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义智为作文5篇
新学期,刚公布的新版《中小学生守则》首次把《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合二为一,更简洁明,也更接地气了。我们发现,以往“见义勇为”等提法消失了,代之以“珍爱生命保安全”、“会自护懂求救”等内容。面对危难,在“见义勇为”和“会自护懂得求救、见义智为”之间,作为青少年的我们,该做何选择?
我认为《中小学生守则》是引导和规范中小学生行为的重要守则,此次《守则》内容的修改就释放出了一个明确的信号,将“见义勇为”改成“见义智为”,其实质是引导中小学生在遇到危难之时要学会自护懂得求救。一言以蔽之,见义智为,方为上策。
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见义勇为,舍我其谁?见义勇为,固然是一种值得称赞的侠义之举,但是,近年来不少中小学生因见义勇为而付出生命的代价也让我们换一种思维重新审视见义勇为的方式,见义勇为真的必须奋不顾身吗?君不见,电视新闻里不是时而有青少年因救人而溺亡的吗?君不见,网络报道不是随处可见中小学生因见义勇为而丧命的吗?君不见,孩子们的大好年华就如此断送,难道不可惜吗,不令人痛心吗?
见义勇为,是助人为乐的美好品德,却也摧残了无数祖国的美丽花朵,甚至是花蕊;实则是直接扼杀了无数青少年学子。目睹别人有难,我们就要勇敢地去帮助他,让他渡过难关。可自己呢?因为见义勇为,葬送了多少孩子如花的生命,破碎了多少美满的家庭。在经历了如此多的悲剧与惨案的阵痛之后,我们应该振臂高呼:“见义勇为”实在是应该被“见义智为”取代。
青少年学生是国家未来的栋梁,要学会自护懂得求救。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遇到危难,见义智为,方为上策。
见义智为,在保护自己的前提下,向他人呼救,用安全的方法去帮助别人,这何尝不是一种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义举呢?这既很好地保全了自己,又达到了解危济困之目的,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而那种莽撞而无辜丧命的所谓“见义勇为”的行为,或许最后换来的只是双亲的千行泪,破碎的一个家。所以青少年遇到危难要转换思维,见义,要理性“智为”,不可盲目“勇为”。
懂得见义智为,会自护懂自救,应该成为新时代青少年的行为守则,这更加符合现今社会以人为本,珍爱生命的时代要求。
现今社会,人们纷纷诟病社会公义缺失,社会道德滑坡,在价值多元化的今天,见义勇为可能不再是人们面对他人危难的首选之举,所以,人们更多选择在自护自救的基础上,见义智为。毕竟,在独生子女年代,没有父母会坐视自己的孩子无辜丧命,在自护自救情况下出手救人,更易被孩子父母和社会接受。如此看来,见义智为不失为上策之选。
新版《中小学生守则》删掉“见义勇为”等提法,不是让学生路见不平坐视不管,而是引导他们见义有为,更要见义智为。青少年见义智为,既可解人之困,又可保全己身,还守护了家庭的完整与幸福……如此善举善果,改一字便能实现,何乐而不为呢?青少年见义智为,方为上策,此乃教育之正道,社会之正道。
“见义勇为”多少年来一直是人们的道德标杆。雷锋说:“在祖国和人民处在最危急的关头,我就挺身而出,不怕牺牲”,这同样为人们所追崇。但我们更应该学会智为,让这种精神理性回归。见义智为亦英雄。
小英雄赖宁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这位为保护国家财产而不惜献身的英雄,成了人们心中的旗帜,也是70、80后的英雄记忆,为了救山火,他永远地睡在了他所热爱的这片热土下。但近来辽宁省新颁布的法律中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组织学生救火。这不免让人质疑是教育学生“见义不为”、“袖手旁观”,其实不然,反而让赖宁精神理性回归。从学赖宁到禁止未成年人参与救火,体现对未成年人的关心和法律的不断成熟,是社会进步的象征,也让我们学会见义智为。
撒尿小英雄看到越来越短的导火线,没有飞扑上去,用自己的生命试图阻止悲剧的发生,而是机智巧妙地熄灭导火线,挽救了人们的性命。见义而为不一定要不顾个人安危,它不代表着流血牺牲,也不是有勇无谋的鲁莽,我们应审时度势,理智而为。相反,一名研究生劝阻不良青年打架斗殴时,被这些人踢打致死,如果一个高材生还未来得及实现自己的梦想,却丧命在这些不法分子手中,值吗?他完全可以报警,既让这些人得到制裁,也不至于让自己受害。可见,见义智为才是真英雄。
遇到小偷,我们可以用暗语提醒身边的人,注意防范,并及时报警;遇到有人溺水,应及时找大人和救援人员寻求帮助;遇到不法分子,我们要机智地与其周旋。
见义智为亦英雄。“智”是“勇”的延伸,是“勇”更成熟的体现,让我们重新评估生命的价值,让这种精神理性回归。
近日国家修改《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将其中的“见义勇为”改为“见义智为”。忖度其中的含义,大概是说凡事应量力而行,不要逞一时之勇。
