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党史知党恩跟党走

知乎者也
投稿
日期 · 2021-10-13 | 浏览量 · 5046

自摆贫芯供玻演均句李诉勤厘特优神器梁锻步东阀化职楚千虚刻需竹放球打病纹由亩组平了种克柬金源头杆尔桥属备述能亡繁易埔楚基辩稳理费遗磷细系非拉线词扫瓦循臂预等压妈黄吹血诉低杂亚教意麻是托课叫政齐杨谁燥炭喷共即村停路密抵护愈负毒写相柄莱利之孟蒙介衡浪跟室起惯胸似力手拔足戏旬治升慢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红军,一个受人敬仰的名字;长征,一段艰难的路途。与其说是红军走完了二五千里长征,不如说长征造就了中国红军。

长征,使红军从不到十万人的浩浩大军锐减到了一万,在国民党穷追猛打的攻势之下,红军一路辗转,路途艰险死伤无数。有人说,不走这长征,直接迎战,还怕它不成?实则不然,虽然当时红军人数庞大,但是物资供给完全跟不上,正面和蒋介石的国民党军队硬刚,这无疑是打不过,再加上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成功的几率渺茫。为了创建和保存革命根据地,红二红六军进行了战略转移。可以说长征是历史之必然,是一个几乎完全正确的战略抉择。

这长征,是必须要走的,至于走多远,当时的红军战士们不知道,当时的领导人也不知道。然而,就是在一切都是未知数的前提下,长征悄然开始,悄然进行着。从瑞金启程,到占领遵义,再到四渡赤水河,红军战士们在全力以赴,各领袖也在夜以继日地思考路线和策略。再到后来的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或许单凭这些短句我们难以体会到当时的艰难,但是“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可以让我们明白当时的艰险,红军在这些地方的损失是非常大的,人数锐减。接着就是翻雪山,过草地,还记得《丰碑》和《金色的鱼钩》吗?那个老军需处长,还有那个炊事员,一座冰雪中的雕像高大雄伟地矗立在了雪山之上,一个生了铜锈的鱼钩却带着闪闪金光。人都是平凡的,但是平凡的人做了不平凡的事的时候,这个人的所到之处一定发着光。这些红军战士们都是平凡的,我们无法知道他们的名字,但是我们记住了他们,因为他们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长征。

长征的意义不仅仅局限于当年的战略转移和革命火种的传播了,它变成了一种精神供世人学习传承,我们不能具体地指出这长征精神究竟在什么地方,只知道它已经流淌在了中国人的血液里,根植于中国人的心中。长征精神之所以伟大,是因为这里面蕴藏的不仅仅是那二万五千里的艰苦,还有当时的红军战士们心中的信念。此话怎讲呢?这二万五千里对于谁来说都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从人的生理功能上看。那为什么红军完成了呢?因为他们的信念,他们是带着一种必胜的信念,坚强不屈的执着踏上这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路迢迢不知尽头兮,如果说身体机能的话,他们根本做不到。他们凭借的就是这种“前方有路,未来有光”的信念,一步步地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对于他们来说一切未知的长征,做了不平凡的事。这便是长征精神,一种“前方有路,未来有光”的信仰。

如果说长征精神在当时极大地鼓舞了红军战士们,那么在现在,它仍在发挥着新的重大意义。中国在一代代人的接力赛中完成了站起来、富起来,那么强起来是当代及以后的年轻人们的任务。在如今的大数据时代,我们要想强大凭借的便是科技,科技强国,科教兴国,中国现在已经是制造大国,正在向科技大国跨越,但是这难度系数不亚于当时的长征,还有西方各国的各种阻挠。依旧是路迢迢不知尽头,我们这一代代的任务更加艰难,肩头沉重,路途漫长不知尽头,我们要做的就是像当时的红军一样怀着必胜的信念,一步步地完成这艰巨的任务!

路迢迢不知尽头兮,怀揣必胜信念。敢问路在何方,路就在脚下,光就在未来!

阅读全文
话题 高三1200字
登录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