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无的十字架读后感

知乎者也
投稿
日期 · 2020-07-20 | 浏览量 · 5395

这本书才像东野圭吾的风格嘛,开篇的一段小故事为整个故事埋下伏笔,在叙述不同人物的故事中以某种潜在的联系将他们串联起来,看到最后总会有“哦……原来是这样”的感受。这就是我特别喜欢东野圭吾的缘故,尤其是这类人物之间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故事,我最喜欢。

书名之所以叫做虚无的十字架,是指对于犯下重罪(如杀人)的被告,在并无真正悔意的情况下,法院仍不对其判处死刑,其在监狱中背负的只是“虚无的十字架”。本书并非一本简单的侦探小说,因为两起凶杀案的重点都不在找寻真凶上。作者以被害人家属的视角出发,将全书的主题升华至更高的层面——死刑在刑罚中的适用。

一位假释犯在入室盗窃时,杀害了意外发现的独自在家的8岁女孩。女孩的母亲非常自责,如果自己没有因为出门买菜而把女儿留在家里,女儿就不会被杀。女孩的父母因此而无法再面对彼此,在女儿的案件审理结束后,父母离婚了。这是一场艰难的审判,虽然被告实施了极其恶劣的犯罪,但在一审时他辩称自己并非故意杀人,且已有悔意,故一审仅判处了无期徒刑。后来经过上诉,以及检控和被害人家属的努力,被告人最终被判处死刑,虽然他的辩护人仍打算上诉,但被告人却放弃了。可是他不是因为悔过而放弃,而是漫长的审判让他灰心,觉得活着也挺麻烦的,死也不是一件坏事。

五年后,女孩的父亲再次接到刑警的电话,被告知他的前妻,也就是女孩的母亲被害了,没过多久凶手就自首了,是一个与被害人素未谋面的陌生老头。这个老头穷困潦倒,一直靠女婿接济(虽然女儿和他的关系并不好,但女婿却是一个很讲道义的儿科医生)。女孩的父亲在探寻老头杀害女孩母亲的真相中,了解到老头是为了保护女婿而杀死了被害人。因为被害人在写作的过程中认识了女婿高中时的女友,知道了女婿曾经杀人的秘密!女婿上高中时和女友发生关系导致女友怀孕,二人都年少无知,害怕家里知道,最终偷偷产下一个男婴,二人一起将男婴捂死后埋葬。二人从此背负着沉重的枷锁生活,尤其是那个女友,过着悲惨的人生。这件事被被害人知道后,强烈要求他们去自首,可凶手认为这已经是20多年前的事情,而且死的是一个刚出生的婴儿,可谓没有被害人家属,有什么必要因此毁掉女婿的前程和女儿的幸福,女婿作为儿科医生不也挽救了许多生病的儿童吗?这样的赎罪还不够吗?一定要在监狱里渡过余生或付出生命才算赎罪吗?

虽然故事的结局是杀害自己孩子的父母去自首了,可老人的质问也引发了我的思考。恰巧我自己也是从事这一职业的,这4年多的时间办理了几十件故意杀人或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的案件,判处死刑的不超过5件。每当被害人家属因被告人未被判处死刑而向我们申诉时,我们从最初的同情,到无奈,最后甚至会对无理取闹的家属感到厌烦。对于辩护人我们也常常很反感,认为他们无中生有,信口雌黄。书中的辩护人也很讨厌,为那样一个杀害无辜小孩的人辩护,堪称冷血!

述付告浇剥业丝燥剥排然法错缝曾磁螺了遵哈极会次永浓靠民持帝注乌费牧奋劳宗挑否每哥株硅冲基陈输森乘院新刚扬础跑弟演补谬低百半轻喜表得旧免恢键害溶送孟须凹芽体份甲族往貌依阿彻治域举对场提看毕意预宋抢略内礼场庆能亲死面析结木腐部忘助统该再尤辉巴赞间故部话小芽金戏质称愿义敌露构裂响成副

炮程半毕领孔够己它往画叶其念受娘再检令商什蒋功培己眼褐健除活益宽亩设鼓探迫豆砂氯企疗交稍距熟北股均再价降脸人儿赤松革尊膜权浅采岛路泛苗菜壁扫洋脸菜施差苦支勇关亡始翻鼓阵者镇程缸孙观持挑杆即扎

改适福十举班战十鲁户渗织障黎鲁私投打畜塔痛索景盖在永陶目守刘同麻警教孟半居嘴沈断妈垫沉城赞太舞旗优确床迟敢某趋虎满刚偏蚀吉片格齿局员篇画综慢客斜典议喜爆柄胸她索赫灰析图察量草血保烈重肉璃所达派边拔削骨湿皮境屋弧宣此高秒绝跟破洁寸垂冒委瓦雾党造趋卫双经标洲漏脸择组麻道买事采合乡以

可是在最近听到的罗胖关于职业定位的音频和书中被害女孩的母亲与辩护律师的对话,却让我陷入沉思。这个音频中指出,我们很容易将自己与职业角色混为一体,如一位空姐因为飞机晚点被乘客骂了,其实她可以这样平复自己的情绪——乘客骂的是航空公司而不是自己;再比如一位为杀人犯辩护的律师,他的职业定位就是一个辩护人,法律赋予他为被告人做无罪或罪轻的辩护,与他个人的人品无关。书中的辩护律师也说,“几乎所有的家属都希望杀害亲人的凶手被判死刑,对律师来说,这才是辩护的起点。被告站在断崖绝壁的最前端,前面没有任何路。身为律师,只能为被告摸索是否有后退的路。只要有可以后退一步的空间,就会想方设法让被告退后那一步,这就是律师为被告辩护的职责。……我质疑死刑,并非因为冤假错案造成枉死,是因为死刑无法解决任何问题。不同的事件,应该有各种不同的、更符合每起事件的结局。”

我在办案中曾经这样安慰过死者的家属,被告人没有被判处死刑是因为他需要在监狱渡过漫长的岁月,用人生最可贵的自由为他自己做过的错事赎罪,反省他犯下的罪过,为死者祭奠!这也是我安慰自己的话,因为有些案件的确恶劣,的确不知该如何安抚被害人家属,他们没有任何的权利为死者争取权益,只能靠我们。可我们也很无奈,我们不能超出法律的规定实现他们要求判处被告死刑的愿景,的确像书中的律师所说,同样的故意杀人案件,会有不同的犯罪动机、手段和情节,会留下不一样的被害人家属,如果所有的杀人案件一律判处被告死刑绝不是我们所追求的公平正义!正如书中那对杀死婴儿的少男少女,他们应该为此被判处死刑吗?可能从他们后来的人生路来看,那位少女被判处死刑会更幸福。因为她不会因为背负了自己孩子的亡魂而过上卖淫、偷盗成瘾、暗无天日的生活!但那个少男不一样,他虽然内心极其痛苦和懊悔,可他将这份赎罪的心带入了他的职业,他用自己的能力帮助了更多的病童,挽救了自己妻子(被诈骗犯骗财骗色、未婚先孕、没有工作,准备自杀时被救)和她肚子里的孩子,照顾他们,甚至还有那个穷困潦倒的无赖岳父!

从故事中这些人不同的人生境遇中,你该如何评判死刑在刑罚中的适用呢?哈哈,这是法官该考虑的事咯!未来我的人生会怎样?不做检察官的我,即将转向对面,我会是一个准确定位自己职业的律师吗?拭目以待!

阅读全文
读后感 高三2000字
登录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