记得马末都先生在一篇文章中记叙他在新疆买杏。守着一大片果实累累的杏林的老汉说,两脚钱一脚。他惊喜天下怎么会有如此买卖。他提了桶到杏林深处挑了一棵粗壮的果实压枝的老树,使足了劲狠踢过去。结果,“脚腕子都青了”,而老树只晃了一晃,一个杏都没有掉下来。他吸取教训,再踢时乖乖找了棵小树,轻踢一脚,倒也掉了半桶杏。
读罢故事,捧腹之余也不禁想,要是马先生一时性急,不自量力地跟老树较上了劲,只怕杏虽好吃,却也没有那口福了。马先生自己感叹说:“想来做事都应量力而行,否则不但无益,反而会带来损失。”
马先生的故事趣味中蕴含着深刻哲理,但不自量力的结果,却往往让人扼腕叹息。
今年长江流域两男孩溺水,一群年轻气盛的大学生发扬舍身救人的英雄主义气概,令人感慨万端。其中有那一些“旱鸭子”和窈窕淑女们也组成人梯下水救人,结果中途有有人体力不支又遇上暗流,其中九名大学生落水,三名不幸溺水而亡。他们的用心确实值得我们大大地佩服,但“三命换一命”似乎代价太大。长江水险,既是长江流域的学生,自然是知道这一点的;既然如此,又何必连不会水的人也跳下去呢?关键时刻,见义勇为也是需要多一些理智的,若不是谙熟水性,怎好说跳就跳?如果不加理智地思索,贸然跳下去所带来的后果,也不能不令人叹息。
我又想起了前些年来为救森林大火而光荣献身的英雄少年赖宁。早些年他是我们大力弘扬而学习的榜样;而现在,我们却要教育青少年学生们,三思而后行。曾见过电视上的森林大火,其火势凶猛让人胆战心惊,若不量力而为,就好比飞蛾扑火,岂是智者所为?国家提倡见义勇为到见智勇为,可见是认识到了量力而为的重要性,应该也是青少年学生的一种保护。
比起那些自不量力硬充英雄好汉的逞一时之勇者,我更欣赏那些在珠峰海拔6000米处悠然下山去的登山爱好者。清楚自身实力,明了对方高度,不勉强,不盲目,量力而行,这也是人生的一种境界。
量力而为,也是人生的一种智慧。
今天妈妈带我和弟弟去商场购物。商店里的货物琳琅满目,真是让人目不暇接,弟弟更是高兴得手舞足蹈。还没等妈妈发话,我就自告奋勇地去推购物车,并飞快地向自选区冲去。刚跑到拐弯处,我忽然发现了一个神色可疑的人,他走路鬼鬼祟祟,全然一副做贼心虚的样子。我放慢了脚步,踮着脚,猫着腰,小心翼翼地跟过去看他到底想干什么。只见他走到一个货架前,向四周望了望,然后迅速将一条红塔山烟揣进了口袋,脸了浮现出了一丝奸诈的笑容。小偷!这两个字像石头一样迸进了我的大脑,我刚想大吼一声“抓小偷”,可是一种本能的力量抑制了我。
我想起电影里的那些小偷,大都是些手上拿着刀的亡命之徒,如果冒失地冲上去,极有可能不但没抓住他,身上还被刺下几道伤疤。怎么办?我灵机一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跑到售货员阿姨那里,低声对她说:“烟酒区有异常”。她半信半疑地跟着我找到了那个人,闪闪发光的“红塔山”失而复得。这件事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在不法分子面前,如果你胆怯了,那他就会猖獗;如果你毫不畏惧与他搏斗,他就会节节败退,最终绳之以法。
同时我也懂得了一些常识:我们碰到不法行为时,要见义勇为更要见义智为,比如碰到火情先打119,看见抢劫不要猛往刀口上撞而是想办法让其他人发现,看见有人落水用长棍帮忙或找会游泳的人救助,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或许在今天,如果你走在大街上,也许你会看到这样一种景象:一位正在大街上独自行走的老人,突然倒地,痛苦的呻吟着。周围的好心人纷纷聚拢过来,大家议论纷纷。然后一些好心人首先约好互相证明自己是救人者,然后大家再上前救治伤者。
可笑吗?其实这是严肃真实的现实。这跟我们经常所说的见义勇为有些区别,我们姑且称之为“见义智为”。什么是见义智为呢?简单地说,就是在你帮助别人的时候,首先要要动动脑经,稍微考虑一下施救的方式,尽可能保护自己。
现在的社会环境毕竟很复杂,见义勇为这种传统美德在今实施时风险极高。因此当我们面对在大街上倒地的老人的时候,溜之大吉,这是失去了做人的底线的行为,为我们不齿;但因救人而被讹诈,成为“流汗又流泪”的“被伤害的”英雄,这又是所有善良的人们不忍看到的。怎么办?目前短时期内,办法只有见义勇为者要转变观念,学会“见义智为”。
不是吗,只是改变一下方式和方法,我们既可以做到助人为乐,不失我们做人的本性;同时又很好的保护了自己,避免给坏人授之以柄,何乐而不为呢!
记得小的时候曾经看到过一则故事,印象很深,大意是:古代有一对夫妇对自己的老父亲很不孝顺。有一次,这对夫妇用筐子抬着生病的老父亲,准备把父亲和筐子一起扔到沟里。当夫妇两正要把老父亲扔下去,这时,站在一旁的儿子说:“筐子留下吧,等你们老了,扔你们时我还要用它!”结果夫妇两惊呆了,醒悟后立即把老父亲抬回家,好生地养老送终了。
这对夫妇,也许别人给他讲三天三夜赡养父亲的道理,他也许不见得听得一丁点道理进去。可是年龄小小的儿子只是仅仅说了一句话,就使他幡然悔悟,懂得孝敬父亲的道理,足见做事注意方式、方法的重要性、必要性。更要根据情况的变化,采取灵活的方法解决问题。
今后,如果某一天我们真的面对在大街上倒地的老人的时候,先不要盲目的冲上去“见义勇为”,根据当时的情况,或求助于警方,或者先为伤者遮阳避雨,再求助于120,或多个人约定互相作证,再上前救治等等。
我们渴望社会涌现更多的乐于助人者。我们更渴望有一天,那些心存善良的人们不要像今天的人们,帮助别人时总是小心翼翼的见义智为,而是理直气壮的见义勇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