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馆》读后感750字14篇

知乎者也
投稿
日期 · 2022-07-29 15:34:10
篇1:《茶馆》读后感

《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观世界(1900——1950)》读后感:

王笛的《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观世界(1900——1950)》以成都常见的街头茶馆为切入点,试图说明茶馆作为当地人的一个公共空间的存在,再现20世纪前50年成都人民的公共生活,通过地方政府与茶馆产生的联系,最终探讨国家权力是怎样渗透进地方社会的。这本书内容丰富,想要证明的观点不只一个,以上只是我这篇读后感想要引用的观点之一。王笛描述了在茶馆中产生的社会生活、经济生活、政治生活,以进茶馆的人在全城人口的占比大和当地人在茶馆每天花费的时间多说明茶馆是成都地方文化中必要的存在,把茶馆作为地方文化、地方社会的代表;地方政府则代表了国家权力。在国家权力渗透进地方社会的过程中,让我感兴趣的是其中的地方精英与地方民众的关系,这一部分在书中描写少,主要涉及到第一部“茶馆与社会”的内容。

一、地方精英与地方民众

精英的范围作者在书中提到了地方精英、改良精英、袍哥;而民众则是经常出入茶馆的茶客、茶倌、经营茶馆者以及其他依靠茶馆从事小生意的人,其中包含了妇女。地方政府中的地方官员并未纳入作者所说的精英范畴,他们是国家权力在地方政府上的代理人,既非反对茶馆的精英,也非与茶馆有关联的民众。精英中的地方精英强烈批判成都人坐茶馆,认为民众花大量时间消磨在茶馆中,阻碍社会的进步;改良精英则是与社会的风潮紧密联系支持社会改良的人物,但是他们中的一部分承认了茶馆的积极作用,认为茶馆也为当地民众提供了许多生活上的便利,与当地悠闲的文化传统相匹配,这部分以外地人为主,他们这群人中也有不同的声音,同地方精英一样反对民众的茶馆生活;袍哥是那些在地方社会上有一定话语权的江湖人士,他们依靠暴力和江湖规矩获得话语权,如在茶馆中“讲茶”时请袍哥作为见证人断是非。


我想梳理的是书中地方精英和地方民众的关系。地方精英常常是地方知识分子、地方媒体,地方精英的“地方”在这里只是对于他们所处空间的界定,所以地方精英在以下的梳理中也包含了作者所说的改良精英。地方精英非政府官员,但他们依靠政府权威,得到政府的支持,掌握绝对的话语霸权。茶馆作为一个公共空间发生的一些事情是在地方政府的掌控之外(如前提到的“讲茶”),政府颁布一系列规章制度企图控制茶馆生活,使茶馆正式纳入国家权力的轨道,地方精英此时往往代表地方政府对地方民众起舆论导向的作用,至于民众的反应如何地方精英也无法控制。地方精英虽然获得政府支持,但也仅仅是他们的主张与政府需求一致时,他们本身非政府官员,在某些时刻与地方政府发声一致也是因为他们要满足自身的需求,可能是出于知识分子的情怀,也可能是认为茶馆的存在妨碍了自身的生活。

获得地方政府支持的地方精英同地方民众相比他们的优势在于掌握了话语霸权,围绕茶馆展开的日常生活中国家权力——地方政府——地方精英相对地方民众占了上风,处于有利的主导地位,但是他们在应对茶馆的多种事件中并没有获得绝对胜利,正如作者的观点:国家权力没能完全改变地方社会,但是地方社会在长达五十年的时间中仍然被国家权力给渗透改造。在二十世纪初期,无论是地方精英还是改良精英认为茶馆必将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消失,地方政府则一直希望取缔茶馆,但是茶馆历经政治动荡、经济危机、社会混乱在五十年的时间里生存下来了并在后来几十年间一直存在于地方文化中,这是精英们在初期的争论中未曾想到的。但茶馆一直处于地方政府的控制下,必须实施政府颁布的一系列限制茶馆经营的规章。地方民众为了自身的生存和生活便利在相对弱势的情形下支持茶馆的存在,茶馆为很多民众提供了生存的需要,如依托茶馆从事买卖、服务的人,已有的谋生方式在不太稳定的社会情形下至少对民众是较为便利和熟悉的。在复杂的社会情形中一些茶馆也倒闭了,但依托茶馆生存的人还是努力保住茶馆,与社会各方势力周旋,那些依托茶馆消磨日常生活的人则并没有多少理会地方精英的舆论导向。在国家权力的改造、地方精英的舆论优势面前,弱势的地方群众不能直接与之对抗,而是采用种种迂回的方式一方面响应地方政府和地方精英的号召,一方面保住自身的生存,如代表茶馆经营者团体利益的公会和代表茶馆工人团体利益的工会与地方政府进行的妥协与抗争。在获得地方政府支持的地方精英与努力维持往常生活的地方民众的这种对立和相对和谐的状态中,谁也没有占据绝对优势的地位,双方形成一种了博弈的状态。

