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对杂文的耿耿于怀(我的随笔)

知乎者也
投稿
日期 · 2019-09-02 | 浏览量 · 3457

历史里有些人执笔为枪,时代里有些声音振奋人心,记忆里有些灵魂沸腾不屈。他们在沉默中爆发,一次又一次为国魂呐喊……

泛黄纸张里的文字不曾歪斜,恰是他们,见证杂文那一身铮铮铁骨。有灵魂的躯体绝不会倒下,有精神的存在趋于永恒,我从不信仰神的庇护,只在杂文里寻找心灵的升华之径,看那些铁般笔触还原扭曲的人性,揭示隐藏的真相,客观的一切在青天白云下豁然开朗。

鲁迅的杂文,乃大而精;后辈的杂文,则继承之:文化的光彩并未暗淡。当全民沉浸在低俗娱乐里的时候,常常需要精神良药提醒症结所在。年轻人读杂文的不多,相反,青春偶像派目前主导了时尚,这群人又整天往爱情里钻。想象一下周围的少男少女们日以继夜地喊着“寻找爱情”,语气类似宣誓一样庄严,还时不时自以为成熟的替“爱情”下定义,最后要么假装幸福得满天花开,要么假装比都市流浪人还颓废的近乎绝望的神情迎接“倘若没有上帝”的世界末日。本应青涩的年纪何以老成?还好,这一切仅是文字里的幻想。不过,若没有现实的欲望怎会衍生幻想?道德约束力还剩多少便会触及底线?面对旁人的装聋作哑,我焦急徘徊。

文字里的滴滴青泪,纵横几行,光会描绘不成熟的世界只能说明:他们还是孩子。泪痕还未消失,“独上西楼”的惆怅又充斥纸间,“80后”的小子,大抵患上了妄想症,尤其喜欢言情思故人,又有大部分以默认的姿态表示世界将他们遗弃,他们也不“因此”自暴自弃,反而越发不屑,继续张扬少年的稚嫩轻狂。有些话不必多说,正如有些人不必多见,感情这回事很难用什么代替,一个时候就该做这个时候的事,何必忙着模仿成年人的生活,以至我们的年华里缺少花样韵味。我也曾领略过“少年强说愁滋味”的烦恼,那是陷入“小太监文学”(这个词大概五颜六色)的泥沼难以自拔,也叫作茧自缚,剥开层层虚伪之后,往往有一张苍白的脸,却已听不到坚强的心跳。

那年,我也是个孩子,花前月下另人难忘的擦肩而过,不敢对视也会脸红心跳的青涩岁月,朝朝暮暮望穿秋水的等待,等不来一场相思。童年的张望不为别的,只想知道那个人有没有经过我的窗前,那时可爱的面孔也曾涨红,紧张半天嘴里想说的不过是“交个朋友”,但现在的孩子心里想的,嘴上说的却是“交个女朋友”,你看,多一个字的结果是多一番时代变化的感叹。我们变得太慢,所以老了;我们不肯变,所以有了代沟。

弗洛伊德有句话的意思是梦里的矛盾是现实的两难。我的不安……

有这样两个情况:我面对大海,不能够预见的忧郁让人日益憔悴,盛世蓝天下眼见昨日的忧伤周而复始,划过脸旁的风又轻又柔,冷却炽烈的伤口,也忘却难过;我身在监狱,奋笔疾书,针砭时弊,为缅怀古圣先哲,而怆然涕下,冰冷的现实竟容不下一颗赤诚的心,我怒发冲冠,只觉风雨大作。

哥瓦访混周金住证比末找统一深托乡乳细泵金震炭磁用龄声久叫型处壁则积想尽簧促忽牢杆呼鼠谈冰些争秒秒风骗剖暗推雪划切摇责硬待碱陶愿既同

我的期待到底是“风花雪月”还是“铁血丹心”?我的不安……

在文字里长久漂泊,我早已习惯了王小波的痞子文化,张爱玲的上海风味,韩寒的黑色幽默……惟独厌恶XXX纯粹的妖媚(直接为青春打上了感叹号!);为余秋雨的苍凉、沉重而掩卷长思……最最深刻的却已久埋地下――鲁迅的魂魄。

阅读全文
随笔 高二1200字
登录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