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顾茅庐读后感400字五年级作文20篇

知乎者也
投稿
日期 · 2022-07-29 15:40:18
篇1:缩写《三顾茅庐》

  刘备第三次又想去访问诸葛亮。但关羽和张飞对诸葛亮带有讽刺,刘备就把张飞训斥了一顿,并且警告他不可失礼。三人离草庐半里之外时,刘备就下马步行。到诸葛亮家中时,诸葛亮还在午睡。刘备便让张、关二人在门口等候,自己却久立在那里。但张飞看见后,立刻大怒,还是让刘备给劝说了回去。诸葛亮翻身就要起来,却又朝另一边睡着。刘备又站了一小时,诸葛亮才醒来,知道刘备来了,去穿戴衣冠,又是好一会儿,才出来欢迎刘备。


篇2:三顾茅庐

在《三国演义》中,刘备三顾茅庐请来了神机妙算的诸葛亮,这不,今天我也三顾茅庐拜师了么?

我拜的师傅叫叶紫薇,是我们班上的绘画高手,这不,今天同时有两家杂志社给叶紫薇寄来了样本么?里面还登上了她画的画呢!虽然叶老师总是夸我绘画技术进步不少,可是要是想在杂志上面发表,那可是好比伸手摘天上的星星呢!是那么的遥不可及,每次看着叶紫薇在画画我就会感叹:画的真好啊!不管是画卡通人物或是动漫人物,她总能画的唯妙唯俏,好像就是从电脑里面走出来的画一样,我一定要拜到这个师傅!下了课,我一个箭步冲到叶紫薇的桌子前面,大声说:“叶紫薇我要拜你为师!”这个时候她还在桌子上面画画哩,似乎是被我下了一跳说不出话来。叶紫薇的同桌赖伟祥可是班上的调皮大王,他笑嘻嘻地说:“拜师啊?先磕三个响头。”我白了他一眼,然后再对叶紫薇说:“你到底有没有听到啊!我要拜你为师!”然后赖伟祥又说:“不磕头,没诚意!”这个时候叶紫薇拿着一杯水就想走,我心里暗暗想:“叶紫薇呀叶紫薇,你是嫌我没诚意还是一个画画不比你好的人啊?哼,我才不管呢!刘备三顾茅庐我这才两拜呢!”我拦住叶紫薇,说:“你今儿要把这事说明白!”她似乎很紧张,脸都涨成猪肝色了,我噗嗤笑了,这个时候也打铃了,我只好回到位置上了。

叶紫薇呀叶紫薇,你虽然画画好,但是大大小小也是个语文委员啊,你教我画画,我可以教你语文啊!看来明天还得三顾茅庐!

篇3:三顾茅庐之地

10月3日,我们到刘备三顾茅庐的纪念地去参观。

纪念地在襄阳古隆中,一路上要穿过一所非常大的大学,在这所大学走的路上我还照了一些名人雕像,并与诸葛亮的雕像握手留影。

到了入口,人非常多,我与同伴玩起了劈木头:一根木头,双手紧握,对方用手一劈,劈断为成功,没完全劈断算失败,我们玩来玩去,真开心!

买了门票,我们丢掉木头,兴奋地一起跑进去,家长们看着我们开心的样子也高兴地走进去。

进去走了一段路,我们上山了,走上一段路后,有个很大的住宅——这就是诸葛亮的家了。门厅里有三个座位,中间一个大的只有主客人才能坐这里,两边是陪伴客人的座位,据说当时刘备坐中间,关羽、张飞坐两边,住宅门前有辆两轮车,是当时娶黄氏时,黄氏提出要求:一不坐船,二不乘车,三不骑马。诸葛亮就自己造了这辆车,用牛拉娶了黄氏。

又上山了,我们踏上了很陡的路,我们小孩很灵活,大人们一下子就爬不动了!

爬呀爬,爬呀爬!终于爬上了峰顶。但令我们失望的是:本想继续登上十层楼高的塔,可一看一楼里面闹哄哄的!乱七八糟像个餐厅。

我们下山了,发现下山一下子就下来了,我们才知道上山选错了路。

回到宾馆,我们今天太累了,很快就睡着了。

篇4:“三顾茅庐”改编

公元201年,在曹操逼迫下,刘备就去投靠刘表,刘备感到自己现在急需人才,有人向他介绍诸葛亮,于是,它就准备就拜访诸葛亮。刘备想:拜访诸葛亮不能空手而去,就叫人准备了黄金三百两。

来到诸葛亮居住的地方。

刘备:诸葛先生,您在吗?

诸葛亮:请问阁下是谁?

刘备:刘备。

诸葛亮:有何贵干?

刘备:我来是想请先生出山,协助我抗魏。

诸葛亮:那你带了什麽东西来吗?

刘备:黄金三百两。

诸葛亮:阁下还是回去吧。

第二次,刘备带了他的珍贵藏书。

诸葛亮:你这次带了什麽?

刘备:我的珍贵藏书。

诸葛亮:那你还是回去吧。

第三次。

诸葛亮:这次你又带了什麽?

