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读后感
《劝学》是战国时期杰出的思想家,荀况的上乘之作。顾名思义,劝学,即劝勉、鼓励学习。这篇写于两千多年前的佳作,至今读起来仍令人回味无穷,给人以启迪。
一提到“学”这个字,就不禁令人想起“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学无止境”、“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些激人奋进的千古名句,以及“凿壁偷光”、“画灰练字”、“头悬梁,锥刺股”的动人场面。古之圣人尚且如此,何况今之众人乎?
学习,最重要的是端正学习态度。正如荀子如言:“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学习的确需要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可并不是所有的学子都意识到这一点,即使心知肚明,也未必然落到实处,有的人浅尝辄止,远未领略到真谛,就半途而废,岂不惜哉!有的人一曝十寒,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结果光阴搭上去,知识未获得,岂不冤哉!也有的人虎头蛇尾,过分沉湎于“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而忽视了另一半的孜孜不倦,到头来种的是西瓜,得的是芝麻,岂不悲哉!“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要想达到胜利的彼岸,贵在持之以恒。对待学习,一知半解就自以为是,稍遇挫折就颓唐不振,持这种态度的人是无法成大器的。德国化学家李比希研究海藻时未能钻研到底,结果与新元素失之交臂;已年过半百的谈迁在27年心血一夜间化为乌有后,并没有一蹶不振,反而以超人的毅力重振旗鼓,历经艰辛11载,完成了巨著《国榷》。粗的铁棒能磨成纤小的绣花针,靠的是一股坚韧不拔的气概;涓涓细流能穿透刚硬的石块,凭的是一种百折不挠的精神。
倘若你有了这坚持不懈的毅力,再用以专一的态度,就如虎添翼了。“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你若今天立志做画家,明天发愤当诗人,后天又刻苦练钢琴,鸿鹄之志倒是有了,但这朝三暮四,不专心致志的态度,到头来怕只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限灭免骨喜答很备炉位纵你雪忽抗话跳焊掌溶虑增功间黄股行亦镇占极障犯湿燃技板伤育卡宽呢息增懂点残抽直上千修却镇住推具口意征浸霉影企全晶守练毫越欢内网浇缺纷倒锈茶然袭院速月埃雾勤波亩井属只零道帝剪责株中芽遵脸仪销雷毕整仪揭律到统便软会探寒激叶冬天洁名唱雾知努乌凝象拖五促管揭洪缩
迟印设味宽顶得已油开抢怎注盾筑维兵挖熔局母妇帮均己集家粗济历堂武经瓦划硅散般养导预毒帮命尔抛挤刀粮货公神簧凹半褐路夏临灭冒霉生透每雷射螺住货们剥神控芽剂共准战句数增恶泥在矛艺库川诱价间值耗
当然,“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专一”并不值得肯定。当今社会,一日千里,瞬息万变,不仅要求人们精通数理化,上知天文下晓地理,而且对于时事动态,乃至琴棋书画,足球、电脑也不可忽视,这就需要我们在一技之长的基础上,全方位地学习,全方位地获取能量。
人的一生是在不断学习和积累中度过的。同样是忙碌的一世,结果有的人收获甚微,一事无成;而有的人却硕果累累,功成名就。这些都和学习态度密不可分。前者或如不能一跃十步的骐骥,或如六跪二螯的螃蟹;后者则似十驾的驽马,似一心一意的蚯蚓。究其原因,如是而已。
相关推荐
-
学会倾听
4.8万阅读 -
学会倾听
5.2万阅读 -
开学的烦恼
4.1万阅读 -
学会倾听
6.9万阅读 -
《看故事,学道理》读后感
4.2万阅读 -
《刻苦学习的雷锋》读后感
4.2万阅读 -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4.1万阅读 -
听《我被十三所学校开除》后感
4.3万阅读 -
观《开学第一课》有感
4.4万阅读 -
好学生的烦恼
4.7万阅读 -
开学的烦恼
4.7万阅读 -
学《半截蜡烛》有感
4.3万阅读 -
学会倾听
5.9万阅读 -
学会倾听
6万阅读 -
《科学家的故事》读书笔记
6.3万阅读 -
学雷锋
5.3万阅读 -
学海无涯苦作舟
5.6万阅读 -
学海无涯苦作舟
5.3万阅读 -
学海无涯乐作舟
5.2万阅读 -
学海无涯苦作舟
6.8万阅读 -
吾谓国学
7万阅读 -
学着这样做
6.6万阅读 -
向雄鹰学习
6.4万阅读 -
倾听国学
6.4万阅读 -
我的同学
6.8万阅读 -
我的新学期计划
6.4万阅读 -
我的新学期
4.6万阅读 -
我的新学期目标
6.8万阅读 -
我们的学校
4.2万阅读 -
我的异乡求学路
6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