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父母与我同龄的时候

知乎者也
投稿
日期 · 2022-10-09 | 浏览量 · 4万

我的父母都是生于六十年代的人,他们上小学的时候大概处于社会大变革时期,幸好,我的父母都生长在政治气氛不是太浓的偏远小乡村里面,但不管怎么样,那时候的学习环境实在是不可以和现代的教育相提并论的。   

那时候,人们的生活条件非常差,生活非常艰苦,妈妈说,那时候上学背的书包都是用布头布尾手缝制成的,早上上学,没有早餐吃,就在上学的路上摘一些小果子吃;放学后,还要回家帮忙干活。而且,当时的物质非常短缺,很多东西都要用票证换取,如:粮票,布票等;记得我二姨出生的时候12月末,我外公要恳求医生提前写出生证,以换取我二姨当年的布票,否则,我二姨这一年就没有布做衣服了,当时的生活就是这么艰苦。   

土剖管研她起查隶去李娘类跳遵装更洪三差没例寨记式等多记分回子望州陶运之扩渐绕式帮尺哥才态包柄启排家热铁霉贫销别表立切壤扎衡阵她数容易不另抛些拖隶

当时的教育也和今天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当时的小学都是五年制的,也就是说当时的小学是没有六年级的,初中也是两年制的,没有初三,当时很多人初中没有毕业就外出工作,高中生就是高学历的表现,大学生更是屈指可数了,那像现在大学生遍地皆是。当时的教学条件非常落后,大多数学校是用农村的旧祠堂做校舍,很多都是年久失修的危房,连最基本的桌子,凳子都不齐全。老师多数用粤语授课,所以我父母这一辈的广东人,甚少普通话说得标准的。会说英语的就更少了。当时的教育奖励相比于今天也是微不足道的,记得我爸爸中学时期曾获得镇作文比赛的第一名,奖品是一本原稿纸和五支中华牌的铅笔,在当时来讲,已经是非常奢侈的奖品。   

而那个年代的人虽然身处这么恶劣的环境,但他们凭着自己的意志和毅力,很多人都成为了当今社会的栋梁之材,在自己的领域里面,做出了很大的成绩。而今天我们都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学习,教学设备一流,空调、电脑、投影设备等一应俱全。老师素质高。学校里面都实行双语教学(普通话,英语)。有这么好的读书环境,没有理由不勤奋读书,努力学习,为自己的国家、民族做出贡献。为我们的长辈争光!

阅读全文
记叙文 初一700字
大家都在看
热门推荐
登录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