不逾越规矩了。 

8.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篇4:论语中的名言警句(热门篇)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巧言令色,鲜亦仁!

  3、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胡?

  4、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5、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6、《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7、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8、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1、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12、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13、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14、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15、朝闻道,夕死可矣。

  16、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17、放于利而后行,多怨。

  18、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9、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0、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21、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22、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

  23、德不孤,必有邻。

  24、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2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6、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27、君子周急不继富。

  28、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29、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3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篇5:论语中的名言警句

  1、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2、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3、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4、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5、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6、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7、朝闻道,夕死可矣。

  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9、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10、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

  1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2、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1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4、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15、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6、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17、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

  18、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9、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2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2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3、放于利而后行,多怨。

  24、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25、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只者次也;困而学之,又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26、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27、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28、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29、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30、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31、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篇6:论语中的名言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3、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4、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5、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6、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7、信者,人君之大宝也。

8、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

9、子贡倦于学,吿仲尼曰:”愿有所息“。仲尼曰:”生无所息“。

10、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11、三思而后行。

12、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3、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14、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5、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16、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17、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18、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

19、小不忍,则乱大谋。

20、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21、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22、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23、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24、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25、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26、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27、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28、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29、欲速则不达。

30、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31、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32、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33、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34、从心所欲不逾矩。

35、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36、夫子温、良、恭、俭、让。

37、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38、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39、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40、君子周急不继富。

41、未知生,焉知死?

42、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4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44、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在回也!

45、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46、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47、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48、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4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0、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51、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52、诗三百篇,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53、古者言之不出,耻恭之不逮也。

5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55、已矣乎!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56、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我于老彭。

57、德不孤,必有邻。

58、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则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59、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篇7:论语中名言警句

1、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2、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5、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6、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7、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8、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9、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0、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1、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1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3、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14、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

15、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16、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17、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18、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

19、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20、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21、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22、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

2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4、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25、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26、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

27、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2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29、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30、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31、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32、《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33、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34、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35、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36、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37、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38、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39、犁牛之子,驿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40、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4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42、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43、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44、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45、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46、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47、《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4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49、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50、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有教无类。

51、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52、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53、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54、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55、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56、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57、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58、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59、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60、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61、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62、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63、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64、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65、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66、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67、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6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69、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70、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7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7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73、子不语:怪,力,乱,神。

74、言必信,行必果。

75、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76、吾未见好德者如好色者也。

77、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78、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79、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80、德不孤,必有邻。

81、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82、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83、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84、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85、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

86、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87、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88、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89、宁武子,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90、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91、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92、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93、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9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9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96、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97、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98、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99、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

篇8:论语中的名言警句摘抄大全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孔子说:“学习了而时常温习,不也喜悦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别人不理解自己也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2、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3、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译文】孔子说:“主张不同,不能互相商议谋划。”

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孔子说:“君子吃不追求饱足,住不追求安逸,做事灵敏,言谈谨慎,时时改正自己的错误,就算好学了。”

5、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孔子说:“不怕没人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6、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译文】孔子说:“《诗经》三百(零五)首,用一句话可以概括,即:‘思想纯正,没有邪恶的东西。’”

7、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有所建树,四十岁不遇事困惑,五十理解什么是天命,六十明辨是非,七十随心所欲,不超过规矩。”

8、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孔子说:“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收获,就可以做老师了。”

9、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文】孔子说:“君子团结群众而不互相勾结,小人互相勾结而不团结群众。”

10、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孔子说:“读书不深入思考,越学越糊涂;思考不读书,就危险。”

11、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孔子说:“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这种态度是明智的。”

12、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译文】孔子说:“人无信誉,不知能干什么?

13、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译文】孔子说季氏:“他用天子的舞蹈阵容在自己的宗庙里舞蹈,这样的事可以容忍,什么事不能容忍?”

14、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译文】孔子说:“《关雎》这篇诗,主题快乐却不放荡,忧愁却不悲伤。”

15、子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译文】孔子说:“以前的事不要再评说了,做完的事不要再议论了,过去了就不要再追咎。”

16、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译文】孔子说:“早晨理解真理,晚上死也值得。”

17、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译文】孔子说:“君子通晓道义,小人通晓私利。”

18、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
 【译文】孔子说:“见到贤人,要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

19、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译文】孔子说:“朽木无法雕琢,粪土的墙壁无法粉刷,我能拿他怎样?”

20、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译文】孔子说:“灵敏又好学,向比自己学问差的人请教时,不觉得没面子,所以称为‘文’。”

21、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译文】季文子每做一件事都要考虑多次。孔子听到了,说:“考虑两次也就行了。”

22、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译文】孔子说:“宁武子这人,国家太平时,就聪明,国家混乱时,就愚笨。他的聪明可以赶得上,他的愚笨别人赶不上。”

23、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译文】孔子说:“一个人的内在质朴胜过外在的文采就会粗野,文采胜过质朴就会浮华。只有文采和质朴配合恰当,才是君子。”

24、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孔子说:“知道学习不如喜欢学习,喜欢学习不如以学习为快乐。”

25、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译文】孔子说:“智慧的人喜欢水,仁慈的人喜欢山;明智的人好动,仁慈的人好静;智慧的人快乐,仁慈的人长寿。”

26、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译文】孔子说:“将知识默记在心,学习时,不感到满足;教人时,不感到疲倦,这三个方面我做到了哪些呢?”