批判茶馆生活的地方精英没有实权,仅仅是在某些方面代表了政府的主张形成看似强大的话语阵营,从他们自身来说反对茶馆的存在可能是基于二十世纪初期对国家救亡图存的需求,类似于民间文学的发端者为了改良社会风气唤醒民众而到处搜集民间文学。而依托茶馆生存与生活的民众则更多的是基于自身的生存。地方精英与地方民众的博弈都是基于生存,前者是希冀社会的生存与发展,后者是考虑自身的生存,至少从书中看我认为是这样。这反映了精英与民众话语权的不对等,精英与民众的生活落差,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的差异。我想在以下仅仅梳理书中部分关于地方精英与地方民众博弈的具体情形:如对民众在茶馆中进行的娱乐活动的博弈,妇女进入茶馆的博弈。

二、围绕茶馆展开的部分博弈

“在晚清,在国家权力的支持下,精英力图改良和控制公共娱乐;在民初,新政府发布更多的限制地方戏的政策。”地方政府力图将茶馆纳入正规的社会秩序当中,颁布各种对茶馆的管理规章,试图严密地控制在茶馆中发生的民众的日常生活,同时在政府的支持下地方精英对茶馆戏剧进行改写,把传统的戏曲改为包含“新的”、“积极的”、“进步的”情节的戏曲,把他们的政治主张灌输到表演的节目中,达到教化群众的目的。精英的这种努力对群众的教化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群众不都喜欢看这种改良过后的新戏,仍是喜欢精英和政府不希望看到的“老戏曲”,这时茶馆和演出艺人为了维持生意,吸引顾客前来,也会突破政府和精英设置的限制,并不认真遵守规章,背地里仍然演唱老戏曲。茶馆为了生意同时又不引起政府注意总是想办法与政府周旋,政府拥有干预茶馆娱乐生活的权力,但茶馆为了生存也有其应对的策略。而进入茶馆的民众并不关心政府和精英对茶馆的改良主张,只希望维持同往常一样的娱乐生活,如果茶馆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就寻找别的茶馆。

20世纪初,成都的中上层妇女获准进入茶馆,她们进入茶馆中的戏园听戏,此前允许进入茶馆的是年纪较大的妇女和社会中的下层妇女。妇女进入茶馆后,在与男客分开的公共空间独处。她们进入茶馆引发了其他民众的好奇心,吸引更多的民众进入茶馆,茶馆的生意也因此更好。同时受到西方影响的改良精英在面对妇女进入公共空间这个问题上表现得很保守,他们在报纸上发文表示妇女进入茶馆的种种弊端,号召妇女不要进入茶馆,不要受到社会的坏影响,同时执法警察就妇女进入茶馆对茶馆进行调查。抗战时期,从外地避难的人大量涌入成都,这时许多妇女开始在茶馆中谋生,做“女茶房”。她们进入茶馆为茶馆经营者带来了更好的生意,但是由于中国的传统社会不允许妇女进入公共空间工作,地方精英在报纸上对她们的批评颇多,认为她们进入茶馆工作会导致她们道德沦丧。这种风气之下,地方政府对女茶房也颁布了很多限制的规章。在严苛的社会环境下,大多数女茶房不得不回归家庭。

三、问题与思考

虽然本文试图梳理地方精英和地方民众的关系,但这部分在书中涉及的内容少,对于书中与这部分相关的内容我产生了一些疑惑。作者在书中运用微观史观通过关注小人物在几十年中围绕茶馆展开的日常生活来向人们重现区别于帝王史观下的历史,他把茶馆作为观察社会一个的微观角度,通过查找档案馆中有关茶馆的资料、过去的新闻报道以及作家的描写尽可能多地向读者证明国家权力对近代地方社会的渗透是如何借助当时闭塞偏远的成都茶馆表现出来的。正如作者在第一章写道:“本书实际上是通过研究茶馆考察20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变迁,其贯穿始终的主要观点是:在20世纪前半叶,坚韧的地方文化和习惯不断反抗西化的冲击,拒绝现代化所造成的文化同一模式,抵制国家权力的日益渗入,而这种国家权力的渗入并日益加强的过程,贯穿在20世纪上半叶的民众公共生活之中,即国家越来越直接干预人们的日常生活。”通过这句话我产生了一个问题:作者运用微观史观以小见大通过描述成都的茶馆生活想要反映整个中国的社会、经济、政治变迁,我的问题是成都的茶馆变化反应出的地方社会的变化可以代表整个中国的变化吗?成都的代表性在哪儿?在国家权力渗透进地方社会这个问题当中成都这个地方社会和整个中国的联系在哪儿?是否可以对成都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进行一些详细的阐述?

作者写书内容详实,观察角度多样,通过不同的角度都在试图说明茶馆是一个公共空间,地方政府作为国家权力的代表怎样利用茶馆渗透进地方社会。与地方政府关系密切的则有当地的地方精英,他们总是试图取缔规范茶馆。可是书中也提到茶馆容纳社会三教九流、不同阶层的人,并非只是下层群众的聚集地,茶馆也有档次高低,不同阶层的人会选择不同的茶馆进行消遣,但其中因为娱乐等原因也没有绝对的分野,拥有大量财富的人为了听评书也不得不到低级茶馆。那些反对茶馆生活的精英也可能是茶馆的常客,那是否与他们反对茶馆相矛盾,还是作者所说的反对茶馆的地方精英与去茶馆的精英并非同一拨人,作者在书中对精英的界定是否不太明了?

