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年幼懵懂时,初读此诗,便觉此人真是铮铮铁骨,千锤百炼却仍坚守自己的信念,形体俱灭却仍不屈服,可谓之勇士。如今,当我读懂了他,明了了诗中真意,更感其忠心义烈。
那个从江南水乡中走出来的年轻人,吴侬软语,精致灵秀并没有磨去他骨子里的刚直固守,反而铸就了他坚贞的脊梁。虽年少,他却坚守气节,以文天祥为榜样,高诵着“自是书生守名节,莫惭辜负指迷人”。就这样,和所有读书人向往的一样,无畏的他踏上了仕途。
那个在朝堂上口若悬河,斥责叛王的他在仕途之始一路平步青云。然而上天断然不会总是垂青于一人。不受贿赂,一心为民,两袖清风,却遭人相忌。他清廉,他正直,却与黑暗的官场格格不入,他不愿与之同流合污,无意献媚,被王振及其党羽陷害,无妄遭受牢狱之灾。我敬佩他逆流而上的勇气,总有一些人,是朝代的脊梁,在那个黑暗的时代里,他是唯一的光。
外夷的铁骑步步逼近,大地颤动,山河沦陷,人心惶惶,全然一片亡国之象。群臣聚殿而议南迁避难。“言南迁者,可斩也!”一声坚毅的怒吼响彻大殿。于谦,直身伫立在大殿,铿锵有力的话语,震醒了已被国难冲昏头脑的大臣。他无畏,他无惧,“宁正而毙,不苟而全”是他最好的写照。当他在岳庙前题下“血不曾冷,风孰与高”时,定是做好了与岳飞热血洒疆土的决心,所以在那惊心动魄站出来的一瞬,他一定不曾犹豫,不曾后悔。官场多年,却血性仍在,国难当头,能力挽狂澜,言之国士不为甚!整顿军纪,身先士卒,以死自誓。一介文官,却有勇将之风。北京,保下了。而这样一个智勇双全的人,却死于猜忌与陷害。“好在故园三亩宅,功成身退是男儿”,淡泊至此,又何来谋逆?何其可笑,以“意欲”作为定罪之证!我痛惜,我扼腕,如此之才,却不容于世!
散茶槽我现血技孙旱麦保充卫瓦泵临其感降货验水线忽冒按起食浆操该以积那球箱布聚免皮半久辐尺较必再豆或冷缘到检贯她
公道自在人心,历史也不会抹杀他的功绩。他担得起鲁迅先生所说的“勇士”,曾扶摇而上,也曾身陷囹圄,曾两袖清风一心为民,也曾力挽狂澜亲自上阵,正如《石灰吟》所言,他千锤万凿苦读不辍终入朝堂,烈火焚烧颇遭众忌却毫不在意,不惧身死,只求清白磊落。
他不改初心,最终实现了年少的志向,就像《道士下山》中的台词一样,“不择手段是豪杰不改初衷真英雄”。于谦,一位忠臣,一位勇士,一位真英雄。
相关推荐
-
于谦巧应对主考官的名人故事
7853阅读 -
关于谦虚的名人故事集锦
3216阅读 -
关于谦虚谨慎的解释
7218阅读 -
关于谦虚的排比句集锦
3780阅读 -
春游于谦祠
25阅读 -
于谦祠
114阅读 -
听《“救时宰相”于谦》有感
3606阅读 -
关于谦让的议论文素材
5697阅读 -
秋假参观于谦祠
1060阅读 -
我想拯救于谦
1618阅读 -
两袖清风的于谦演讲稿
4759阅读 -
讲忠臣于谦
1570阅读 -
给于谦的一封信
1990阅读 -
于谦传读后感
5128阅读 -
再游于谦祠
1891阅读 -
介绍于谦
4049阅读 -
春游于谦祠
1334阅读 -
纵贯于谦一生
3372阅读 -
于谦你真的教会我了太多
6552阅读 -
国家的栋梁于谦
4942阅读 -
游于谦祠观后感
1421阅读 -
关于谦虚
9990阅读 -
关于谦虚
8346阅读 -
关于谦虚
6655阅读 -
关于谦虚
9757阅读 -
写于谦
3766阅读 -
于谦的爱国故事
3505阅读 -
于谦的故事
8517阅读 -
关于谦虚与骄傲的名言警句
7234阅读 -
关于谦虚的名言警句
8496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