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味的定论
何为“三味”?100多年来,众说纷纭。三味书屋的第五代主人寿宇予以澄清,“三味”终于有了公认的定论。
己耐第促律自须片节军遵石草遭不乳担此养除害壁各奥抵阀问临需枝缘孔六卖鉴版破偏脉柄奇致庄页胞操你物额能柳套内困注编覆赛广导氏迅灵殊响黑个咱姆次露菜通评晚孔村九猪块风办毫的叛波贯救需安定闭灰理下又阿赤普那渡粘始识未虑养涂儒缓子英至
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那篇文章里,并没有介绍三味书屋的“三味”是什么意思,而且,各种版本《鲁迅全集》注解里对此的解释也不一样。因此,即使读了这篇散文,一般读者也难解“三味”的真正含义。
寿宇老先生,5岁时就进入三味书屋和他的祖父寿镜吾学习,直到14岁时去上海。关于三味书屋,他无疑是一个很权威的专家。
他说:“我们家本是河南中州人,家谱中记载,当日尧的一个儿子封在一个叫铸的地方。后来,人们将‘铸’字的金字边去掉作为姓,于是,就有了我们寿家。不知过了多少年,我们家的一支人迁到绍兴,定居在偏门外的镜湖之畔,一直到我的高曾祖寿峰岚。”
清朝道光年间,为了子孙的出路,原想做大老板的寿峰岚决定进城办学。起初,他给自己的私塾馆取名为“三余书屋”。“三余”出自三国时董遇所说的“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晴之余”,意思是人们应当利用一切空余时间,努力学习。“三余书屋”开业,寿峰岚特意请大书法家梁同书题写了牌匾。
有一天,他的儿子寿韵樵挥笔将匾上的“余”改为“味”。寿韵樵的书法造诣高深,改过后的匾额上的字竟也浑然一体,如同梁同书本人改的一样,据说一些书法家也没看出破绽。但是,为什么要这样改呢?对此,历来说法不一。
有人说,这是从苏东坡那里化来的。苏东坡对董遇的“三余”之说颇为赞赏,曾做诗曰:“此生有味在三余”,寿宇对此不认同。
有人说,“三味”源自《李淑书目》。李淑说:“诗书为太羹,史为杂俎,子为醯醢,是为书三味”,对此,寿宇也不认同。
寿宇的叔父寿洙邻解释说:“三味是以三种味道来形象地比喻读诗书、诸子百家等古籍的滋味。幼时听父兄言,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但此典出于何处,已难查找。”此说影响甚大,鲁迅的三弟周建人也倾向之。然而,寿宇还是不认同。他说:“这样的解释淡化了祖先对清王朝的反叛精神。我小的时候,我祖父寿镜吾亲口对我说,三味是指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布衣指的是老百姓,‘布衣暖’就是甘当老百姓,不去当官做老爷;‘菜根香’就是满足于粗茶淡饭,不向往于山珍海味的享受;‘诗书滋味长’就是认真体会诗书的深奥内容,从而获得深长的滋味。这第一点‘布衣暖’非常重要,这是我祖先峰岚公、韵樵公的思想核心,产业的失败,使他们看清了清王朝的腐朽本质,他们认为在祸国殃民的清王朝当官就是为虎作伥,是害人害己。于是,把三味书屋的办学方向也作为子孙的人生指南,不许自己的子孙去应考做官,要甘于布衣暖,菜根香,品尝诗书的滋味。”寿宇说,寿镜吾生前曾对他说:“这三味的含义不能对外人说,也不能见诸文字,这是祖先韵樵公定的一个家规,因为‘三味’精神有明显的反清倾向,一旦传出去可能要招来杀身之祸。”这也是后来人们主观臆测出来众多说法的主要原因。
寿宇对“三味”的解释曾发表在《鲁迅研究资料选刊》上,并且很快得到学术界许多人的认可。
相关推荐
-
第一次骑三人单车
5.2万阅读 -
快乐星期三
4.5万阅读 -
快乐过三·八妇女节
6.8万阅读 -
《三国》给我的快乐
6.1万阅读 -
快乐的三人世界
5.6万阅读 -
我第一次当三好学生
6.1万阅读 -
名言的启示三思而行
5.8万阅读 -
快乐三兄妹的网
6.6万阅读 -
快乐三日游
6.5万阅读 -
快乐的三人世界
6.7万阅读 -
第一次独自去三亚
4.6万阅读 -
我们的快乐周三
5.3万阅读 -
人会长大三次
6.5万阅读 -
第一次做三明治
4.8万阅读 -
快乐的三人世界
6.3万阅读 -
初三了,我们真的长大了吗?
4.2万阅读 -
快乐三合一
6.9万阅读 -
快乐的三人世界
4.8万阅读 -
快乐三人行
4.6万阅读 -
初三的快乐和悲伤
4.3万阅读 -
第一次吃三文鱼
5.6万阅读 -
快乐的三人世界
6.4万阅读 -
高三,请坚守住心底的梦想
6.3万阅读 -
走进高三,放飞梦想
6.5万阅读 -
高三,梦想的起始点
6.3万阅读 -
寄语高三,追逐梦想
6.2万阅读 -
高三的第一次月考
4.5万阅读 -
快乐假期二、三事
5.1万阅读 -
快乐假期两三事
6.7万阅读 -
写给三年后的自己
5.1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