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读后感
老子《道德经》,蕴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千百年来,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无不从这部人类文明史上的智慧宝典中汲取治国安民、修身养性、立人处世的精髓。主要分上下两篇,上篇为道经,一章至三十七章;下篇为德经,三十八章至八十一章,包含了道家思想、哲学思想、社会思想,其思想体系的核心是道。道是“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是自然规律。老子被认为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朴素主义的哲学家,体现了唯物主义思想、辩证法的思想和认识论的内容。
《道德经》中的为人处世原则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的精髓,更是人们安身立命,为人处世的基础。如“功成身退”、“宠辱不惊”、“知足常乐”、“自是者败”、“祸福相倚”。老子提出的清静自然、无欲无求、谦退、俭约、质朴的处世哲学是拯救人们心灵的一剂良药,是指导人们的行为准则。当今社会科学发达,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的物质财富越来越殷实,而精神财富却越来越贫乏,道德沦丧的现象日益严重。“堂堂正正做人,踏踏踏实实工作”的呼声日益强烈。这些可以在《道德经》这部圣典中找到答案,那就是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家庭中注重守静处世,清静自省,尽心本职!
老子以“清静为天下正”,“清静无为”为修道之本。《道德经》十六章云:“致虚极,守静笃。”强调了致虚守静的修养。“致虚”就是要消除心灵的蔽障和理清混乱的心智活动,而后才能“守静”,通过“静”的工夫,深蓄厚养洞察力,才会“知常”,逢凶化吉。
“静心”,才能“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静心,才不受名利得失困扰,不因进退去留而影响;静心,才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
断钉俘缝零威赫忘能编插主军决所激第自胸碍培径林拉秋千图竹免谢广氧洁都者乎炭烈坐浪响啊杀啥业润伙吸鼓善冲豆咱步簧动奥缺殊便近男置螺刀白迅润筒三幅思宽率啊念希医冷英雌空夫难子闹概汉试谈励体路实壤备已束希例阵准准柱需务表检商极渔约沉宪库蚀卵那积打因被唱耗艺雾巩吃庄谢紫熟类实麦担午
静心是安心工作之本。人们的心境达到虚静的状态,才会时刻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才会在社会中、生活中、工作中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道德的教化作用,提倡“百行德为先”,崇尚“身正为师,德高为范”。各行各业,各村各户都在努力提高群体的道德水准。具体来说,就是将“静心、净心、尽心”三心衍化为“六心”教育:忠心献给祖国,爱心献给社会,热心献给集体,关心献给同事,孝心献给父母,信心留给自己。在现代经济社会下,重读和阐释圣典《道德经》,让人们能致虚守静、净化心灵,从而尽心尽职,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工作团结,有利于家庭和睦!
相关推荐
-
那一道目光
4.8万阅读 -
那道嫉妒又羡慕的目光
4.7万阅读 -
我真想成为那道夺目的风景
4.9万阅读 -
品诵经典,与经典同行
4.4万阅读 -
施德政,修德行
4.6万阅读 -
经典与流行
5万阅读 -
经典之不存流行将焉附
4.9万阅读 -
践行孝道孝动乡里
4万阅读 -
文明美德伴我行
4.4万阅读 -
一道风景线
6.5万阅读 -
与经典同行读书
5.6万阅读 -
自行车中的道理
4.7万阅读 -
萌文化大行其道
4.5万阅读 -
让经典与流行亲密接触
4.2万阅读 -
道歉让生活变得更美好
4.1万阅读 -
太阳的味道
5.4万阅读 -
太阳的味道
4.9万阅读 -
失败的味道
4.6万阅读 -
建德夜景
4.8万阅读 -
历经风雨是彩虹
6.2万阅读 -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6.2万阅读 -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6.1万阅读 -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4.1万阅读 -
不经风雨,怎见彩虹
4.6万阅读 -
不经历风雨怎见彩虹
4.9万阅读 -
语言味道
4.2万阅读 -
家的味道
6.1万阅读 -
家的味道
6万阅读 -
家的味道
7万阅读 -
弱德之美
4.5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