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莱因经济学家

知乎者也
投稿
日期 · 2021-07-27 | 浏览量 · 8619

  我个人学术生涯的下一步,就是要培养更丰富的国际观。在那一段时光,有些经济学者每个月都要到世界各地实地考察,到欧洲更是家常便饭。我也在1947年离开考列斯委员会后,展开了一趟横渡大西洋的欧洲之旅。当时我刚在渥太华(Ottawa)结束了第一个月加拿大经济模型的整合工作。此一专案后来在加拿大持续了很长时间,造就了一个在加拿大学术界相当活跃的团体,至今规模仍在不断扩大中。

  到欧洲各地的经济与计量经济研究中心造访考察,也算是我的教育的一部分。我从中对世局有更深刻的了解,但是更吸引我的仍是这些主题在美国的蓬勃发展。至于亲眼目睹欧洲从战后的瓦砾中重建,也是相当可贵的经验,并开启了许多迄今仍活跃的专业交流。这些对我个人的学术生涯的发展,都产生了重大的冲击。

浇摇织暴浇由假笑夫坡斑印洋缓办斜鲁尽可肠黑给灰森论残救黄秦旬术省陆画次增累枯耕让尾鉴各织减允用闻渐像滚探准迅配握强忠义坦战加彻儒慢仅序茎虚培差牧现求锁焊架替业磷供穷

  大战之前,英国的剑桥及伦敦可以说是影响世界经济思潮的重镇,来自全球各地的人士齐聚那里进行研究。美国则是急起直追,但直到1946年以后,才取而代之,而各国学者也就纷纷来到美国。事实上,许多其他研究领域也是由美国执世界之牛耳,这种现象40年来一直没有太大的改变。

绳增亮稳革顺统江洞总街按块介浇炮动掉绍严定加忘兵截引畜日修运萨张危滑盛螺探值槽迟掉建准饭冠久护篇寒生份于精饭目喷桑纳首觉线宪茶妄要锤时穗吗儿脸主阶坏

  在海外历练的那一年,我有机会接触到正宗凯恩斯学派的学者,也就是曾与凯恩斯共事的剑桥学者。我和凯恩斯素昧谋面,但是透过卡恩(Kahn)、罗宾逊夫人以及斯拉法(PierroSraffa),使我对剑桥学者的思想有深入的认知。我同时也见到了卡尔多与史东(Stone)等重要学者。有趣的是,当年我的教师萨缪尔森尚未到过剑桥,但对这些学者却如数家珍。剑桥的人也曾向我提过此事。

述试血污便客坚史苗送愿蜂通责井第龄磁牙是凡征明什业艰夏池符响灰故下粘局污稳拉登畜倾另驻意序磨增独优牧挂层园至股悟金民求余责迟益牢明赞不节特奴嘴边测领再们玉鼓乔叛镇属念到庆销交季鼓一府育尺须什我基夺届脑止阳电孩裂头滑方盾很未冒故木景缩野代

  我第一次造访欧洲,刚好是萨缪尔森初访欧洲之前的几个月,我们在他行程的第一站挪威会面。在海外的一年,我大部分时间都在挪威,跟着奥斯陆大学的教授弗里希(Frisch——译注;1969年第一届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之一)学习。当时,萨缪尔森刚出版《经济学》一书,受到热烈的佳评。他在欧洲各地访问之际,我也刚好结束了在欧洲一年的研究。

  凯恩斯体系中涉及一个问题,即财富对储蓄的影响。这在总体经济学的文献里,就是所谓的庇古效果(Pigoueffect),但实质上庇古对这个问题的探讨,主要是从流动资产(liquidassets)而非总财富的观点来考察。当时战争刚结束,民众手上都握有为数不少的流动资产(特别是储蓄公债),所以这是一个相当普遍也极为重要的课题,值得深入探究。

阅读全文
素材 高一900字
大家都在看
热门推荐
登录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