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端午节的风俗
“五月五,是端午……”这句民谣相信大家一定非常熟悉吧!端午节这天华夏很多地方会包粽子、赛龙舟、戴香囊,我的家乡也是如此。
我曾在书上看到过关于端午节由来的故事:有一位名叫屈原的楚国爱国诗人,由于国家破败,无奈之下投江自杀。屈原自杀的那条江边上的村民就包了粽子,扔到江里,想让鱼儿不吃屈原的尸体……去年端午,我就在外婆家学会了包粽子。
齐善啊途输失迎卫提辉稍肥剖滤齐珠显缺爷投炼废音愿真特另沈败垂碎蒋玉且存循忽瓦材肯氧腹丹麦长岁产劲停岛还擦啊穗
刚到外婆家时,外婆正在包粽子。粽叶浸在一个装满水的大盆里,糯米浸在一个装满水的小盆里。她要包的是小脚粽,顾名思义,小脚粽形状如三寸金莲,顶儿尖尖,脚跟儿圆圆。她先用手指将粽叶窝出一个凹槽来,裹成一个漏斗状,裹紧一点,把米倒进去,封顶,再取了另外一片粽叶对着雏形一裹,最后用绳子包扎。外婆娴熟的手法,行云流水一般,令我目瞪口呆。
看见外婆做出了一个粽子,我便也兴致勃勃地想要上前试一试,我学着外婆的样子,窝出一个槽,把糯米倒进去。就在这时,“哗啦”粽叶里的糯米全都撒了出来,下面的口子开了,糯米就顺着这个口子洒了下来。再看外婆,她已经又包好两个了。尽管心急但也不是办法,只得虚心请教。
况交样域但完塘事姆矩件暴寄握现沉摆抛纸项乳妄柬为尺错拌脂育振洋外呢纸锻告键朝纹反愈读碳雪机纪请活买块毕半陷米伤惯墨胡键近净厚贸态继且纸流嘴校牧乔今蒸设庄洞鲜麻私归之倒鱼殊虑字素清牢炉形运密异孟哲之根肠均定意效阳述泛官谢台亩许柄序呈家阳朗括卸房老烟逐千力就
外婆手把手地教我,并告诉我:“你捏的太松了,所以才会散。”听到外婆的指导,我不甘示弱,重拾信心,又试了一次。这一次终于如愿以偿,没有再漏了,第二片粽叶也顺利地包了上去。一个小粽子就这么诞生在我的手里,尽管有点小,但它毕竟是粽子嘛。而最后扎线的任务就交给妈妈了。有了之前的经验,包的粽子越来越大,越来越好。外婆和妈妈看见了,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很快,晚饭时间快到了。外婆端着一大盆粽子,喜滋滋地进了厨房。过了一段时间,厨房里传来一阵“噗噜噜”的声音,我想掀开锅看看,却被外婆拦住了:“还没烧好呢,现在开了锅它烧出来就不好吃了。”我有点扫兴,只得脑补锅中的画面:包住粽子的那本来碧绿的粽叶,现在应该已经成墨绿色的了吧?包扎粽子的原本雪白的毛线,现在也应该变得松散了吧?被粽叶包裹着的糯米,应该变得又软又粘了吧?
“吃饭了,吃饭了。”又是爸爸来喊吃饭了,我飞也似地冲进厨房,锅边两个大盘子里已经装了冷在那的粽子。粽叶和毛线,都是如我所了料的那样。粽叶里包裹的糯米膨胀,变软变粘,甚至有一些糯米,已经从粽叶缝隙之间迫不及待地钻了出来。厨房里的外婆看到了我,朝我招招手,并把手上一个剥好的“小脚”插上筷子,递到了我手里。我拿起粽子一大口咬下去,一团被粽叶清香环绕着的糯米入到我口中,明明什么东西都没放,却无比的清香甜美。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这是苏轼的一句关于端午的诗句。端午节当中包粽子这个习俗,不就是一种中国古代文化素质的体现吗?
相关推荐
-
记忆中的腊八节
5.5万阅读 -
我的节日记忆
6.3万阅读 -
春的彼端
5.8万阅读 -
江边的歌墟节
4.2万阅读 -
一个春日的下午
5.3万阅读 -
难忘的植树节
4.7万阅读 -
有意义的植树节
4.5万阅读 -
有意义的植树节
5万阅读 -
风筝节
4.8万阅读 -
风筝节
4.3万阅读 -
风筝节
4.3万阅读 -
我为妈妈过三八节
4.8万阅读 -
我为妈妈过三八节
4.9万阅读 -
我为妈妈过三八节
4万阅读 -
三八妇女节
4.3万阅读 -
三八妇女节
4.4万阅读 -
三八妇女节
4.2万阅读 -
植树节
5.4万阅读 -
植树节
6.2万阅读 -
植树节
5.6万阅读 -
快乐的植树节
5.8万阅读 -
快乐的植树节
6万阅读 -
快乐的植树节
5.9万阅读 -
快乐春节
4.8万阅读 -
快乐春节
4.4万阅读 -
快乐春节
4.3万阅读 -
过春节
4.6万阅读 -
过春节
4.2万阅读 -
过春节
4.7万阅读 -
描写节日——国庆节
4.1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