刘备:蜀国面包。

诸葛亮:请进。

刘备:原来先生也喜欢吃蜀国面包呀。

诸葛亮:那还用说。

合说:蜀国面包,家人的温馨。

篇5:谈《三顾茅庐》

由于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使得刘备很是仰慕诸葛亮的才干,想请他帮助自己统一国家。

诸葛亮字孔明,是个隐居的世外高人,他住在一片清幽静寂的仙境田园里。

一天,刘备兄弟三人来到诸葛亮家中,想见见诸葛亮,但诸葛亮出门远游了,他们只好失望而归。

回到新野刘备听说诸葛亮回来了,叫人立即备马.,不顾天寒地冻来到了诸葛亮的草屋,书童又说诸葛亮出门去探访朋友了。三人怏怏而回。张飞和关羽有些不高兴了,开始有些怨言。但是刘备的信心却越来越足了。

时间过得很快,刘备打算再三访问诸葛亮。这次刘备诚心祈祷,希望这次能有所收获。关羽他们却认为这样不值得,还想派人把诸葛亮抓过来,但均被刘备制止。刘备兄弟三人第三次来到隆中,离草屋还有半里多地,刘备便下马步行。这时,诸葛亮在午睡,为了不打扰他,刘备恭恭敬敬地在台阶下等候。张飞见诸葛亮不出来迎接,很生气,想放火烧茅屋,但由于刘备的严厉喝止而没有放成。

孔明醒来,把刘备等请进茅屋。等刘备说出来意后,诸葛亮再三推辞,说自己喜欢过自由自在的生活,让刘备另请高明。最后,在刘备的诚心恳求下,诸葛亮似乎被感动了,就与刘备谈论起国家大事。刘备见诸葛亮没出过门却了解天下大事,知道是遇上了高人,于是哭泣着跪倒在地请求诸葛亮一定要出山相助。

诸葛亮见刘备三顾茅庐,诚心诚意,便答应与刘备共图大业,振兴国家。

篇6:谈《三顾茅庐》

“三顾茅庐”是中国史上最有名的求贤典故之一,但我们大多数人对它的了解都来源于《三国演义》,但《三国演义》只是一部文学小说,不是正史。因此,《三国演义》里的很多故事是极其靠不住的。就“三顾茅庐”而言,历史上就有“刘备三往卧隆中”和“诸葛亮登门自荐"两种说法, “赤壁之战”的那场火也有“周瑜放火灭曹”和“曹操烧船自退”两种记载。那么,历史上的“三顾茅庐”真像小说中那样吗?

首先,谈谈刘备和诸葛亮两人是怎样认识的。我们不妨称之为“相识问题”。《魏略》和《九州春秋》记载说,建安十二年,曹操平定了北方,诸葛亮料定其下一个攻击日标必是荆州,而他知道刘表性缓,便北行见刘备。但此时的刘备并不认识诸葛亮,也没把他当回事,座谈完后,刘备便拿起一根用牦牛尾巴编起的工艺品。诸葛亮便说了一句“将军志向如此乎?”刘备便知此人非比常人,便连忙答道:我不过“聊以忘忧”罢了。这或许就是两人第一次见面,也许在接下来的对话中,双方都在不经意的言语中向对方传递了自己心中的理想和抱负。

其次,谈谈两人彼此是否合拍,不妨称之为“选择问题”。说道这时,先看下诸葛亮的志向是什么?答案就在那句“每自比管仲、乐毅”,也就是他想做的是一个集团里的“首席执行官”并帮助主上完成“光复汉室”的伟业。而在当时,能实现他理想的只有“曹操、刘备、孙权”这三人。先看曹操,曹操对贤人的态度一般都是海纳百川实行唯才是举原则,也就是只要你有才,我就可以用你,但人人平等,并没有谁的地位至高无上成为首席。况且,曹操当时还有“汉贼“的名声,所以诸葛亮不会选择曹操。再看看孙权,孙权这边是文有张昭,武有周瑜,而且两人都是吴国开国老臣,甚至孙策临终前还将孙权托附给了张昭,孙母则令孙权将周瑜当兄长看待。

这样,即使你诸葛亮有再大的才能到了孙权这边怕也只是能是“用其亮,而不能尽其亮”。尽管说,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在孙权手下为官。从名义上讲多多少少属于“关系户”若是在孙吴这边做官的话可能会少走些弯路,不会花费太大的精力和时间就能成为朝中重臣。但即使你诸葛亮有天大的本事,创造出功高盖主的伟业。但在东吴这边也许只能位居此二人之下,永远无法达到他的愿望。所以诸葛亮不会选择孙权。剩下的只有刘备,而刘备这边也紧缺人才,特别是文官,且能满足诸葛亮的愿望。先看刘备,此时的刘备还寄居在刘表手下,手上是要兵没兵,要将没将,还属于是个“光杆司令”也就是这时的刘备需要的不是一个集团的“首席执行官”而是一群兢兢业业的“白领”,他要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如此看来,诸葛亮先主动上门找刘备可能性还更大些。至于其它军阀,如“西凉马超,汉中张鲁,蜀中刘璋……”都只不过是些偏安一隅的家伙,诸葛亮怎么也不会看上他们。 所以诸葛亮会也仅会选择刘备。

