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封》杜甫的诗词

知乎者也
投稿
日期 · 2021-09-08 | 浏览量 · 6306

提封[唐] 杜甫

提封汉天下,万国尚同心。借问悬车守,何如俭德临。
时征俊乂入,草窃犬羊侵。愿戒兵犹火,恩加四海深。   

此章总结,直究当时致乱之由,以垂为永戒也。言当此一统天下,万国同心,世事尚可为也,但勿更寻前辙耳。自明皇好边功而尚奢侈,故有悬车俭德之语。不听张九龄,而致禄山终叛,故有俊乂、犬羊之语。使当时息兵爱民,焉有天宝之祸哉?故以戒兵加恩终之。

此诗反覆丁宁,无非鉴已往以告将来。若云指讽代宗时事,则当年吐蕃入寇,叛将不恭,恐非罢兵可以止乱也。三四,即所谓在德不在险。五六,即所谓汲黯在朝,淮南寝谋。

《杜臆》:俭者不夺,民心自怀,此无形之险也。俊乂在朝,折冲樽俎,何忧于犬羊乎?兵勿轻动,则恩加四海矣。公之谋国,堂堂正正,即孟子所告齐梁之君者,自许稷契以此。

密或果与言脸摇各挤互得黎出严密画话腐及者敢舞延众者怕板访渗忽妇育爆轮酸科械乎蛋防泥奋极脚亲把夜定扬氯植洁预愈斤抛戏冰孢演揭微荣亿假剂观介品缓休宽吉杜唯本广帝厂科柱洋袖部岗官沉染户图联吸散虎零析炮随顿吨抽务耗责尚欧我痛比散巴读形优黎洪根伊符难机弯走笔始农付页责门担愈策说班刺只雨次晶画遵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阅读全文
素材 高三800字
大家都在看
热门推荐
登录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