纵观全书,作者以茶馆作为切入点时,已经预设了一个结论,即国家权力必定通过茶馆渗透进地方社会,这是一种结论导向式的分析,所有搜罗到的资料都尽可能地用来说明这个结论,跟着作者的逻辑能发现其合理性,但个人对一些问题也产生了疑惑,认为作者在某些概念的界定上并没有说明白。因为对本书阅读次数有限,再加上个人阅读量少,对以上的问题还不能解答,相信随着阅读次数的增加和阅读量的提高,可能发现以上问题全因为个人读书不到位。

篇2:读《茶馆》有感300字

最近,我去新华书店买了一本名叫《茶馆》的书,作者老舍是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茶馆》里的《我这一辈子》,这个故事主要写的是城市下层警察的悲剧。低等警察形象在老舍那里从来只是个贫民,虽然生活里也有狡猾、勒索型的巡警,他往往把他们分给了暗探,像《骆驼祥子》里的孙侦探,《茶馆》里的宋恩子和吴祥子、小宋恩子和小吴祥子。小说中自述的“我”就一语说破了其中的道理:“巡警和洋车是大城里头给苦人们安好两条火车道。”《月牙儿》里高小毕业的少女“我”百般走投无路,最后沦为暗娼,知识女性仍逃不脱与贫民母亲一样的下场。

通过看这本书,我知道了社会很复杂,必须有知识才能在社会上生存。

篇3:《茶馆》读后感

老舍说:“没有一位语言艺术大师是脱离群众的,也没有一位这样的大师是记录人民语言,而不给它加工的。”而《茶馆》作为老舍代表作之一,作品中人物语言是加提炼过的北京白话,让读者易于理解却又颇有深度。
在漫漫冬夜,捧一杯热茶,细细品着,感受老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语言,也是人间一大快事。
茶馆,在我眼里,便是当时社会的人情百态。剧作展示了戊戌变法、军阀混战和新中国成立前夕三个时代近半个世纪的社会风云变化。通过一个叫裕泰的茶馆揭示了近半个世纪中国社会的黑暗腐败、光怪陆离,以及在这个社会中的芸芸众生。
其中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应该就是康顺子被迫嫁给庞太监的剧情了。许是年龄相仿的缘故,我对康顺子这个人物有着极大的共鸣。康六因贫困被迫卖女,而十五岁的康顺子却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只能嫁给七十几岁的庞太监。说是做妻子,但其实就是当牛做马,说打就打,说骂就骂的奴隶,我仿佛也能从这字里行间中感受到康顺子的无奈与绝望,流氓地痞横行霸道,农民生活痛苦不堪,更加理解到了当时社会的扭曲甚至可以说是毫无人性可言,也不禁庆幸与感叹珍惜当下我们美好生活的可贵。
现在我们的生活是和平美好的,没有硝烟,但这都是前辈们用鲜血换来的,我们应该感到感恩,而不是理所应当,自我堕落。
未来的生活或许会更美好,但这依赖于我们这一代的努力与奋斗。少年强,则国强。只有我们这一辈积极向上,才能迎来更美好的未来,不辜负先人的期望与鲜血。
再品《茶馆》,再看那些年代的不易与困难艰辛,却已是不一样的心境。
重读传统文化,共建美好时代。在漫漫历史长河中被洗礼,最终诞生了华夏女儿的独是一无二的中国传统文化,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们应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来建设一个属于我们的新时代。
让我们铭记先人的付出与血泪,砥砺前行,创建更美好的未来!

篇4:《茶馆》读后感

《茶馆》是老舍先生的名作,是三幕剧的剧本。《茶馆》讲述了老北京裕泰大茶馆几十年间的跌宕起伏,历经清朝、民-国、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统治时期这三个年代。《茶馆》非常现实,好人不一定有好报,恶人不一定有恶报,充分体现了解放前社会的黑暗、官员的腐-败。

老舍先生在《茶馆》中刻画的人物性格特点十分鲜明,这也是这个剧本的一大特色,王掌柜、常四爷、松二爷、刘麻子、唐铁嘴、宋恩子、吴祥子等人物的个性特点都跃然纸上。只需读过一次,不必像上语文课那样细细品读,也能把各种人物的性格特点弄明白。例如裕泰茶馆的王掌柜,他为人正直、不做坏事,但有些软弱,遇事就给钱、说好话。茶馆的老主顾常四爷,他跟王掌柜一样,正直、不做亏心事,跟王掌柜不一样的是他比王掌柜要硬,骨子里有那么一股傲气,怎么也不肯低头,不肯让步。

读完《茶馆》,我体会到我们现在是多么幸福,那时候的很多孩子连一碗热汤面都很难吃上,而我们现在汉堡牛扒可以随便吃。那时的人们真是生不逢时,生活在那样一个黑暗的年代。