最后谈谈两人怎样走到一起问题,不妨称之为“携手问题”。刘备是建安六年到建安十二年(公元201—207年)在荆州呆了六年时间。在这么久的时间里,两人不认识倒可能是事实,但彼此不知名那不太可能。至少诸葛亮不会不知道“刘皇叔”的名号。况且身边还有个“过五关斩六将”的关将军。而刘备是早就听过“水镜先生”司马徽谈起过“卧龙先生”诸葛亮了。但为什么两人迟迟不能走到一起呢?诸葛亮要出山是肯定的,一个“自比管仲、乐毅”的人是不可能永远在隆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而刘备也清楚诸葛亮想要的。

其次,看看两人的年龄问题。诸葛亮出山时是26岁,而刘备已经46岁。让一个比自己大20岁的人亲自登门来把自己请出山已实属不易,面子上算是给足了的。若再将时间倒推6年回去,此时的诸葛亮只有20岁,刘备也只有40岁。一个20岁的小青年,即使就是一个“天才政治家”在20岁的年龄也不可能有太成熟的思想和敏锐的洞察力,20岁的人怎么能去抗起一个集团CEO的位置,就算抗住,怕手下的人也不服。在看刘备,这时的他还刚到刘表手下,若此时便把诸葛亮请出山,那岂不是明摆着的为刘表找“白领”给自己断后路。

所以,这6年时间是非等不可。或许,两人就是在这样寻求与等待,犹豫和思考中徘徊。你望着我,我看着你那种相思欲求却又可望而不可即的场面,是多么美妙动人。这不禁让我想起卞之琳的《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梦。”或许,他们就是在这种观察与被观察之间,在某种机缘下,两人终于走到了一起。这里还可以肯定一点,那就是最终是刘备将诸葛亮请出山。原因在《出师表》中那句:“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这里的三顾或许还多顾。

在当时背景下,诸葛亮先主动上门找过刘备一次。而之后,两人都发现双方需要自己,而且自己是对方最合适的人选。于是乎,刘备三顾草庐,将诸葛亮请出了山。从此,中国历史轨迹也悄然发生改变。

篇7:《三顾茅庐》新版

大家好!在下行不改名,坐不改姓,我叫刘备,字玄德,我正在为如何光复我大汉江山而发愁呢!这不,听人家说,卧龙岗有个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想必有些才干。于是,我带上了二弟关羽、三弟张飞去拜访他,可他不在,我问了他的手机号码,可他的书童回答:“不知道。”真扫兴!过了几个月,我又带上了两兄弟,开着保时捷最新款的跑车,为了表示诚意,我把车开到离卧龙岗1公里左右的地方,停了下来,步行到了他家,可诸葛亮又不在,只有其弟诸葛均。我问他:“这位先生,想必是卧龙先生之弟吧?”诸葛均答曰:“是的。”我又问:“卧龙先生去哪儿了?”“我二哥一早就开着那辆奔驰600去阿尔卑斯山游玩了。”“何时归来?”“少则三五天,多则一个月。”诸葛均回答。又是空手而归,真倒霉。又过了一个多月,我又去了他家。不过这次没带上关羽和张飞,他俩正闹意见呢!到了诸葛亮家,可他正在睡觉。我正想叫醒他,可一想:吵醒了他,他就可能会拒绝我。算了,等吧!于是,我拿出来了随声携带的游戏机,那是我乘着时光机,从21世纪拿来的,里面讲述的主人公嘛,便是我刘玄德。正在我玩得高兴时诸葛亮终于醒了,我便关了游戏机,和他讨论起来了,诸葛亮说:“刘皇叔,不知您驾到,有失远迎,还望恕罪。”我连忙答道:“没什么。”我还对他说明了来意,诸葛亮一口答应:“没问题,只是……薪水……OK!没问题,开个价吧!”“我要的价钱,恐怕您给不起。”我自夸起来了,“要说money嘛,那比尔。盖茨也逊我一筹,有什么给不起的。”“好!爽快,我也开门见山吧!我的胃口也不大,只求每天给我一辆宝马、一辆奔驰、一辆法拉利、一辆劳斯莱斯和一辆标致就够了。”我惊讶的问:“你要那么多车干吗?”孔明答:“哎,我得送礼给兄弟,也要给敌军一些,搞好外交关系嘛!”就这样,我和诸葛亮签好合同,他帮我打了不少胜仗,终于统一了四川,我也做了皇帝,建立了第三个汉朝。从此,天下纷争结束了,太平盛世开始了。

篇8:新编三顾茅庐

第一幕

地点:诸葛亮草庐、刘备营

人物:刘备、诸葛亮书童

刘备:(拿出手机)那个诸葛亮,住在山旮旯里头,找都找不到。幸亏我是“全球通",随便哪儿都打的通。

(拨号)

诸葛亮书童;(拿起电话)喂,哪位?这里是诸葛亮草庐。

刘备:我找诸葛亮先生。

诸葛亮书童:我是无所不知,博古通今的诸葛亮先生-的书童!实在不巧,我们家先生去德国看世界杯了。

刘备:(再次拨号)喂,张飞,诸葛亮不在,不如我们亲自去草庐等他吧。

(挂断电话)

第二幕

地点:诸葛亮草庐

人物:刘备、张飞、关羽、诸葛亮书童

刘备:(兴奋地捶门)开门,开门!