27、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译文】孔子说:“不到他苦思冥想时,不去启发;不到欲说无语时,不去开导。不能举一例能理解三个类似的问题,就不要再重复教他了。”

28、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译文】孔子在齐国听《韶乐》,好长时间吃肉不觉滋味。他说:“没想到好音乐这样迷人。”

29、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译文】叶公问子路:孔子是怎样的人,子路不回答。孔子说:“你怎么不说:他这个人啊,发愤时就忘记吃饭,高兴起来就忘记了忧愁,竟然连自己衰老了也不知道,如此而矣。”

30、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孔子说:“三人走路,必有可作为我的老师的人。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借鉴他的缺点进行自我改正。”

31、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译文】孔子教学有四项内容:文献、品行、忠诚、信实。

32、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译文】孔子说:“君子胸怀宽广,小人忧愁悲伤。”

33、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译文】曾子说:“鸟将死时,叫声都很悲哀;人快死时,说话都很善良。”

34、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译文】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责任重大,道路遥远。把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难道还不重大吗?奋斗终身,死而后已,难道路程还不遥远吗?”

35、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译文】孔子说:“不在那个位置上,就不要想那个位置上的事。”

36、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译文】孔子说:“年轻人是值得敬畏的,怎么就知道后一代不如前一代呢?”

37、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译文】孔子说:“三军可以剥夺主帅,匹夫不可剥夺志向。”

38、子曰:“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译文】孔子说:“明智的人不会迷惑,仁爱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3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译文】孔子说:“到了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

40、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译文】孔子说:“君子帮助人取得成绩,不促使人陷入失败。小人相反。”

41、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译文】孔子说:“自己身正,即使不下达命令,群众也会自觉去做;自身不正,即使下达了命令,群众也不会服从。”

42、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译文】孔子说:“不要只求速度,不要贪图小利。只求速度,往往达不到目的;贪图小利,就做不成大事。”

43、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译文】孔子说:“君子和睦相处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同流合污而不能和睦相处。”

44、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译文】孔子说:“君子坦荡而不骄狂,小人骄狂而不坦荡。”

45、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译文】孔子说:“品德好的人一定言谈也好,言谈好的人不一定品德好。高尚的人必定勇敢,勇敢的人不一定高尚。”

4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译文】孔子说:“不怕没人了解自己,就怕自己没有能力。”

47、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译文】孔子说:“人没有长远的考虑,必定有眼前的忧愁。”

48、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译文】孔子说:“君子担心至死也没好名声。”

49、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译文】孔子说:“听从花言巧语就会丧失自己的美德,小事不忍耐就会搅乱大事情。”

50、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译文】孔子说:“有错不改,这才是真错。”

51、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译文】孔子说:“君子要使百姓得到恩惠而自已却无所耗费;使百姓劳作而不使他们怨恨;要追求仁德而不贪图财利;庄重而不傲慢;威严而不凶猛。”

52、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53、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译文】孔子说:“君子有三种事情应引以为戒:年轻时,血气还不成熟,要戒除对女色的迷恋;到了壮年,血气方刚,要戒除与人争斗;等到老年,血气已经衰弱了,要戒除贪得无厌。”

54、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译文】孔子说:“人的本性是相近的,由于环境不同才相互有了差别。”

55、子曰:“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译文】孔子说:“在路上听到传言就到处去传播,从道德方面来说,是应唾弃的。”

56、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
 【译文】楚国的狂人接舆唱着歌从孔子的车旁走过,他唱道:“凤凰啊,凤凰啊,为何道德这么衰弱?过去的事已经无可挽回,未来的事还来得及改正。算了吧,算了吧。今天的从政者危险呀!”

57、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
 【译文】子张说:“士遇见国家危难时能献出自己的生命,看见有利可得时能考虑是否符合义的要求,祭祀时能想到是否严肃恭敬,临丧的时候想到自己是否哀伤,这样就可以了。”

58、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译文】子夏说:“广博学习并且坚定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出问题,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59、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译文】子贡说:“君子的过错好比日蚀月蚀。他犯过错,人们都看得见;他改正过错,人们都仰望着他。”

60、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译文】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结交正直的朋友,诚信的朋友,知识广博的朋友,是有益的。结交谄媚逢迎的人,结交表面奉承而背后诽谤人的人,结交善于花言巧语的人,是有害的。”

61、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晏乐,损矣。”
 【译文】孔子说:“有益的快乐有三种,有害的快乐也有三种。以节制礼乐为快乐,以宣扬别人的优点为快乐,以广交贤良的朋友为快乐,是有益的。以骄恣淫乐为快乐,以放荡无度为快乐,以宴玩荒淫为快乐,都是有害的。”

62、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译文】孔子说:“君子有三戒:年轻时,血气未定,要戒女色;到了壮年,血气方刚,要戒争斗。到了老年,血气已经衰弱,要戒贪得。”

63、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所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译文】孔子说:“君子有九点要考虑的:看的要考虑是否明白,听的要考虑是否清楚,脸上的颜色要考虑是否温和,容止要考虑是否谦恭,语言要考虑是否忠诚,做事要考虑是否谨慎,疑问要考虑如何向人请教,心里不平时要考虑是否有所患,得到利益时要考虑不要忘义。”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6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实?交友是否守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阅读全文
登录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