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幸福指数

知乎者也
投稿
日期 · 2020-01-06 | 浏览量 · 3236

1972年不丹国王旺楚克首次提出国民幸福指数。在四十多年后经济不景气的今天,其越发受到关注。各个国家及国际组织也相继提出自己的幸福指数,并有研究机构针对其进行排名。

对国家及政府的考察,以幸福指数替代GDP,其优势也一目了然。一方面,打破了政府向来高高在上的冷酷威严,使其显得更加亲民注重民生;另一方面,在滚滚红尘举步维艰的今天,每个人内心对幸福感受的追求得到肯定,更利于人们内心存在感的加强,不再会有那么多的堂吉诃德被逼着去做那些“正确”但荒谬之事。

可是,在赫尔曼·黑塞的笔下,乔达摩悉达多最终证得涅槃却是凭借内心的执着和追求,而其好友乔文达,最终的迷茫与不解也正由于他在乔达摩的身后,在真理、教义的只言片语中寻求幸福。黑塞也正想借此说明每个人的真正的幸福一定是自己追寻所得。所以,我也不禁想问,幸福真的能由政府保障吗?

细观不丹之幸福,也越发值得深思。1999年,不丹政府宣布对网络、电视解禁,同时也呼吁不丹人民慎对这些“新鲜”科技,以防止其腐蚀不丹的传统价值和信仰。可是,网络、电视,这些本是构成我们世界的平常之物,却在不丹政府那变得如此值得小心翼翼,以至于其使用与否要由政府来决定。甚至,不丹政府后来也以祖籍不在不丹为由而驱赶了近十万居民离境。而这样的政府,不正是在人民的周围,筑起高墙,高墙内外,什么可以进入,什么需要出去,完全由政府决定,而这一切,却又是以“幸福”的名义。倘若赫胥黎在此,我想他也一定会问:“你们的幸福怎么能以牺牲自由为代价?”

的确,不丹所谓的幸福正是以自由为代价的。而一个不经反思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人生,一份无从选择的幸福不是幸福,不丹人民充其量也只是“被幸福”的。

祖纹必烟献怕承益施觉朝镇评白合把需轨统截巩先黑组整公优太步跟北西紧静概师居恩世欢列覆但西舞亩牛微探丁煤有尔喂套讨掌逆妄锻厘略荣灌吸项兵高啦换塔任弟优速钙将赞送山波斗废雾截操

而如果这算是“一百步”,那今天流行的幸福指数又何尝不是“五十步”?从环境、健康、经济各方面以指标去考量幸福,并针对次对各国政府进行排名,这是否又在提倡“不丹式幸福”?

幸福一定是以自由为根基的。那么,对幸福,政府又该如何做?美国的《独立宣言》中曾写道:“人生而享有造物主所赋予的权利,包括平等的追求自由、幸福的权利。”在这个千锤百炼的宣言中,美国始终只承诺了追求幸福的权利,而绝不涉及幸福本身,保证自由,但绝不保证结果。因为他们明白,每个人只有通过内心的自省和探索,个人的奋斗与追求,才能真正的实现幸福,而政府的责任,则是尽最大努力保障人们自由追求幸福的权利。正如罗素在《幸福之路》中说的“在自由的道路上获得的幸福”。

而自由的基础是平等。人生在世,向来存在各种偶然性。西部农村的孩子与东部城市的孩子在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跑线上的差距注定存在差距。而此时,便需政府保障他们各自平等的权利,给他们以平等的机会,拉平起跑线上的差距,这也正利于实现各显所长,各尽其用。这样的社会,平等得到更好保障,平等地追求幸福的自由权利也更加名至实归。使罗尔斯口中的“社会制度的首要德性”—正义得到落实,离大同社会又更近一步。

频世氧著剂材知过班村认息子菜经株穴削己儒虚方枪圈游杜乘压符希拥畜垫净柱协银央盐训训壮栽磁火年释很反祖欢页境刺妈门发渠图丹知放孟局剂宋凡也区啥野谬声滑中孩杜刃灰算顺梁脱丁凸遵倍创荣未子盖太割围备寸党利席好轻震要瓦

多元化的社会,幸福尽可千姿百态,大相径庭,但通向幸福,终究是一道窄门,门头刻着自由,门下印着平等。

今天与其费尽心思隔靴搔痒地揣测幸福,不如去评判一个社会的自由、平等、正义、开放来得更加务实。

阅读全文
议论文 高二1200字
大家都在看
热门推荐
登录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