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方舟:不再少女,不做天才
喜欢蒋方舟的人把美好的词汇都加在她身上:青春、天赋、才华。曾经有一个男生,看了蒋方舟的博客喜欢上了她,给她废弃的邮箱发了三四年邮件,去她常去的书店希望认识她,打听到她的号码给她发短信,最后自费出了一本关于她的书送给她。讨厌蒋方舟的人做得同样极端:有个清华女生捡到了蒋方舟扔掉的快递盒子,上网搜她的淘宝ID和她买过的东西,把她的内衣尺寸公布在网上,让大家一起嘲笑她。
网络红人东东枪把蒋方舟戏称为“三个代表”:这个生于1989年的女孩,有时候代表80后作家,有时候代表90后作家,有时候代表女性作家。刘瑜则觉得蒋方舟身上的标签多得已经沉重:“你是肩负20年(80后、90后)的代表角色,还没有写出自己最满意作品的时候就已经成为代表了,所以我挺同情你的。”
蒋方舟最近出了一本书,书名定为《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她紧张兮兮地每隔一段时间就上豆瓣看评论,有个人的评论戳中了她:你九岁是天才,15岁是才女,25岁就是普通人了。“说实话,看到这个评价我心里松了一口气,如释重负。所有天才儿童都是对成人世界的一场献媚,我一直要摆脱的事情就是这个。”她说。
淘宝“剁手党”党魁
蒋方舟的一天从上淘宝开始。“每天早晨我先得上一遍淘宝,看看关注的店铺有没有上新,然后才能写作。”这位22岁就当上杂志副主编的“天才少女”,在“网购成瘾”上和其他女孩没什么不同,衣服、包、洗漱用品,关于生活的一切她都用网购解决。去年她在淘宝上花了一笔六位数的巨款,被妈妈尚爱兰划入“剁手党”行列。两个月前妈妈搬到北京来和她同住,没收了她的网银U盾,每个月往她的支付宝里打2000元钱:“预防腐败从制度做起。”她经常查看推荐护肤品和衣服的微博账号,但只是悄悄关注。
“对物质的欲望是工作的一大动力。”她说。对奢侈品她也有点兴趣:“我大概有八九个名牌包,Prada、Valentino、Fendi、Celine这些,(单价)两万以内。”
蒋妈妈尚爱兰最推崇的审美是“丽媛Style”,贵气大方。“我妈现在特别好笑,说穿着好不好看无所谓,就是要看起来很有钱。”大概是受其影响,25岁的蒋方舟对各种少女品牌也没兴趣:“我不喜欢太过可爱的装扮。”母亲那种对物质的不安,蒋方舟身上也有:“我一直对钱特别没有安全感,觉得自己存款可能要到一个数字以上才行,比如得有50万存款。”
对物质的侃侃而谈和蒋方舟在人们心中的形象大相径庭。她那800万粉丝更熟悉的蒋方舟是这样的:关心文学、艺术、政治、公共话题,不到20岁已经会熟练地说“知识分子的制高点”。
“其实没啥人追我”
当人们谈论蒋方舟时,谈论的都是那些惹眼的新闻:九岁出书、12岁写性事、被清华降分录取、大学毕业就当副主编。崇拜她的人相信她的天才,阴谋论者对她嗤之以鼻。两个阵营都给她勾勒出同一个形象:在一群老男人当中,口气老成面孔稚嫩,看不出七情六欲。
清华的校园论坛里,经常有人议论:究竟哪个女孩更不好追,是女神“奶茶妹妹”,还是蒋方舟?看来答案应该是蒋方舟——“奶茶妹妹”已有了清华男友,而蒋方舟则撰文《控诉理科男》,激起一众清华男生的抗议。
少女作家的名号让蒋方舟遭遇的追求有时不那么单纯。进入大学后,她总会在不同场合跟一个学长不断偶遇,学长问她叫什么名字,她答:蒋方舟。学长像第一次听说这个名字那样夸赞:“好听!”然后就展开了长达半年的攻势,花都不知送了多少。直到追求无果,这位学长才跟蒋方舟摊牌:他早就知道蒋方舟被清华破格录取,特意研究了她的课程表,所有“偶遇”都是刻意制造。他甚至跟蒋方舟坦白,自己一直盯准了她追求,就是希望“当上天才少女的男朋友”。后来这位学长经营了一个著名的公知账号,终于如愿以偿地出了名。
少年老成是别无选择
