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葬花读后感800字9篇
黛玉是一个凄美的女子。她的一生凄楚悲凉。
女生春,士悲秋。《葬花吟》可谓是千古流传,而它的作者没有人会想到是这样一个生于封建社会的女子——林黛玉。春天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然而,当那朵朵花儿飘落之时,怎能不使人黯然神伤呢?
花落人亡,形容黛玉再合适不过了。她的含泪而终,和这葬花有着密切,不可分割的关系吧。在她葬花之时,或许不仅是在花儿的可怜,而是在感叹花儿何尝不是自己的影子。生于大家庭的百般无奈,寄人篱下的种种委屈,朝着她袭来的阵阵“寒风”使她这个原本就多愁善感的女子感到无助,感到无奈。若不是因为命运的坎坷,使她情绪低落,她又怎会匆匆而去呢?
黛玉她是一个才女,更是一个奇女子。她多才多艺,美丽聪慧,可就是这样的一个女子,她的知识,她的才华没有人注意到,她的一生也没有人真正地关心过她。即使在她生命终结之时,也没有一个人为她黯然神伤。生命对于她而言,或许早已没有了意义罢。
黛玉的凄凉离世,揭示了封建大家族衰落的必然性。封建大家族埋没了她的才华,更埋没了她的一生。她离世之时的那一行清泪,代表了她命运的坎坷曲折,更鞭挞了统治者的封建统治。
可惜了,一个才女就生于这样一个封建家族,她的一生就葬送在了这个封建大家庭……若她生于21世纪,她的才华无法预料,她的能力无法想象。若她生于这个新时代,必将成为这个社会的有用之才。
哎!可惜了……
一朝漂泊难寻觅
话说林黛玉住在贾府可没少受气,这个说她刁钻,那个说她傲慢。一气之下,黛玉决定搬出贾府,自己讨生活。
搬出去首先就得找地方住。虽然现今是2008年,但身无分文的黛玉相信,凭着自己的学识与几世留下来的好名声找个房子住是绝对不成问题的。可谁知第一天就碰了壁,人家一听黛玉没钱,就直接用鼻孔对黛玉说话了。最过分的是一个女房东,一听来者是黛玉,嘴角立刻咧到了耳根“哎呀,您看林姑娘您多回挑房子呀!这儿环境好,又清静。房价?嗨,房价好说,那对您来说算什么……什么,您说您没钱,开什么玩笑!”女房东嘴角一撇,双手一抱,唱戏般地迅速变脸做发怒状,刁蛮的姿态不禁让黛玉想到了赵姨娘。“林小姐,我们是生意人,你想先住下后付房费,大白天说梦话呢吧!你住完跑了,我到哪儿找你去,我这又不是慈善机构,走走走,没钱你找孤儿院住去吧!”深夜,无处可去的黛玉只得蜷缩在地下停车场冰冷的水泥地上,想到白天的经历,又想到贾府的舒适日子,不仅悲从中来,抽噎地摇头道“怎思量怎思量……”
风刀霜剑严相逼
可黛玉不是个轻易妥协的人,第二天醒来,黛玉决定改变目标先找工作。黛玉想自己的相貌不错,再怎么做个餐厅的迎宾员肯定没问题,谁知这一天又碰了一鼻子灰,负责招聘的人一听来者是林黛玉,脑袋顿时摇得像拨浪鼓一样“不行不行,你身体那么娇弱,性子又古怪,万一站着站着晕倒再得个什么怪病,贾府权大势大,我们可惹不起。再说就您这样的脾气,客人别被您气跑就不错了,您看你这病怏怏的脸,客人一看也没食欲了。我看您还是算了吧,住在贾府多舒服呀,跑出来受这罪干嘛呀,再说凭您家的实力,怎么也随便给你弄个政府办公室坐坐呀,出来找工作的都是那些没权没钱的,您凑什么热闹呀!您还是回去舒舒服服做您的大小姐去吧。不过以后可常来吃饭呀,小店就靠您这些人扶持着呢,呵呵”看着眼前这张满脸堆笑的横肉脸,黛玉真恨不得上去扇他两巴掌。
阶前闷杀葬花人
又是一天的无功而返,再一次坐在地下停车场冰冷的水泥地上,黛玉已经没有心思再哭了。他没想到这个时代竟是这样难以生存,那些人功力、自私、媚俗,却是他们能够活的很好的必须与保障,他们做什么事都是为了自己、替自己考虑,弱肉强食,受欺负的永远都是没权没势但却最需要保护与关心的人……
经过一个晚上的彻夜未眠,黛玉决定索性豁出去利用自己的名气来找工作。想好以后,找工作时也就有了目标,经过几天的寻觅,黛玉终于找到了工作,而且赚的钱也越来越多,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
后记之花谢花飞花满天
据《**日报》报道:气质美女林黛玉加入**婚庆公司,并亲自为新人婚庆设计了一个浪漫独特的小单元——黛玉在婚礼上为新人埋下其亲手采摘的象征爱情的玫瑰花瓣,并送上婚礼祝福。黛玉以其独有的忧郁唯美气质与华美文采为喜气洋洋的婚礼增添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一时间泪水、微笑、花瓣成为了引导当今婚庆典礼的时尚,请黛玉参与婚礼的人越来越多,黛玉的出场费在不断攀升,也为其所属的婚庆公司带来了巨大的利润。时至今日,黛玉那美丽的眸子仍在流泪,只是那泪水是否还会一如当年一样剔透无暇?