在《茶馆》里,我最敬佩的人还是常四爷,特别是他那种不向困难低头的精神。常四爷是满族旗人,在清朝时有份“铁杆儿庄稼”,不用干活就有钱拿。后来清国灭亡了,常四爷并没有像他的好朋友松二爷一样挨饿,而是自己去种菜卖菜,自食其力,不向困难低头。这种精神正是我们现在缺少的,由于生活条件优越,我们遇到困难就退缩,假如生活在那个年代,没有常四爷这种精神恐怕也很难在社会中生存。

篇5:《茶馆》读后感

  茶馆,彼此唠家常,谈山海经的地方。谁能想到它竟能折射出一大社会问题!除非友一位具有独特视角的大师使它“活”起来,否则茶馆平庸无奇,永远不会有更深的意义。而那个人便是老舍一位语言大师,他用其独特的视角和手法使整部剧本的语言绽放生命的光彩。

  老舍出生于一北京大杂院中,一户舒姓的满族贫民家。父亲是护军,母亲靠洗衣赚钱。父亲早逝之后,生活更为窘迫,但幸运之神眷顾了老舍。一为慈善家资助老舍上学,使他收到良好教育。在老舍自身的不懈努力下。他渐小有成就。在之后的创作过程中,而是的境遇更是深深影响着他。而《茶馆》之所以有“小中见大”的特色,与其是平民出身也有密切联系。

  同样,老舍的手法也是独一无二的。其中最突出的一点便是全剧只有三幕,一幕一时段,干警、简洁,也十分容易表现剧情,从清末戊戌维新失败到民国初年北洋军阀割据时期再到国民党政权覆灭前夕,与其说是时间变迁不如说是历史变迁。人物表现年代,而年代又作为人物表现的背景,相辅相成,使小小一茶馆提升到不得不让人用看“历史剧”的眼光评审这部巨作。其二,尽管茶馆人呆,三教九流植被也不少。但是几位人物始终贯穿全剧,起着核心作用。一、王利发(茶馆掌柜)二、松二爷(胆儿小,人却不怀)三、常四爷(正义之士、十分爱国、体格健康)松二爷、常四爷两位茶客与王掌柜交情还不错而在这所谓“热闹”的茶观众,要找出几个掏心掏肺的件阿婆人还真不容易。听听!说的不是客套话便是奉承话。我虽不知老舍塑造如此的人物性格有何用意,至少通过这有点人情味儿和有“良心”的三人谈话使人更深刻的体会到世态炎凉啊!发人深思。其三,子承父业。这是几句疮痍有待讽刺意味的安排。剧中一幕幕地时代向前走,衣着也跟着前卫起来,客人的思想呢?!简直是幻包装不换内容。例如,原先看相面的糖铁嘴养一儿子,现竟“升级”为大师。刘麻子那说媒拉线行当竟让他儿子“发扬光大”变为“花花联合公司”(专给洋人、官员提供女招待与吉普女郎)。而吴祥子这老式特务到了儿子这辈儿竟改个名儿叫世袭特务。人哪!为何总在这方面“遵规守矩”呢?

  老舍,无论您想传达于后人什么,至少《茶馆》让我们受益匪浅。我不能评说它的优劣,在如此剧你面前,我只有说声:“谢谢!谢谢您留予青少年如此宝贵的财富。”

篇6:老舍《茶馆》读书笔记

茶馆,在中国极为常见,但却是一个很特殊的地方。茶馆几乎浓缩了整个社会的各种形态,并随着社会的变革而同步地演出着一幕幕的人间活剧。

这出三幕话剧中,共有70多个人物,其中50个是有姓名或绰号的,这些人物的身份差异大,有曾经做过国会议员的,有宪兵司令部里的处长,有清朝遗老,有地方恶势力的头头,也有说评书的艺人、看相算命及农民乡妇等等,形形色色的人物,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社会”层次。

《茶馆》的创作意图是十分清楚的,它通过“裕泰”的茶馆陈设由古朴-新式-简陋的变化,昭示了茶馆在各个特定历史时期中的时代特征和文化特征。开始时,茶客的弄鸟、吃茶、玩虫,虽有些略带古风的声色,但由于“侦缉”的出现及“莫谈国事”的纸条,一动一静,均产生着一种压抑的气氛。第二幕中,“裕泰”的生存,及茶馆设施的更新与场面的收缩,无疑暗示着茶馆在这个矛盾不断加剧的社会中所作的抗争。茶馆中的“洋气”以及那张越写越大的“莫谈国事”纸条,则预示着更大的危机。到了第三幕,不仅“莫谈国事”的纸条写得更大,数目更多,而且旁边还有一张纸条:“茶钱先付”。这表明了茶馆已经到了入不敷出的地步,而“茶钱先付”“莫谈国事”显然反映了一种因果联系。

