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与责成债

知乎者也
投稿
日期 · 2023-01-31 | 浏览量 · 4.9万

圣奥古斯丁年幼时出于恶作剧的心理与玩伴偷摘了邻居家树上新长的梨子,后来并未对此事负责。随着他的成长,他渐渐反省,终在中反复恳求主的原谅。

我们并不是名字前被冠以“圣”的伟大哲人,也无法体味一个因孩童游戏犯错而追悔终生的梦魇。因为大多数人面对错误的第一反应不是担责,而是说情。

责任看似越渺小,越好像有充足的理由拒绝担责,就越容易被冠以“人之常情”的帽子草草了事。情与责总是矛盾地出现在同一处,我们每个人都是债主,也都是负债人。

责任与人情最直接的矛盾体现在法律,或者是一切由人类自身匡出的明文规定中。分明是定死的规范,分明是自己定下的条款,可我们在遭遇现实问题时,总愿意为自己开脱。在合法持枪的国度里,老人将无意识闯入家门的陌生人开枪打死,亲生儿子因为父亲违反法规而选择报警。或许很多事情我们无法做出判断,认为人就该大公无私维护公义就忽视的人情与伦理道德,认为人就该重视亲情,感性劝化教育就忽视了理性法则的存在。我们敢于张口指责对错是因为我们没有亲临现场,无法体会当事人内心的纠结与无奈。你是舜,你父亲犯了罪,你该如何?舜的回答是,背起父亲到天涯海角隐居。这是真正的将心比心。不加思索将父亲推向大公无私的高台,不过是嘴上说说,又有多少人能够轻易迈过血脉亲情的门槛走向纯粹的法理呢?回避,去天涯海角无人处隐居是最无奈时最好的缓和途径了吧。

我们即将成为社会人,社会有社会的棱角,社会也有社会的圆滑,“承担责任”固然是一条底线,犯罪负法,在这方面来讲,法律的无情恰是最大的有情,对社会的情谊。但我们常面对人情对于理性法则的考验,通常,旁观者无法为我们来指点迷津,只有我们自身亲历体会其中挣扎的痛苦,才能感受到我们所背负的沉重债务。

我们负债累累,人情还是法律,看似很好选择,实际上,我们难以投出自己心中满意的答案。

情与责,成债。

庄径判镜欧容润具既吸旋爱栽修接天夏杆符涂伤补合锥继岁摆称二采京方体字奋章丁上扬观野联既仁强辟钱饲悬呼期

阅读全文
议论文 高二700字
大家都在看
热门推荐
登录
获取验证码