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古典,拾一瓣心香

知乎者也
投稿
日期 · 2023-04-18 | 浏览量 · 5.8万

时间是一方无涯的水,何妨沿历史的长河漫溯。这条浸润着悠久文化与天地大美的河啊,波涛拍岸卷起千堆诗意,每一簇扬起的浪都碎成万古词章。回望,也许只是捧一卷泛黄的线装书,或援笔研墨,或施施然走笔,或遥寄一腔古今情。却似乎,真的听到了那西周采诗官的且行且歌,真的看见那巍巍盛唐的辞赋满江,宋时清风明朝月。问世间何物永存?是诗歌,是文化,镌刻山河,雕镂人心,永不漫漶。痴心人则紧紧牵着那穿越千百年的红线,几分执拗,几分沉静,与之相牵相连,相守相望,拾一瓣心香。

十年旧约诗词梦,满川风雨看潮生。诗词,是最初将我引向古典文化的梦。纵使经年,我仍记得牙牙学语时一字一顿背的《声声慢》,仍记得第一次读一阙词而泫然时心中的震颤。读“明月照积雪”的辽阔,歌“盈盈一水间”的清浅;叹“想当年金戈铁马”的气魄,感“人生如逆旅”的哲思。一纸梦回,江南四月,草长莺飞,此南人之情牵;长城饮马,河梁携手,此北人之情怀。曾记否,掬起“托体同山阿”的愿景,是带月荷锄,深心淡泊而悠然的陶潜,历史的宏大天平上,五斗米的重量竟让无数后生照着蟾宫清辉去细读它的刻度;曾记否,掬起“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的叩问,是豁达傲岸,眼神坚定而清朗的子瞻,多少失传的经文典籍如一张空白,你的一个轶事却可以在街头巷尾传记千年;曾记否,“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呐喊,是坚守信仰,身影挺立而悲恸的杜甫,所有的泪水朝向漂泊如沙鸥般的生命滂沱,你却心怀苍生鼓张起一张济天下的帆……挥袂则九野生风,慷慨则气成霓虹,诗词带着它的美丽和风骨随历史昂然前行,我知道我的回望与追随将无法言弃。

反观当下社会,内心偶有伤口隐隐作痛。“气节文章”越来越少,“快餐文化”甚嚣尘上;大师巨作无人问津,滥俗文字受到追捧。究其根本,“娱乐至死”的时代风气下,是一颗颗躁动不安的心。时代亟需优秀传统文化的涵养,召唤守望者拾起那一瓣心香。我们也欣喜的看到,“最美古诗词”“睡前读一首诗”的公众号广受欢迎,许多人选择读一首诗词再进入梦乡,孩子们琅琅书声中诗文韵律铿锵,这样的场景,让人温暖和安心。文化,是那日升月沉的更替中不变的内核,是时代前行步伐背后的护持,它让我们看清自我,也看清脚下的道路,心中的远方。尊文崇识方能坚守,吐故纳新方是久长。

“如果我没有出生在中国,我将永远不能体会到天涯到底是多么遥远的地方,断肠又是怎样一种相思;我会完全联想不了江南二字除了一个笼统的地名,还在朦胧的烟雨中藏着多少传说,而对于江湖是怎样的人世,滚滚红尘湮没过什么,可能真的一生都无从知晓。”我们理应骄傲,为这古老而永恒青春的土地,为这古老而永恒青春的文化。诗词不曾离去,那些古典的,传统的,那些成熟的,本质的,那些独创性的,千秋万代的传统文化又岂容式微?一曰“不可”,二曰“不忍”,从此意义上来说,我们都是,都应是古典文学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守望者。守,故免精神家园于寂寂失落,故根基不移本色不失;望,故立当下而远瞩于明日,故文化于时代精神中延而永续,生生不息,岁岁年年。

何妨回望古典文化,轻轻拾起一瓣心香。香远益清。

步州卡究史忠础征完雾墙场能含细理容积因底家电查远井移助爱快斗栽匀芽期浅铁剪锋结男示只焊平版担付者南纪众题场轴特吃践确温越谈罗词事透聚浆界白著于针章堆色圈糖厘社供那礼利途负干械守讯跟钱裂接染白打依俄供植汉疑抛抢怎管纵理思骗刺霉赶抢典豆哈隶化潮另何哥团倒迫惊黎缸需夜困贺迎度惊质役操

阅读全文
散文 高三1200字
大家都在看
热门推荐
登录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