老舍以茶馆为载体,以小见大,反映社会的变革,是“吃茶”使各种人物、各个社会阶层和各类社会活动聚合在一起,如果没有“吃茶”一事,则茶馆中任何事情都将不复存在。正因为如此,老舍在剧中对北京茶馆文化也花费了不少的笔墨。如早先的茶馆里,除了喝茶,还有点心“烂肉面”可吃,一边喝茶,一边还可以做不少与茶无涉的事情;北京的茶馆也和江南茶馆一样,是个“吃讲茶”的地方;茶馆的老顾客是可以赊帐的,茶客也可以自己带茶叶来居坐;茶馆也是听书的好地方,说书人可以在此谋得一份生活的来源……

这类细节,给《茶馆》所要表现的主题,增添了一种真切的氛围。除了为表现主题服务之外,也展示了中国茶馆文化之一斑。《茶馆》的艺术价值不仅在于通过一个茶馆反映了一段历史时期的社会变革,同时也在于反映了社会变革对茶馆经济和茶馆文化的影响。

篇7:读《茶馆》有感

初秋,叶离树下,铺满了那条弯曲的小径。

裕泰茶馆里,一个个苍凉的故事悄然缩放,有梦想破碎的无奈,有骨肉分离的痛楚,有欺软怕硬黑白颠倒的腐朽,混杂于茶客们喧嚣的冷谈声和叹息声中,化成一片嘈杂。而我,静坐于茶馆内,轻饮一口清茶,留下了满腔的苦涩…

常四爷的鸟笼

老舍是睿智的。在他的笔下,每个人的出场都暗示着他不可逆转的命运。他们都在等待着黑暗的源泉张开血盆大口缓缓地将他们吞噬。

常四爷一出场,便提着一只被幽囚的鸟儿,殊不知,他亦是一只心高气傲的鸟儿呀!世事沧桑,社会腐朽,他用明锐的双眼看到了罪恶的本质。他愤世嫉俗,他正直无畏,于是他像画眉般高声吟唱,抑或抨击着奢靡的贵族和不公的世道,抑或预言着帝国悲怆的命运。

“二爷,我看哪,大清国要完!”

一声清脆的啼鸣,轻易地打碎了人们精心呵护的幻境。然而,这只正直而又善良的鸟儿也难逃被囚禁的厄运。他被关入了冷冰冰的鸟笼中,于是所有悦耳的啼鸣都失去了原有的意义,化成一片徒劳的虚叹。鸟笼外,是人们悲悯的目光和无尽的沉默,而鸟笼内,只有一阵阵的叹息。

王利发的茶

王利发准备了两杯茶,一杯奉送给穷人,另一杯为达官贵人而温。

在他的心中总是荡漾着一泓同情的湖水。他可怜那些沦落的人们,却感到无能为力,只能奉上一杯清茶。炙热的茶水里,翻滚的是掌柜的悲悯。

然而,在动荡不安的局势里,他又不得不戴上世俗的面具,对于上层阶级,他谄颜献媚,吮痈舐痔,他希望能用一杯暖暖的好茶来换取自己的一席之地,可是,时代的悲哀将他一步步逼入绝地。

无奈,王利发手中的茶壶摔碎在地,滚滚烫的茶水四溅,留下满地晶莹的碎片。

秦仲义的刀和庞总管的剑

秦仲义手持钢刀,他满腔豪情,期盼着能用钢刃斩断缠绕于神州大地的荆棘,开辟出一条光明的道路。

庞太监身藏利刃,阴险狡诈,他的剑尖直指着那些真正救国存亡的义士。

两人相遇了,表面上一阵寒喧,实际上早已刀光剑影,维新派与顽固派的针锋相对一触即发,令人不由为此惊叹。

舞刀弄剑间,他们划开了时代的伤口,涌出汩汩的鲜血。

茶馆的棋

“将,你完了”!

在那个遥远的时代中,人人如棋,每个人都肩负着不可下的使命,却又不得不如同傀儡般受制于人,尖锐的矛盾造就了均可逆转的悲剧,一枚又一枚的棋子被粉碎。棋盘上,只留下一片残局。

篇8:《茶馆》读后感

这个寒假我读了老舍先生的《茶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部短小精练的《茶馆》是身为小说大师的老师多年积淀的灵感之作,既体现他文学家的一面,也反映出一位思想家的睿智。

《茶馆》是经典戏剧作品,反应了中国有清末到解放前三个时期的社会变化。主人公王利发的裕泰茶馆和统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一起走向没落。20世纪的中国,社会不断的变化,生活在茶馆周围的人也不断的变化。茶馆也经历了几十年的变迁,终于成为即将灭亡的中国封建残余势力的陪葬品。读到结尾,不禁让人潸然泪下:王利发上吊自杀的结局更让人联想到老舍结束自己生命相同。

作者把场景设定在一个小小的茶馆里,描写了一些不起眼的社会下层人物,从侧面反映出社会历史的变更,以小见大,微言大义,“葬送三个时代”的《茶馆》大小精悍,佐以看出老舍厚积薄发夫人文学力量。

篇9:《茶馆》读后感

近日去新华书店,在书之海洋中,惋叹自己太渺小,忽逢一薄书者,名曰《茶馆》,置于书山中,其渺小程度同吾也,吾大喜,捧书而视,受益无穷于其中,故有感如下:

