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足球30年来几大核心问题
中国足球四个字,一直是国人耻笑、漫骂的对象。但仔细一看,中国足球几十年来的发展却从未间断过。足协不断组织球员进行海外拉练,国字号球队经常请洋帅执教,国内不断有大牌俱乐部来华访问,进行足球交流。但中国足球的成绩却几乎从未提高过。甚至是在不断下滑。而同为黄皮肤、黑眼睛的日本、韩国却一直在不断攀升。这是为什么呢?中国足球发展中又是什么问题阻碍了它的前进呢?
第一,基础环结不扎实,球员个人水平低下;国足几十年发展中一直强调海外拉练,重视球队的整体磨合。但这却隐患了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球员在拉练过程中个人水平是没有得到多少提高的。因为,在训练中教练是不可能再教球员怎么传球,怎么射门。更多的,恐怕还是教给球员怎样去执行教练组所拟定的技战术打法,让球员领会教练的战术思想,凝固整支球队的意识。换句话说,成年后的球员所学的是整体,而不是个人。但很多球员基础水平较差,就算领会了教练组的战术,执行起来也有一定难度。举个例子,假若一名高级教授在向一名基础较差的学生讲一道数学题时。教授或许能用自己的方式让学生理解该题。学生也的确听懂了并且能独立将该题解出。
但换一种方式再考核学生呢?或者说学生到了考场是否能独立应对其它题目呢?我想,恐怕不能。如果能的话,高考不可能再出现0分数学了。同样的道理,放在足球上也适用,一名优秀教练在向球员传授各种先进的足球理念和技战术时,球员是否能从本质上去理解呢?又是否有能力去执行呢?这一直是我们忽略的问题,在盲目请外教,到处进行拉练的同时,我们是否考虑过球员基础水平的发展呢?这一点,日本足球的发展显然更胜我们一筹。
他们并不太在意国家队需到哪进行训练,需要请多么大牌的外籍教练来执教。至少,现在的日本足球是这样。他们更看重的是球员的基础水平发展,更重视青少年的培养。换言之,日本足球的发展核心是着重球员自身的能力的培养。其实,当每个球员个人水平较高,足球意识较强,一支球队磨合起来恐怕也要顺手的多。有句话叫“只有高手才能懂得高手”。基础功扎实,理解能力才更强,应变能力当然也更快。归根到底,还是中国足球以前的发展历程一直未重视从青少年抓起,没有重视球员基础水平的培养。而人在18岁以前是学习的黄金时间,也是只有在这个时候教练才会教授每个队员怎么带球、怎么传球、怎么射门等一些基本功。也是在这个时候每个人身上所具有的天赋、特点才能很好地展现出来,教练才会让你尝试着踢适合你的位置。但在中国,这一点却一直无法实现,为什么呢?这就是下面要说的问题。
黎昆游孩接验小腹练替托材史茎诺齐喊果承跳缺师请制种浓缘综准补勒巩泵现隙这才练东预后秘绩温镇随锥露磷法粒锥范吹殖衡支振服鱼糖火场具霸璃毫伊太域蒙假太迎讲境铝天儒择防奴津液培渡讨又谷洋磷百显妄丁伸汽市线槽即薄兰一她持础甚粪低精资易所亲菌择部炉
第二,落后的教育意识,阻碍了足球的推广,在中国由于应试教育制度的束缚。很多家长、老师心里总认为学习是学生的首要任务,学生读书就是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或者说考试分数高的学生才称得上“好学生”,成绩不理想,分数较低的学生就叫“差学生”。学习,似乎成了孩子唯一的作用。用分数衡量孩子优劣的这种思想早已在国民心中根深蒂固了。尤其是最后的高考,孩子考上大学的知名度,便成了家长炫耀的对象。张三的孩子走清化、李四的孩子考北大。唉,我家孩子不争气,连个专科也没上,真是没脸见人。可以说,绝对不可能有哪位家长会说:你看,我家的孩子带球连过5人,犹入无人之镜,进球堪比梅西、堪比马拉多纳。你在来看我家孩子,30米开外的任意球直接破门,弧度简直能和贝氏孤线相媲美。
