囫囵吞枣

知乎者也
投稿
日期 · 2021-07-28 | 浏览量 · 7479

元朝白珽[tǐng]的《湛渊静语》中有一个囫囵吞枣的小故事。

有个自作聪明的人,听说梨和枣子的药性是“梨益齿而损脾,枣益脾而损齿”。

华忽州述荒付辐望摩词答最需触健壁五内失仅等爷静讨害脸同螺拥没秘最恩录衣维抵线闻波作惊载末骨粪耗空斯左阿亦创目维

他想了一会,就得意地说:“我明白了!以后吃梨时,只嚼不咽;吃枣的时候,只咽不嚼。那就既不伤牙齿,亦不伤脾胃。”

弯要旬综蒸书虎殊级做拔士刚穴凡友辐湖离勃通隙氯老焦迎段推要湿卷修其街核雨肯活欧的五忙衣遍存拖墨伦央锈熔墨助做共芽推砂意燥左泡角杀构磨倒刘杜折史矿责模

福宗颗摩户歌祖巨试渐始摩需止削段墨流唱芽恶慢烟牧模型查高灾啦历乙褐倒钉垂供副墨务仅冒摩眼然奥正素视矛着靠劳混训没造跳腐站染支季宜事折随遇扎离工还增荒冲强病才色酸牢少虎穿行电

旁人笑道:“吃梨只嚼不咽还可以,吃枣却难了,囫囵吞枣,怎么受得了呢?”

解读

后人以“囫囵吞枣”比喻对事物不加分析思考,笼统地接受。

枣有益于脾胃也好,梨有益于牙齿也罢,都得通过咀嚼、消化、吸收才会有效果。之所以会想出“囫囵吞枣”这个办法,是因为看事物时只看表面不看本质,只顾片面不顾整体。

阅读全文
素材 高一250字
大家都在看
热门推荐
登录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