书名为《茶馆》,我不由得想起了小时候外公每次带我去茶馆打牌的情形,在我印象中,茶馆就是一个热闹而常常笼罩着烟雾的地方。可翻开了书,才发现它并不是仅仅讲的是在茶馆里的事,而是以对话剧本的形式讲述了一副旧北平社会的浮世绘的黑暗社会,老舍从小小的一个茶馆中反映出了整个社会,以小见大。是由茶馆中的客人的话中而得。语言朴素却能体会出许多意味。书虽短小而精致。把我印象中的茶馆的形象完全颠覆,同《骆驼祥子》一样,老舍也是无情的批判了这个社会—他不让好人有出路。

,书的主人公是王利发,他是他裕泰茶馆的老板,他也是整本书的线索。在第一阶段中,拉皮条的为太监娶老婆,暗探遍布社会,麻木的旗兵无所事事,寻衅打群架,另一方面是破产的农民卖儿鬻女,爱国的旗人常四爷因几句牢骚被捕,新兴的资本家企图“实业救国”,王利发左右周旋,企图使生意兴隆。而在第二阶段的发展中,恶势力越来越肆无忌惮,为所欲为,暗探宋恩子、吴祥子的后代子承父业,继续敲诈勒索,拉皮条的刘麻子的后代青出于蓝,依托当局要员准备开女招待“拖拉撕”,庞太监的侄子侄媳组成的迷信会道门在社会上称王称霸,甚至做着“皇帝”、“娘娘”的美梦,而一些企图有所作为的良民百姓却走投无路。

我第一遍读它的时候,还不能理解它,此书短小,且为剧本式的,还被拍成了真正的话剧,我虽未深入去读,但也能浅薄的感受到当时社会下厚重的历史画面。

篇10:读《茶馆》有感

王掌柜的茶馆,所有人的时代。一茶馆,一社会,风儿吹,纸钱飞…………这就是老舍的作品——《茶馆》。

《茶馆》的内容真实地反映出清末时人民的贫苦生活。几乎天天街上、茶馆里,都有农村、乡下来的,卖孩子的。先是康六在无奈之下用十两银子把女儿卖给了大清国的太监,结果女儿晕了过去,太监却这么来了一句冷冰冰的话:“死的我可不要!”而一个乡妇要卖孩子,只要了二两银子。读到这里,我不禁感慨万分,当时的社会可真黑暗啊!高层官员没有一个人关心人民的疾苦,虽然是这样,但还是有一个青年,一个财主,要去追逐他的梦想——去开一座工厂,救穷人,抵制外货。此时的他胸怀大志,信心满满,却看不清前面的路到底有多困难。常四爷十分正义,但那样也没用。说错一句话,就要被抓去坐牢。而茶馆的掌柜——王利发是个随机应变的人。时代在变迁,他的茶馆也在变着。他唯一舍不得的,就只有六十年老字号的“裕泰”。他要生在这儿,死在这儿。刚开始,茶馆平平常常,无声无息。作文https://Www.ZuoWEn8.Com/到了后来,竹椅变成了小板凳。墙上“莫谈国事”的纸条也更多了,更大了。从主顾们的低声细语中,我了解到,在那个时代,好人变成了坏人,坏人天天都在吃香。好人,如康有为、梁启超等他们的维新运动失败了,都被问斩了。民众却都认为他们肯定是心肠狠毒,干了坏事儿的人。而那些依靠洋人为活,天天穿戴着的是洋装的人,却有很多人去奉承他们。我对他们感到一种厌恶之情,难道只有当汉奸,生活才能好起来吗?恐怕是在那个打压共产党的时代,一切都是颠倒的。最终一切正直的人都失败了,不管是在做些什么。常四爷的好友全都死了,他天天只能靠卖菜来养活自己。秦仲义,那个曾经神采飞扬的青年,也不见了。只有一个老人,他的工厂被洋人拆了,只剩下几个零件。读到这儿,我十分憎恨那些洋鬼子。现在我们国家富强了,总有一天会把以前洋鬼子欺压我们的事再给找回来!他们最终会得到报应的!