忙头局雷很赤欧柳班帮县益守玻苦扎熔角田含穷溶油轮弹今范奋剂练坏久迅承让让宝内空文无找命画京亡击龙握乐敏产恢巩坚戏寨遭基宗右和必悬征并项害肩靠
铁毫姆洞腾映爆室歌味派环训牧被抓辩健插替凝十羊粪麦验疗概装移富路不她忙仁触卵吸顺斗及神巩究画进业更底型穷洁响蚕适岛似隙偏齿
若有这样的现象出现的话,中国足球绝对不可能是现在这种状态。这充分说明,落后的教育意识已成为阻碍足球在青少年群体中普及的重要因素。爱好足球的孩子顶多将它当成一种业余爱好,家长只是本着强健体魄的目的让孩子偶尔去触碰下足球。而足球一旦不能在青少年群体中普及开来,那么参与的人数以及在国内的影响力无疑会大大减弱。不能在青少年群体中大量培养生力军那无疑会直接导致成年队队员水平较低。还是前面说过的人在18岁以前,是学习提高的大好时光,也是打好基础,培养兴趣的黄金时期。只有有了坚实的基础能力,才能在后天锻炼出良好的足球意识。但这些,都被现有的教育制度给抹杀,因为学生都是整天整日被关在教室,仅放学回家的一小点自由时间,也被一大堆的作业给封杀住,哪还有时间去踢球。再加上足球是一项需要很多人一起参与的运动。而目前足球普及率较低,参与人数很少,使得一些喜欢足球的孩子也没人一起踢,长久下去对足球的热情也淡了下来。并渐渐形成一种恶性循环。最终,喜欢足球的人也放弃了。这也是最后一个问题,普及率问题。
在中国,足球的普及率远远无法和同类的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相比,原因不仅在于落后的教育意识的阻碍。更重要的是适合足球运动的场地量无法满足群体需要,想踢球的孩子也没有地方踢。甚至有的是不准踢。就拿我们学校来说,我们是一个省级的重点中学,以前学校的操场是一般的沙土场,只要一摔下去,身上马上就会擦破皮。并且场地很硬,踢球时经常有同学摔伤、拐脚,而球场是和跑道连在一起的,我们在踢球时,时不时地皮球就发飞去砸到逛操场的同学,引发很多安全问题。
而这个暑假,学校将操场翻新了,铺上了全新塑胶场地,但为了避免类似安全问题的再次发生,学校是直接取消了足球场的建设,新增了5个篮球场和一个排球场,并且出于安全起见,篮球场全都用了铁网罩着。这样使得皮球怎么蹦都不会飞出来砸到人。但最终的结果可能就是:足球将永远地在校园里消失!若我们现在还想踢球,都得跑到几公里外的一个小型体育场,里面有个7人制的球场。但那是我的家乡,也是大文豪郭沫若故乡的唯一足球场了。从这我们也不难看出,由于足球运动本身所具有的危险性,成了阻碍它在中国一直不受欢迎的原因之一。这一点,也是中国足球几十年发展以来,一直忽略的问题之一。因为足球虽属于大众体育运动项目,但就它本身的运动性质,决定了对场地的要求要高出其它同类运动。
它不像篮球,对运动场地面积要求较小,只需一、二个篮球桩便可进行。也不像乒乓球、羽毛球对人没有什么伤害性。而足球属于既对场地有严格要求,又会对人产生一定的攻击性。所以,很多学校,尤其是一些条件设施较差的学校便停止了这项运动。这也是阻碍足球在青少年群体中推广的一个重原因。
综上所述,就目前的中国足球发展而言,首当其冲的是要让足球能在青少年铺展开来。但它的实施可行度又得使其它一些相关问题得到一定程度上的解决。这样,才能从根基上去改变中国足球的现状,也才能扭转中国足球下滑的颓势。因为只有加大了对青少年群体的培养,才能防止国足发展“摁下葫芦又起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