诸葛亮书童:(三步并作两步跑来开门)你们找谁?

刘备:我们找诸葛先生。

张飞:(一脸横肉,挤出一点笑)我们想请他出山对付曹操,孙权。

诸葛亮书童:你们来的真不是时候,我家先生去火山探险了!

关羽:(略有些生气)我们千里迢迢赶来,住哪儿呀?

诸葛亮书童:(一脸笑容)我家有客房,五星级的,每晚五两银子!

刘备,关羽,张飞:(齐)罢了,罢了,带路吧!

诸葛亮书童:路费。

(三人晕)

第三幕

人物:刘备、关羽、诸葛亮、张飞、诸葛亮书童

诸葛亮:(满面春风走进草庐)火山真好玩呀!

刘备:(十分惊喜)诸葛先生,你终于回来了!

关羽:我们想请你出山!

诸葛亮:(得意洋洋)那我得考考你们!

张飞:(抢着说)我先来。

诸葛亮:(摇着扇子)张飞,树上有十只鸟,打一枪,还有几只呢?

张飞:(伸出双手,反复数着手指)一,二,三''''''九只!我一定说对了!

诸葛亮书童:错,打一枪,其他鸟儿全吓跑了,一只不剩!真笨!

诸葛亮:关羽,树上有十个苹果,射一箭,剩几个?

关羽:(思索半天)一个不剩!

诸葛亮书童:错!苹果又不回跑,怎么会一个不剩?“蛋白智"!

诸葛亮:刘备,你若答对这个问题,我就随你出山!这是个困扰了希腊哲学家几千年的问题,请问,先有蛋还是先有鸡?

(三人争得七嘴八舌,面红耳赤。刘备拿出<<新华字典>>)

刘备:(翻开字典)先有蛋。

诸葛亮:此话怎讲?

刘备:(胸有成竹)瞧,95页“dan"蛋,476页“ji"鸡。所以先有蛋嘛!

葛亮书童:(拍手)有理有理!

诸葛亮:(一脸无奈)随你们出山!

-幕落

篇9:三顾茅庐新篇

2115年,刘备想造出更先进的武器来对付曹操,所以想请孔明再次出山。

这一天,因为刘备自己的奔驰坏了,关羽的法拉利送到洗车房去了,刘备只好开着张飞的上海大众直奔孔明的家。见一独立的大院,透景墙里有一座三层小楼,想这就是孔明的家了。 刘备上前按了按门铃,一童子出来,隔着大门问:“你找谁?”“孔明先生在家吗?”“我家主人去纽约了,最少七个月才回来。”童子说完转身回屋了。刘备等人只好回转,谁知在回去的路上,“上海大众”没油了,一行人等只好推着车返回驻地。 七个月后,刘备二请孔明,这次他是开着关羽的法拉利去的,因为刘备自己的奔驰仍在“爬窝”。为了悲剧不再重演,刘备吩咐关羽把油加满。一路无话,来到大院前,刘备再按门铃,童子出来,一看是刘备,便说:“我家主人又了去上海,至少十天才回来。”“小羽,把笔记本电脑呈上。”刘备说道。“这是给我家主人的吗?”童子问。 “正是。” 童子接过笔记本电脑,转身回屋了。刘备等人无趣,没有想到,一向无事的法拉利抛锚了,一行人等只好又一次推车返回。 十天后,刘备的奔驰终于修好了。一路风驰电掣,一会儿,孔明家的大院便出现在眼前了。童子早已候在门口:“各位请稍等,我家主人在玩电脑游戏,不瞒你们说,他已经两天没有好好吃饭了。”“好你个猪狗亮,待俺把他的本本拿来砸了。”张飞气得哇哇大叫。刘备、关羽一个劲地劝,张飞方才作罢,嘴里还嘟嘟囔囔的没个完。一个小时后,孔明终于走了出来,余兴未消,说:“刘先生找我何干?”“请孔明先生帮我设计最先进的武器,我准备再打曹操。”刘备小心翼翼地说。“没问题。”看孔明这样痛快地答应了,刘备心中一喜。“你们准备出多少钱呢?”没有想到孔明话锋一转问道。“一定不会亏了先生。”刘备咬咬牙说。“好吧,我随你们出山。”说罢,摇着他的鹅毛扇子,一弯腰,钻进了刘备奔驰。 看着孔明的背影,刘备恨恨地想:等我打败了曹操,再收拾了你,看你还黑不黑?

