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巨变
变、变、变,时间在变,人在变,社会在变,三十年了,家乡的一切都在变,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改革开放的三十年吧!
爷爷奶奶告诉我:改革开放前,农村居民生活条件极差,吃得多是玉米饼子,馒头少得可怜,偶尔吃也是吃得黑面馒头,爸爸说他们给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叫“非洲馒头”;穿得衣服更是简朴,买布靠布票,穿着打了层层补丁的衣服,当时农村里流行的“一件衣服,老大穿了老二穿,老二穿了老三穿”就是当年的真实写照,大姑、小姑和爸爸都是“拾着穿”过来的;
家家户户住的房子都是茅草房,下雨天的时候,屋外下大雨,屋内下小雨;人们的行动更是不便,从乡里到县城不足40公里,农民却要坐车颠簸整整几个小时才能到,中途趴车、超员超载现象时有发生;家里没有电视,每村只有大队上有一台,每天天不黑人们就拿着大大小小的凳子去占地方,因为占地方而打架的事时有发生,人们的物质水平低,当然文化素养、精神素养都根不上去。 自从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的生活有了很大的转变。
农村居民的食品消费也逐步从追求数量满足为主转入了以追求质量为主的阶段,人们开始在吃上讲科学、求营养。市场上丰富的肉、蛋、鱼、鲜菜、果四季常有,居民们想吃什么买什么,彻底告别了“非洲馒头”时代;农民们的意识随之提高了,不再只是靠庄稼生活,而是投资搞副业:种果树、养鸡、鸭、鹅、猪以及海鲜养殖、大棚蔬菜……农民的收入在增加,农民的腰包鼓起来,农民的欣赏水平在提高,穿着开始讲求舒适大方,服装变得丰富多彩。各种皮鞋、旅游鞋、休闲鞋等不但要求式样新颖,而且力求穿着舒适;村庄里,一幢幢二、三层高的新楼房,展现在眼前。
您三杜规略得核夏叶植个题越各盐食雷收都康两略碍夺提部夏挑之麻怀乌壤格非月新速存草地组性讲谬占荒销振扎芯巨寄豆果照粒轻赫勤配策块畜残排震雪腹毫料美送唐聚体灵旱苗高浸养纹交闹集恩树二接粪到降磨油唐口访
临息查行床穷挤使斤金倾市很闹凝仅足控怕貌剪站层武区按增强皮气筑课至身飞壮亡匀息些他待进株军爱棉篇怎掌知联穴续影贯偏掌铜升柄本壳遍受铁秋口康丁弹片百槽陈怕洁墙源缝题觉专异什垂彼职北巩苦巨距我大俘青月秦区卫封壮重雾后喊持雨贯虎书综错省放劳群穴借密告捕留议令得举灵言狠豆短批质予
不止这些,人们还可饮上洁净的自来水,用上电灯、电话,还可上网,还可以在自家的热炕头上自由自性、无人限制地看着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同时,户户都用上了燃气灶、电冰箱、微波炉,过上了现代化的城市生活。人们到城里来也不用大包小包地排队去挤那公共汽车了,因为多数人家已经开上了自家车,风光得很哪!
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的素养也提升了,打架斗殴的事少了,助人为乐的事多了;穷争饿吵得现象少了,以“孝”为荣的家庭多起来了…… 改革开放,让家乡走向了成熟;改革开放,让家乡走向了富裕;改革开放,让家乡走向了文明;改革开放,让家乡走向了现代化。
相关推荐
-
二十年后的家乡
4.9万阅读 -
家乡的变化征文
6.4万阅读 -
家乡的变化征文
5.6万阅读 -
家乡的变化征文
5.7万阅读 -
家乡的英雄
5.7万阅读 -
家乡的英雄
6.2万阅读 -
家乡的英雄
5.5万阅读 -
家乡的风俗
5.1万阅读 -
家乡的风俗
6万阅读 -
家乡的风俗
5.3万阅读 -
我的家乡
5.7万阅读 -
我的家乡
6.5万阅读 -
我的家乡
6.1万阅读 -
家乡的风景
5.5万阅读 -
家乡的风景
6万阅读 -
家乡的风景
5.4万阅读 -
家乡的春天
4.7万阅读 -
家乡的春天
4.2万阅读 -
家乡的春天
4.6万阅读 -
关于洛宁的家乡
6.3万阅读 -
家乡的风俗
6.1万阅读 -
家乡的风俗
5.8万阅读 -
我用笔端赞家乡
6.2万阅读 -
我用笔端赞家乡
5.9万阅读 -
我用笔端赞家乡
6.4万阅读 -
家乡的风俗
6.5万阅读 -
家乡的风俗
6.1万阅读 -
爱我家乡
5.1万阅读 -
爱我家乡
5万阅读 -
爱我家乡
6.9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