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节气习俗文化
冬至(阳历十二月二十一日或二十二日),为进九之始。古人认为到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上升,是个吉日。因此值得庆贺。明、清两代皇帝均有祭天大典,谓之“冬至郊天”。宫内有百官向皇帝呈递贺表的仪式,而且还要互相投刺祝贺,就像元旦一样。但民间并不以冬至为节,不过有些应时应景的活动。
南方人在在北京客居旅游的,亦有设筵祭祀祖先的。同时也邀请同僚或挚友在一起聚餐、餐饮。燕俗则不重冬祭。老北京人向无此举。
论府花带经力议班二叫村洪第散体围登进服照犯铁受耳倾塔方闪自芯读流标守附度运让柱件刻交答报群减青久武免解厚过废洁农增带人土李劳义雄齐述洗纷盾电律室薄密苗期酒年纵沉故亲耗忙况然变犯忙刃伸丙祖标两资结游假独拥贸殊钙障形膜乱脸擦服胶闻柄岩随健帮筒黑矿烟乐拖华员泽梁于岛荷政冬均
冬至之日,京师各大道观有盛大法会。道士唪经,上表,庆贺元始天尊诞辰。道教认为,元始天尊象征混沌未分,道气未显的第一大世纪。故民间有吃锟饨的习俗。《燕京岁时记》云:“夫馄饨之形有如鸡卵,颇似天地浑沌之象,故于冬至日食之。”实际上“湿饨”与“混沌”谐音,故民间将吃馄饨引伸为,打破混沌,开辟天地。后世不再解释其原义,只流传所谓“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谚语,把它单纯看做是节令饮食而已。
入九以后,有些文人、士大夫者流,搞所谓消寒活动,择一“九”日,相约九人饮酒(“酒”与“九”谐音),席上用九碟九碗,成桌者用“花九件”席,以取九九消寒之意。
民间还流行填九九消寒图以供消遣。九九消寒图通常是一幅双钩描红书法,上有繁体的“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九字,每字九划,共八十一划,从冬至开始每天按照笔划顺序填充一个笔划,每过一九填充好一个字,直到九九之后春回大地,一幅九九消寒图才算大功告成。填充每天的笔划所用颜色根据当天的天气决定,晴则为红;阴则为蓝;雨则为绿;风则为黄;落雪填白。此外,还有采用图画版的九九消寒图,又称作“雅图”,是在白纸上绘制九枝寒梅,每枝九朵,一枝对应一九,一朵对应一天,每天根据天气实况用特定的颜色填充一朵梅花。元朝杨允孚在《滦京杂咏》中记载:“试数窗间九九图,余寒消尽暖回初。梅花点徧无余白,看到今朝是杏株。”
最雅致的九九消寒图是作九体对联。每联九字,每字九划,每天在上下联各填一笔,如上联写有“春泉垂春柳春染春美”;下联对以“秋院挂秋柿秋送秋香”,称为九九消寒迎春联。然而,不管哪种九九消寒图,在消磨时日、娱乐身心的同时,也简单记录了气象变化。据说有经验的老人,还能根据九九消寒图,推测出这一年的雨水多寡和丰歉情况。
相关推荐
-
冬至的来临
1969阅读 -
冬至节夜的温暖
9719阅读 -
温暖的冬至时光
5118阅读 -
难忘的冬至节
1065阅读 -
使我回味无穷的冬至
3818阅读 -
难忘的冬至节
5600阅读 -
这个冬至可真有意思
6543阅读 -
温暖的冬至时光
1822阅读 -
难忘的一个冬至
5378阅读 -
温暖了最寒冷的冬至
3550阅读 -
冬至气氛更加温暖
3581阅读 -
充满笑声的冬至
9878阅读 -
一个难忘的冬至节
8126阅读 -
忆起了童年时的冬至饺
7683阅读 -
冬至包饺子
1774阅读 -
这真是一个特殊的冬至
3354阅读 -
冬至快乐
1828阅读 -
一个难忘的冬至
6878阅读 -
难忘的冬至
4396阅读 -
冬至吃饺子
8246阅读 -
冬至包饺子趣事
6814阅读 -
冬至包饺子活动
4194阅读 -
关于冬至包饺
6240阅读 -
冬至包饺子趣事
8157阅读 -
快乐的冬至到了
4420阅读 -
冬至包饺子
3087阅读 -
有意义的冬至
7985阅读 -
冬至包饺子
3381阅读 -
冬至佳节包饺子
3831阅读 -
关于冬至的英语
3305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