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贝壳的作文初三4篇

知乎者也
投稿
日期 · 2022-07-29 15:39:02
篇1:捡贝壳的情景

每当看到那五颜六色、形态各异的贝壳,我都会想起暑假去指牛郎冈海滩捡贝壳的情景。
那天下午,我和姑妈刚来到海边,我就被这里的景色迷住了。啊!这里的景色真美,浪花轻轻扑打着海岸,发出“哗哗哗”的响声,蓝色的海上航行着大大小小的帆船和“突突突”的汽艇。我望着无边无际的大海,心里十分舒畅。
在海滩上,我们卷起裤管,俯下身子,捡贝壳来。这里撒着五颜六色的贝壳,大的、小的、尖的、圆的、扁的……真是千奇百怪。它们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我一个一个地拾起来。
忽然,姑妈叫到:“快来看,这个贝壳多好看!”我跑过去一看,果然是个好贝壳,它有小碗那么大,身上印着一条一条棕色花纹,和老虎身上的花纹一样。我急忙接过来,轻轻地吹掉它身上的沙,掏出塑料袋,小心翼翼地把它包好。
渐渐地,小篮子装满了贝壳,姑妈提着篮子,我抓着小螃蟹,高高兴兴地准备回家了。
离开海滩时,我不时回过头去,啊!我爱美丽的海岸,我更爱祖国蓝色的海洋。

篇2:捡贝壳的开头


我在很小很小的时候听到过一个传说:蜗牛都是背着自己的房子走路的。那时候我不相信,我认为:房子那么重,蜗牛怎么会背得起呢?直到很久以后,我听到了一个故事,令我深深的相信了。


有一天,蜗牛呀,吃过饭在外头散步。

……

篇3:童年捡贝壳的事

童年是纯真难忘的岁月。小时的点点滴滴都闪映在我们的脑海中,一次游戏,一场争执,一个玩具——这些微不足道的事物区包含着欢声笑语。

小时最让我难忘的是——和爸爸。堂弟捡贝壳。在一个炎热的暑假,恶毒的太阳把“海水”(家乡的水库)晒得“甘拜下风”,一点一点的往后退,地也一点一点的露出了涸澈。一个个贝壳也从泥土中,慢慢地露出半张脸来,仿佛一位位羞涩的小姑娘一般。一天,我。爸爸还有堂弟提着两个大桶,来到“沙滩”上捡贝壳。我们兵分三路,寻找贝壳。我穿着笨重的雨鞋,一步步地走在泥泞的“沙滩”上。

我正专心致志地找着贝壳,突然,堂弟大喊:“你们快点儿过来!我这有好多贝壳!”我们听了连忙赶过去,呀!真的有好多贝壳!我飞快地捡起来,放进桶里,忽然,一个向书本般大小的贝壳吸引了我,我用手一拨,“啊!”我不禁的发出一声尖叫。下面都是白色的小虫子,这儿钻钻,哪儿藏藏,有时趁你不注意,还会爬到你的脚底下呢!啊!真是太可怕了!我连忙逃向爸爸那儿,继续寻找贝壳。接着,我们进入了湿软的泥土里,只要脚一用力,泥土就像一只魔爪一样,死死的咬住你的脚不放,但堂弟并不知道这些,只是一味的用劲,结果,他身子往前一伸,只听见“啪”的一声,堂弟整个人,就趴在了泥土里,一看!雨鞋还是笔直的立在那儿,这可把我和爸爸给乐坏了,我们拉着这只“小花猫”回家了!

现在,想起捡贝壳的事,我还会忍不住笑出声来。

篇4:捡贝壳的人,牛顿的故事

 爱因斯坦说:“在人类的历史上,能够将物理实验、数学理论、机械发明结合为科学艺术的人只有一位,那就是牛顿。”

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发明微积分,首先提出可见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个分光组成的。他将数学导入科学,使物理、化学成为更精确的学问。在牛顿的动力学三定律中,数学成为描述宇宙运动的语言。种种杰出成就,为他赢得“历史上最杰出的科学家”与“近代物理学之父”的尊称。

捡贝壳的人,牛顿的故事

牛顿生于1642年12月25日(据当时英国使用的儒略历)午夜,是一个早产儿。父母亲都是信仰坚定的基督徒。在牛顿出生前三个月,他的父亲病逝。家徒四壁,母亲哈拿绝望地抱着奄奄一息的早产儿牛顿,向上帝发出了这样的祷告:“你若垂顾婢女的苦情,眷念不忘婢女,赐我一个儿子,我必使他终身归于你。”

在牛顿的一生中,母亲的这个祷告对于他的个性与信仰有很深刻的影响。他经常思索母亲当年的祷告——上帝让他活下来,一定有些事是要他去完成的。

1661年6月,牛顿进入剑桥大学。牛顿是个穷学生,母亲存的钱只够付学费,他必须为老师做实验助手,才能赚取生活费。如此无意中,牛顿接近了当时剑桥的优秀教授,承袭了这些教授一生的研究精华,成就了他后来的名言:“如果我看得比别人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好学的牛顿在剑桥大学不但不浪费任何资源,还遇到了影响他一生的好老师。亨利·摩尔是影响牛顿科学与信仰最深的老师。摩尔教授是数学家,也是位虔诚的基督徒。摩尔以一个老师对学生的敏锐直觉,一下子就发现牛顿的不同。他发现牛顿在每学期开学以前,先利用假期,将上课要学的所有课本都看完,等到上课时,牛顿已经在看比那门课更进阶的研究报告了。牛顿自己也写道:“当我走进教室上课时,常发现对上课内容的了解深度,已经超过了我的老师。”这种读书法会令一般老师倍感压力,摩尔却把牛顿找来,给他程度更深的书,并且让自己的1800本藏书成为“随时向牛顿开放的图书馆”。同时,摩尔长期为牛顿支付生活费。

