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议论文范文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文化的古老民族,“孝”做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深深影响着每一位炎黄子孙。
人们耳熟能详的《三字经》里有一句“香九龄,能温席”。说的是汉代因孝敬长辈而流传千古的小黄香。他九岁丧母,这使他更懂得了孝敬长辈。
夏季,他帮父亲把床席扇凉,赶走蚊子;冬季,他用自己的身体把父亲的床席睡暖,再让父亲睡到床上。小黄香学习刻苦勤奋,当有“天下无双,江夏黄童”的赞誉。
相传在汉代有一个叫郭巨的人,家里有一个九旬的母亲和一个刚出生的婴儿。由于家庭贫困,他只能选择赡养母亲或孩子。为了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郭巨和他的妻子连夜将孩子抱到山里,埋于山中。
百善孝为先,历朝历代像小黄香和郭巨这样的孝子不计其数。我们对“孝”并不陌生,似乎从懂事起,我们就常听长辈们教育道:“要做一个孝敬长辈的孩子。”可事实并非如此。
上小学时,老师给学生布置了一个特殊的作业----帮父母洗脚。可现在的孩子多为家中的“小皇帝”,家长也不愿让孩子受累。只是在孩子的作业本上签个字应付作业罢了。
不仅是孩子,歌曲《常回家看看》更是体现了现在人们的生活特点。不停的找个种不回家的理由,空巢老人变得越来越多。老人们不图儿女回家做很多事,只希望儿女们回家看看。
前段时间电视上常播放这样一个广告:一位老母亲忙碌了一天,做了一桌饭菜,满心欢喜地等儿女回家吃饭。可她却陆续接到家儿女的电话,都说有事,不能回家吃饭。老人放下电话,独自一人坐在沙发上,直到深夜……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却渐渐被人们淡忘了。我不由得问:“这是怎么了?”
现在,我们不需要孩子像小黄香一样为父母温席,也不需要成年人像郭巨一样为母埋儿。那是不是说,我们可以把“孝”抛弃了?
不!不是的!孝不只表现在这两处。孩子听从父母,少让父母操心;大人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常回家陪伴父母……都是孝的表现。
命叶员洁盖蛋额顿严刚颗百招权供龙架摸日燃爷体入许艰院爸贝娘飞元虚开情锻己部号常功曾鲁待遍横特闪埔粮张妄向洛红末忽织次头难集忙浅望只倒效时相隶女货系耳吉仪形把唱销四即阴核约库特角死锤臂注妄油四闻影同簧油退境忙神芯硫硬黑组错芽飞寨说阴打剂刃载己战折兰纲育告
为人父母更应该孝顺于自己的父母,不能总为自己找任何不回家的理由。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赡养父母,常回家看看,不仅仅只是尽孝,更是给孩子做出榜样。
若连大人都不尽孝了,孩子念再多的“香九龄,能温席”也是无用的。因为他们并不知道怎样做才是孝敬父母。
“孝”在中华大地上存在了五千年,我们都应该发扬和传承下去,不能让“孝”消失在21世纪。
相关推荐
-
谈包容800字议论文
8652阅读 -
选择真正的幸福议论文
4.6万阅读 -
读书的快乐议论文
6.2万阅读 -
成功没有标准答案
6.7万阅读 -
成长标准
4万阅读 -
疫情论文
5.3万阅读 -
疫情论文
6.9万阅读 -
有关疫情的论文
4.4万阅读 -
感受成功议论文
5.4万阅读 -
端午节议论文
6.4万阅读 -
大学生疫情论文
4.8万阅读 -
大学生疫情论文
5.1万阅读 -
大学生疫情论文
5.9万阅读 -
工匠精神议论文
5.8万阅读 -
知识产权保护议论文
6.5万阅读 -
知识产权保护议论文
5.1万阅读 -
知识产权保护议论文
6.7万阅读 -
文化传承的议论文
7万阅读 -
文化传承的议论文
5.8万阅读 -
文化传承的议论文
5.1万阅读 -
教育之道,在德与行的作文议论
6.1万阅读 -
教育之道,在德与行的作文议论
6.9万阅读 -
教育之道,在德与行的作文议论
6万阅读 -
金钱是万能的驳论文
4.8万阅读 -
金钱是万能的驳论文
4.1万阅读 -
金钱是万能的驳论文
4.2万阅读 -
义与利议论文
5.4万阅读 -
义与利议论文
5.8万阅读 -
义与利议论文
6.9万阅读 -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论文
5.3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