篇10:新编三顾茅庐

话说刘备先生听说有个才子叫诸葛亮,边收拾了一下行李,就走向诸葛亮的别墅区了。

刘备带领张飞、关羽两位保镖来到了别墅门前。刘备敲了敲门,这时,一位女子打开了门:“哈罗!是找诸葛亮先生的吗?他在打游戏呢,没时间。”说完便关了门。张飞挠了挠后脑勺:“这可怎么办?”“我早有准备。”刘备说着打开电脑,和诸葛亮的qq聊了起来。

刘备:“诸葛亮先生,听说您才智过人,我俩聊一聊。”

诸葛亮:“过奖过奖。对了,你玩过奥比岛吗?挺好的。”

刘备:“最近,那个曹操呀,自以为自己的公司多好,我俩合作,打败他,怎样?”

诸葛亮:“哦……糟了!中病毒了,下次再聊吧!”

刘备回去后,再次储备了行李,走向诸葛亮家。

这次,刘备成功的进了诸葛亮的家。只见诸葛亮正在床上睡觉,便拉住诸葛亮的耳朵,大叫:“起来了!”诸葛亮惊得从床上跳下来。刘备叫了诸葛亮好几声,诸葛亮也不应,原来,诸葛亮耳朵被震聋了,刘备只能给诸葛亮送到医院,拜访没成功,反而赔了钱,刘备伤心死了。

第三次拜访,刘备小心多了,拿出3G手机,给诸葛亮打了个电话。

刘备:“哥们儿,记得我吧,我俩合作吧!”

诸葛亮:“滚!要不是医生救助,我都聋了,这辈子我也不和你合作!”

刘备:“确定?”

诸葛亮:“确定!”

刘备:“不反悔?”

诸葛亮:“你废话那么多干吗?不干就是不干!少啰嗦!”

刘备:“好吧,我马上派人来把你家炸了。”

诸葛亮:“大哥,我和你合作还不行吗?”

刘备:“这才对嘛,宝贝乖……”

诸葛亮:“我是宝贝……”

从此,诸葛亮归顺于刘备,与刘备并肩作战。“三顾茅庐”这个故事从此广为大家颂传。

篇11:三顾茅庐新编

话说刘关张兄弟三人两次顾庐恰巧诸葛先生外出无缘相见。刘备心有不甘。于是决定再次请诸葛亮出山相助。

在离隆中三里处刘备命大军驻扎。弟兄三人前往张飞不服认为刘备太高抬诸葛亮了但敢怒不敢言。途中备深知张飞性格焦躁千叮万嘱尔在门外听候不可胡言乱语。飞心有不服一脸的不情愿但只得服从。刘关二人入庐。

一柱香后走出搭拉着蔫茄子脸上去一问缘由?原来是诸葛亮给两人打哑谜两人不会被赶出。

张飞一听当即就急了拿出火把要烧草庐被关羽阻挡了。刘关下令回师张飞似头犟驴不肯回去。要与诸葛亮一比。两人无耐只好比赛。比赛开始:诸葛亮一手指指天;张飞一手指指地。诸葛亮伸出四根手指;张飞伸出五根手指。诸葛亮伸出三只手指;张飞伸出一根手指。诸葛亮说张将军真乃将才。二人满脸疑惑。

大军回营刘关二人不解去找诸葛亮问情况。诸葛亮说我上指天是知天文;他指地是晓地理我说四书他说五经;我说三分天下吗?他说一统天下。

刘关听后感到惊奇见到张飞说三弟真乃大丈夫有如此大志。张飞说俺小时曾经与祖母学过那诸葛小儿怎么知道我以前是杀猪的。两人不解他说顶天俺说立地他问俺四更卖肉吗?俺说五更;他说俺每天杀三头猪吗?俺说每天杀一头。两人听后大笑连连合不笼嘴。

不久消息传开,广为流传!!!


篇12:新三顾茅庐

在2008年某月某日某时某分某秒,徐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备在看电视的时候,看到一个广告:孔明孔明,真的聪明。就想到徐庶的一番话,就坐飞机去了卧龙冈。可在飞机上他还嘟囔着说:“不知道这卧龙先生有没有什么锦囊妙计给我,不然这专机就白包了……”准备:下了飞机,刘备挑了一家五星级大酒店住下,又花了重金请了“枪手”来写了一篇文词优美、语句通顺的邀请书,把自己关在房间里苦背五天,终于背得滚瓜烂熟。一顾茅庐:刘备花了几千元钱买了三套名牌西装,打扮精神出发了。

在茅庐前,有一个全自动智能机器人在看门,刘备行了个礼,说:“请您请来诸葛亮先生。”机器人进去报告诸葛亮,诸葛亮喝了口茶,说:“看来那500元的广告费和3000元的推荐费花得挺值。”可他从猫眼里瞄见刘备等人两手空空,便生气的对机器人说:“去,说我不在家!”那机器人出了门,一本正经的说:“诸葛亮先生说他不在家!”无奈之下,刘备等人只得悻悻离去。二顾茅庐:刘备第二天吃了早饭又去了茅庐,这次,他直接把邀请书带去了。他把书信交给机器人,并请他转交给诸葛亮,机器人拿着书信进了门,诸葛亮又从猫眼里一瞄,见刘备还是两手空空,就又叫机器人把他赶走。机器人出了门,它说:“诸葛亮先生去买做机器人的材料了,起码得明天才回来。”刘备只得再次悻悻离去。