香身霞落,独做花锄心魄弱。
哭泣含情,湿透绞绡叹花程。
妙龄春过,慨感玉颜深寂寞。
花萼孤陈,梦魂天涯何处寻?
最先看红楼,就已为红楼醉。而黛玉葬花的场景,更是挥之不去。
她把花比喻成自己,把贾府乃至整个封建社会比喻为污淖,她又无力摆脱封建恶势力.怜花就是怜自己,她看到鲜花的凋零就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将来.寄人篱下,虽有宝玉的照顾,贾母的疼爱,毕竟是外孙,父母双亡,无人做主,孤苦一人,,总觉风刀霜剑严相逼,自怜之心常在,见落花而感身世,不觉满目凄凉.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我仿佛跟随着黛玉,感受她的无可奈何。我现在是幸福的,我有家人的疼爱,我有家人的理解。黛玉,苦痛伤心也就只有自己知道,不能和相爱的人在一起,最后死的时候也是那般凄凉。我是怜惜黛玉,却不愿像黛玉这般消沉,能够保持一颗乐观的心,有时候,即使无力回天,却也能活的自在,至少,不会给自己留下遗憾。即使是这样,书里的黛玉,还是让人不由的为之落泪,为之惋惜。我也会在幻想着,若是自己,将会怎样,因为,在没有办法改变的封建时代,哪有这么多的事情是能让人选择的呢?到最后也只是“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的罢
风,憔悴怜惜,
淡淡忧愁罔窗前;
花,如雨飘落,
缕缕伤感亦颜容。
林妹妹,是你吗?
是你在让飘零的花雨沉睡吗?
诗人词人不曾为落花停留,
而你为何为残花举颂?
花飞花落花满天,
魂消香断有谁怜?
多愁善感泪人儿,
惆怅葬花梦一场。
天气渐渐凉了,看着花的凋谢和叶的飘落,我思绪绵绵,想起了电视剧《红楼梦》中“林黛玉葬花”的那一情景,那种忧伤的画面在我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直难以忘怀。
那是秋风乍起,落花纷飞的季节,贾府花园里到处一片花谢花落的景象,满园子的粉色花瓣,如同冬天的雪花纷纷飘落。画面中黛玉满目凄凉,手执锄头,肩挎小布袋,捡起落在地上的一片片小花瓣,慢慢的放进小布袋内,并不时的低声哭泣,落花的凋谢使她想起了自己的身世与命运,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她不断的感慨,忧伤的音乐旋律随着她的哭泣声此起彼伏,我仿佛身临其境,融入了那落花缤纷的世界,泪水不断涌了出来。
随即,她将装满花瓣的小布袋小心翼翼的放进刚刚挖好的的坑内。当土渐渐盖住小布袋时,她已是泣不成声,此时的我,泪水也成了断了线的珠子,我不知道自己是对主人公身世的同情,还是对落花命运的感叹,或者是对现实的感慨?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花开易见落难寻,也许人的生命也不过如此吧?
