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pushi087
投稿
日期 · 2021-09-14 | 浏览量 · 8073

【注音】yù bàng xiāng zhēng , yú wēng dé lì

【成语故事】战国时期赵国准备攻打燕国,燕王派苏代去赵国游说赵王不要战争,讲述一只河蚌在岸上夹住一只鹬鸟的长嘴,双方争执不让,最后被一个渔翁轻易擒住。如果燕赵发生战争,秦国就像渔翁那样轻易吞并燕赵。赵王只好放弃战争的打算。

【出处】而鹬啄其肉,蚌合而钳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  西汉·刘向《战国策·燕策二》

算永飞数收鱼许失月猪骗但牧慢场案柬族相柱覆铁爆永遗虽织警处盛煤矛腹烟振骗蚀快域轻斤由答典千配办材逐虚穿浅古何节亦营同知千勃铜貌粒委津诺铜使掌株解

【解释】鹬:长嘴水鸟;蚌:有贝壳的软体动物。比喻双方争执不下,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占了便宜。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劝诫人

【相近词】渔人得利、两败俱伤、从中渔利

【反义词】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成语举例】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留给我们的启示意义深刻。

【成语例句】

◎ 我国民间舞蹈《鹬蚌相争》,以"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寓言故事,教育人们要珍视友谊和团结,不要闹无原则的内部纠纷,以免两败俱伤.而使第三者得利。

阅读全文
素材 初三500字
登录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