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读后感
初次接触《乡土中国》这本书是于高三备考阶段。语文老师在分析以该书为背景的题目时联想到了过去的乡下生活,在他描述的那个“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童年环境中,我对《乡土中国》这本书产生了巨大的好奇,奈何时间原因,至此才得以读毕。
我自小就知道中国人存在自我主义,我还知道中国人克己尚礼讲求交情,我知道中国人崇尚传统……读完此书,我终于明白了这些问题的根源所在。
录金演登船乳乳状切鼠脂牧毕哪自扎袭顶废班车粒献气三否扫杂室向级湿谈覆悟党壳油写吃雷配把紫终讯密西浪最亿含陷导
中国人存在自我主义,与“差序格局”密切相关。在差序格局下,团体的界限并不清晰,无论是在亲属关系还是地缘关系中,团体以个人为中心,其覆盖的范围是任意的。作者在原文中提到“一说是公家的,差不多就是说大家可以占一点便宜的意思,有权力而没有义务了。”这说的就很恰当,不然人民公社“大包干”最后是怎么失败的,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又是怎么成功的?一个是降低了人民干活的积极性:当人们知道干多干少都有政府给的同样饭碗时,那干与不干就没有质的区别,故索性选择后者;另一个则提高了人民干活的积极性:当明白了干得多自己就得的利润多,自己获利大时,有谁不想多干呢。
说明中国人从“私”的角度出发的还有一点:古人崇尚克己、慎独等这样的修身准则。这些准则的出发点是自身而不是别人,主要是强调对自己的约束,通过完善自身的品质品德来影响教化他人。说到教化,那还要提到中国的“尚礼”。礼既不等于道德,道德是社会舆论所维持的对人的约束;更不等于法律,法律是从外限制人的,不守法所得到的罚是由特定的权力所加之于个人的。礼是“合式的路子,是经教化过程而成为主动性的服膺于传统的习惯”。
作为一种传统,礼并不是简简单单用文字传承,而是祖祖辈辈通过讲话、行为甚至是一些特殊的表情传达的。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在中国依然很多乡下人还是文盲。“生于斯,死于斯”,很多人生活的社会是“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他们彼此都很熟,不需要什么特定的文字进行信息传递,文字只是传情达意的一种工具,并非唯一的工具,其本身也是存在缺陷的,能传达的情意也是有限的。所以改善文盲率还是很困难的,这也就造成了文盲率始终不能降至为零的原因。
最后我想说,作者以深厚的理论知识作为支撑,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加上浓浓的乡土气息,在我读罢顿感一份了然在胸的豁然开朗。我体会到了乡土所造成的对我们民族的“束缚”:当人与人发现同为老乡时,我们之间没有了距离感;当人与人交往过程中,我们始终秉持着作为中国人的独特品质;当人与人交流过程中,可能一个动作就心领神会……这就是我们的乡土中国。
相关推荐
-
大自然中的一员蚯蚓
4.9万阅读 -
果中之王——猕猴桃
5.9万阅读 -
雨中玩耍
4.5万阅读 -
去乡下玩
4.5万阅读 -
书中之乐周记
4.4万阅读 -
我眼中的鲁迅先生
5.9万阅读 -
风中的乞丐
5.1万阅读 -
班中巧巧手
5.7万阅读 -
镜中的我
5.6万阅读 -
我眼中的我
6.9万阅读 -
我班的黑土豆
5.5万阅读 -
我是大自然中的一员
4.9万阅读 -
雪中红梅一点
6万阅读 -
牡丹国色
6.4万阅读 -
国粹·筷子
5.3万阅读 -
水中的奥秘
5.1万阅读 -
中华鲟
5万阅读 -
我眼中的邮票
6.8万阅读 -
院中的流浪狗
5.8万阅读 -
深夜中那盏灯
4.2万阅读 -
昆虫国的佳丽
5.1万阅读 -
法国梧桐
6.4万阅读 -
家中萌宠
6.4万阅读 -
雪中即景
6.2万阅读 -
雪中即景
5.6万阅读 -
家乡的冬天
5.9万阅读 -
家乡的冬天
6.4万阅读 -
家乡的冬天
5.3万阅读 -
家乡的冬天
6.9万阅读 -
家乡的冬天
5.8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