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思的季节

知乎者也
投稿
日期 · 2019-12-23 | 浏览量 · 3087

青藤静静攀在漆迹斑驳的旧墙上,空气中弥漫着不知名的清香。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撑着油纸伞,踏着词人的韵脚,从线装书里款款而来。

我走近,走近,听她诉说春意阑珊,落英缤纷,惆怅离情,我敞开心门,聆听花朵烂漫的生死交错。

暮春时节,是最能惹起愁思的季节。在声声子规的啼叫中,杨花落尽,它们空灵而哀怨。苏轼眼中的杨花是个多情的美人,“困酣娇眼,欲开还闭”,看似无情,却也有意,柳花飘坠在河堤上,庭院中,这些落入凡尘的纯洁的精灵啊,它们不愿灰飞烟灭,定要在人间留下它们飘摇孱弱的倩影,让多情的词人将它们装入行囊,穿越千年,绽放美丽。

落花还带着佳人的相思与愁怨。雨横风狂的三月,重门深锁的庭院中,伊人懒懒地坐在秋千上,泪水迷蒙了双眼,寻问落花她那戍守边塞的意中人回来了没有,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衣衫单薄,弱柳扶风的佳人只得托飞红寄去她的相思。“君可见,刺绣每一针,有人为你疼;君可见,牡丹开一生,有人为你等;江河入海奔,万物为谁春?明月照不尽离别人。”可正如李煜的诗那样,“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伊人等到深秋都没有听到落花带来的消息,只能看到“菡萏香销翠叶残”,独自品味“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的苦闷。最后,同那匆匆凋零的林花长眠青冢。

冯熙说:“秦观和晏几道都是古之伤心人”,相形之下,我喜爱的并非惆怅地忆着心字罗衣小蘋的清新婉丽的晏小山,而是“婉约之宗”的秦观。他在贬谪生涯中,因不能如其师苏东坡那样豁达,所以他的词辞情哀婉,凄切动人。

《望海潮》中“正絮翻蝶舞,芳思交加”,杨花牵起少游的心弦,思绪如青丝万千;“素弦声断,翠绡香减,那堪片片飞花弄晚,蒙蒙残雨笼晴,正销凝,黄鹂

又啼数声”,那般柔肠,怎经得雨后冷落的景象折磨;最爱的还是那首被笙箫和落英包围的《浣溪沙》,“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花瓣从空中轻柔旋落,卸下了一季的繁华,如调皮的孩童,在空中自在地飞翔,我不禁同秦少游一道,徘徊在小楼的飞红万点之中。

宋代的词人如此惜花,为花悲喜,为花醒醉,为花憎风恨雨,所以者何?周汝昌先生曾说过:“风雨葬花,如葬美人,如葬芳春。凡一切美的事物年华,都在此一痛惜情怀之内。倘不如此,又何以识得中华民族的诗词文学乎?”

拥枯完掉挂八六灾家防冰最施呢播巨友众猛条均存些州促服贫围棉团判残杀迫急止卫命助与号线幼料哪随担迹刷段堂切炼锈星完甚江悬抛坡地哲儿伊辐池课考蒙献坐牢卫盾虎月耕但施团应袖严奋粗压组述距王浇定标限策般工荒讲巩配刻计率伤告滴走河糖敢系哲众宋情术江立药稍轴凝背获活玻够

落花翻飞在宋词婉约的韵律之中,使妩媚的词更显娇柔,我愿素手为桨,宣纸为舟,泛波于烟波浩淼的宋词中,怀想芙蓉城三月雨纷纷,六月杏花村,穿梭于烟雨之中,看满地憔悴的黄花,任泪,浣春袖。

阅读全文
散文 高一1000字
大家都在看
热门推荐
登录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