《茶馆》这本书深刻地刻画出了当时封建社会人民的苦难。这应该就是老舍经历的那个时代吧。

篇11:读《茶馆》有感

王掌柜的茶馆,所有人的时代。一茶馆,一社会,风儿吹,纸钱飞…………这就是老舍的作品——《茶馆》。

《茶馆》的内容真实地反映出清末时人民的贫苦生活。几乎天天街上、茶馆里,都有农村、乡下来的,卖孩子的。先是康六在无奈之下用十两银子把女儿卖给了大清国的太监,结果女儿晕了过去,太监却这么来了一句冷冰冰的话:“死的我可不要!”而一个乡妇要卖孩子,只要了二两银子。读到这里,我不禁感慨万分,当时的社会可真黑暗啊!高层官员没有一个人关心人民的疾苦,虽然是这样,但还是有一个青年,一个财主,要去追逐他的梦想——去开一座工厂,救穷人,抵制外货。此时的他胸怀大志,信心满满,却看不清前面的路到底有多困难。常四爷十分正义,但那样也没用。说错一句话,就要被抓去坐牢。而茶馆的掌柜——王利发是个随机应变的人。时代在变迁,他的茶馆也在变着。他唯一舍不得的,就只有六十年老字号的“裕泰”。他要生在这儿,死在这儿。刚开始,茶馆平平常常,无声无息。到了后来,竹椅变成了小板凳。墙上“莫谈国事”的纸条也更多了,更大了。从主顾们的低声细语中,我了解到,在那个时代,好人变成了坏人,坏人天天都在吃香。好人,如康有为、梁启超等他们的维新运动失败了,都被问斩了。民众却都认为他们肯定是心肠狠毒,干了坏事儿的人。而那些依靠洋人为活,天天穿戴着的是洋装的人,却有很多人去奉承他们。我对他们感到一种厌恶之情,难道只有当汉奸,生活才能好起来吗?恐怕是在那个打压共产党的时代,一切都是颠倒的。最终一切正直的人都失败了,不管是在做些什么。常四爷的好友全都死了,他天天只能靠卖菜来养活自己。秦仲义,那个曾经神采飞扬的青年,也不见了。只有一个老人,他的工厂被洋人拆了,只剩下几个零件。读到这儿,我十分憎恨那些洋鬼子。现在我们国家富强了,总有一天会把以前洋鬼子欺压我们的事再给找回来!他们最终会得到报应的!

《茶馆》这本书深刻地刻画出了当时封建社会人民的苦难。这应该就是老舍经历的那个时代吧。

篇12:《茶馆》读后感

老舍对我们来说,已经是很熟悉的一位作家了,在此也就不多介绍了。倒是写作背景得说说:话剧《写于1956至1957年间,它是老舍一生中最优秀的戏剧创作,正像曹禺先生所说,它是“中国戏剧史上空前的范例”。老舍写小说很少,却写了不少的戏。在写《茶馆》之前,他写了话剧《春华秋实》、《西望长安》,在《茶馆》之后写了《红大院》、《女店员》和《全家福》等。《茶馆》跟这些配合时事政治的作品,在题材、风格以及创作模式上,都大不一样,他重新写起了解放前写惯了的“陈年往事”。

每一本书,都是一个很好的时代缩影,《茶馆》也不例外。这本书包含了三个时代,每一幕就是一个时代。

故事发生在一个茶馆里,时代在变,茶馆也在变。“这三幕共占了五十年的时间……”“这就是说,用这些小人物怎么活着和怎么死的,来说明那些年代的啼笑皆非的形形色色。”这是老舍自己评价《茶馆》时说的。那人物究竟是怎么活的?又是怎么死的呢?我们就拿茶馆的掌柜来说。

“我……当了一辈子的顺民,见着谁我都鞠躬,请安,作揖。”这是王掌柜他自己说的。王利发精明、善良、勤劳,善于经营。他胆小怕事,本着莫谈国事的处世原则,靠自己的力气挣钱度日。可是,他越怕国事,这国事就越是不断地往他的茶馆里钻。他信奉改良主义,可改来改去,这茶馆越改越糟。在第三幕里,王掌柜似乎看透了一切,他也变得老于世故了,再也不像从前那样见人陪笑、作揖、夹着尾巴做人了。他也敢骂国民党了。人生的磨难,使他变得倔强起来。

可最终他是怎么死的呢?他自己上吊死了。临死前,他把家人打发到解放区去,自己和常四爷、秦二爷聚在茶馆里撒起纸钱来。三位老人苦中作乐,为自己送终,聊以自慰,这令人怜悯。一辈子渴望改良的人就这样稀里糊涂地死了。这就是王利发的人生悲剧。

《茶馆》里的其他人,儿子还是遵循老子的处世态度,有的甚至变本加厉。这是时代的悲哀。

《茶馆》让我们看清了那三个黑暗时代,也看清了那些生活在底层的人民,一个个破落、衰败。《茶馆》不愧为“中国戏剧史上空前的范例”。

篇13:《茶馆》读后感

《茶馆》是以北京一座茶馆为舞台,事实上,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展开了清末戊戌维新失败以后、民国初年北洋军阀混战时期和国民政府在大陆的统治崩溃前夕三个不同时代的生活场景和历史动向。《茶馆》是老舍最优秀的戏剧创作,正像曹禺先生所说,它是“中国戏剧史上空前的范例”。

老舍先生在《茶馆》中刻画的人物性格特点十分鲜明。每个不同的人物都代表了当时社会不同职业、阶级的不同群体。看似多达几十位的出场人物,却无一显得重复。王掌柜、常四爷、松二爷等等身世不同、个性显著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只需读过一次,就能把各种人物的性格特点深深刻在脑中。例如裕泰茶馆的王掌柜,正如卷首老舍先生予其的定位一般:精明、有些私心而心眼不坏。通览全文,在我眼中他作为一个掌柜,很圆滑又显得软弱,遇事就给钱、说好话。然而,在结局中他不忍看到茶馆被高官与小人夺取,默默地在后院自杀。这一情节,仿佛出乎了人们的意料,但仔细一想,又在情理之中,让人心酸不已。这么一个走着中庸之道的掌柜,却选择以极端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老舍先生通过一个人物,以其行为与性格的强烈反差,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悲哀,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风气的讽刺与不满。

