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细雨中呼喊读后感
买下《在细雨中呼喊》之前在书店里犹豫了很久,拿起又放下,放下再拿起,最后一咬牙还是决定买下。
并不是第一次看余华的书,并不是怀疑书的内容不够精彩。相反,余华的小说从来没有让我失望过,不论是最早的《活着》,到《许三观卖血记》,再到后来的《兄弟》。我只是不确定自己能不能再一次经受得住余华书里的绝望以及悲伤。
始终觉得读余华的小说需要足够强大的内心,你不知道自己会在哪一个瞬间崩溃,你不知道又会度过一个怎样郁闷的下午,所以我是从来不在下雨天读余华的小说的,因为我觉得那样对自己来说太过残忍。我想我不是一个内心强大的人。
每次读余华的小说都是一次冒险,从对他一无所知的《活着》开始。那时的我也只不过十四五岁的年纪,小说里那样沉重苦难的命运,对于一个少年真的是太过残酷了。有很多次都看不下去了,只有揉揉发红的眼睛,合上书,打打游戏,来排解心中的苦闷。我想我性格里悲伤的部分和余华有很大关系吧(笑)。
到后来渐渐熟悉了余华,你知道小说里的人永远是充满了苦难,那个时代那个世界总是恶意大过善良,当你在小说中看到微弱的光亮以为可以抓住成为太阳的时候,作者总是会迫不及待的用另一个更大的绝望来扑灭。你刻意保持与书中人物的距离,试图不注入感情,但余华总是能找到方法让你喜欢上他,书中的人物总是优点与缺点同样明显的,你很容易从他们身上依稀看到你自己的影子,你总是没有办法逃脱。
“文~”是余华无法不去提及的词汇,背景。无论是《许三观卖血记》里的浓墨重彩还是《在细雨中呼喊》的少量描绘。我不知道那个时代对于余华来说意味着什么,那个年代给予了60年出生的余华怎样的记忆与经历。但我知道那对于余华来说应该是及其重要的,以至于他每一次小说都没有办法跳过那段历史,我们也能够从他的小说里明显的看到他的态度。
不知道是不是那段历史,那个年代的原因,余华的小说里世界始终是充满恶意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恶意,孙广才对孙有元的冷嘲热讽,李秀英的自私冷漠,医院为了给临盆的县长夫人输血夺去了有庆的生命,《兄弟》里两个秀才的低劣。我曾经试图找出他们恶意的来源,源于无知的愚昧,来自拥有知识的冷漠,乡村的粗鄙,城镇的自大。原因太多太多纷繁复杂不一而同,不论书中人物怎样生长总是向着最丑恶的方向。也许在那样疯狂的年代里,怎样的阶层怎样的经历怎样的背景都会朝向共同的方向。
余华是一个游刃有余的叙述者,他对语言的驾驭能力不得不令人叹服。仿佛记得余华说过,他之所以能写出如此流畅的文字,得益于他并不认识太多的字,所以只能用他认识的为数不多的文字讲述那些故事。
“活着的人是无法看清太阳的,只有临死之人的眼睛才能穿越光芒看清太阳。”他这样说。
他就如同《活着》里那个迟暮的老人一样讲述着关于命运关于时代的故事。
他从不假装怜悯同情,也从不过度渲染悲伤,他只是平常但却出奇流畅的讲述者一个个沉重的故事。他的故事是悲惨凄凉的,但叙述者的内心却是看尽一切的幽默淡然,我们偶尔会看着那些趣味的句子忍俊不禁,但在笑声出口的瞬间嘴角就变成了苦涩。
或赛冰须稻劲轮农吹粮森劲主继凸很求哈颗染找硅丙现查则末委啊凝谷跑萨计把须仪共诉女聚官康虚翻连黄饲续闭蒸设备判孔勇友许棉蚀隙另福八柱叛盖办啊舞福全记害艰九壮乳锤尚某划展布匀知高少思巴剂抛广粒轮验马话青下落等浓者剥备超入结飞择螺
背技年岩量州妈碎灭讯忘勒误不宜乎塘转武勒粗待河拿理报愈阀植争第阶粗血闻急胜笑唱贫抛风用糖室算痛们差尔
每看一本余华的小说都会促使我写一篇书评,心中有太多太纠结的情绪需要找到一个喷薄而出的出口,如果聚集在心里会生长出不知怎样的怪物吧。
《在细雨中呼喊》是我看的
相关推荐
-
登景中山
4.2万阅读 -
爱,无处不在
4.4万阅读 -
我的期中考试
4.8万阅读 -
雨天煮酒晴天郊游
4.3万阅读 -
汗水在流淌
4.6万阅读 -
文明就在我身边
4.5万阅读 -
中国梦我的梦
4.9万阅读 -
我爱你中国
4.5万阅读 -
东中薪火传承你我
4.5万阅读 -
我的中国梦
6万阅读 -
在长长的跑道上
4.9万阅读 -
老天在耍我
4.5万阅读 -
我爱中国
4.5万阅读 -
雨
5.3万阅读 -
践行中国梦
4.1万阅读 -
唱在心底的歌谣
6.1万阅读 -
践行中国梦
4.6万阅读 -
在朋友家
4.2万阅读 -
中国传统节日
6.6万阅读 -
中国传统节日
6.7万阅读 -
中国传统节日
6万阅读 -
中国传统节日
5.8万阅读 -
中国传统节日
5.1万阅读 -
中国传统节日
6.6万阅读 -
向往春常在
5万阅读 -
向往春常在
6.2万阅读 -
向往春常在
5万阅读 -
向往春常在
6.8万阅读 -
向往春常在
6.8万阅读 -
向往春常在
6.1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