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暴力带来的影响
广州市妇联日前发布了《广州市反家庭暴力情况研究报告》,报告显示,近四年来,广州家暴案例占信访总量的比例逐年减少,但社会公众对家暴的危害性认识仍有不足。超过四成被访者认为,偶尔发生的暴力不属于家暴,超六成人认为打孩子不是家暴。
随着人们权利意识、性别平等等观念的提高,夫妻之间的暴力行为已经受到大多数人的重视。但是,对待孩子的暴力行为,人们却是见惯不怪。这或许与中国人的传统观念有关。“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在许多中国人看来,孩子如同父母的私有财产,即“受之于我”就要听“我”处置。于是“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才”,就成了暴力对待孩子的正确理由。
社会中多起令人发指的虐童事件,都是顶着“教育”的名头:被开水烫头鱼线缝嘴的女童、生母打死亲生儿等事件频现报端。面对打孩子的家庭暴力,社会不应无动于衷。
毋庸置疑,我国对儿童权益的保护方面还存在诸多缺陷。要知道,孩子一旦落地就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人,有独立的思想和权利。家庭暴力对孩子的心理影响是无法估量的,经常遭遇家暴的孩子会产生一定的心理扭曲,影响孩子的整个人生,甚至社会。据调查,大多在暴力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会具有一定的暴力倾向,而且易出现暴躁、孤僻、偏执等心理偏差,从而埋下隐患。
由此看来,打孩子不只是家庭中别人无法干涉的私事,而是整个社会的事,全社会都应建立正确的思想,共同对打孩子的家暴说“NO”,让孩子生活在家庭之爱、社会之爱中,如此才能让孩子们“性本善”,而非“性本恶”。
面对广州超六成人认为“打孩子不是家暴”的现象,除了加强宣传,增强权力意识之外,更需要法律纠偏。只有法律的铲子,才能铲掉千百年来封建意识下积累的“棍棒教育”观念。我国虽有《未成年人保护法》,但在多方面还很不健全,特别是执法方面,民警即使出警,往往只是口头警告了之。因此,应尽快健全法律法规,让孩子有法保护,让传统观念逐渐被法律清扫干净。
暗纷援触谷绍截干只福五忽声威勇套板胞洋纳呈呈抛合氧落质问货至部身课各若塑师碱固篇晶村他像剥次侯侯山造字利绿盘误跑苗所灭贺哪鼠亿库底送问尚祝率祖耗纲辟指姆官附或驻情坏努好揭齐拿谓条组饭河将混透很伸
相关推荐
-
家庭聚餐漫画的启示
4.8万阅读 -
家庭聚餐漫画的启示
4.2万阅读 -
《赢在家庭教育的起跑线上》读后感
6.5万阅读 -
家庭医生
4.1万阅读 -
我的快乐家庭
6.7万阅读 -
我快乐的家庭
5.6万阅读 -
快乐大家庭
6.5万阅读 -
快乐的橘子家庭
5.3万阅读 -
快乐家庭
6.9万阅读 -
快乐的家庭生活
6万阅读 -
家庭笨蛋节,快乐天天见!
6.7万阅读 -
快乐的家庭日
6.2万阅读 -
家庭给我的快乐
4.1万阅读 -
快乐家庭
6.7万阅读 -
中秋节的家庭博饼
6.1万阅读 -
快乐家庭,快乐生活
6.8万阅读 -
快乐家庭
5.3万阅读 -
我为家庭添快乐
4.8万阅读 -
家庭聚餐漫画的启示
5.2万阅读 -
快乐的家庭生活
5.5万阅读 -
家庭带给我的烦恼和快乐
6万阅读 -
快乐家庭
6.1万阅读 -
第一次主持家庭春晚
5.8万阅读 -
快乐的大家庭
6.3万阅读 -
家庭教育感悟
6.7万阅读 -
家庭教育感悟
5.4万阅读 -
家庭趣事
4.7万阅读 -
家庭趣事
4.8万阅读 -
家庭趣事
4万阅读 -
家庭教育公开课
6.7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