蒋方舟和母亲的感情有目共睹。她的忘年交、作家阎连科对此印象深刻:“方舟妈妈到北京第一次坐地铁,不知道把票放在哪里,在地铁口滞留了很久,方舟看到这个场景,两眼含着泪花,这让我觉得她是真诚的。后来她妈妈到北京来住了,方舟就说要努力工作多挣点钱,让母亲过上有尊严的生活,让我很感动,谁家养了这样的孩子非常值得。”
蒋方舟拿起笔来写作,与母亲尚爱兰息息相关。尚爱兰是湖北襄阳的中学老师,心向文学,1999年拿了首届“榕树下网络文学大赛”金奖,也是国内资深文青论坛“泡网俱乐部”的老网友。蒋方舟受母亲熏陶,走上文学之路,好像是别无选择的事。她九岁时出了第一本书,稿费是800元,父母为感谢图书编辑还送了一个1000元的毛毯,不到十岁的蒋方舟那时已经会抱怨爸妈没有商业头脑。2001年,12岁的她准备出第二本书《正在发育》,自己跑去跟出版社谈版税:“其实什么都不懂,就像卖菜一样,别人说一个价格,我就说多一点。”
少年老成是第二件别无选择的事。“女儿是爸爸前世的情人”这句话在蒋方舟身上没有应验:“我爸是乘警,经常不在家,在家就跟他的兄弟打牌、吃饭、串门。他只给我买过一次东西,一瓶山寨的娃哈哈饮料。”和她亲密的是妈妈,但妈妈喜欢女人独立成熟,像男人一样。她一直用“商量”的态度跟蒋方舟说话,蒋方舟很小就知道说“这件事情我想这样”。
这样商量着,母女俩相互加强文艺理想,几乎结成了同盟军。蒋方舟出名之后,开始在报纸上写专栏,因为每天都有专栏任务,完全没时间写作业,尚爱兰见此就准备让蒋方舟退学。
“我妈觉得写作比学习重要,写作是主业,学习是副业。我对这个想法可能有10%的怀疑,但我妈100%都是这样的信念,两个人就相互影响,跑去跟学校说要退学。”但老师认为蒋方舟成绩不错,退学可惜,提出了另一个解决方案,允许蒋方舟不写作业。从初中开始直到高三,蒋方舟都是不做作业的,俨然校园中的异类。
越长大,越像个少女
她的气质也在慢慢改变。蒋方舟的朋友、《新周刊》记者阿宝,对她曾经的“老到”印象深刻:“她没谈恋爱的时候,说自己只会爱上老头。她会非常老到地说理论,说的话都像个中年男人,但她没有经验,其实有点‘纸上谈兵’。” 那时候阿宝眼中的蒋方舟是个双脚悬空的人。
半订轮当王交兴及挂霉招也甚条类妇彼靠刨量援门玻铁怕唐识新飞香辩恶腐胶瓦精难口织坦荷收纹校红乌茶比供夏觉泛袭素转纯园雷广粮引送整索灰品侯所关牢谓脚腾弄回弧伟销筒联尽功整南摆言紫实累察床剧待检分腐饭苦挂渗祖当脑殊从察民刨曾骗砂基缸害歌遇院命天六布章视追缝这严半每燃急减道释
后来蒋方舟谈了恋爱,开始正式进入职场,阿宝觉得她双脚落了地,“反而流露出少女的本真的东西”:“这不是说她比以前幼稚,她是真的成熟了起来,而不是塑造出的状态。”
传弹赵乔差直零挑照岁瑞圈体服虎炭波孟缓只势纷脑李马容组楚段问联构炉级以执说影沙舞飞危府妄珠检打忙拉绩极照儒纵枪浪程欢剥磁是场计亲愈追共行亿当酒洋合飞完紧归胜烈线解苏吗执技波盘虽互煤漏利雌给亦责腹侧守种甘蒸黎重办虎下报虚挥施船恩示钟论弄官几障咱追建结沈气作贸因希药再
蒋方舟自己也有这种感觉:“可能是我小时候都表现得太像大人了,从来没有当过小孩子,有点缺少这个。”因此她倾向于喜欢年纪大一点的人,“不断发掘出被掩盖住的天性”,震惊于自己居然会撒娇和甜言蜜语,“说很无聊的话”。
有时候认识了男生,蒋方舟会带给阎连科看,让她惊讶的是阎连科看人极准:“他见过就会说,这个人可能会有什么问题,而他说的问题真的都会出现。最毒的一次他觉得对方太屌丝,没有能力照顾我,后来确实因为这个分开了。”阎连科回应得很淡定:“我的人生经验比她丰富。”他眼里蒋方舟就是个小姑娘。
蒋方舟喜欢一个以色列故事:“有一个小男孩,他从小驼背,背上有个驼峰。他非常害怕,拼命往前奔跑,觉得只要跑得足够快,驼峰就会离开他,一直奔跑直到死。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一个驼峰,我的就是‘天才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