晚上,刘备咬咬牙,花了几年赚来的几万元钱,准备了一份神秘的见面礼。三顾茅庐:刘备拿了见面礼又去茅庐,他将见面礼双手奉上,诸葛亮掀开红布,“哇!!!”他赶紧转过去挡瞪出来的眼球——刘备送了一块世间少有的美玉!诸葛亮拿了个放大1800倍的放大镜,左照照右照照,前看看后看看,爱不释手。刘备等人在诸葛亮家门口等了俩小时,还不见诸葛亮出来,张飞火了:“这诸葛亮仗着自己是抢手货,就摆臭架子,我放把火烧他屋子,看他出不出来!”刘备急忙阻止,并训了他一顿,张飞摆出一副苦瓜脸,说:“不烧他屋子,我们钱就要烧光了,这几天,住宿费、交通费,这费那费礼品费,把带来的钱花了个一干二净,哥哥你还把几万元钱全买了礼物,这年头,钱不好赚啊!我们的钱都快不够付房费了,我学过算术,绝对算不错!

这时,诸葛亮出来了!诸葛亮与刘备交谈了一番,最后诸葛亮欲擒故纵、避重就轻什么乱七八糟一大堆全用上了,才让刘备决定用他,他在心中暗喜:“哈哈,我没读过什么书,却找了个这么有油水的工作,哈哈,这下我可发达了!”同学们,我们可不能像这个诸葛亮一样,嫌贫爱富,见钱眼开,这样,我们就会成为一个受人唾弃的人了。

篇13:我“三顾茅庐”

《三国演义》里讲,刘备三顾茅庐请来了神机妙算的诸葛亮。今天,我也“三顾茅庐”了,却还是没有请到“诸葛亮”。

我想请的是我们班里的数学高手李启龙。这不,今天有一封信寄来给李启龙,他拆开一看,原来是“奥林匹克”比赛的获奖证书,这好事,谁见了不眼馋?换了我,恐怕早就腾云驾雾上了九天!唉,什么时候我能尝到这种滋味呢?虽然这学期老师夸我的数学进步不少,我也觉得自己很努力,但是,如果我能获一次奖,哪怕是小小的,我也不介意。可惜,这个小小的梦想,就象天边的星星,离我那么遥远。不行!我不能再傻等下去,得赶快想个招儿才好。突然,我脑子里灵光一闪:对,拜个师傅!俗话说得好:名师出高徒。我拜李启龙为师,多少也能学上几招吧!

说请就请。一下课,我就向第三组走去,李启龙正在座位上想数学题呢。我犹豫了几秒钟,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说:“李启龙,我要拜你为师。”他抬起头,傻愣愣地看着我,还没闹清怎么一回事。我厚着脸皮又向他解释:“我想请你做我师傅,教教我数学题,老师说我数学不太好。”这次他听明白了,可还是不吭声。倒是他的同桌李诚明笑嘻嘻地凑了过来,挤挤眼睛,故意拉长声调说:“想拜师傅嘛,简单,先跪下磕三个响头。”一句话说地李启龙抬不起头来,我也急了,没办法,我只好下节课再“二顾茅庐”了。

“铃铃铃”,下课铃又响了,我马上走到李启龙的座位旁,继续我得计划。我又一次向他请求:“你收不收我这个徒弟?快说呀!”那个捣蛋鬼李诚明又在一旁摆出十足师傅架势,乱起哄:“不愿意磕头还想拜师傅?肯定是心不诚。这样的徒弟,不收不收!”见此情景,李启龙象热锅上的蚂蚁,坐不住了,拿起水瓶就溜。我的计划又失败了。刘备三顾茅庐,我才两次罢了,我决不能放弃。

我上课什么也听不进,一心想着拜师的事。终于到下课了,我马上走去李启龙的座位,他正想溜,马上被我拦住了。我对他说:“李启垄,收我做徒弟吧1”他的脸成了猪肝色,低着头不说话,旁边的人见到了,也走过来帮我,大伙儿说;“李启龙,你有个这么诚心的‘徒弟’,算你走运了,还不快答应人家。”他被我们逼得无奈,大说一声;“让我考虑一下。”然后飞也似的走出教室,我的心总算有点安慰。

第二天,他来到教室,我马上走过去,问他答应了吗?但他一个劲地摇头。我马上明白到他昨天是为了能走才说出了谎话。

这个李启龙也是的,虽然你数学好,但英语成绩也一团糟,如果他收我做徒弟,我这个英语代表兴许还能帮你一把。

唉,看来我又得“四顾茅庐”了!