1664年,牛顿开始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己的研究。他首先用三棱镜研究光的结构,发现光的分光有不同的折射率。1665年至1667年,英国发生可怕的黑死病,死了许多人。大学宣布停课,政府下令所有人不准离家远行,以免感染或传播黑死病。在这段时间,牛顿由无穷等比级数的解法里创立了微积分。

事后有人问牛顿,为什么他能够有这么伟大的发现,牛顿答道:“我始终把思考的主题像一幅画般摆在面前,再一点一线地去勾勒,直到整幅画慢慢地凸显出来。这需要长时间的安静与默想。”

牛顿对科学的思索与他的信仰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他常在信仰的思索里想到科学,在科学的思索里想到信仰。1666年,他开始思索地球在轨道上的运转,并且计算运转时的重力与离心力的关系。1669年,他在笔记上写下他的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牛顿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呢?他的好友史塔克利说:“牛顿经常在花园散步,有一天中午他回来了,对我说他看到一个苹果掉到地上,想到了万有引力。”这个苹果后来成为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的标志,其实更重要的是,牛顿有独自来到花园祷告与默想的习惯。因此后人说:“近代科学源自牛顿对上帝的默想。”

当时许多科学家、教授都看不出牛顿的杰出,甚至讥讽他的理论“又是解释天体论的陈腔滥调”。幸好这时有贝若的支持。

贝若是当时欧洲的光学泰斗,剑桥大学首屈一指的数学与天文学教授,是少数能仔细验证牛顿数学与物理学观念的人,也是一名基督徒。他私下找到牛顿,对这个最优秀的学生提出最严格的要求。贝若要求牛顿:“回到物理学最基本的假设上,精密地验证每个假设,一次又一次,几乎无止境地反复验证,并投入所有的精力,以免将其浪费在无用的芝麻小事上。”然后贝若申请退休,让27岁的牛顿接替他的职位,成为剑桥大学的教授。

然而,剑桥大学的教职并未将牛顿带入桃花源。当时贝若的职位有很多人在背后垂涎,牛顿一接任,立刻感受到号称学术自由、独立的大学里面众多的派系纷争、人事倾轧。喜欢安静思考、不爱交际的牛顿被排挤,成为权力圈外的边缘人。

牛顿的老友魏克金斯写下:“牛顿看起来更孤独、沉默,30岁不到,头发已经半白。”牛顿下定决心不涉入这些纠纷,不管人家怎么中伤他,他只把努力放在科学研究与对基督的信仰上。

慢慢地,他将更深的思索与实验结果写成旷世名作《原理》一书。这本书不只记载了牛顿的科学发现,也反复提到他的“机械论”与神的关系。

1672年,牛顿加入英国皇家学会——英国最高级别的科学研究学会。《原理》的出版,对全欧洲的科学界是一大震撼,引来称赞也招来攻击。牛顿说:“一个人如果控制不了自己的脾气,脾气将控制你。”引导牛顿一生的,是信仰而非起伏不定的脾气。

牛顿并非科学研究上的常胜将军。他从1669年至1691年长期研究实验化学,并没有取得什么突破,不过因此结识了有“近代化学之父”之称的波义耳,两人通信长达16年。年长的波义耳不仅在研究工作上帮助牛顿,更重要的是在牛顿遭受猛烈抨击的时候,他的榜样力量坚固了牛顿的信仰。牛顿身为一个杰出的科学家,喜欢公开表达自己的信仰,又具有不擅与人交际、喜爱独自安静工作的个性,现实社会对他这样的人有时是非常残酷的。

当时宗教分子攻击他有一流的科学,却有三流的神学;科学分子攻击他有一流的神学,却有三流的科学;政治分子攻击他的科学、神学、人际关系都属三流;有人看他孝顺母亲又终身未婚,就中伤他心理不健康,现今还有人说牛顿有恋母情结;有人看他对学生好,就说他有同性恋倾向……这种种无情的攻击搞得牛顿几乎发疯。

1692年,日内瓦来的拜特教授大力抨击牛顿,称他是“伦敦先知”,说:“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来自对宗教的默想,而非科学的发现……他必须撇清——如果这是科学,就不要说上帝如何如何;如果是与上帝有关的,就不要放入科学范畴。”

拜特一开炮,许多人就群起围攻牛顿。丝毫没有防备的牛顿几乎赤裸裸地站在科学的刑场上,接受无情的攻击。

1693年9月30日,牛顿写下:“我陷入极端的难过中。过去的12个月,我无心进食,也无法安稳地入睡,我心动摇,无法思考。”无情的攻击持续下去,1694年,有人中伤牛顿与女人搞不正当关系。1695年,牛顿几乎精神失常,各地都传言牛顿死了。牛顿百口莫辩,只有退出人群,他写道:“斯宾塞的《希伯来律法》一书成为我困难中的安慰。”

在英国国王出面,任命他为“英国皇家学会会长”后,这些攻击突然就消失了。

牛顿在此后数十年,根据过去两年半受中伤的经验,坚持给科学界建立“诚实的体系”,而他本身就是最好的模范。

牛顿晚年名满欧洲,步入老年后,他最大的乐趣就是跟小孩一起玩。一天,他对他的小侄儿讲:“我不知这个世界将来怎么看我,对我而言,我就像一个在海滩玩耍的男孩,偶然间发现了一块比较圆的石头和一枚比较漂亮的贝壳,觉得很愉快,但是在我面前,尚未被发现的石头、贝壳仍然不计其数。”

牛顿逝于1727年,晚年他写下:“在任何环境下,都要守住耶稣基督救赎的真理与最大的诫命——爱人如己。”

阅读全文
登录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