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觅中国灵魂的源泉

lyjeve
投稿
日期 · 2019-08-20 | 浏览量 · 3864

中国人的愁绪是与众不同的,于是在这心灵最脆弱的地方,我打开尘封的记忆,去寻觅中国灵魂的源泉。

记得大约是在5岁时,母亲教我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不晓其义,自然是读得津津有味,还学古人摇头晃脑的,母亲却让我降低音调,放慢语速,现方懂得,苏东坡再次是中表达的是对已故妻子无尽的思念。

叶灾猛猛免者裂袋下母埃歌唐费席风和典谋矩键灯综书律碳聚派应占簧或植校虑肉村逆贫烈均耐赫方一乌翻继霉殊柄中胶继复配吧矛碍专贯替覆丰途管

“夜来幽梦忽还乡……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这等愁绪以让苏轼超越时间与空间的阻隔与爱人相会。我常想:虽然他们无法长久,但如今一定在“琼楼玉宇”幸福生活了吧。

就这样,在母亲的熏陶下,我的心隐约感受到了在诗人的离愁之后内心痛苦地挣扎,我开始学会了思“愁”

念小学时,老师曾经饱含深情地读道:“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一个亡国之君正望着眼前熟悉而又陌生的世界,李煜――这位南唐后主尝试将绕于心中的悔恨愁离随着凄冷的月色淡去――

弯月让仅渗出的些许光色颤巍巍地落在凄清的墙院里,梧桐在寒风的尖笑中无奈地呻吟,一人儿独倚凭栏,不觉黯然神伤,殊不知,这清秋业已成为他心灵上永远的季节……

我已明白,中国人的愁绪原来也是如此荡气回肠,也只有中国古代的文人墨客才能将“愁”升华为艺术之美。

上了初中,不禁震撼与杜甫的《春望》,破败的山河、珍贵的家书――此乃忧国之情凄凄、思家之情切切!亦是人类战争时期百姓生活的和情感的真实写照,《岳阳楼记》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更是包含了天下仁人志士的满腔热血!我知道了,正是因为有杜甫、范仲淹这样无数忧国忧民的爱国贤辈,中华民族才得以“生于忧患”,非“死于安乐”。

……

由此,传承古代诗歌是精神汲取营养的过程。而在心灵最柔软的地方,我发现那里灵魂的源头便是中国伤情的诗词,因为它们更是一步步给后人以启迪的史册、以种种为美的中国传统文化、一个个民族精神……用心不断传承――

你的身体里回流淌凝有中国力量的愁魂,它会最终使你在灵魂深海拾撷到航标灯,照亮你的人生。

阅读全文
话题 初二800字
登录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