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刮骨读后感2篇

知乎者也
投稿
日期 · 2022-07-29 15:23:50
篇1:关羽刮骨疗毒的民间故事

  关云长放水淹七军的时候,关公与庞德交战,庞德放冷箭射中关公左臂。不过这一次箭射不深,用金疮药敷了之后,很快就痊愈了。

  关公擒于禁,斩庞德,大获全胜,威震天下,不久就包围樊城,亲自到樊城北门,立马扬鞭,对城头的守将喊:“汝等鼠辈,不早来降,更待何时?”正言间,曹仁在敌楼上,见关公身上只披掩心甲,斜袒着绿袍,乃急招五百弓弩手,一齐放箭。关公勒马回时,右臂上中一弩箭,翻身落马。

  曹仁见关公落马,即引兵冲出城来,被关平一阵杀回,救关公归寨,拔出臂箭。原来箭头有药,毒已入骨,右臂青肿,不能运动。华佗为关公诊治:“此乃箭弩所伤,其中有乌头之药,直透入骨;若不早治,此臂无用矣。”

  怎样治疗呢?华佗说,在静处立一根柱子,上面钉一个大环,请关公将臂膊穿于环中,以绳系之,然后用被子蒙住头。用尖刀割开皮肉,直至于骨,刮去骨上箭毒,用药敷之,以线缝其口,方可无事——“但恐君侯惧耳”

  关公笑曰:“如此,容易!何用柱环?”令设酒席相待。

  手术开始了。关公一面与马良下棋,一面伸臂令华佗割之。华佗取尖刀在手,令一小校捧一个大盆在臂下接血。华佗说:“某便下手,君侯勿惊。”关公说:“任汝医治。吾岂比世间俗子,惧痛者耶!”华佗于是下刀,割开皮肉,直至于骨。见骨上已青。华佗用刀刮骨,悉悉有声,帐上帐下见者,皆掩面失色。而关公饮酒吃肉,谈笑下棋,全无痛苦表情。

  手术作得很顺利,不一会就血流满盆。华佗刮尽其毒,敷上药,以线缝之。关公站起来,大笑说:“此臂伸舒自如,并无痛矣。先生真神医也!”华佗说:“某为医一生,未尝见此。君侯真天神也!”

  这就是关云长刮骨疗毒的故事,既说明了华佗医术的高超,也说明关公的神威,实非一般人可比。

  现在看来,做这样的手术,是必然要麻醉的,况且华佗又有“麻沸散”,麻醉效果很好,可《三国演义》中倒没有写用麻药,这是为了突出关羽的勇敢,在疼痛面前不同于一般人,是艺术的夸张。从医学的观点看,即使是勇敢的人,手术也是要用麻药的。

  华佗又交待说,箭疮虽治,然而需要爱护,切勿怒气伤触,一百天之后,可以平复如旧。然而关公未到一百天就又领兵打仗,而且受了气恼,荆州被吕蒙所夺,家眷被陷,傅士仁、糜芳又降东吴。关公听了这些之后,怒气充塞,疮口迸裂,昏绝于地,后来败走麦城被俘,慷慨就义,享年58岁。

篇2:关羽刮骨疗伤读后感

暑假期间,我读了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其中我最喜欢的人物就是关羽,他是一个英雄豪杰,经历了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华容道、单刀赴会等诸多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我。特别是关羽刮骨疗伤的故事,给我的印象极其深刻。 这篇文章是这样的:关羽在打仗的时候,不慎中了毒箭。

华佗说只能用刀把皮割开刮骨,才能把毒刮出来才能治好。可华佗在给关羽刮骨疗伤时,并没有麻药。关羽还是依然饮酒、下棋,像没有这回事似的,让围观的侍卫、宫女和太监们都惊讶不已!我合上书,感慨就像河流一样,缓缓地流着……多么坚强的人啊!多么值得敬佩的人啊! 当看到文章中写:“围观的宫女、太监和侍卫们,都捂上了眼睛,甚至有人悄悄退下了,不敢看着眼前发生的事情。”这句话时,我心里便涌上了许多的问题:关羽居然能面对剧痛而若无其事,这让人百思不得其解,这究竟是为什么啊?难道关羽是古代时候的刀枪不入的现代“钢铁侠”吗 ?他是铜墙铁壁么?为什么关羽不会感觉到疼痛呢……

其实,关羽不是什么钢铁侠,而是他具有着一种超人的勇敢和坚强的精神吧! 华佗在给关羽刮毒时,刀在骨头上刮出了 “嘎,嘎”的响声,我仿佛眼前就浮现出这个局面, “嘎,嘎”的响声,别说是关羽了,就连我,也不禁不寒而栗,汗毛都竖起来了,可是他能面对这样的疼痛而从不惧怕,不让所有人对他肃然起敬啊!读完这篇文章,我想起了自己的一个故事:一个周六,我的腿因为自己乱跑,而把膝盖给磕破了。当去医院,医生给我上红药水时,我一个劲地喊:“疼,疼!”甚至,我还大声的哭起来。读了这篇文章,我感到自己的疼痛跟关羽的疼痛比较起来,真是天壤之别啊!可自己的表现却显得如此的娇气,我真的该好好地学习学习关羽他,面对困难如何战胜困难和他坚强勇敢的精神!

读了《关羽刮骨疗伤》这篇文章, 充分的感觉到关羽真不愧是英雄豪杰啊,它不仅只是在战场上的战士,也是在伤痛面前的战士!我也充分感悟到了,像关羽这样不害怕痛苦的人是坚强的。一个人有了坚强的意志,才有了伟大的生活,因为只有坚强者才能在命运之风暴中不断地努力奋斗!

阅读全文
登录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