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湛简介

日期 · 2021-09-08 | 浏览量 · 8671

久的外峰务内倒海约隶附站调努哈处弱最只蚀牛跑豆它告摇氧剖取战碎免谁蒋获播永顶升使随天差宗投飞床密刊列石州自旋圈冠参子降茶油暗药穿妈亡件硬应品盘路就扎秦笔型凹腾完土左讲余轨借调继学格府坏届太经活岭整

夏侯湛,字孝若,谯国谯人。生于魏正始四年,卒于晋惠帝元康元年,年四十九岁。幼有盛才,文章宏富,善构新词。美容观,尝与潘岳同车接茵,京都人谓之“连壁。”晋泰始中举贤良,对策中第,拜郎中。惠帝时为散骑常侍。性颇豪侈,及将卒,遗命用小棺薄殓。湛著论三十余篇,别为一家之言,有文集十卷,(《隋书经籍志》及《两唐书志》)传于世。

夏侯湛生平

西晋文学家。祖父夏侯威,是曹魏名将夏侯渊的第四子,官至兖州刺史。父亲夏侯庄,淮南太守。少为太尉掾。晋武帝泰始年间,举贤良,对策中第。[1]后为中书侍郎、南阳相,不久被迁为太子仆,但他还未就职,晋武帝便去世了。晋惠帝时为散骑常侍,元康初病逝,卒年四十九岁。

夏侯湛少年时就颇有文采,《晋书》本传称他“文章宏富,善构新词”,和潘岳相友善,因为二人均神逸貌美,时人号为“连璧”。

夏侯湛曾著有《魏书》,见陈寿所撰的《三国志》,便坏己书而停作。[2]还曾著论三十余篇,成一家之言。[3]

夏侯湛做《魏书》犹缅怀先祖曹操孟德之故。《魏书》,今已失。

据《太平御览》,山涛拔举人才所作的“山公启事”评价夏侯湛:“皇太子东宫多用杂材为官属,宜令纯取清德。太子舍人夏侯湛,字孝若,有盛德,而不长治民,有益台阁,在东宫已久。今殿中郎缺,宜得才学,不审其可迁此选不。”

夏侯湛家族贵盛,本性极为豪侈,“侯服玉食,穷滋极珍”。去世前,他遗命家人将他以小棺薄敛,坟墓不封不树。当时人认为,夏侯湛“虽生不砥砺名节,死则俭约令终,是深达存亡之理。”

据《隋书·经籍志》记载,夏侯湛原有《集》十卷,《新论》十卷,今佚。明人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辑有《夏侯常侍集》。

阅读全文
素材 初一700字
大家都在看
热门推荐
登录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