篇14:《三顾茅庐》缩编

刘备第三次又想去访问诸葛亮。但关羽和张飞对诸葛亮带有讽刺,刘备就把张飞训斥了一顿,并且警告他不可失礼。三人离草庐半里之外时,刘备就下马步行。到诸葛亮家中时,诸葛亮还在午睡。刘备便让张、关二人在门口等候,自己却久立在那里。但张飞看见后,立刻大怒,还是让刘备给劝说了回去。诸葛亮翻身就要起来,却又朝另一边睡着。刘备又站了一小时,诸葛亮才醒来,知道刘备来了,去穿戴衣冠,又是好一会儿,才出来欢迎刘备。


篇15:三顾茅庐(缩写)

刘关张三兄弟第三次去拜见诸葛亮,前两次他们都没有遇到诸葛先生。关羽和张飞都认为刘备礼节太重,便讽刺了诸葛亮。

张飞想用一根麻绳把诸葛亮帮来,刘备很生气,不允许张飞失礼,张飞只好答应。离诸葛亮家还有半里路时,刘备就下马步行了,直到庄前来敲门。

诸葛亮还在睡觉,刘备就让关羽和张飞在门外等候,自己在屋里站着等候。过了一会儿,诸葛亮还没起来,张飞很生气,想去后院放一把火,被关羽拦住。又过了一会儿,诸葛亮翻了个身,又睡着了。又过了两个小时,诸葛亮才醒来,他才知道刘备已经站着等候多时了。

诸葛亮批评完童子不早点叫醒他后,便连忙穿好衣服出来迎接刘备了。

篇16:改写三顾茅庐

时间:三国时代

地点:隆中

人物:诸葛亮( 军师)、刘备、关羽和张飞:结拜兄弟。

【幕起,刘备两次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诚心诚意地邀请他出山,辅助自己实现统一中国的大业,但都没有见着。】

冬去春来,刘备决定第三次到隆中去,可是他的结拜兄弟关羽和张飞都不同意。

张飞嚷道:“这次用不着大哥亲自去。他如果不来,我只要用一根麻绳就把他捆来了!”刘备生气地说:“你一点儿也不懂得尊重人才,这次你就不要去了!” [张飞答应不再无礼,兄弟三人才一起上路。]

[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冈前几片松林疏疏朗朗,潺潺的溪流清澈见底,茂密的竹林青翠欲滴,景色秀丽宜人。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到了诸葛亮的家,刘备上前轻轻敲门。出来开门的童子告诉刘备,诸葛先生正在草堂午睡。刘备让童子不要惊醒先生,吩咐关羽、张飞在门口休息,自己轻轻地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等了半晌工夫,诸葛亮翻了一个身,又朝里睡着了。又等了一个时辰,诸葛亮才悠然醒来。刘备快步走进草堂,同诸葛亮见面。

诸葛亮出山后,刘备把他当做自己的老师,两人同桌吃饭,同榻睡觉,一起讨论天下大事。刘备(高兴地)对关羽、张飞说:“我得到诸葛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

篇17:《三顾茅庐》缩写

刘备两次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诚心诚意地邀请他出山辅助自己实现统一中国的大业但都没有见着。

刘备准备第三次到隆中去,可是他的兄弟关羽都不愿意去。张飞嚷道:“这次用不着大哥亲自去。他如果不来,我只要用一根麻绳就把他捆来了!”刘备生气地说:“你一点儿也不懂得尊重人才,这次你就不要去了!”张飞答应不再无礼,兄弟三人才一起上路。

到了诸葛亮的家,刘备上前轻轻敲门。出来开门的童子告诉刘备诸葛先生正在草堂午睡。刘备让童子不要惊醒先生吩咐关羽、张飞在门口休息自己轻轻地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等了半晌。又等了一个时辰诸葛亮才悠然醒来。刘备快步走进草堂同诸葛亮见面。

诸葛亮分析了群雄纷争的形势提出了三分天下、最后取胜的策略。刘备听了茅塞顿开像拨开云雾见到了青天。

诸葛亮出山后,刘备把他当做自己的老师。两人同桌吃饭,同榻睡觉,一起讨论天下大事。刘备高兴地对关羽、张飞说:“我得到诸葛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

篇18:三顾茅庐缩写

汉末,黄巾事起,天下大乱,曹操坐据朝廷,孙权拥兵东吴,汉宗室豫州牧刘备听徐庶和司马徽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现今湖北襄樊市.一说为今河南南阳城西)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来帮助他替国家做事。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转回去。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风雪第二次去请。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张飞本不愿意再来,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刘备只得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和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挽救国家危险局面的意思。过了一些时候,刘备吃了三天素,准备再去请诸葛亮。关羽说诸葛亮也许是徒有一个虚名,未必有真此才实学,不用去了。张飞却主张由他一个人去叫,如他不来,就用绳子把他捆来。刘备把张飞责备了一顿,又和他俩第三次访诸葛亮。到时,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自己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 

篇19:三顾茅庐

  汉末,黄巾事起,天下大乱,曹操坐据朝廷,孙权拥兵东吴,汉宗室豫州牧刘备听徐庶(三国时著名谋土)和司马徽(三国时著名谋士)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现今湖北襄阳县)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来帮助他替国家做事。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转回去。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看大风雪第二次去请。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张飞本不愿意再来,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刘备只得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和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挽救国家危险局面的意思。
  过了一些时候,刘备吃了三天素,准备再去请诸葛亮。关羽说诸葛亮也许是徒有一个虚名,未必有真此才实学,不用去了。张飞却主张由他一个人去叫,如他不来,就用绳子把地捆来。刘备把张飞责备了一顿,又和他俩第三次访诸葛亮。到时,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自己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
  诸葛亮见到刘备有志替国家做事,而且诚恳地请他帮助,就出来全力帮助刘备建立蜀汉皇朝。
  “三国演义”把刘备三次亲自敦请诸葛亮的这件事情,叫做“三顾茅庐”。诸葛亮在著名的“出师表”中,也有“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之句。于是后世人见有人为请他所敬仰的人出来帮助自己做事,而一连几次亲自到那人的家里去的时候,就引用这句话来形容敦请人的渴望和诚恳的心情。也就是不耻下问,虚心求才的意思。

篇20:刘备三顾茅庐

  官渡一战,曹军以少胜多,大败袁军,原先投奔袁绍的刘备,又投奔了荆州刺史刘表,得到了兵力上的补充,在新野(今河南新野)驻扎了下来.