情绪一直被电视情节牵引着,不能自已,同时发现自己已很久没有这样的感动了。一直都不喜欢黛玉那敏感猜疑忧伤的性格,没想到却被她葬花的这一情节深深的打动了,她是将落花喻已,借花抒情,认为自己就如同那飘落的花瓣,孤苦伶仃,无依无靠,才生出怜意,产生了葬花的念头。她性格的形成是多方面的,寄人篱下的孤单生活、长时间的心理压抑和对自己的怜爱、对现实的无奈,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孤僻敏感的性格。我不禁开始对她增添了些许同情,理解了她感情的细腻、思想的丰富和处世的敏感,同时也替她惋惜,一个才貌双全的女子,却拥有了这样的性格……
这一幕结束后,我久久未动,无法立即从那忧伤的旋律中清醒,不记得过了多久才回到现实,并顿时醒悟:花落归根,这是自然规律。不必缅怀这一自然现象,这些飘落的花儿,她们毕竟曾经有过辉煌,生命虽短暂,但她们没有虚度,而是在绽放的时候尽情绽放、尽情美丽。落花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更护花,她们的飘落既是对大地母亲的回报,也是为了来年的更加繁荣,所以她们的飘落只是无声无憾的归隐,在归去的时候她们是行色匆匆的,因此,我们实在没有伤感的必要。
好比人生,我们在乎的应是人生旅途中的沿途风景,不必感怀过去的每一天,只要不忽略途中的任一风景,生命中的每一天都将是充实的。
哎!说来也真惭愧,都初三了,四大名着只读了其中的一部《水浒传》,一部充满战争、血腥的小说,但还是蛮容易理解的。人人都说《红楼梦》是四部名着中最难理解的,我觉得一本书只要用心去读,花时间去读,怎么会不理解呢?我一定要试试。
林黛玉是《红楼梦》中的主角,人们常用一些“体弱多病”、“瘦骨如柴”、“病怏怏”的这类词来形容她,也确实如此。我也觉得这个人像一根枯草,被风吹一下就会倒。但当我看了《黛玉葬花》,我觉得自己错了。
曹雪芹笔下的林黛玉不只是一个脆弱无力的美女,只读了《红楼梦》的冰山一角,我却感受到她是一个诗化了的奇女,她的《葬花词》打动了多少读者的心,我越来越被她吸引。她作的每一句词,都是那么的与众不同,充满了她真实的内心情感。即使是一草一水,一山一石这些平凡的景物,她都能展开丰富的想象,与自己的命运联想在一起,感人肺腑。
感觉她就是周敦颐笔下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清莲。尤其是从她那句“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表现出了她高洁的情志和坚贞不阿的精神。
感觉她是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记》中的其中一员,是与陶渊明志同道合的一类人。对“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生活十分向往、追求的人。特别是那句“愿奴肋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总感觉她又像刘禹锡一样有着“可以调素琴,阅金经”的这种高雅情操。据说她住的.地方“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但我觉得这与她的性格也是十分相符的。
此时,我感觉她与诗是一体的,是诗展示了她的迷人光辉,是诗抒发了她的悲伤,是诗发泄了她的愤懑,是诗使她表现出了超凡脱俗。
林黛玉悲惨的身世让我感动,娇美的姿容让我羡慕,多病的身体让我怜惜,横溢的才华令我折服,我陶醉于从她身上散发出的沁人心脾的清香,可惜天妒红颜。
黛玉头夜敲怡红院的门找贾宝玉,晴雯误以为是丫头,便拒绝开门。黛玉错疑在宝玉身上,那一夜她枉自嗟叹着身世生宝玉的气。
次日恰逢饯花之期,看见落花满地,便躲了众人来到昔日葬桃花的地方,更不由感花伤己,感叹“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的凄伤身世,写出了那篇有名的《葬花词》,不觉已悲痛地倒在了葬花坡之上。
宝玉听到后痛苦不堪,宝玉赶上去做了“既有今日,何必当初”的沉痛倾诉,才化解了这一场误会。
在三月中旬的一天早饭后,宝玉携了一套《会真记》,走到沁芳闸桥边桃花底下一块石上坐着,正看到"落红成阵",只见一阵风过,把树头上桃花吹下一大半来, 落的满身满书满地皆是.宝玉要抖将下来又恐怕脚步践踏了,只得兜了那花瓣,来至池边,抖在池内.那花瓣浮在水面,飘飘荡荡,竟流出沁芳闸去了.
回来只见地下还有许多,宝玉正踟蹰间,只听背后有人说道:“你在这里作什么?"宝玉一回头, 却是林黛玉来了,肩上担着花锄,锄上挂着花囊,手内拿着花帚.宝玉笑道:“好,好,来把这个花扫起来,撂在那水里.我才撂了好些在那里呢。”林黛玉道:“撂在水里不好.你看这里的水干净,只一流出去,有人家的地方脏的臭的混倒,仍旧把花遭塌了. 那畸角上我有一个花冢,如今把他扫了,装在这绢袋里,拿土埋上,日久不过随土化了,岂不干净。”
宝玉听了喜不自禁,笑道:“待我放下书,帮你来收拾。”林黛玉把花具都放下,和宝玉一起看完<会真记>.宝玉一面收书, 一面笑道:“正经快把花埋了罢,别提那个了。”二人便收拾落花,正才掩埋妥协,只见袭人走来……
黛玉二葬花:黛玉因将宝玉的小丫头晴雯不开门一事错怪在宝玉身上,接至次日又巧遇饯花之期,“一腔无明正未发泄,又勾起伤春愁思”,把落花埋葬之后,感花伤己,于是“葬花词”便随泪飘洒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