《茶馆》里有些语言我特别喜欢。大傻杨的话是一个非常巧妙的开幕办法。我从来没听过数来宝。我发觉了中国人跟美国人说话的法子很不一样,差别相当大!中国人是比较含蓄;他们常用客气话和婉转的话,这是中文最难学的地方!在《茶馆》看到了地道的中国人的说法,最好笑的是在第二幕,两个拜把子兄弟想娶一个太太,但是不好意思告诉刘麻子他们的奇怪要求,他们当然不直说出来,反而他们说,“这两个人穿一条裤子的交情……没人笑话俺们的交情。”刘麻子同意,“没人耻笑。”他们又说,“那你说这三个人的交情也没人耻笑吧?”我也很喜欢刘麻子的反应。“平常都说这小两口儿,小两口儿,谁听说过小三口儿的呢?”中文里真有微妙的意义!

在《茶馆》里,我们处处可以看到老舍其作为一个语言大师的风范。《茶馆》中,十几个人物依次登台,却个个形象立体,性格鲜明,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其写作语言的性格化,时代化,应人切景;老舍以笑写悲,寓庄于谐,以幽默风趣的语言辛辣地讽刺了那些于三个时代中光怪陆离的丑类;北京化的口语也是本剧一大特色,给穿梭于茶馆中的人物注入生命。

《茶馆》这三幕共占了五十年的时间,而老舍先生仅仅用一些个小人物怎么活着和怎么死的,来说明那些年代的啼笑皆非的形形色色。我想当你合上书本的一瞬,你会感觉到你和那些小人物一起度过了漫长艰辛的五十年。每个人物都扮演着自己的故事,同时又与各自所处时代密切关联。揭示了社会一角,展览了许多形形色色的人物的性格生活。

篇14:《茶馆》读后感

几乎所有人都说《茶馆》是一位成熟的剧作家的成功之作。——题记

《茶馆》的故事全部发生在一个叫做裕泰的茶馆里。一部简简单单的三幕话剧,借助于一家普普通通的茶馆,将半个世纪的岁月浓缩,将许许多多符合时代特征的小人物涵盖,将一个国家在那些个特定时代的悲哀诉尽。

这部话剧主要讲述了老北京裕泰大茶馆在时代的变迁中逐渐走向破灭的故事。历经了清朝、民国、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统治时期的裕泰茶馆,在当权者和小人的谋划下最终被改成了“花花联合公司”。而一生守护着茶馆的王利发掌柜选择了在他的茶馆里自杀。《茶馆》该剧可以说是很现实,好人不一定有好报,而恶人不一定有恶报。解放前社会的黑暗、官员的腐败被赤裸裸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让人唏嘘不已。

先谈谈这幕话剧中的人物吧。老舍先生在《茶馆》中刻画的人物性格特点十分鲜明。每个不同的人物都代表了当时社会不同职业、阶级的不同群体。看似多达几十位的出场人物,却无一显得重复。王掌柜、常四爷、松二爷等等身世不同、个性显著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只需读过一次,就能把各种人物的性格特点深深刻在脑中。例如裕泰茶馆的王掌柜,正如卷首老舍先生予其的定位一般:精明、有些私心而心眼不坏。通览全文,在我眼中他作为一个掌柜,很圆滑又显得软弱,遇事就给钱、说好话。然而,在结局中他不忍看到茶馆被高官与小人夺取,默默地在后院自杀。这一情节,仿佛出乎了人们的意料,但仔细一想,又在情理之中,让人心酸不已。这么一个走着中庸之道的掌柜,却选择以极端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老舍先生通过一个人物,以其行为与性格的强烈反差,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悲哀,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风气的讽刺与不满。

再谈谈这部话剧的特殊之处。《茶馆》的成功在于语言的成功和戏剧结构的巧妙、严密。话剧全凭台词塑造人物,一个人的性格全体现于他的每一个字眼中。“语言大师”老舍先生的语言功力令人叹为观止。《茶馆》中每个人物的台词都有生活气息却意味深长。在戏剧结构上,《茶馆》可以说是“形散,神不散”。整部话剧虽年代跨度大,没有主线故事,但毫不显得零散难懂。老舍先生通过一个主要人物,从壮到老,贯穿全剧。这样,故事虽松散但有了连贯性。其次,故事中人物父子相承,虽然年代变化了,但每个人物所代表着的群体依旧存在,并随着时间的迁移有了细微的变化。令故事富有强烈的时代气息。最后,每个人物都扮演着自己的故事,同时又与各自所处时代密切关联。揭示了社会一角,展览了许多形形色色的人物的性格生活。

有人评论说《茶馆》是一曲旧时代的葬歌,也是一曲挽歌。《茶馆》这三幕共占了五十年的时间,而老舍先生仅仅用一些个小人物怎么活着和怎么死的,来说明那些年代的啼笑皆非的形形色色。我想当你合上书本的一瞬,你会感觉到你和那些小人物一起度过了漫长艰辛的五十年。

阅读全文
登录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