  刘备从不甘心寄人篱下,现在有了落脚之地就开始图谋更大的发展,四处寻访能辅佐自己建功立业的贤才.为此,他虚心请教名士司马徽,司马徽告诉他:“知晓天下大势的人,并非是普通的读书人,而是才能出众的俊杰之士.本地倒有两名俊杰,一位是卧龙,一位是凤雏(chú).卧龙名叫诸葛亮,凤雏名叫庞统.”

  刘备凭着汉朝宗室后裔的身份,使得荆州一带的豪杰名士纷纷归附于他,其中有个名叫徐庶的人深受刘备的器重.徐庶很感动,也向刘备推荐诸葛亮:“我有个朋友名叫诸葛亮,人称卧龙先生,他是个杰出的英才,将军难道不愿见见他吗?”

  刘备一听卧龙二字,眼睛一亮,忙不迭地说:“好啊!好啊!你赶快把他请来吧!”

  徐庶却说:“不行啊.他这样的人是不肯自己来的,将军您只能委屈自己,亲自跑一趟了.”

  刘备见司马徽和徐庶都如此推崇诸葛亮,真是思贤若渴,就带上关羽、张飞,亲自去请诸葛亮.

  却说诸葛亮从小就没了父母,跟着叔父来到了荆州.叔父死后,他就定居在隆中(今湖北襄阳西)卧龙岗,盖了座茅屋,边读书边种地,常常把自己比作春秋战国时的著名人物——管仲和乐毅.这引起不少人的嘲讽讥笑,认为他是痴人说梦,但是司马徽和徐庶对他的才能和志向确信不疑,因此主动向刘备推荐.

  刘备带着关羽、张飞两人,风尘仆仆地赶到卧龙岗,不料诸葛亮听说后故意躲开了,他们扑了个空.

  刘备并不灰心,过了些时候再次前去造访.这时正值隆冬时节,天气异常寒冷,半路上忽然风雪交加.张飞打起了退堂鼓,刘备却非常坚定,顶着风雪艰难地跋涉着,没想到千辛万苦地赶到后,却被告知诸葛亮和朋友一起出门去了.

  一连碰了两次壁,关羽和张飞不乐意了.关羽说:“主公您两次亲自前去拜访,这样讲礼节也太过分了吧!只怕那诸葛亮徒有虚名没有真才实学,才故意避开,不敢见您呢!”

  刘备摇摇头,耐心地劝导关羽和张飞,终于说服了他俩.

  过了一段时间,刘备第三次登门拜访诸葛亮.这回诸葛亮倒是在家,但不巧的是正在睡觉.刘备见此情形,没有叫醒诸葛亮,而是静静地站在门口,耐心等着诸葛亮醒来.

  谁知,刘备这一站足足站了两个时辰,张飞气得暴跳如雷,大叫道:“这个诸葛亮也太傲慢了,竟敢让主公等这么长时间,我去放把火烧了屋子,看他起不起来!”幸好关羽再三劝阻,才把张飞拦住.

  刘备直站得双膝发软,浑身无力,诸葛亮方才醒来.听书童说刘备已等候多时,诸葛亮连忙穿戴整齐,将刘备迎进屋中.

  一见面,刘备就开诚布公地说:“如今汉室衰败,奸臣当道,我决心复兴汉室,无奈才学短浅,因此特地来请先生指教.”

  刘备三顾茅庐所显示出的诚意,令诸葛亮非常感动,于是诚恳地帮助刘备分析了天下的形势,指出目前应当以荆州为基地,与孙权联合共同对付曹操,到时以汉朝皇室后代的名望,必能得到天下百姓的拥护.到那时,霸业必成,汉室可兴.接着,诸葛亮让书童拿出一张挂图,说:“这是我绘制的西川五十四州地图,可为您成就大业提供参考.”

  这一番促膝长谈,两人都有相见恨晚的感觉.刘备打心眼里佩服诸葛亮的远见卓识,恭恭敬敬地请诸葛亮出山共谋大业.诸葛亮也为刘备的诚意所感动,答应结束隐居生活,出山相助.“三顾茅庐”的成语就是由此而来.

  刘备拜诸葛亮为军师,并对关羽、张飞说:“我有了孔明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

  从此,诸葛亮一心一意辅佐刘备,使刘备的势力一天天壮大起来,最终成为三国时三分天下的一方霸主.

阅读全文
登录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